历史故事 陕北秧歌的动律特征与技术特点

陕北秧歌的动律特征与技术特点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陕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主要是突出了 “扭、摆、拐、跳、闪”这五个特征。这些受劳动生产和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程度地对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产生影响。“闪”是陕北秧歌的华彩之处,这一特征与陕北人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

陕北秧歌的动律特征与技术特点

一、 陕北秧歌的动律特征

陕北秧歌主要流传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大部分地区,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广场集体性歌舞。它在表现陕北劳动人民的感情特点上突出了一个 “扭”字;在抒发陕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情感上突出了一个 “唱”字;在体现陕北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上突出了 “场图”的艺术效果。它以其热情奔放的感情、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丰富多变的场图,在高亢热情的锣鼓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陕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主要是突出了 “扭、摆、拐、跳、闪”这五个特征。正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陕北秧歌舞蹈的鲜明动律感和独特韵律性。

(一)扭

陕北秧歌表演一般也被称作 “扭秧歌”,这一名称非常准确地概括和反映了陕北秧歌的舞蹈动律特点和独特风格特点,也准确地抓住了陕北秧歌的基本形象。“扭”,主要是指胯与上身的 “扭”,是指秧歌在表演中形成的以胯部为轴心的上下左右有规律的摆动;膝盖随着身体松弛自然地颤和摆。

上身灵活地 “扭”,为陕北秧歌增添了很多光彩,散发出陕北秧歌独特的魅力。而膝的 “扭”是突出秧歌风格的关键之一,膝盖扭得活则好,扭得死则僵,这可能是由陕北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陕北地处高原,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较差,生活较为艰苦,广大群众从小就得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长期身背肩扛负荷过大的重量,必然会影响膝盖的运动,膝盖不可能是僵直的,会出现微蹲的现象,而且随着身体的重量而上下颤动。经常爬山使之形成了一种高抬腿的习惯,一般是先弯后直,用力是在蹬直的时候。这些受劳动生产和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程度地对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产生影响。因此,在扭秧歌时,膝盖要十分松弛,总是在平均节奏中上下起伏,上下屈伸。欲动先屈,重拍在蹬直的时候。[1]

另外,以往扭秧歌时全由男性表演,少不得要男扮女装。为了模仿封建社会妇女的神情体态,常常带有扭捏、羞涩和含情脉脉的动作表情。为了更女性化,就要夸大 “扭”。有名的老艺人六旦旦,就是男扮女装,他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可他真叫把秧歌扭“活”了,把妇女细腻的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

“扭”可以说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一大动律特征,几乎所有的汉族舞蹈都少不了 “扭”,但它们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陕北秧歌是充分利用胯、肩、腰、膝各个部位的有机配合和变化,而形成它灵活多变的 “扭”。东北秧歌的 “扭”主要是有脚下的 “步”而带动的上肢的 “扭”,是以腰部为轴心,形成的上下扭、前后扭、画圆扭等,并在 “扭”当中渗透着一股 “艮”劲。胶州秧歌的 “扭”主要是由脚下的 “拧、蹍”而带动整个身体的 “扭”,在 “扭”当中形成它特有的 “三道弯”体态。

(二)摆

陕北秧歌在 “扭”的基础上又突出了 “摆”,从而显示了舞蹈形象的优美和动律变化的韵味。“摆”包括人体肩、胸、臂、手、头等各个部位协调运动的力度和幅度变化。摆动时往往是以腰部的扭动而带动肩、胸以及双臂和双手的摆动,动作一般有大摆、中摆、小摆之分,有上摆、平摆、下摆之别。如榆林北部秧歌双臂皆属大摆状,双手摆动比肩高,形象显得粗犷、舒展。而南部秧歌皆后小摆状,双手多在腹前左右摆动,给人以欢快、活泼之感。有的艺人为了更好地表现情绪,情不自禁地摆起头来。头的摆动变化更是丰富生动,有的是摇,有的是晃,有的是微微地扭动。这种摇头晃脑极好地体现了陕北人民乐观向上,悠然自得的个性。这种动静相宜、摆中有顿、局部与全局的映衬,使得舞蹈形象更加优美活泼。因此,可以说 “摆”是 “扭”的延伸和加强,是陕北秧歌塑造形象,表达情绪的一个重要发展。

(三)拐

“拐”可以说是在 “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秧歌中的 “走”不是平常人的走,而是在鲜明的节奏中,已经具有舞蹈化和艺术美的 “走”。而 “拐”又是对 “走”的变化发展,是对步伐的点缀。使秧歌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拐”是由脚下步伐的变化而带动身体的自然拐动,给人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如 “三进一退步”就是在向前进行中步履节奏的变化,前三步向前走,最后一步后退,身体本身是向前走的,这是自然随之而向里拐或者转身180度,给人一种动的变化,增加秧歌的趣味性。花鼓灯的动律中也有 “拐”,但它与陕北秧歌中的 “拐”却有着很大区别。花鼓灯中的 “拐”是由上身的拧、倾而带动脚下溜起来,向后走弧线拐弯,并且是欲动先提,在拐之前就先拧、倾,暗示出它的流动,与陕北秧歌的 “拐”形成明显的对比。

(四)跳(www.daowen.com)

人们扭秧歌时,随着节奏的起伏、情绪的发展,逐渐增加动律变化的力度和幅度,这样又突出了陕北秧歌风格的一个特征——跳。有的是走几步,单腿跳一下,例如 “十字步”等一些步伐,走三步一个跳;还有的是双腿跳,那花样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把秧歌的气氛推向高潮。

(五)闪

“闪”这一特征,是陕北秧歌突出的一点。当然,在东北秧歌中也有 “闪”,但它一般只用在叫鼓的时候,用上身的 “闪”来叫鼓示意。而 “闪”在陕北秧歌中始终贯穿,从肩的 “闪”到后背的“闪”等,这也是体现民间舞的一个共性特点 “逗”。“闪”是陕北秧歌的华彩之处,这一特征与陕北人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陕北人性格憨厚、感情纯真,而且骨子里渗透着幽默诙谐,从陕北的语言里都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在扭秧歌时也会自然地显露出来,表达他们各自的思想感情。

陕北秧歌是由民间祭祀逐步演变为表演活动的,它的雏形是一种边走边唱的形式。当走和唱表达不了各自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时,人们就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正如 《诗经·大序》中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陕北秧歌的动律风格不单是外在的表现,它也具有丰富的内在思想感情。摆臂晃头、踢腿拐跳、闪身遮羞等,都是根据其感情发展的需要,甚至许多优美活泼的动作是随着自己的情绪下意识地表现出来的。由于陕北秧歌的舞蹈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才赋予动律以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这种内在思想感情的影响,使得陕北秧歌的动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也是陕北人民粗犷奔放、乐观向上的个性宣泄,是陕北人民生活的极好写照。

二、 陕北秧歌的技术特点

陕北秧歌动律鲜明、节奏欢快。虽然陕北各地方民间秧歌的扭法不尽相同,但 “扭”“摆”“走”则是基本的动作规律与特点。陕北民间艺人将秧歌的动作技术总结为 “扭得活泛,摆得花哨,走得轻巧”。民间艺人和观众对踢场子的技术动作和风格特点归纳为“看挎鼓子要看个架势,踢打蹦跳要麻利,这才是好把式;看包头女要看那几步走,一溜跑,好像水上飘”。

(一)扭得活泛

秧歌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 “扭”,陕北秧歌也不例外。秧歌要想扭得活,扭得美,必须做到腰部的运用自如以及与全身的协调配合。陕北秧歌 “扭”的特点是以腰和胯为中心上下左右有节奏地摆动,但最难把握的就是用力适度,摆动自然、协调。扭动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力过大,造成动作变化时不宜调节,不仅费力,而且看起来给人笨拙、垮塌的感觉,失去了陕北秧歌特有的轻巧与活泼;二是腰胯扭动时用力太小,不仅显得动作拘谨小气,而且给人感觉呆板、僵硬,失去了陕北秧歌粗犷与豪放的特点。因此,只有控制好腰部的力度与幅度,踏着音乐和鼓点的节奏,自然、灵活地扭动,才能扭出陕北秧歌的风格和韵味。

(二)摆得花哨

陕北秧歌在腰、胯扭动的基础上,还要突出 “摆”的动律,包括人体的肩、胸、臂、头、手各个部位的协调运动及力度与幅度的变化,但摆得花哨主要是指手臂上的动作特别 “花”,陕北秧歌多以扇子和彩绢为道具,作为手臂延伸来表达人物思想情感。摆动时,要以肩部和胸部带动双臂和双手,再以手臂为发力点,手腕随着手臂摆动,其动律特点是 “臂是主导,腕是配合,臂带腕走,腕随臂动”。由于手臂上的力量相对手腕上的力量大很多,摆动起来动作幅度就会较大较夸张,因此,手绢、扇子纷繁飞舞,千变万化,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根据摆动幅度和高低可分为 “大摆、中摆、小摆”和 “上摆、平摆、下摆”两大类,但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手臂的摆动与腰胯的扭动相互协调统一,才能更好地体现扭得活泛,摆得花哨。

(三)走得轻巧

陕北秧歌的 “摆”是在 “扭”的节奏基础上将动律夸张地美化形成的,而 “扭”是在 “走”的基础上动作升华发展起来的,因此,“走”是陕北秧歌的动律形象和基础。“走”时,双膝一般先弯后直,发力点在膝盖蹬直的瞬间,脚落地与膝盖蹬直都统一在重拍上,在均匀的节奏中上下起伏屈伸,欲动先屈。需要注意的是在表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膝盖的松弛,因为脚下每移动一步都有膝盖的颤动,只有膝盖处于放松状态才能保持小腿与脚步的灵活,才能做到下盘的轻巧,而所谓的 “巧”不单是指走,还有由于节奏和情绪变化发展而来的跑和跳,因此,只有膝部松弛,人体的下盘才能灵活轻巧,脚步千变万化,才能在秧歌中舞出更多的花样,更浓的韵味。

[1] 李开方.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2] 田培培.舞蹈与形体训练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