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美等形象性、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

美等形象性、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2](三)特征1.客观性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形象性凡是美的事物都以具体的感性形象出现,是可听、可见、可闻、可触的,从而也是引人入胜的。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审美就是对形象的直觉。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发

美等形象性、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

一、 美

(一)含义

美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代这个问题就被提了出来。两千多年来,不少哲学家、美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看法,但始终未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曾说过 “美是难的”这样的话。可见,“美是什么?”的确是一个古老而又值得思考的理论话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既不是事物的某种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人头脑中自发产生的某种虚幻精神,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在美学中,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体形象,都被称之为美。美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它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人们加工和改造自然,并不断创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动过程。[1]

(二)本质

1.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当人类在劳动中产生语言和意识之后,人类已意识到自我及自然界的存在,并能有意识地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支配自然界。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原来的生成”。人类通过长期从事的劳动,从臣服于自然到征服自然,其间历经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从中获得了多种生活经验,丰富了人类的视野,于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延伸,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的视觉也在征服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发现了美。因此,劳动创造了美,美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美则无从谈起。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当我们游览长城、攀登泰山时,会体验到一种雄壮之美;当我们阅读古典名著时,会情不自禁地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忧喜、共命运,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之美;当我们观赏体育比赛时,会随时被一种运动着的健康的美而感染在这千姿百态的美的背后,蕴涵着巨大的人的力量。美是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美的本质也离不开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美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出现之前,事物无所谓美丑,人类社会初期,人还未能与自然界及动物彻底分离,自然界也不能以一种单纯美而存在。只有当人彻底与动物分离开来,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进行加工与改造,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上,使客体成为人的创造物或留下人的加工改造的痕迹,即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时,才会是美。美正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着人的创造,成为提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情表现。由此可以看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

(三)特征

1.客观性

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知到这种客观存在的美。幽静的山谷、蓝色的海洋,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泰坦尼克号》中的露丝和杰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美;真心实意的援助、公而忘私的奉献,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美等。

2.形象性

凡是美的事物都以具体的感性形象出现,是可听、可见、可闻、可触的,从而也是引人入胜的。一提到万物复苏的春天,人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青青的草地、嫩绿的新芽、柔弱的风儿、轻啼的鸟儿;一说到孔雀的美,就会想到孔雀开屏时扇形的尾巴、色彩缤纷的羽毛,神情傲慢地漫步在草丛中。生活中,不论是亭台楼阁、细雨绵绵,还是美丽的花朵、动听的音乐,以及鲜活的艺术形象、优秀的人物榜样等,都以鲜明的形象给人以美感和兴奋。

3.感染性

凡是美的形象和事物,都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人心,引起人内心的情感共鸣,或是喜悦,或是悲哀,或是愤怒,总是能让人沉浸在其中,如痴如醉。例如,孔子在听了韶音之后,发出 “三月不知肉味”的感慨;徐霞客在游历黄山后,发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惊叹;人们在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时油然而生产生一种庄严神圣之感;人们又在观赏话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流下悲伤的泪水等。正是因为美的感染性,才使人们常常处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中体会到美的意韵,从而更加热爱美,享受生活。[3]

二、 审美

(一)概念

审美指的是欣赏、品味或领会事物及艺术的美。它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 (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任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普遍赞同的。

审美就是对形象的直觉。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形象是指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它既是审美对象本身的形态和现象,也要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感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好比同样是一朵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所属的花科;动物学家看到的是花蕊中的寄生虫;艺术学家可能会看到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等,这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不同职业,就会产生不同的直觉,这就是审美体验受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感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最佳例证。因此,审美体验的直觉不是一种盲从,而是一种植根于审美主体的自身文化、学识、教养的高级 “直觉”。

审美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审美体验总是从内部开始的,先在身体生理上产生反应,这种由内部产生的感觉会引发情感,而适合这种情感的形式便会产生相应的美感。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将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有生机的审美对象中,从而将自身置换到对象中进行体验。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与体验。譬如诗人陶渊明将自己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映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以讴歌菊花的高洁和美丽来抒发情怀。因此,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投入,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生命意识与心理流变的发展和延宕。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审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浮表层面上的审美现象,我们所要研究的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视人性之美。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灵,不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4]

(二)标准

审美的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审美价值相对固定的尺度,也是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文化心理结构和特定对象审美特质束缚。既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也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类的审美感受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感受,这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所熟知和掌控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与主体无涉的对象。而美感作为一种 “属人的”感觉,其不同于任何 “非人的”感觉之处,并不在于人们产生这种感觉时所面对的对象与人产生其他动物性的感觉时而对的对象有什么本质不同,而在于这种感觉的生成并不能看作是对于对象提供的刺激的被动反应。

无论对象在主体出现之前是否之前经过人类的加工改造,在认识过程中总是一致的。即使是一件由人精心创作的艺术精品,当它以自然的方式存在时,所能够提供给审美主体的也仅仅是一些物理的刺激。

化妆,为悦己者容,愉悦身心,追求优雅;化妆,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品位,在丰富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悦人悦己。

(三)感知

1.审美感觉

首先,审美感觉应该是多元的。审美是从审美感觉开始的,审美感觉是主体接触审美对象开始审美心理活动的起点与基础。(www.daowen.com)

感觉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周围物质世界,接受对象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反映。感觉所反映的信息,是一个事物整体的、个别的、局部的属性,譬如线条、色彩、声音、气味、味道等。每一感觉都是对对象整体把握的组成要素,为认识客观事物提供最基本的、原始的材料。感觉是认识的基础,倘若没有感觉,就不可能与对象产生直接关系,直接把握对象也就无从谈起。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感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即没有一个单独持续的感觉阶段。人在感觉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局部的同时,总是综合感觉到的其他特性,或依据经验,掌控该事物的整体,即知觉了此事物。可以说,直接感觉是不脱离知觉和表象的。

审美感觉与一般感觉,在基本性质上并无太大差异。唯一不同的在于,审美感觉对于那些体现着美的线条、形体、色彩、声音、气味等要素,更加敏感,更为细腻,有较强的分辨和摄取力。审美感觉一般是和综合了它的审美知觉处于一体状态,因而通常将感觉和知觉整合在一起称为审美。

其次,再来简单谈一下视觉、听觉在审美感觉中的主导地位。

审美的多元感觉,各自的作用机制不同,意义也不均衡。视觉和听觉在审美认识基础中,居于主导的决定性地位,其他的感觉都是次要的、辅助性的。这一点,可以从审美主、客体两个方面来看。

从审美主体方面而言,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具有以下几点优越性:其一,所感受的空间大、范围广,无需直接用身体去接触对象,是美的信息最主要的摄入窗口,也是形象构建的主要材料来源。其二,视觉和听觉器官对外界事物感受的敏度大,灵活、迅速。其三,视觉、听觉器官接受对象的特征准确,真切,分辨力较强,容易保持对象的客观面貌、性质。其四,视觉器官在感受活动中具有较强的独立作用的性质。其五,视觉、听觉器官的感受,容易摆脱感性的牵绊而走上审美认识。

从审美客体来说,无论是现实美还是艺术美,都以感性形态存在,通过一定的形体、色彩、声音等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形式要素主要诉诸于视觉和听觉;作用于触觉、嗅觉、味觉的普遍性要小很多,频率也相对较低。换句话说,通常的审美对象,美的属性主要不是或者完全不是通过其质感、气味、味道表现出来的,无需或较少运用触觉、嗅觉、味觉去感觉。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探讨一下联觉与审美之间的关系。

联觉是审美心理活动中,各种感觉彼此沟通,相互过渡,以此喻彼,交迭存在的复杂状态。审美实在对象所引起的某种现实感觉,唤起别种感觉经验。现实感觉直接反映审美实在对象的特征,所唤起的别种感觉经验,反映非当下的别种对象的特征,用这非当下的别种对象的表象来突出审美实在对象的形象特征。联觉是审美感受中现实感受和非现实的感觉经验的巧妙调动。

联觉形成的心理机制,在于人从实践中获取大量感觉,各种不同感觉经验之间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上的类似,主体通过知觉的整体性、记忆表象。再造联想以及情感的中介,而实现有某种类似特点的感觉之间过渡。在审美心理层次上,联觉与摄取事物局部特征的基础性或初级性的感觉不同,它是审美认识的高级层次,表现出主体审美意识对事物新颖独特的深刻感受,极大地增强审美感知的丰富性,将审美形象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整合在一起,弥补艺术形式表现上的缺陷。之所以谈及联觉,旨在通过它来进一步反证审美感觉的多元性,心里以多元感觉为基础才能实现体现深层审美认识的联觉。

2.审美知觉

第一,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在感觉材料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件的整体反映。在知觉中,事物的映象不再是诸多孤立分散的元素,而是有机联系的综合形象。美的形象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各种分割了的元素无联系的独立而存。因此,也只有在知觉了它的整体时,才能去欣赏它和认识它,并步入更深刻的审美把握。知觉整体,不是感觉材料的罗列、堆砌、凑总,而是各元素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反映了审美对象总体所具有的性质的完形。审美经验、知识储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审美知觉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自身,由于受到主观条件的巨大改变,对同一对象的审美知觉,也是会有区别的。尽管感觉与知觉具有重大差异性,在分析中将它们分别开来,但在事实上感知不会滞留和困锁在感觉上的,而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迅速过渡到知觉,特别是视知觉。从感觉到知觉,中间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上横断的过程。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使之成为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

第二,审美知觉的选择性。生活面前,人们总是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客观现象,它们都能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但是,人在特定时间内,不可能一下子感知所有的事物,并且也无需不分主次地去感知所有的事物。为了有秩序地根据实际需要认识客观对象,只选择某些对象去知觉。这些经选择的知觉对象,会变得格外清晰,它周围的对象好像被搁置其后,成为选择知觉对象的背景。当然,知觉的选择性是相对的,知觉形象和它的背景有时会转移,具有流动性,当知觉注意离开选择对象而去注意它的背景时,原来选择的对象就变成了背景。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对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至为重要。艺术家不应该消极被动地去感知摸拟和再现一切,而应该善于观察、捕捉和表现具有鲜明动人的感性特征而又彰显着某种共同本质的对象,只有这样的艺术形象才能感人。反之,在审美知觉中不善于选择的艺术家,其作品也不会有独到的新意。

第三,审美知觉与审美表象。知觉是感官感受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进行的整体反映。所谓整体反映,就是面对对象在脑中形成的完整知觉形象。这种形象留在脑子里称为表象,表象已脱离了感官与现实对象的直接结合。它们在脑子里储存起来,再现出来,称为记忆表象。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的新形象称为想象表象。审美表象是表象活动中伴随愉悦情感的表象,能将审美知觉形象很好地作为审美表象储存起来,它存储量十分丰富,这是审美能力强的一种表现。至于审美想象表象,是在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中意义更为重要的表象活动,在美的创造、艺术创作中更是不可或缺。[5]

三、 美与审美的关系

美即为美感,存在于审美者的大脑中,它与丑感一样,都是审美感受。如果美称得上是一种感觉,那么被冠名为 “美”的事物所具有的能让人感觉到 “美”的是什么呢? 是形象,同一个形象有可能激发美的享受,也有可能带来不愉快的视觉疲劳。

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在有些人眼里是丑陋的,也有些人认为丑陋的事物在有些人眼里是美丽的。形象激发美感的情况不是永恒的,激发丑感的现象也不是亘古不变的。由此看来,形象与审美感受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存在于事物身上、名叫 “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们常所说的 “事物的美”是指激发了美感的形象。

人们之所以看到事物的 “美”,是由于人们在审美阶段只注意事物的形象,并未注意到内心产生的美感,当形象伴随美感出现在头脑中时,就觉得这种形象与没有激发美感的形象有所差异,如同是多了件名叫 “美”的事物。

美感是大脑受到形象的刺激时处于的一种积极状态或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丑感是大脑受到形象的刺激时处于的一种消极状态或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因此,美感与丑感都只出现在大脑内部。

人类并不能命令自己觉得某件事情很美或很丑。人类的基因决定了大脑的结构,决定了一些审美功能,还可能决定了人类在审美方面的偏好,使人一出生就在审美方面表现出某种倾向。审美观也会影响大脑产生审美感受的过程,如一些以质朴为美的人看不惯花俏的装扮,而一些以花俏为美的人则觉得质朴的人过于穷酸,以此为丑。

审美是完善作为一名社会人的知识结构,培养爱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追求美的精神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直觉,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提高生活的品质。[6][7]

[1] 江远,张成山.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 江远,张成山.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 江远,张成山.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 安静,万艳,王雪艳等.普通高等学校广播影视类 “十三五”规划教材实用化妆造型展示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5] 徐之梦等.美与审美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6] 徐之梦等.美与审美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7] 安静,万艳,王雪艳等.普通高等学校广播影视类 “十三五”规划教材实用化妆造型展示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