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华民俗秧歌——东北秧歌和秧歌简介

中华民俗秧歌——东北秧歌和秧歌简介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1]二、 丰富多彩的秧歌(一)东北秧歌1.简述东北秧歌流传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的 “辽南高跷”最具代表性。陕北秧歌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淳朴民风中广为流传,再加上受到延安新秧歌运动巨大影响的陕北新秧歌,在风格上充分彰显出了陕北人民既热情奔放,又质朴淳厚的精神风貌。

中华民俗秧歌——东北秧歌和秧歌简介

一、 经久不衰的秧歌

秧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数百年来,无论风云变幻,还是朝代更迭,它始终以极其强盛的生命力,宣泄着群众心中的喜怒哀乐,倾诉着人们的心声,传播四海,经久不衰。

秧歌,作为广大人们群众格外热衷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的流传地域之广,范围之大,是其他民间舞蹈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华北地区的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华东地区的山东、安徽,中南地区的河南等省、市、自治区,每逢年节等喜庆活动时,随处可见人们扭秧歌的倩影雄姿。就连南方各省广为流传的 “地花鼓”“采茶”“花灯”等众多民间舞蹈中,也都富含着秧歌 “扭”“逗”“唱”“耍”的浓郁韵味。由此可以看出,秧歌艺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就秧歌自身而言,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人们往往把包罗万象的民间舞蹈队统称为 “秧歌队”“秧歌会”,把这些 “队”或 “会”的活动称之为 “闹红火”“局社火”“走会”“花会”等。群众对秧歌及其活动的认识,恰好证明了秧歌承载着多重特殊的涵义,它代表着欢快、吉祥,彰显出群众对太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景。过去,民间许多地方以秧歌作为一种祭祀形式,用它 “迎喜神”“送瘟神”“求雨”“拜庙”,甚至婚庚吉日、喜得贵子、店铺开张等,也以秧歌等民间舞蹈形式进行庆贺,抒发内心欢愉之情。现在,秧歌更成为人们表达喜悦之感、传达友谊信息的工具。正因为秧歌在漫漫历史长河的流淌中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 “情”,表达了人们的意识、观念和憧憬,具备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社会功能。因此,在时代的交替中,更是与人民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绵长丰厚,国土幅员辽阔,由此形成了各地群众在生活习俗、民风民情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而植根于民间的秧歌,由于受当地群众观念习俗、审美情趣的影响,无论从角色、人物、表演形式、伴奏音乐,还是表演风格、动作特征、节目内容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由此形成了中国秧歌色彩纷呈、争芳斗艳、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由于各地的秧歌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表演形式、道具、音乐等方面存在的一致性,再加上各地区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直接影响,因而无论何地的秧歌,舞者的动作和体态均体现出“扭”的特征。尽管 “扭”法不同,幅度有大小,力度有强弱,速度有急缓,但在运用两臂回旋缠绕,双腿屈膝颠颤,腰胯扭拧摇摆上却基本是相同的。在诸多共性的支配下,男性着重于阳刚、彪悍之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女性则突出温柔、含蓄,动作轻缓、飘逸,着力彰显女性妩媚动人的羞涩心态和曲线身姿。此外,由于舞者所扮角色不同,在动作上体现出年迈者老成稳健,青年人敏捷灵活,俊俏妆容大方,丑角诙谐滑稽等特点。[1]

二、 丰富多彩的秧歌

(一)东北秧歌

1.简述

东北秧歌流传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的 “辽南高跷”最具代表性。常见角色有 “四粱”——头跷 (武丑)、二跷 (武旦)、渔翁(老生)、老妪 (彩旦),“四柱”——上装、下装 (分别扮丑、生、旦、青衣),服饰与戏曲行当人物装扮相似。传统的脸部化妆极具特色,根据所扮人物角色,分别画蜻蜓、蝎子 (头跷),“人”字(老生),或桃子、石榴 (代表长寿、多子多福)等。道具主要用扇子、彩绢、棒、烟袋。程序上先以欢快热烈的大场面开始,接着演若干小场节目,最后以众人 “架象”或 “叫鼓”结束。

表演中,主要突出 “扭”“逗”“浪”“相”四要素。由于是踩跷作舞,“扭”时立腰挺胸,以胯为轴,双臂带肩扭动;“逗”时下装 (丑)诙谐调皮,上装 (旦)妩媚俏丽;“浪”则要求浪得美而不乱,浪中有稳;“相”是辽南高跷中极富特色的表演内容,由动相和静相组成,运用 “叫鼓”,鼓点配合完成。表演和动作风格热烈火爆,奔放活泼,集中体现了东北人民的那种粗犷豪爽的气质。

2.服饰与道具

这里以辽南高跷为例。“头跷”,武丑装扮,头勒沙网,藏马尾透风巾,右耳旁插一红 (或白)绒球,额头正中装一枝菇叶,鼻梁上画一白色蝎子,鼻孔卡八字胡 (毛梢不翘),身穿黑色上衣、裤,腰系白色大带;“渔翁”,老生装扮,头顶系一发簪,扎包头布,外罩草帽圈,白色满髯,内穿白色道袍,外套黄色道袍,下穿灰或青色灯笼裤,腰系白色丝绦;“上装”,花旦装扮,头戴长辫发套,饰以幂花、耳环,身穿彩色衣、裤,上罩绣花坎肩,下穿百褶裙或彩色长裙;“下装”,小生或文丑装扮,头扎发簪或戴小生巾,丑扮者一般鼻梁上画白色豆腐块,围白色大领,穿彩色大襟长袍,彩裤,腰系丝绦;“老妪”,头勒纱网,外秉黑帽箍,脑后梳如萝卜状上翘的纛,耳挂红辣椒,脸上化妆夸张、滑稽,身穿过膝的彩旦衣、彩裤,脚穿黑布鞋[2]

(二)陕北秧歌

1.简述

因其流传在陕西省的北部地区而得名。行当一般有 “伞头”(领舞和组织指挥者)、“文、武身子”(男、女舞者)和丑角。多穿着色彩艳丽的传统汉族服饰,男角头戴彩花装饰的草帽或扎三角巾,女角也头饰各色纸花。主要道具有伞、扇子、彩绢;众丑角可根据所扮角色,各执旗牌 (算命先生)、裕链 (货郎)、擀面杖 (蛮婆)等。

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人数众多、热烈壮观的 “扭大场”和展示精湛技艺的 “踢场子”(小场)。各动作强调 “扭”“摆”“走”,如腰胯部的扭动灵活自如,刚柔并济;“摆”的动律存在于身体各部位,肩、胸带动双臂的摆,抒发情感时头部的微摆或摇晃;“走”时体现出美和 “帅”劲,舞至兴浓处则跑、跳起来。陕北秧歌的音乐有器乐伴奏和歌唱两部分,器乐以锣鼓为主,伴奏以唢呐及其他民间乐器演奏的传统曲牌;歌唱的常用曲调为陕北民歌,歌词内容丰富充实,大都由领唱者 (伞头)即兴填词或根据表演对象选择演唱、众人和唱。陕北秧歌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淳朴民风中广为流传,再加上受到延安新秧歌运动巨大影响的陕北新秧歌,在风格上充分彰显出了陕北人民既热情奔放,又质朴淳厚的精神风貌。

2.服饰与道具

这里以陕北新秧歌为例。“伞头”(男),头扎白毛巾,于额前系结,身穿白色对襟上衣、中式裤,扎红色腰带,脚穿黑布鞋;男舞者,头饰同 “伞头”,胸前扎红色裹肚,服装同 “伞头”;女舞者,头后植长辫,饰彩色花,身穿彩色大襟上衣、中式裤,扎长围腰,脚穿花布鞋;“蛮婆”,脑后梳鬟,上插银簪,身穿大襟上衣、中式裤 (裤脚用布带绑紧),扎过膝的长围腰,脚穿黑布鞋;“蛮汉”,头扎白毛巾,在脑后系结,鼻孔卡八字胡,其他同男舞者;“包头”脑后梳长辫,鬓角饰彩色花,身穿彩色大襟上衣中式裤,腰系长裙,脚穿花布鞋;“挎鼓子”(男),服饰同男舞者,也可以头戴装缀彩花的草帽圈等。[3]

(三)河北秧歌

1.简述

河北的秧歌种类繁多,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其中影响大、舞性强的当数冀东 “地秧歌”、井陉 “拉花”、沧州 “落子”和完县 “地平跷”,其中 “地秧歌”和 “落子”影响范围最广。

“地秧歌”的行当有丑、妞、扮、生四种。“丑”在地秧歌中表演活,技艺要求高,以 “逗”妞为主,机敏幽默,动作诙谐;“妞”为俊俏的美少女形象,表演起来娇柔妩媚,动作以丰富多变的扇花为主;“扮”则如戏曲中的彩旦,手执棒檀或烟袋,表演中忽嗔忽嬉,为生、妞穿针引线;“生”则憨头憨脑,酸劲十足。这四个各具特色的行当人物,在表演中各显独韵,使地秧歌的 “出子”(小节目)既以细腻之情撩动人心,又不乏幽默诙谐抒展人怀。

通常来说,“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唱为主,表演中用霸王鞭、呱哒板、扇子,动作稳健、优美;而 “武落子”融武术和筋斗于动作中,舞动起来更显得内柔外刚,英武洒脱,道具仅用霸王鞭和呱哒板。落子舞蹈动作的明显特点是,每个动作 (两拍)均在强拍的后半拍 “起法儿”(动作开始),弱拍是动作的运动过程,到下一小节强拍的前半拍结束本动作。这种独特的规律,使舞蹈动作更为鲜明,从而形成了 “落子”的显著特色。

2.服饰与道具

这里以冀东地秧歌为例。丑、妞、生、扮四种角色的妆饰,分别与戏曲中的小丑、花旦、小生、彩旦的装饰类似。此外,从道具角度而言,冀东秧歌无论是 “过街”还是 “打场”,每个行当的演员都自始至终手持一两种道具。妞、丑和公子都拿扇子和手绢,文拿烟斗与团扇;武拿棒槌。具体而言:扇子、手绢这两件道具原本是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秧歌艺人将其引用到秧歌表演上,通过造型的美化,运用的夸张,大大的超出了它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畴;烟袋、团扇是文使用的道具,在冀东秧歌中别具一格,这两件道具也同样取材于日常生活;棒槌在其他民间舞蹈中极为少见,在日常生活中它主要用于洗衣捶布,现如今几乎失传。总之,冀东秧歌中各种道具的使用,对于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www.daowen.com)

(四)山东秧歌

1.简述

秧歌在齐鲁大地呈遍地开花之势,其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在全国秧歌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流传在鲁北的 “鼓子秧歌”和鲁东的 “胶州秧歌”“海阳秧歌”,更是山东秧歌中的佼佼者。

“鼓子秧歌”的表演分内、外两种角色。内角以 “伞” “鼓”“棒”“花”组成;外角则相对繁杂一些,如脏官、丑婆、傻小、憨妮、公子、土地等。“鼓子秧歌”动作幅度大,力度强,体现出山东大汉刚健、粗犷之气。“鼓子秧歌”的表演以 “跑场子”为主要形式,角色的动作穿插在 “跑”的过程中。

“胶州秧歌”的角色有鼓子、棒捶、翠花包、扇女、小嫚。舞蹈动作以女性最有特色,其在全国很有影响的 “扭断腰”“三道弯”等动作,充分展示出了青年女子的曲线美和青春美。

2.服饰与道具

舞伞者 (男),戴银白色或黑色发髻,挂白色或黑色满髯 (戴银白色发髻挂白满髯者为 “丑伞”,头勒杏黄色绸带垂于脑后)。身穿黄色斜襟长袍,米黄色灯笼裤,扎黑丝绒腰箍,将袍前襟掖在左翦腰箍内,脚穿黑色薄底靴或白底上镶黑条的圆口布鞋;“鼓子”(男),头扎黄色绸方巾,巾带系于脑后,额前缀一红绒球,身穿对襟上衣,灯笼裤,扎红色腰带,外套杏黄色坎肩,鞋同舞伞者;舞棒者 (男),不穿坎肩,其余穿戴同 “鼓子”(均为浅绿色);“拉花”(女),头后梳一条大辫子,将用红绸编扎的花球固定在头顶,绸两端 (约60厘米)垂于两肩前,身穿粉红色大襟上衣、彩裤、彩鞋,腰系浅绿色长裙。[5]

(五)安徽花鼓灯

1.简述

花鼓灯流传在安徽省的淮南蚌埠等广大地区,其中尤以凤台、怀远县为盛。花鼓灯虽不称 “秧歌”,但无论从它的表演、动律、韵味、音乐诸方面看,应是 “秧歌”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花鼓灯的舞者,男称 “鼓架子”,手持花伞,或徒手表演;女称 “兰花”,右手执扇子,左手持彩绢。表演形式以 “大花场”和“小花场”为主。大花场人数众多,男女成双,热烈愉悦,队形复杂。二人表演的小花场基本以爱情为主题,情节简单,以逗带舞,感情细腻,趣味性浓郁,充分彰显出了青年男女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热爱。在动作上,兰花以丰富多变的扇花、手绢花令人目眩,而舞姿变化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鼓架子的动作一招一势除含有浓厚的武术韵味外,还包含大量技艺高超,灵活多变的筋斗和身段。花鼓灯的舞蹈以锣鼓伴奏,打击乐在表演中份量极重,民间有 “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表演时锣鼓与舞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服饰与道具

“兰花”(女),头后梳一条辫子,用彩色长绸 (一般为红色)扎一个球状花固定在头顶,两端在脑后系结后再于两肩前垂下,头上可插若干彩色花朵,身穿彩色大襟上衣、中式裤腰系小围裙,脚穿彩色布鞋;“鼓架子”(男),头扎三角巾,在额前系出羊角状结,身穿对襟上衣、中式裤 (或灯笼裤),脚穿黑布鞋,腰扎布或绸带。

秧歌常见的道具有 “伞”(形式很多,均由伞柄、伞架和伞盖组成)、摺扇、彩绢、呱哒板、霸王鞭 (又称 “莲厢”“连响”“花棍”等)、旱船、小车、跑驴、手玉子、旱烟袋、马鞭、蒲扇等,其中以摺扇、彩绢运用最为普遍。[6]

三、 变幻莫测的秧歌

中国秧歌有着姿态万千、变化繁复的队形图案。这些队形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既蕴含着我国人民传统的信仰意识,又体现了历代艺人们的心血和智慧结晶。这些图案构思紧密,布局精美,上至天文地理,下达世间万物,应有尽有。例如,从名称上看,体现远古图腾崇拜遗风的 “二龙出水”“双龙戏珠”“凤凰双展翅”“丹凤朝阳”;崇尚美好生活的 “五福临门”“五子登科”“三羊开泰”“四季平安”“庆寿八仙”“六富兴旺”;折射宇宙认识观的“天地牌”“八卦穿顶”“阴用太极”;描绘自然界动植物形态的 “猛虎跳栏”“五马盘槽”“蜘蛛翻网”“蚂蜂窝”“卷菜心”“五梅花”;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 “编篱笆”“四面斗”“剪子股”“拉抽屉”“卷垫席”;甚至反映古代军事战阵的 “长蛇阵”“围罗城”“八卦阵”“杀四门”“四方阵”等。尽管这些图案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实际运用中,都强调外圆内方,对称平衡的构图原则,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追求方正、完美、圆满的传统观念、为人之道以及他们的审美标准。

秧歌是人民的艺术,它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历尽蹉跎,数度荣辱。当今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门古老的艺术又在人民群众中蓬勃兴起,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令人格外兴奋的是,群众在继承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对旧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其既保留着原有的韵味,又富有时代的新风貌。秧歌必定会在人民的创新中发展,以崭新的容貌为社会服务。[7]

[1]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 宗有智,魏锦龙,宗延伟.大学体育教程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