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育专业当中,钢琴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如何科学、合理地上好钢琴课,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钢琴演奏艺术,这对每一位从事钢琴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一、钢琴教学教材编写原则
钢琴教学教材要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编写的主要依据,把握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能力,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教材编写也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各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艺术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自主地扩展教学思路和内容,编写乡土教材或补充教材。
教材的编写还应立足于我国艺术教育的师资现状。目前,我国普遍具备单一的音乐或美术教师,原有师资的综合文化素养尚不能完全适应标准的教学要求。因此,在教材编写中课题的创意要多从音乐或美术学科的角度考虑,让这些一线教师用起来不感觉有困难。从舞蹈、戏剧切入或多科综合的教法,可以在教材中给予不同的提示或范例,让一线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灵活应用。
(一)民族性原则
振兴传统音乐,国民音乐教育是关键之一,培养其师资的高师类的音乐教育现状,则是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地位的瓶颈。从总体情况来说,目前全国的高师师资建设中,专业需求的顺序大概为:钢琴、声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专业,而民族音乐师资则可有可无。单从钢琴这一门课来说,目前学生弹的多为西方经典音乐作品,中国作品只是作为陪衬,这更多的是观念问题,但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优秀民族钢琴作品的缺乏。这就为准教师在走出大学校园进入实际的教学工作后面临的种种困难埋下了伏笔,比如,由于他们在当学生时没有经过系统的民族音乐学习,当他们进行京剧教学时,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事实上,尽管很多师范大学的音乐系也开设了中外音乐史课程,但是偏重西音史的现象比比皆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中外音乐史的目的不外乎是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在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历史的同时也了解“他文化”的音乐历史。可是现如今,许多高师学生只知道莫扎特、贝多芬,奉欧洲古典音乐为音乐神明,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持不屑一顾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及时适当地引入民族音乐学中“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观点,消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不良影响,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民族音乐学中提倡“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观点,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可实行“一减少”的教学模式。所谓《西方音乐史》课的“一减少”主要指的是在讲授西方音乐史和学习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对他国异文化要减少一些神秘感、崇拜感和文化盲从。把西方的音乐文化看成是高级的、先进的,而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看成是简单的、落后的,这是典型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我们在教学中是要避免的。
中国的音乐教育担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重任,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的钢琴教育,也不可回避这样的责任,因此,我国的高师钢琴教材在编写的时候要注意这种民族性的体现。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出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做出反映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里,也包含在音乐语言里,并经代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因此,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正是维系我们自身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音乐文化的纽带。但是,在我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深受西方论著影响的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现代的价值是普遍性的,中国传统的价值是特殊性的”,这一观点对我国音乐教育有着至深的影响。表现在我们的高师钢琴教材上,西方音乐大量充斥着我国的钢琴教材、课本,很少看见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很难成系统地将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分门别类,分阶段、分层次地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表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上,当今学生家长普遍认可“钢琴是乐器之王,提琴为乐器之后”的说法,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家长们竞相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少年宫、“少年之家”等校外辅导场所,去学习“洋化十足”的西洋乐器。
从小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过早地埋植了“西欧音乐高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思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日后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设下了障碍。如果高师的钢琴教材一味地强调西方音乐作品,那么在高师中接受教育的准音乐教师,接触的钢琴作品大都为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所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师的思想深处就容易形成西方音乐要优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概念,那么很自然地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其实,每一个文化系统的价值都可以分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类。值得欣慰的是,在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我国音乐教育界之有识之士所强调的“大量加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呼吁,己被逐步认可并将之提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日程上来。
我国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未来的音乐教师应有敏锐的洞悉力,清晰地看到将来的发展趋势——民族的才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才是能够在今后多元音乐文化的挑战下依旧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我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勤劳聪明的华夏子孙就会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并且发明了乐舞。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只有一个吹孔的“陶哨”和山西万泉出土的有一两个发音孔的“陶埙”,便是新石器时代音乐文化的遗存。从一些古籍的传说记载中,还可以看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创造了许多反映狩猎活动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乐舞。由此可见,那时候的音乐虽然十分简单幼稚,但已能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音乐活动已经相当普遍。未来的音乐教师应该深谙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从浩瀚的传统音乐海洋中寻找养分。我们抛开技巧性、技术性,把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来审视时,就会发现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在教材当中,中国民族钢琴曲目应该占有一定的位置,特别是入门级的钢琴教程,更应该对乐曲的质量有更高要求,因为对于初学音乐的儿童来说,他早期接触的音乐类型会对他一生的音乐生活造成重要影响。民间音乐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和传承,能够流传到今天的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族旋律也是使音乐永远长存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国的钢琴启蒙教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因此,这也是我们在进行启蒙教育时不要轻易选用外国的启蒙教程来教授本国儿童的原因所在。
(二)综合性原则
音乐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那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给人以感染,给人以遐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处处可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它不仅提倡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而且还提倡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课表要求。例如,中小学教学内容包括读谱知识、综合训练——二声部合唱、听辨节奏训练、创作、欣赏、听辨乐曲、分析主题、展开联想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音乐教师要用钢琴为歌曲伴奏;弹奏乐段以区分小节与不完全小节;为二声部合唱伴奏;用钢琴弹奏学生创作的小片断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在钢琴上要熟练运用中国调式和西洋调式和声、织体的选择,并为合唱曲创作引子、间奏和尾奏,因此,高师钢琴教材的改革必须更新钢琴学生成才模式,使之具备一种以钢琴为基础的音乐综合教学能力。以往的钢琴教材,结构大部分沿用了专业院校的教材体系,过多地强调学科本位,课程设置只注意每一门课程的深度和难度,而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作用,知识涵盖面不广,缺乏综合性和整体效应,所以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窄,不太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因此,与之相适应,作为培养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在钢琴教材的编写上也应该体现出这种综合性原则。
综合一词来源于西方,在英文中,对“综合”这一概念的表述是“integration”,其主要内涵为“综合”“整合”“融合”等,其核心内涵为“整合”,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生成一个新的事物。综合课中的“综合”不是指单纯地将被分割的东西拼凑在一起,也不是指简单地把几们学科聚合起来,或在同一个主题下包容所有学科的知识,“综合”是指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而又人为地割裂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一体的课程模式。这种内在练习是自然的和真实的,而非人为的和勉强的。
传统的钢琴基础教程在内容上一般由四个方面构成,即练习曲、复调、中小型乐曲、声乐伴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大件”,这种教学内容体系更加注重技巧训练,音乐理论知识基本与钢琴学习是分开进行的。这种体系的教材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限制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钢琴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钢琴教材的编写要注意综合性原则的运用。
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除了要有“四大件”之外,还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增设相应的节奏练习、视奏练习、重奏练习和创造性活动练习。创造性活动练习应该包括卡农的弹奏、指法创造、旋律的即兴创意弹奏、旋律和声的弹奏练习、合奏练习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不仅要教授钢琴弹奏的技巧,还必须了解乐理、和声、音乐分析和钢琴伴奏写作等其他音乐的课程知识,增强对音乐的全部理解,要把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内在的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一首乐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范奏和讲解乐曲中的难点之外,还应要求学生进行分声部视奏和自弹自唱,另外,还要求学生进行移调弹奏,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合奏练习。教材综合性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钢琴基础课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充实,能够让学生快速和全面地理解音乐知识,掌握键盘的弹奏方法,培养音乐视谱、听觉、记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兴起于西方,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在文化、教育、音乐等各个领域都被认同和接受,后来影响逐渐扩大到全世界。目前全球的政治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经济也日益趋于全球一体化。在对待特殊意识形态的音乐文化方面,持开放性文化心态的人们坚持的是一种融合的方向,却不可能使音乐的内在完全“同质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同需求使得各种音乐形态的并存己经成为一种必然。
当今的音乐文化是多种音乐文化的并存和多种音乐样式的同在: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并存,经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实验音乐、宗教音乐同在。如果我们过分看重中西关系在其中的分量,至少有两个潜在的极端姿态:一是过于推崇西方,二是过于排斥西方。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尤其在“大洪水”面前,东西方生存策略其实己然处在同一个起点和平面上。为此,对中西两个天然不同文化者的关系,不妨做一些调整,在并存共同的前提下,通过各自的努力,以确立自身价值,保证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吃不掉谁。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加入世界多元文化内容,将其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基础,这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教育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其文化背景是: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议事日程和社会出现的挑战影响到音乐教育的教学和实践,多元文化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各种方式和表现形态渗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形态和文化结构。受现代化的驱使,全球的政治正沿着文明界限进行重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国家正在聚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欧洲价值中心正在全球扩张进行反驳,说道:“欧洲价值只是欧洲价值,亚洲价值才是世界价值。”亨廷顿意识到西方中心主义已经开始没落,今后的世界将是越来越多元化或多极化的世界。中国领导人也不止一次地强调文化的多极化和多元化。以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来讲,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多元文化取代单极文化,东西方文化关系在新的平等基础上的对话都将影响到未来的音乐教育,综合音乐教育也将在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互动上获得崭新的意义。
(四)创造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新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将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要了解钢琴教材中的创造性原则,我们有必要先对创造性思想的渊源及发展做一个简单了解。
长期以来,人们有关创造本质及过程的探讨多是从感性的层面展开的。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们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灵感,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创造的超常思维活动。近百年来,西方艺术理论界的主流思想也一直是有关艺术及知觉的非理性观点,学术界对“创造力”的研究,也基本停留在为非理性的存在提供过程的深层次领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今天的心理学界也没有完全解释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人们对艺术家的创作原动力的理解依然十分模糊,依然停留在一种朦胧或神秘的状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者开始用认知科学的观点对创造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性研究,提出了新的、更加成熟的创造力理论,其中“创造力正常理性说”最具代表性。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西蒙。西蒙认为,创造性没有多少神秘性而言,它无非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正常结果,并不是科学家、艺术家和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性“好像我们每天穿衣吃饭一般,今天我们掌握了大量经验证实,足以说明人类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直觉和灵感并非玄妙的天赋,它无非是锻炼于体验中所获得知识的直接副产品而己”。西蒙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创作力的发挥需要具备两个关键要素,即专业知识技巧和辛勤的劳动。(www.daowen.com)
音乐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运用音乐知识的手段和方式,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的表现欲望、表现能力以及表达的独特个性越强,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体现得就越充分。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把握每一个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大胆地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另外,在关注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上,因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方式,而这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方式必须依赖于教师创造性的音乐教育方式。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学科之一,在人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为此,音乐课程标准专门设置了“创造”学习领域。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挖掘创造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钢琴教材来说,过去的钢琴教材在编排上更多的是一种曲目的罗列和集合,这对学生来说,给予他们发挥和探索的空间太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音乐创造作为创造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音乐创造教育,可以打破创作的神秘感,培养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狭义的音乐创作是指作曲、作词等音乐创作活动,而广义的音乐创作活动还包括音乐教学中的演奏、演唱,音乐欣赏中的想象与联想等。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使人充满激情和幻想,音乐创作教学激励着学生以美好的音乐为手段去探索和创作美好的生活。
钢琴教材在体现创新性和创造性上,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曲目选择和安排的创新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学生选择曲目,曲目的安排要新颖,同时曲目要具有审美价值,曲调要作到优美动听,技术涵盖要广。在教材设计上要注意兼顾逻辑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使钢琴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二、钢琴教育的原则和教育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许多家庭肯花钱购买钢琴,作为文化智力投资,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并使其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但是许多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琴之后,产生了厌倦情绪,甚至有些孩子会因此半途而废,干脆终止钢琴学习。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上许多家长和教师们的关注。笔者曾在少儿钢琴学校授课多年并长期从事少儿钢琴的家教工作,愿结合几年来的钢琴教学实践,针对习琴少儿对学琴的这种厌倦心理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一)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内在潜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兴趣的力量更是无穷的。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如果硬要他们从事不感兴趣的活动,肯定是难以持久的。学琴也是这样,一旦不感兴趣,那么大脑中枢的抑制机制将不可避免地使其产生一种厌倦情绪,以致不愿再坚持学习,即使再强制学习,也很难再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这种厌倦心理,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与教学节奏上加以调整。
首先,授课和练习的内容要灵活多变。根据人的心理特点,人老是注意同一件事情是不大容易的,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一成不变的内容、一遍遍地练习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枯燥,注意力分散,失去兴趣。依据这个特点,教师应妥善安排授课及练习的内容。在进行某个目的的练习后,可换成新的内容,把孩子的注意力调整到最佳水平,让练习有一个接一个的新内容,避免单一内容的重复。同时,在教材的选用上,也要尽量给孩子安排一些他们喜欢弹的东西,比如儿歌改编的乐曲、练习曲,节奏明快的变奏曲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持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枯燥无味的练习对孩子学习钢琴兴趣的损害。
其次,要妥善安排学琴及练琴的时间与节奏。据心理学家研究,5-7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的时间限度平均为15分钟左右,而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2小时左右。所以,教师应合理安排学琴少儿的教学与练琴时间,少儿学琴和练琴的时间不能像成人一样以小时计算。我们可以把一个小时以十五分钟或二十分钟为一个单元分成几份,练习每达到一个单元的时间后,或者休息,或者变换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使学琴少儿避免产生生理或心理的疲劳。这种变换学习方式或改变练习内容的方法,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它可使学习者的大脑中枢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不易产生疲倦感。
(二)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
练琴实质上是一种手脑并用的练习过程,首先应当练脑,再由脑来练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循序渐进,从容不迫,积之既久,水到渠成,而不应当急于求成。如果幻想练习几次就能成功,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学琴的效果、目的及利害关系上,这势必会给学琴少儿增加一些心理负担。尤其现在钢琴考级几乎是每一位能够坚持学下去的琴童所必有的经历,许多琴童的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地对待钢琴考级,视钢琴考级为学琴目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驱使下,出现了为了考级而考级,不科学地对琴童的演奏程度任意拔高等做法。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也给琴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当是自由的、坦然的,而不应当是紧张的、急躁的。笔者认为,“看看、玩玩、听听、试试”是对少儿钢琴教育最有效的方法,要让学琴的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钢琴。
(三)掌握限度,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越明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越强烈,所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进度对每一位习琴少儿是非常重要的。学琴是一种获取音乐知识的进取过程,是学习掌握一门科学、一种学问,不可盲目制订不切实际的进度和目标。所以,这个目标和进度应该符合习琴少儿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目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起反作用。目标过高,力不能及,学生难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犹豫、胆怯的心理,对琴产生一种畏惧感,于是丧失了上进的信心,极大地降低了学琴的效率。如果教学目标过低,则不需要经过刻苦努力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这样也会使孩子感到乏味、厌倦。也就是说,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应适当地给予失败和挫折,使之能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上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目标一旦实现,当学生通过刻苦练习后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时,便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进而产生向新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四)强化激励
在适当的时候给人予表扬和鼓励可以得到比用斥责、批评和讽刺更突出的效用,尤其是对孩子。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支持并经常鼓励他的学生。每当学生有了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引导、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向新目标奋斗的动力。另外,“榜样激励法”也是克服习琴少儿厌倦心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儿童的向师性,老师做得到的,学生好模仿。练琴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特点,选取适当内容,多作示范演奏。儿童对抽象的东西尤其不易接受,相反对具体、形象的东西却很容易接受。只要教师对学生从易到难,分层次要求,用和蔼的态度灵活的方法循循善诱,使其以老师为榜样把学习落实到行动上,帮助其克服畏惧及厌倦心理,鼓起上进信心,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教师人格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教师人格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对一个琴童来说,他的绝大部分钢琴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他的钢琴老师。一个性情粗暴又毫无耐心的老师会让孩子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与惧怕之中,这样久而久之,再有天分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厌恶上钢琴课,厌恶弹琴。因此教师人格因素对孩子学琴积极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钢琴教师,首先要有令人愉快的个性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一位仁慈而且会关怀学生的老师,甚至可以驯服懒惰而有叛逆性的孩子使其有良好的学习过程。
(六)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作用
在习琴少儿学琴的过程中,大部分练琴时间都是在家里,所以家长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辅导琴童练琴的过程中,最令家长头痛的事情就是孩子不想练琴。孩子的年龄越小,他的自控能力也就越差,极容易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学好钢琴,一定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家里总是人来人往,孩子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浮躁起来,很难静下心来练琴。所以,家庭中一定要有一种学习氛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安下心来练琴。
作为家长,除了给他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外,还要注意环境对习琴少儿的影响与熏陶。如果习琴少儿对学琴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切忌以强制手段逼迫孩子继续学琴,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时可以试试用环境熏陶的方法。比如经常在家里播放一些美妙的钢琴音乐,创造一种温馨的音乐文化环境与氛围;带孩子去听一些好的音乐会以增加他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美好,使他真正的被音乐所打动。渐渐的,孩子就会有了继续学钢琴的想法。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孩子表演并为其创造表演机会。有的孩子会弹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乱弹一气,家长不要对这些行为横加指责。因为这些都是孩子性格感情的自然流露,应加以保护和引导。如果其他学琴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更应该让孩子“表演”一番,孩子经常当“演员”或者“观众”对学习很有帮助,有条件的还可以搞重奏、联奏等。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更愿意听表扬,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