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尔坦·科达伊(Zoltan Kodály)1882年12月16日生于凯奇凯梅特,1967年3月6日卒于布达佩斯,终年85岁。父亲为国有铁路职工,会拉小提琴。母亲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弹钢琴。他自幼接受母亲的音乐启蒙教育,并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一家辗转迁移,曾在许多城镇居住,因此熟悉了这些地方的语言和音乐,对他后来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1892年至1900年在居住的纳吉萨波特入天主教大学预科(中学)就读8年,学习和掌握了多国语言,同时业余学习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他写的第一首管弦乐曲由学校乐队演出。1900年入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同时在李斯特音乐学院师从巴托克和多纳伊的老师雅诺斯·科斯勒学作曲。1905年毕业后,科达伊立志致力于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在《民族学》杂志发表他的民俗学的考察成果《匈牙利民歌的结构》。同年他与巴托克结识,两人志同道合开始合作。巴托克与科达伊最初着力收集匈牙利民歌和民间音乐,目的在于寻找新鲜的创作灵感,为自己的作曲积累更多的民族音乐素材。当两人深入乡村、山区才感受到匈牙利有着极丰富的民间音乐,同时发现有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已濒于消亡的边缘,必须迅速行动加以抢救。1907年科达伊继巴托克之后进入音乐学院教授理论和作曲,他曾短期赴拜罗伊特、萨尔斯堡、柏林、巴黎进行旅行访问,熟悉新的现代音乐,研究德彪西的印象派作品。1908年他接手科斯勒的作曲班教学,1911年升为教授。此期间直至1914年,科达伊多次深入各地乡村、山区进行采风考察,继续收集、记录、整理和研究民间音乐。从这时起他开始关注匈牙利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与课程设置。
科达伊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以民歌为主的歌唱教学、简易打击乐器和木笛的演奏、民间音乐和名曲的欣赏及通过身体韵律活动来达到音乐知性和音乐美感的培养。教师通过乐理讲授,节奏与音感的训练,有关音乐史、作曲家和乐器常识的教材以及歌唱、合唱、合奏的表演,歌词、旋律、律动、节奏与综合的即兴创作和音乐记忆能力、简易指挥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知性。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学生之间协调合作,辅助人格的成长。科达伊还设计一套首调唱名法的拼音绝对音名唱法,以便学生掌握升降音高。这一套以科达伊命名的教学法,现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如前所述,这时期科达伊还与巴托克参与匈牙利新音乐协会的活动,以推动现代音乐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达伊情绪低沉,仅创作了几部室内乐作品。1923年,为庆祝布达与佩斯二城合并为首都50周年,他写了男高音、合唱、管风琴与乐队的《匈牙利赞美诗》(Psalmus Hungaricus,op.13),取材于16世纪匈牙利诗人维格(M.K.Vég)对《圣经·诗篇》第55篇意译的韵文。首演于布达佩斯,1926年在苏黎世上演,随后在欧美各国演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这是一首气势宏伟的作品,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古代匈牙利民歌吟诵风格,表达出作曲家爱国的深切之情。他于1926年创作的喜歌剧《哈里·雅诺什》(Háry Janos,op.15)是由带序幕和尾声的五部分组成,取材于民间传说,主人公是一个吹牛大王,夸夸其谈,说拿破仑的妻子与匈牙利农村姑娘乌尔泽比赛谁能赢得他的爱情;他又是如何赤手空拳打败拿破仑的入侵军队;他后来回忆怎样同乌尔泽相聚。剧中人物演唱的歌曲都是真正的民歌风味,有明显的马扎尔格调(Magyar,匈牙利的主要民族)。另一部歌剧《纺纱房》(The Spinning Room,1924~1932),情节尽管不连贯,歌剧音乐则用一系列特兰斯瓦尼亚地区的民间歌调组成。著名的管弦乐曲《加兰特舞曲》(Dances of Galanta,1933)是为纪念布达佩斯爱乐乐团成立80周年而作,取材于原始民间音乐素材,由5首吉卜赛舞曲组成。加兰特是介于维也纳与布达佩斯之间的城镇,为吉普赛人集居之地,有一个吉卜赛乐队,科达伊少年时曾在此地居住七年,印象非常深刻。1938年至1939年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队建立50周年而作的《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Hungarian Folk Song:The Peacock),以一首匈牙利民歌《飞呀,孔雀,飞呀》为基调,以五声音阶的8小节旋律加以变奏发展,按照原民歌歌词“飞呀,孔雀!在牢狱的上空,为解放可怜的囚徒。在牢狱的上空,孔雀飞了,囚徒们没有得到解放……”的意境加以音乐标题性的表现,美丽的孔雀象征着被奴役的人民对自由的向往,最后在悲壮的葬礼进行曲和对自由的热情歌颂中结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夕,科达伊也借此表明反对纳粹法西斯的立场。当时欧洲乌云密布,希特勒进军奥地利,匈牙利霍尔蒂投靠纳粹法西斯。(www.daowen.com)
科达伊的创作生涯长达70年,经历了20世纪各种现代音乐流派的演绎发展,他不顺应潮流,基本遵循传统的原则,不用时尚的无调性、多调性的手法,每部作品都是有调性的,以丰富的旋律和完美均衡的形式结构见长。他的和声又是现代的,常将民歌的旋律特点与复调对位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他独特的风格。早期的钢琴作品如《根据德彪西主题的沉思曲》(1907)、《钢琴小曲9首》(op.3,1909)、《钢琴小曲7首》(op.11,1910~1918)有明显的印象派音乐的风格。1910年至1920年间创作的弦乐独奏曲和室内乐,特别是30年代写的大型管弦乐曲,由于创造性地运用民间音乐素材愈来愈显示出其风格的成熟。钢琴曲《马罗塞克舞曲》(Dances of Marosszék,1927)用6首马罗塞克民歌交织而成,类似回旋曲形式,1930年改编为管弦乐曲,即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出于对匈牙利语言文学的研究,科达伊非常重视声乐作品的创作,写了各种形式的合唱曲、独唱曲和民歌改编曲,还专门为中小学音乐教材写了歌唱练习曲。这些声乐曲有鲜明匈牙利民歌风格,歌调旋律与语言格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合唱曲则作复调对位处理,突出民歌旋律主题的特点。
1942年科达伊退休,他继续完成与巴托克合编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全集》(Hungarian folk music,1937、1943、1952、1973)共8卷,直到1973年才出齐。科达伊本人于1905年至1932年收集的民歌和多种变体的舞曲曲调就有3500多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去法、英、美、苏等国旅行,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为纪念1848年革命100周年,他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钦卡·潘那》(Czinka Panna,1946~1948),剧中主人公是1700年匈牙利王子法朗兹·拉科西(1676~1735)率起义军反抗奥地利统治战斗中的一个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全剧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一些独立的音乐段落贯穿,突出匈牙利语言的表达。为纪念指挥大师阿图罗·托斯卡尼尼逝世4周年,他将1930年起稿的C大调交响曲于1961年完成,题献给这位反纳粹法西斯的斗士。1965年和1966年他重访美国,受到热烈的欢迎。科达伊的创作、研究、教学和音乐活动对20世纪匈牙利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他同巴托克一起创立了匈牙利的民族音乐学,其研究活动扩展到匈牙利文学、语言学与语言教育,建立以匈牙利母语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系,以20年时间编成一套单声部与二声部的声乐小曲,供从幼儿园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用的训练教材。他还用民间音调素材编写了大量的合唱、声乐和视唱练习曲以及普通学校用的歌唱教科书,以普及音乐教育和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