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Edward Benjami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生在英国东南部洛斯托夫特,1976年12月4日卒于奥尔德堡,终年63岁。父亲是当地的牙科医生,母亲是合唱队歌手兼合唱协会秘书。他自幼显露音乐才华,随母亲学钢琴,接受最早的音乐教育。5岁时尝试作曲,两年后即能阅读交响乐和歌剧总谱。他入中学后利用假日师从哈罗德·塞缪尔(Harold Samuel,1879~1937)学钢琴,赴伊斯特本向弗朗克·布里奇(Frank Bridge,1897~1941)学作曲,这位师从查理·斯坦福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敏锐地觉察到布里顿的天赋,以实验性的教学方法开拓他的探索精神,又给予人道主义思想的启迪,使布里顿受益终身。14岁时,布里顿先后写了1部清唱剧、6首弦乐四重奏、3首钢琴组曲、10首钢琴奏鸣曲和一些歌曲。1930年获奖学金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师从阿瑟·本杰明(Arthur Benjamin,1893~1896)学钢琴,从查理·斯坦福门生约翰·艾尔兰(John Ireland,1879~1962)学作曲。在此期间,他早期的作品《小交响曲》(op.1,1932)、《幻想四重奏》(op.2,1932)、合唱《一个男孩诞生了》(A Boy was Born op.3,1933,1955修订)等公开出版,显示出他的创作才能,令人惊叹。1934年他为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Wozzeck)的独特的结构和十二音技法所吸引,要求去维也纳求教这位大师,遭到院方和父母的反对未能成行。1935年毕业,他进入英国邮政总局电影制片厂(General Post Office,简写G.P.O)工作,先后为纪录影片10余部配乐,使他掌握了写各种戏剧性场面音乐的技巧,为后来创作歌剧积累了经验。他于1936年为影片《煤层截面》(Coal Face)和《夜邮》(Night Mail)所写的配乐是前期最有名的电影音乐。其后,他为电影、戏剧和广播剧写了不少的配乐,有机会同一些知名的作家和诗人相识,受到他们进步思想的影响。诗人怀斯塔·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同布里顿在制片厂共事,有密切的交往,两人合作写了声乐交响套曲《我们的狩猎父老们》(Our Hunting Fathers,op.8,1936),首演于伦敦,因歌词内容借古讽今嘲笑英国贵族,受到舆论批评。他于1937年以奥登的诗所写的独唱歌曲趋向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亦受到各方面的非难。当时英国音乐院校的教授们对欧洲大陆现代音乐流派采取保守的抵制态度。正当英国政府同德意法等国于1938年3月签订“慕尼黑协定”,实行绥靖政策,纵容德、意法西斯进行侵略,布里顿作为一位有左翼思想的和平主义者,对此极为不满。他与好友彼得·皮亚斯(Peter Pears,1910~1986,男高音歌唱家)追随奥登于1939年夏移居美国。
1940年父母逝世,布里顿在异乡怀着思念悲痛之情,写了《安魂交响曲》(Sinfonia de requien op.20),1941年3月31日由约翰·巴比洛里(John Barbirolli,1899~1970)指挥纽约爱乐交响乐团首演。全曲三个乐章:(一)落泪之日(Iacrimosa),行板,6/8拍,由两部分构成,以三个不同的动机发展贯穿全乐章。(二)愤怒之日(Dies irae),热情的快板,3/4拍,由四个部分构成,开头以短笛与长笛呈示的节奏动机多次变形再现。(三)主啊!求你赐予永远安息(Requiem aeternam),恬静的行板,3/4拍,三部曲式,中段有短小的高潮,第一段再现后在寂静中结束。
1942年英国人民响应丘吉尔首相(1874~1965)的号召:全国总动员,以血与泪直到胜利的信心,坚守在被德国空军狂轰滥炸的国土上。布里顿为这种民族精神所感召,毅然返回祖国。在航行途中构思以古英语写了英国的《圣诞颂歌仪式》(Ceremony of Carols op.28),由9首中世纪英国圣诞颂歌组成。在此之前为奥登的词谱写五声部无伴奏合唱《圣切契丽亚赞美诗》(Hymn to St Cecilia op.27),着意提高和丰富他用英国诗歌来作曲的技能。回英国后,布里顿定居于萨福克郡的奥尔德堡。
在离开美国前,布里顿就有写歌剧的想法,由于指挥大师库塞维茨基(Serge Koussevitsky,1874~1951)的建议及其财团的援助,他终于实现创作的夙愿。他的第一部三幕歌剧《彼得·格莱姆斯》(Peter Grimes,op.33)由诗人、剧作家斯莱塔(M.Slater)于1943年11月撰写脚本,1944年1月至1945年2月完成谱曲,1945年6月7日在伦敦萨德勒泉剧院首演,这是该剧院战后恢复的第一场演出,由雷金纳德·古道尔(Reginald Goodall,1905~)指挥。歌剧的情节取自诗人乔治·克雷布(George Crabbe,1754~1832)的长诗《自由市》(The Borough,1810,英国享有自治权的市镇)。布里顿定居的奥尔德堡就是诗人的出生地,剧中主人公渔夫格莱姆斯生活在离这个市镇不远的海滨渔村里,性情怪僻,孤寂傲慢,同世俗的村民格格不入。因他雇用的年轻徒工出海捕鱼时接二连三惨死在风暴狂浪之中,平时憎恶他的村民认定是谋杀案件。为了逃避多次审讯,格莱姆斯在黎明浓雾笼罩之时独自乘小船入海沉没在大浪之中。全剧由序幕、各分二场的三幕构成,各场之间由6首间奏曲连接,布里顿十分注意剧中人物歌唱的音乐刻画,独唱、重唱与合唱都具有鲜明的戏剧性效果,引人入胜。彼得·皮亚斯担任主角,演唱富于艺术魅力,将剧中人物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为歌剧首演增添了不少光彩。人们将布里顿这部作品的演出看做是英国战后重大的音乐事件。皮亚斯就学于皇家音乐学院,他还是有名的管风琴家,同布里顿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布里顿的许多声乐作品如《小夜曲》(op.31,1943)、《夜曲》(op.60,1958)、《米开朗琪罗的7首十四行诗》(op.22,1940)与《约翰·多恩的9首神圣十四行诗》(op.35,1945)等都由他首次演唱。布里顿的九部歌剧中一些角色亦是他来扮演。两人合作整理了珀塞尔的遗作。皮亚斯于1957年受封不列颠帝国三级勋位,翌年受封爵士。
战后,英国重建,经济萧条,生产停滞,资金紧张,大型歌剧难以演出。布里顿积极开展小型室内歌剧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在他的倡导下,英国歌剧团(English Music Theatre,1976年重建为英国音乐剧院)由作家与歌剧经理埃里克·克罗泽(Eric Crozier,1914~)与约翰·庇珀(John Piper)于1946年创建,面向城镇、农村巡回演出室内歌剧、小歌剧、音乐喜剧。1948年起,该团每年举办一次奥尔德堡音乐节,主要演出布里顿和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布里顿逝世后,由定居英国的苏联大提琴家、钢琴家和指挥家M·L·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1927~)担任音乐节艺术指导。室内歌剧(Chamber Opera)是指演员与乐队人数相对减少的歌剧,一般以五六个演员和十二三人的乐队组成。布里顿的室内歌剧力求情节简单,手法精炼,人物个性化,他重视旋律和复调对位技法的运用。如《卢克莱修受辱记》(The rape of Lucretia,二幕,op.37,1946)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诗作,模仿古希腊悲剧,以男女声两组演唱代表男女两个角色,仅用12件乐器伴奏。《旋螺丝》(The turn of the screw,二幕,op.54,1954),取材于美国作家詹姆斯(1843~1916)的小说《两种魔力》,以室内乐队配制,第一次运用“有调性”的十二音序列技法,以一个主题代表“螺丝”,旋出15首变奏曲,每幕8曲,两幕之间加一段间奏连接,音乐结构复杂又简捷。(www.daowen.com)
布里顿是英国现代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作品不拘于固定的歌剧模式,除上述之外还有《阿尔贝·埃林》、《乞丐歌剧》新稿本(1948)、《比利·巴德》(四幕,1951,1960修订)、《格洛里阿纳》(三幕,op.53,1953)、《仲夏之梦》(三幕,op.64,1960)、《死在威尼斯》(二幕,op.88,1973)。他为儿童专门写了独幕歌剧《让我们来演一部歌剧》(Let'make on opera'op.45,1949)和《诺亚洪水》(Noye's Fludde,op.59,1958)。60年代,布里顿创作3部教堂寓言剧《麻鹬河》(Curlew River op.71,1964,取材于日本14、15世纪的戏剧《修能河》)、《火窑歌》(The Burning Fiery Furnace,op.77,1966,取材于《但以理书》的故事)、《浪子》(The Prodigal Son,op.81,1968,普洛美尔撰写剧本),创立一种在教堂演出的新的音乐戏剧。
1962年5月,大型声乐套曲《战争安魂曲》(War Requiem op.66,1961)在考文垂(Coventry)新建的大教堂首演,通过电波传播立即受到全世界的称赞。这部以独唱、合唱、男童合唱与乐队演出的巨作,在弥撒曲中穿插入1918年于法国战场捐躯的英国士兵弗里德·欧文(1893~1918)的9首遗诗,音乐运用不少现代技法,别出一格。布里顿是一位人道主义思想的和平主义者,始终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写了一些作品,其中《青年管弦乐队指南》(The Yo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op.34,1946),副题:《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是当今各国音乐会经常演奏的著名曲目。全曲分三部分:珀塞尔主题;13个变奏;赋格曲,将管弦乐队全部乐器按顺序先后呈现出来,加上解说词生动地起着音乐普及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作用。
布里顿生前发表、出版的作品有93部,未编号有33部,涉及声乐、器乐体裁形式很多,有歌剧、宗教音乐剧、舞剧、交响乐、组曲、协奏曲、室内乐、合唱,用乐队或钢琴或不同乐器伴奏的歌曲、声乐套曲、钢琴曲、电影、戏剧和广播剧配乐等等。他以兼收并蓄的创作态度,在英国音乐传统基础上广泛汲取各种现代技法以及东方印尼、日本等支声复调形式加以融合。他偏爱用主题与变奏手法来自由地展开乐思,较少用复杂的曲式结构,倾向于简朴的抒情性的音乐陈述,潜心发掘有调性和声新的表现力。他有不少作品是为特定的歌唱家和演奏家而写的,其中有罗斯特罗波维奇。同时,布里顿投入相当多的精神从事钢琴演奏和指挥活动,为英国音乐复兴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1962年获得赫文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获英国功勋勋位,1976年受封勋爵,这是英国第一位被封为终身贵族称号的作曲家。布里顿曾多次访问苏联,同肖斯塔科维奇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位苏联音乐大师将1969年为女高音、男低音与室内乐队而作的11个乐章的《第十四交响曲》献给布里顿。联合团于1965年委托布里顿创作联合国之歌《今日之声》(Thevoice of Today,op.75)这首大型合唱,同年10月24日在纽约、伦敦和巴黎同时演出,此时布里顿的声誉已经名扬全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