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铜梁大蠕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梁大蠕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2023-05-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主要以铜梁龙灯中最具代表性的大蠕龙为切入点,介绍和研究铜梁龙舞的艺术特点及发展保护情况。铜梁大蠕龙以其磅礴的气势与鲜明的特色成为铜梁县,乃至全国众多龙灯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龙舞之一。铜梁大蠕龙在发展历程中融合南北龙舞的灵巧敏捷与刚劲稳重于一身的艺术品格,充分反映出巴渝人民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海纳百川的民族气质。作为中国龙舞中出类拔萃的代表性品种,铜梁大蠕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铜梁大蠕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梁龙舞系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通常于每年的新春佳节之时,在民间最为重大的娱乐活动——“龙灯会”期间进行表演,尤以正月十三至十五为舞龙高潮,以传达人们祈求来年人寿年丰、消灾祛病的美好愿望。铜梁龙灯包括彩灯舞和龙灯舞两大系列: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汤圆、十八学士、亮狮、开山虎、蚌壳精、犀牛望月、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雁塔题名、南瓜棚等十二个品种;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板凳龙、正龙、小彩龙、竹梆龙、荷花龙等十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色,其延续了铜梁龙舞的优良传统并奠定了现代铜梁龙舞在中国龙舞界中的地位。本章主要以铜梁龙灯中最具代表性的大蠕龙(又称“铜梁大龙”)为切入点,介绍和研究铜梁龙舞的艺术特点及发展保护情况。

铜梁大蠕龙以其磅礴的气势与鲜明的特色成为铜梁县,乃至全国众多龙灯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龙舞之一。铜梁大蠕龙最主要的表演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以大龙具、大场面、大套路、大变化来体现大气势[1]1”。在龙具彩扎造型上,一反“哭龙慑虎笑狮子”的传统形态,而取型雄狮大张口,龙头高耸,神态端庄而威严,全长54米,场面宏大;在舞龙者动作套路上,有龙出洞、之字拐、三点头、拜四方、下穿洞、上翻身、龙摆尾、龙出水、龙戏珠、大盘龙等50多个套路,并随时代发展,在其基础上不断增加侧身翻、悬空翻、大劈叉等技术套路,显示出起伏跌宕、张弛有度的龙之风韵;在伴奏音乐选取上,采用川渝地区的民间吹打乐,巴渝地方特色浓郁,节奏或急或缓、曲调或扬或抑,使龙舞与音乐配合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铜梁大蠕龙在发展历程中融合南北龙舞的灵巧敏捷与刚劲稳重于一身的艺术品格,充分反映出巴渝人民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海纳百川的民族气质。(www.daowen.com)

作为中国龙舞中出类拔萃的代表性品种,铜梁大蠕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4年10月,在35周年国庆盛典上,九条铜梁大蠕龙象征着九州中华,在天安门前腾舞翻飞;198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舞龙大赛上,铜梁大蠕龙荣获金奖;1994年,铜梁龙具被国家体委指定为比赛标准道具,铜梁龙舞套路被国家体委指定为比赛标准套路;2006年,“铜梁龙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编号为107Ⅲ-4,居于龙舞类七项遗产之首,正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铜梁龙舞”入选第一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