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怎样

清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怎样

时间:2023-04-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日常服饰清代的日常用衣规定严格,并受法律限制。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清代皇帝、官员与太监服饰1.男装清代的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长袍,又称旗袍,原是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最初出现在入关之前。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

清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怎样

清代日常服饰

清代的日常用衣规定严格,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之下,人们的衣装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李鸿章访欧时着黄马褂画像(1896年法国报纸)

满人入关后,逐渐开始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纽扣,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清代皇帝、官员与太监服饰

1.男装

清代的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所谓瓜皮帽,由六瓣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呈瓜棱形,圆顶,顶部有一红丝线或黑丝线编的结子。为区别前后,帽檐正中钉有一块明显的标志,叫做“帽正”。贵族富绅的帽正多用珍珠、翡翠、猫儿眼等名贵珠玉宝石做成,一般人就只能用银片、料器之类了。八旗子弟为凸显自己的身份,有的在帽顶的结上挂一缕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穗子,叫做“红缦”。到咸丰初年,“帽正”已为一般人所不取,为图方便,帽顶又作尖形。帽为软胎,可折叠放于怀中。

一般市贩、农民所戴的毡帽,也沿袭前代式样。冬天人们多戴风帽,又称“观音兜”,因与观音菩萨所戴相似而得名。

清代一般男服有袍、褂、袄、衫、裤等。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

长袍,又称旗袍,原是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最初出现在入关之前。清兵入关后,全国军民在必须“剃发易服”的命令下,汉族也迅速改变了原来宽袍大袖的衣式,代之以这种长袍。旗袍于是成为全国统一的服式,成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服装,而后沿用于整个清代。它可以做成单、夹、皮、棉,以适应不同的气候。除黄色、青色外,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

满族男式旗袍的主要特点为立领、大襟、平袖、开躒。长袍造型简练,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立领掩颊护面。衣服直上直下,前后衣身有接缝,不显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袖口有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因其袖似马蹄,故称“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礼时放下盖手。马蹄袖是我国历代服饰不曾见过的。衣襟、衣摆以镶滚边作为装饰。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缺裤”,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以开衩多为贵。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官吏士庶则着左右两侧开衩。也有不开衩的,俗称”一裹圆,为一般的市民服饰,官绅人家也常以它作为日常便服。在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一节中,记述了一段内容“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休息,忽听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这里说明“一裹圆”,是休闲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贾母要来,宝玉必须换掉便装,改着正式穿戴。

清代男式旗袍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旗袍的样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总的趋势是更加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到民国时期,这种长袍仍是一些正式场合的服装。

与长袍配套穿着的是坎肩或马褂。

马褂罩于长袍之外,原是骑马时常穿的一种外褂,因便于骑马,故称“马褂”,又名“得胜褂”。其式为圆领,前后有开衩,有扣襻,长仅及腰,袖仅掩肘,袖子宽大平直。

随着其在社会上的流行,马褂很快发展出单、夹、纱、皮、棉等质地,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是清朝男子四种常服——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之一,行服即指马褂。有清一代,男子不论身份,都可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一般采用石青、绀色、黑色等较素的颜色,习惯上不用亮纱原料。在乾隆年间,有翻毛皮马褂,为贵族服用。官职人员着褂在胸前背后缀有石青补子,叫“补褂”,官员用方补,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纹样与官员补服相同。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有长袖短袖之分,但无论长短马褂之袖都是宽肥的。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又称“乌龙”,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以右大襟镶黑边为多,一般作常服使用,穿在袍服外面。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清末流行深绛(赤、大红);民国时期流行浅灰和浅驼颜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或元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坎肩,或叫马甲、背心,清代也很时兴。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无领、无袖、对襟,穿脱方便,有的还套在长袍外面起装饰作用。清代坎肩在用料、做工上十分讲究,式样变化也多。“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比较特殊。其式样如南方的“一字马甲”,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当时在京师八旗子弟中甚为流行。后来在它两边的袴褶处加上袖子,称作“鹰膀”。

   

清代着各种常服男子的合照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写贾宝玉与众姐妹相约到芦雪庭观雪景,宝玉就“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八旗子弟骑马时常穿这种“鹰膀褂子”以显威风。坎肩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至今仍是人们喜着的衣服。

清代服装的颜色比较丰富,民间除不准使用黄色、香色(介于黄、绿之间的颜色)外,朝廷限制不多。然而人们的喜好和社会的时尚,各时期不同。清初,流行蓝色,人们取其清淡、明快,于是天蓝、宝蓝等色受到人们喜爱,甚至影响到皇宫内院;乾隆中期,崇尚玫瑰紫,人们爱其“红火”,于是围绕红色的大红、真红、枣红、粉红等又成为男女老少服装首选的颜色;乾隆末年,福康安喜穿深绛色,人们争相仿效,称为“福色”。“福”既代表绛色,又蕴含福气,人们愿借“福”色衣获得幸福,故绛色又风靡一时;至嘉庆末期,又一反绛色的深暗而追求鲜亮洁净的浅灰、亮灰、银灰等色彩。

清代男子,特别是贵族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清代男子着便服时穿鞋,着公服时穿靴。靴多用黑缎制作,尖头。清制规定,只有官员着朝服才许用方头靴。

2.女服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抵挡;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兜肚,衣外之衣又称“乌龙”。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清代妇女发饰分满汉二式。清朝初期还各自保留原有的形制,后来不断相互影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较多,孩童时期,与男孩相差无几。《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描述贾母八旬大寿时的排场,“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侍候”。这未留头的小丫头就是男装打扮的女孩子。女孩成年后,方才蓄发挽小抓髻于额前,或梳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已婚妇女多绾髻,有绾至头顶的大盘头,额前起鬅的鬅头,还有架子头。

“两把头”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梳这种发髻者多为上层妇女。这种发式,使脖颈挺直,不得随意扭动,以此显得端庄稳重。一般满族妇女多梳如意头,即在头顶左右横梳两个平髻,似如意横于脑后。劳动妇女,只简单地将头发绾至顶心盘髻了事。以后受汉髻影响,有的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清末,这种发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楼,名“大拉翅”。

   

清末代摄政王载沣长女大格格爱新觉罗·韫鮬旗装照

汉族妇女的发髻首饰,清初大体沿用明代式样,以后变化逐渐增多。清中叶,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式,发饰品种繁多,尤以高髻为尚。将头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又有的在脑后垂下一绺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名“燕尾式”。后来还流行过圆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样。此外,还有许多假髻,如什么蝴蝶罗汉、双飞燕、八面观音等等。清末,又有苏州厥、巴巴头、连环髻、麻花等式样。年轻女孩多梳蚌珠头,或左右空心如两翅样的发式,或只梳辫垂于脑后。以后梳辫渐渐普及,成为中青年妇女的主要发式。

北方妇女冬季头饰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制作覆于额上的。《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见到“那凤姐家常带(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就是这种打扮。勒子是江南一带妇女时兴戴的,上缀珠翠,或绣花朵,套于额上掩及耳间。髻上饰物还有簪,用金、银、珠玉、翡翠等制作,有的做成凤形而下垂珠翠,有如古代的步摇。还有的做成各种花形,行走时轻微摇动,华丽而动人。

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乾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嘉庆帝和道光帝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绝不宽大。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更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窄而瘦长,圆领、大襟,袖口平大,长可掩足,外面往往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贵族妇女的长袍,多用团龙、团蟒的纹饰,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绦或彩牙儿。满族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在袖里的下半截,彩绣以各种与袖面绝不相同颜色的花纹,将它挽出来,以显示另种风致和美观。领与袍分离,是清代初期旗袍的又一特色。妇女穿旗袍时也需戴领子。这是一条迭起约二寸左右宽的绸带子,围在脖上,一头掖在大襟里,一头垂下,如一条围巾。至同治光绪时期,逐渐出现带领的袍、褂,甚至坎肩也有领子。领的高低也在不断变化。民国以后,已经没有不带领的袍、褂了。(www.daowen.com)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费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

旗袍也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并且经过改进,比满族的女装旗袍更加宽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旗袍也在演变。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成为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恰当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既隐藏重点又展示诱惑的作风,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躒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清朝初年,汉族妇女的服装仍如明末。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清代女装与男服相比变化较少。后妃命妇所用的是凤冠霞帔,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之外,其他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

披风是外套,作用类似男褂,形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装有低领,有的点缀着各式珠宝

里面为上袄下裙。裙、衫的长短搭配也时有变化。清初时仍沿袭明嘉靖以来的遗风,上衣较长,裙子露出较短,不遮双足,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随时代推移,裙式也不断发展,创制不少新式裙样,如一种“弹墨裙”,也叫“墨花裙”,是在浅色绸缎上用弹墨工艺印出黑色小花,色调素雅,很受妇女喜爱。后来也有在裙上装饰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铃的,还有一种在裙下端绣满水纹的,裙随人体行动,折闪有致,异常美观。晚清以后,衣与裙渐短,衣长至胯,裙在脚面以上;辛亥革命后,变化更大,尤其知识妇女多着圆翘小袄,配以长褶裙,颜色协调,显得端庄大方,清秀淡雅。清代后期,南方又流行过不束裙而着长裤,裤多为绸缎制作,上面绣有花纹。

另外,还有背心,长可及膝下,多镶滚边。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将里面的毳毛露在外面,叫“出锋”。清代中期以后,妇女冬季流行披斗篷,还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云肩的。

清代各时期流行的女装有如下一些款式: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流行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杆,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杆,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由于通商口岸的设立,开始有了中外之间的商品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时兴的“鱼鳞百褶裙”,是对传统百褶裙的发展,即在裙子折裥之间用丝线交叉串联,裙在展开时犹如鱼鳞一般,新颖多彩。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之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宣统至民国初年,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末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之前简单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

汉族妇女的缠足之风到了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弓鞋为多。

满族妇女不缠足。穿旗装时所配的木底丝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故称“高底鞋”,类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一般高一二寸,以后有增至四五寸的,上下较宽,中间细圆,形似花盆,故名“花盆底”。踏地时印痕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底”。

鞋面多为缎制,用刺绣绣有花样或穿珠作为装饰,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底涂白粉,富贵人家妇女还在鞋跟周围镶嵌宝石。这种鞋底极为坚固,往往鞋已破毁,而底仍可再用。新妇及年轻妇女穿着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岁时开始用高底。清代后期,着长袍穿花盆底鞋,已成为清宫中的礼服。

   

此图为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

3.军服与丧服

清代的甲胄与前代均有所不同,虽也按上衣下裳分开,总的来说仍依传统形制,但其配置与满族旗装紧密相连。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清代八旗铠甲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军中将领的服式是,上身甲衣以马褂为基本式样,衣身宽肥,袖端是马蹄袖,甲衣肩上设有左右两块用带联系的护肩,腋下有护腋,胸前后背各有一块金属护心镜,镜下前襟底边有一块梯形的护腹“前裆”,左边缝上同样的一块“左裆”。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

   

意大利传教士、清宫廷画家郎世宁绘《乾隆戎装像》,故宫博物院藏。

军服的下身是“裳”,此“裳”由于不是筒形,而是左右两片,故用围穿形式,称为“围裳”。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一块质料相同、绣有虎头的蔽膝。此外镶边还代表了八旗各自的标志。这种八旗甲胄,用皮革制成。后来这种甲胄仅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则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

士兵的戎服要简单得多。冠饰有暖帽、凉帽、头巾和毡帽等几种。上身穿对襟无领上袖短袍,下身穿中长宽口裤,上衣外面一般还要罩一件背心。背心上胸背各缝一个圆圈,圈内书写一个标志字样。步兵的标志是“兵”“队”“勇”字样,水兵的襟前缝“某船”等字样。清兵的足下以绑腿、鞋或短靴相配。

知识链接

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年),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耶稣会。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渡重洋,到达当时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上岸后,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学习中国的礼仪,熟悉中国的文化,并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郎世宁。不久,他从澳门转到广州。当时的广东巡抚知道来华的欧洲人中有位画家,就上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很高兴,下旨请他到北京来。郎世宁到了北京之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一名很重要的宫廷画家。直至去世,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为康、雍、乾三代清朝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安葬在北京欧洲传教士墓地(现在北京行政学院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院内)。

清代中后期,由于久无战事,天下太平,统治集团上层日益骄奢淫逸起来,再加上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封建意识作祟,居然坚持“骑术乃满洲之根本”的愚蠢政策,放弃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兵器的研制,使国防力量迅速衰弱。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清帝国的大门时,满清军队几乎无还手之力。中国成了西方的半殖民地,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科学优势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满清统治集团中出现的“洋务派”,倡导按照西方军队的样式编练新军,这些新军的建制和训练、武器和装备、兵种和军服都参照欧洲各国。尽管新军军服虽然仍然掺杂很多旧色戎服,但无疑是中国近代军服的开始。旧式戎服从历史舞台上完全消失,则是在满清皇朝被推翻以后。

清代丧服可分两种:一种是后辈人为将逝的长者预制的“寿衣”;一种是在丧礼上人们的着装。官者服用“寿衣”是按品级穿戴,平民则用大褂。出席葬礼者要按照月份分别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丧服。在着丧服期间女人不得戴有色鲜花,不可涂抹脂粉,也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使用鲜艳色彩,只准采用白、灰、黑、蓝几色。这些是丧礼的一般规定,根据地区习惯还另有不同。南方比较遵守汉族的古礼,比如女人用粗衣时边缘不缝,腰下系麻裙,头上用一条麻布缝缀一侧,呈风帽形状,戴帽后布的两端一边长一边稍短;北方则受满族丧俗影响较大,比如将白布纽结包在头上,在不缀边线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辈留黑色跟,祖辈留红鞋跟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