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服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秦代军服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知识链接
清代官员的礼帽
清代官员的礼帽十分特殊,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拖着羽毛长翎的圆顶大帽。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从8月戴到来年2月,叫暖帽,另一种在3月至8月戴,叫作凉帽。暖帽为圆形,中间圆顶,周边有一道宽折檐,用黑色的呢料、绒布或绸缎制成。帽檐是貂皮、海龙皮、狐皮等名贵皮料做成。帽子顶上缀有红色的帽纬,中央装着顶珠。顶珠用宝石、珊瑚、金、银等制作,是区分官品高下的重要标志。凉帽是一个圆锥体的笠帽,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成。外面罩上罗纱,缀有红色帽帏,加有顶珠。皇帝的帽子最为华贵,有3层帽顶,上面嵌有金龙。冠顶用金丝嵌制,上镶4条金龙,每条龙都口衔宝珠,冠顶中央嵌1颗大珍珠,周围也嵌有珍珠宝石。
据文献记载,在战国末期,秦朝军队就已经大量装备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这也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秦统一天下以后的军事装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秦俑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皮革和金属札叶结合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由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甲片编缀而成的,铠甲里面要衬以战袍,防止擦伤身体,且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甲的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胸下摆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背下摆平直齐腰。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乎是由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
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即驾车人)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在结构上更加复杂,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
步兵铠甲是普通战士的装束,属于贯头型,衣身较长,穿的时候从上套下,再用带钩扣住固定。由于步兵是作战的主力,也最容易受伤害,故此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但数量不等。或二或三或四,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为圆形。
(www.daowen.com)
秦始皇陵兵马俑——将领俑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更加普及,并逐渐成为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在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发现了2800多块甲片组成的全副铠甲的兵马俑。当时的铁甲,每副至少几百片,分领叶、身叶、分心叶和腋窝叶等。甲片的形状已不是单一形状。有方形、长方形、扁方形,还有加以修饰的鱼鳞状或龟纹状。
汉代军服在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鑪衣,下穿裤。鑪衣为深衣制。汉代军服的颜色以红色为主。
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东汉时期,武吏还有在平巾帻外加沙冠的习惯。汉代戎服外一般束两条腰带,一条为皮制,一条为绢制。武士主要穿靴履,以履为主,有圆头平底、月牙形头等样式。
汉代是我国武官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春秋以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军中兵种和战略战术也不断复杂,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军事家,形成了实际上的专职武官。区别官兵身份的不仅是服饰,还有军服上的徽识。军服上标出徽识在先秦时代已有制度。汉代的徽识,主要有章、幡和负羽三种。章的级别较低,主要为士卒所佩带,章上一般要注明佩带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属部队,以便作战牺牲后识别。幡为武官所佩带,为右肩上斜披着帛做成的类似披肩的饰物。负羽则军官和士卒都可使用。
2.少数民族服饰
古代肚兜
秦汉时代周边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均被记载下来。北方的匈奴人,衣皮革,被毡裘,裤腿较瘦,帽子呈尖顶或椭圆形,帽带护耳,以貂皮贴边,以革筒(皮制铠甲)或铁甲为护具,穿名为“络鞮”的高统皮靴,爱用金、银、铜、琉璃、玉石做饰品。居于东南地区的百越人穿左衽衣服,剪发文身,以丝绸、麻布、纱衣、织锦为布料,额头臂上刻纹,发式为“被发”、“椎髻”等,主要以玉器为装饰品。岭南一带的越人穿筒裙。西南地区的滇人,男性衣左衽,长至膝部,头裹巾,前额有圆形饰物;女奴耳坠大环,髻后垂作银锭式,对襟袍服,腕间戴有多箍金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