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丝绸之路与宁夏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壮丽的画面:一支不见首尾的驼队,驮着丝绸、茶叶、瓷器等,伴着叮当作响的驼铃声,艰难缓慢地跋涉于大漠之中。夕阳余晖下,在绵延的沙丘上留下长长的身影。所谓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期由张骞开通的,从汉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开始,经东亚、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大通道。“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是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里首先提出来的,得到了中外学者的一致认可并沿用至今。
传统意义“丝绸之路”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逐渐扩大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外延,用以指代所有古代东西方交通线路,根据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沙漠绿洲丝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这些提法虽然对研究中西交通史有一定的意义,但已非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获得广泛认同的丝绸之路,特指始于长安,经宁夏六盘山,再沿河西走廊西行的沙漠绿洲丝路。这条东西通道的起点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京都)的转移而变化,长安、洛阳、平城(今山西大同)、汴梁(今河南开封)、大都(今北京)曾先后为丝路起点。往西的终点一般认为延伸到罗马。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事迹都与这条路有关。丝绸之路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横跨亚欧15国,全长8000多公里,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
丝绸之路必经的三关口(固原市境内)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根据地理和政治上的特点,又将丝路全线划分东、中、西3段。东段从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到敦煌,在长安以西又分南、中、北三线,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便捷,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路途较漫长;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所谓丝路的中段即西域段,全程均在今新疆境内。东段南、中、北三线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会合后,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均穿行在白龙堆、哈拉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中,条件恶劣,道路艰难。西段为中亚和欧洲段,即葱岭(或怛罗斯)至罗马。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海上丝路,因与宁夏关系不大,不再赘述。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沿着这条道路,中国把美丽的丝绸、精致的瓷器、特产的茶叶、独到的中草药和率先发明的火药、造纸、印刷术等运到或介绍到世界各地。同时,中国又从这条道路上学习和输入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如苜蓿、菠菜、葡萄、石榴、胡麻、胡萝卜、大蒜等原来没有的作物,渐渐从西域移种到内地。另外,还传入了西域和国外的音乐、舞蹈和宗教,使中华文化艺术吸取了新的养料。
雄关古道(青铜峡市境内)
宁夏境内的“丝绸之路”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丝绸之路在宁夏境内的路线大体有三条,即唐代中叶的凉州北道,唐宋之交的灵州道和元代以后的六盘山新线。
今宁夏固原地区正是中西传统交通要道上的一处重要站点。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研究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商队西行贸易就曾经过今宁夏固原地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途经宁夏的中西交通线就已开通。凉州北道:此线是汉唐时期的中西干道,走向是从长安出发,经陕西乾县、甘肃泾川、平凉进入今宁夏境内,经三关口、开城到固原,再经海原、干盐池又入甘肃境内。在靖远渡黄河,经景泰到达凉州(今武威)。这条驿道在宁夏经过萧关,故又称萧关道。灵州道:唐安史之乱后开辟,从长安沿任河上溯到陕西彬县,再向北经甘肃宁县、庆阳、环县到宁夏的灵州,再从青铜峡过河,往下的路线大体与今天的包(头)兰(州)铁路和干(塘)武(威)支线相近。唐末、五代、宋初较为繁盛。六盘山新线:元统一全国后开辟,从长安出发后,行至瓦亭,翻越六盘山经过宁夏隆德,甘肃会宁、定西、榆中到兰州。这和现在的312国道西(安)兰(州)公路段大致相合,此线一直沿用至清。
丝绸之路在宁夏路线图
唐代中亚“昭武九姓”后裔史道洛墓碑(宁夏固原)(www.daowen.com)
汉至唐中叶以前,长安至凉州(今甘肃武威)的北道在宁夏境内约200公里。这段道路沿途平坦,多数地段沿泾水、清水河和祖厉河而行,山不险峻路不陡,可通行大车。这是丝绸之路东段南、中、北三线中,由长安抵河西凉州最近的一条,较南道近100公里。这条通道开辟的时间比南路、中路要早,从北朝开始即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域各国使节、商队、僧侣通过这条道进入京城。可见高平镇(后改称原州,今固原)一直是中西交通线上的重镇。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万俟丑奴自称天子,时值波斯国(今伊朗)使节为北魏洛阳献狮子途经高平,被丑奴截留,并因此而建元“神兽”。隋唐以来,伴随着唐帝国与外界交往的不断加强,宁夏南部的丝绸古道愈加显得重要。
《隋书·元孝矩传》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元孝矩弟、河间郡公元褒任原州总管时,一天,有一个大商人在原州城内被强盗抢劫,他怀疑是与他同住一旅店的某客人所为,于是便将那客人扭送到原州总管府交元褒处理。元褒认为那客人不是强盗,便将此人放了。那富商便不惜花费重金,长途跋涉来到京城长安向隋文帝告御状,诉元褒收受金钱贿赂,徇私枉法,放走了强盗。元褒不作任何辩解,承认了包括受贿在内的所有对他的指责,结果他被隋文帝撤了职。不久,那个真正抢劫商人的强盗在别处作案时被抓住了,并供出了抢劫商人的罪行。这样,元褒蒙冤受屈的事才真相大白。隋文帝对元褒忍辱负重、严于责己的精神感慨不已,称赞他是一位仁厚的“长者”。《隋书·元孝矩传》记载这件事,目的是赞扬元褒的人品。不过,我们从中也可以得知当时处于“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原州,是有很多商人往来其间的。
唐代金饰(宁夏固原)
唐代拜占廷金币(宁夏固原)
唐代“丝绸之路”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强盛的一个王朝,也是封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都城长安拥有人口百万,身着各式服装的西域各族和各国侨民,纷纷云集到这里。商旅熙熙攘攘,市内店铺林立,珍奇集聚,繁华异常。长安城里的外国人以波斯为多。波斯富商遍布各地,有的长期留居中国。波斯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转运站,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波斯,再由波斯向西转运到其他国家。后来的大食国(唐人称阿拉伯人为大食)在唐高宗时就遣使来长安通好,此后100多年里,入唐使节近40次之多。大食商人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也很多,不少人定居长安,有的还中了唐朝的进士。这些到长安的西域和中亚人,有不少是经过固原这条丝路古道到内地的。今固原地区发现了许多丝路文物,如萨珊银币、萨珊金币仿制品、东罗马金币仿制品、异域风格的金花饰、黄金覆面等。
唐代墓中的异域风格随葬品金覆面(宁夏彭阳)
唐代蓝宝石印章(宁夏固原)
丝绸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说,关系到唐朝政治的兴衰、外交的成败和军事上的进退。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派大军驻扎西域,并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族事务。另外,在丝绸之路上,唐朝还设立了日趋完善的驿传制度,每30里设一驿,设驿长一人,并按忙闲程度分六等配备驿马数额。无数驿站除供传递公文、信函外,还要运送各级官吏、中外使节,更加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唐代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在论及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至凉州一线的交通情况时说:沿途“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意思是说,在西行道路上,到处都有供商旅食宿的饭馆旅店,即使远行数千里,也不用担心路上的安全。
丝绸之路在宁夏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5国实施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行动计划中,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内蒙古、宁夏等7省区的官员、学者以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共同协商所确定的申遗名单里,宁夏开城遗址、固原城、固原北朝及隋唐墓地和须弥山石窟4处文化遗址被列入名单。
唐代修建的须弥山石窟第五窟(原州区境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