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西行求法第一人:朱士行
河南颖川的朱士行(中国沙门最早均从俗姓,也就是说,俗家本姓本名就是法名,以“释”为佛门弟子通姓自公元376年释道安开始)依法成为比丘,成为汉地真正的沙门第一人。不仅如此,他还是汉僧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比后来的法显早了一百四十年,比玄奘早了四百年。
朱士行出家后“专务经典”。当时中国佛经最流行的译本是《道行般若》,最早由印度僧人竺佛朔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诵出梵文,由大月氏僧人译成汉文,再由河南洛阳孟福和张蓬笔记。朱士行在洛阳讲经时,发现许多地方都讲不通。因此他决定亲自西行,去选找梵文原本,然后再重新翻译,来弥补原来翻译的缺憾。
魏甘露五年(260年),正是朱士行出家后的第三年,他离开了洛阳,出发西行,前往西域求法。当时去西域的路十分难走,又没有人引导,朱士行只是凭着一腔的热情,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穿越戈壁沙漠,徒步跋涉一万一千多里,终于在公元261年到达了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
于阗遗址(www.daowen.com)
朱士行到达于阗时,该地的佛法已经十分兴盛。但是自从他到达于阗,一直也没有寻找到一部大乘佛经。
斗转星移,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是西晋王朝了。在弟子弗如檀的帮助下,朱士行终于取得了于阗国王的好感和信任,设法取得了藏于于阗王宫的正品梵书《道德经》原本。随后弗如檀假扮成商人,混进商队,终于将佛经运出于阗国境。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送达洛阳。
弗如檀送经到中国后,晋武帝司马炎十分重视,组织了竺叔兰、无罗叉和周玄明等中外高僧、学者,在陈留水南寺专事翻译。公元304年,经书送回中国二十多年后,终于全部完成译校完成定本。
然而,朱士行本人则被留在了于阗国内。这显然并非出自他的本意,应该与他从于阗国王手中“智取”佛经有关。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回到中原,最终未能实现亲自翻译经书的愿望,最终于八十岁圆寂在于阗。朱士行西行求法为开山之举,加上求法故事曲折动人,备受后人推崇,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