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火焰中的翡翠:吐鲁番
这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这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是充满传说的神奇土地……丰富的遗迹和无数的稀世珍品成了这片土地所拥有的无价之宝:曾经的西域大都会高昌古城,虽然已经如同戈壁的海市蜃楼一样漂浮在若有若无之间,但保存完整的城市遗迹却依然极富魅力;阿斯塔那古墓从幽冥世界重见天日成为“地下博物馆”;地上的苏公塔巍然耸立在蓝天之下,昭示着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将永远共同热爱和保护自己的家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与火焰山其他沟里的石窟寺群,成为中亚地区佛教和佛教经典的最后守护者。各种宗教并存、交汇、演变后成为了时代兴衰交替的标志,这些文物巨宝如翡翠一般陈列在这个巨大的西域历史博物馆中,今天仍放射着千年的光华——这片土地就是吐鲁番。
在突厥语中,吐鲁番意为“富庶丰饶之地”。德国学者克林凯特在《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一书中这样描述:“吐鲁番最初的面貌,可以肯定是中国人塑造的。几乎没有哪一个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它位于一条东西大道和一条南北大道的交汇点上。那条东西路线经由哈密进入蒙古大草原,并且通向敦煌。而南北路线则把楼兰以及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与天山北侧的丝绸之路连接起来,因此它很特殊地成为东西方许多不同文化的相汇地点。”
正是这瀚海中的奇境,以绿洲的方式留存下来。两千多年前缀珠连壁、光彩斑斓的丝绸之路,无论南道还是北道,在穿越中亚广阔的戈壁荒漠地带时,都将吐鲁番作为理想的中间驿站,凭借着特殊的地位,吐鲁番自然就成为西域门户。
早在六七千年前,吐鲁番盆地就有人类活动,并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时期的吐鲁番人,使用打磨刮削的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人类生活的篇章在吐鲁番大地上展开了……
西汉在吐鲁番盆地的东部开始屯田,这里的历史就成了高昌国的历史。高昌,从一个屯田据点渐渐发展,到317年成了前凉的高昌郡。442年,沮渠氏的北凉残余势力进入高昌,继续保持大凉国的称号,于是吐鲁番进入王国时期。450年,以交河城为都城的车师统治者被迫放弃交河投奔北魏,吐鲁番正式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后来又经历的张氏、马氏和麴氏,王国的历史一直到640年唐朝统一该地区。唐朝时将吐鲁番称为西州。唐代后期,回鹘人南下,一部分进入西州,史称西州回鹘。1884年新疆建省,隶甘肃省安西道。1912年改置吐鲁番县。解放后先后属迪化专署管辖、自治区直辖以及乌鲁木齐市管辖,1975年起设吐鲁番地区,辖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
盛夏的火焰山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吐鲁番地处天山南麓,在东西方贸易中处于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位置,在西域各地的交往联系中,也处于重要的枢纽位置。
汉代“丝绸之路”西域段,起初是以天山南麓的南北两道为主,南道是从敦煌西出阳关,经楼兰转向西南,经若羌、且末、于阗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波斯湾。北道也是从敦煌出发,经玉门关,过吐鲁番、托克逊,向南经过焉耆、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到达大宛等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从河西走廊出发,经过新疆的哈密、巴里坤、吉木萨尔、乌鲁木齐到达伊犁河流域,此后,这条路就成为丝绸之路的新北道,而通过吐鲁番西行的北道就改为中道了。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
因此自古就建立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吐鲁番西经达坂城到乌鲁木齐的白水涧道,吐鲁番北达吉木萨尔的车师古道(又称他地道、金岭道),吐鲁番东到敦煌的大海道,吐鲁番南越天山到伊犁河谷的天山道,以及吐鲁番到哈密或巴里坤的伊州道、赤亭道,吐鲁番到焉耆的银山道等等,它们如同一张纵横交错的网,支撑起丝绸之路这双阔大的翅膀。(www.daowen.com)
如果你翻开一张丝绸之路示意图,认真凝视西域东西横贯、南北交错的路线,会发现吐鲁番就是这梦想的翼翅的交汇点。在二千多年的如流岁月中,无数梦想拍打着双翼疾驰而过,丝绸古道就像这双翅膀中流淌不息的血脉,而吐鲁番就是支撑梦想不断飞翔的支点。
如今,这些古道有的路段已改为国道、省道,有的早已荒弃山野大漠,但是灿若星辰的文物遗迹、丰富厚重的典籍文书、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神奇多姿的山水风物,使这片古道上的绿洲愈发生机勃勃。
在吐鲁番,最美的就是火焰拥抱中的翡翠。
与火焰山的隆起相伴的,是吐鲁番盆地南缘绵延的库姆塔格沙漠,是曾经以最后的海洋姿态保留下来的世界第二洼地艾丁湖。一隆起、一伏倒、一凹陷的姿势,一赭红、一金黄、一玄白的色彩,使吐鲁番拥有了最壮观的西部美景,令人每每想到它们,都会感到切肤的灼烫和眩目的光斑。在高山雪岭、戈壁砾石、沙漠平原这些奇异的地质地貌环拥中,火焰山就如同一簇凝固的火焰,在这个盆地中永无停歇地燃烧着。当年在天宫闹了个天翻地覆的孙大圣,在此地巧借铁扇公主芭蕉扇的《西游记》故事,曾经引领着多少人儿时的梦幻之旅。如今,西天之经是早已取回来了,火焰却还在燃烧着,它应该是为着那些在此地生息繁衍的人的美妙奔放的生活而燃烧的,应该是为那些千里奔波而来的人甜蜜激情的梦想而燃烧着的。
《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灸人口。第五十九和六十回中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给火焰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凝固的火焰中,是流淌的翡翠。
盆地再干旱,有天山上引来的坎儿井清清流水,那是古代吐鲁番人创下的与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杰作;风沙再肆虐,有大风口种下的五道林木层层环绕,那是绿洲自由生存着的保护屏障。火焰山的数条沟,沟沟盈满绿意,尤其是葡萄沟简直就是葡萄的海洋,那是自天上降落于人间的奇境,巨大的翡翠在火焰中恣意延伸着;火焰山下的田野里,葡萄、棉田、瓜地、果园,片片堆满绿意,那是规整的平铺摆放的翡翠;田野附近的村庄里,葡萄架下,晾房上,庭院里,处处缀满绿意,那是色泽鲜嫩样式独特的翡翠;作为维吾尔族的聚居地,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歌舞艺术,也如同翡翠一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璀璨诱人。
透过吐鲁番,可以还原一个浓缩的西域。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色彩、图案甚至于不可言说的神秘都吸纳了进来,从此各种精美恢宏的建筑耸立在这个低凹之处,繁荣的贸易在带来辉煌的光芒之时也隐喻着陨落的时限。街巷林立中,东西方文化交汇撞击出串串火花,各种声音、各种光芒互相交错,在商贸、聚会、劳动和感恩、赞美之中,一切都在如潮水般迅速隐退。从远方轰鸣而来的战火带来的是不可抵御回避的信仰和生活变化,这些虽然是迅疾而过的,但还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它们和东西方文明迤逦而过的痕迹纠缠交错,使得这片各民族共同营造的绿洲在中亚最眩目的阳光映射下,到今天仍闪烁着非凡的光华。
吐鲁番,这片古道上的绿洲,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炙热的火焰之中。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许多沟谷绿阴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坞”,著名的葡萄沟就在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