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天帝之子:匈奴在图说丝绸之路中的成果

天帝之子:匈奴在图说丝绸之路中的成果

时间:2024-07-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017“天帝之子”:匈奴在丝绸之路承载的文明史中,有一个扼守欧亚交通咽喉的游牧部族——匈奴。“匈奴”一词汉语的意思直译为“人”、“土民”,意译为“天帝之子”。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使敌人感到恐惧,他们每天要更换几匹战马以保持这一优势。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曾向汉朝索要“米蘖(音聂)”,而汉文帝也曾给匈奴以“秫蘖”。

天帝之子:匈奴在图说丝绸之路中的成果

017 “天帝之子”:匈奴

丝绸之路承载的文明史中,有一个扼守欧亚交通咽喉的游牧部族——匈奴。他们从春秋时期开始就不断南下骚扰;他们令强大的汉王朝十分头疼;他们出没于天山南北进行掠夺;他们杀死阿兰国王,彻底征服阿兰国;他们对东哥特人进行排山倒海般的打击,迫使东哥特国王自杀;他们西迁,将日耳曼人赶出丛林,他们的铁骑和日耳曼的入侵引发了欧洲的巨大振荡,并使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走向分裂、衰弱直至灭亡,促使欧洲从奴隶时代进入了封建时代,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历史进程;他们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浓重的一笔……

“匈奴”一词汉语的意思直译为“人”、“土民”,意译为“天帝之子”。

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匈奴似乎成为一支统一的、强大的民族,公元1世纪开始衰落(东汉初)。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他们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三百年后,又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约二百年,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曾有过较大影响的民族。

匈奴的首领叫作单于,相当于中原的国王。匈奴语单于的全名汉文译音,中国人把这些词解释为“像天子一样广大的首领”。匈奴单于给西汉皇帝的书信中就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汉书》中记载,单于姓挛醍,其国民称之为“山需黎孤涂单于”。而匈奴语把天叫做“山需黎”,把子叫做“孤涂”,单于就是广大的意思,由此可见,单于就是天子的意思。

在单于之下,有两个最大的官职,即屠耆王,意为左、右贤王。汉文译音“屠耆”与突厥字有关系,意思是“正直的”、“忠实的”。就基本上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所能谈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单于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山区,以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这儿。左贤王——原则上是单于的继承人——住东面,可能在克鲁伦高地。右贤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尔伯特·赫尔曼认为的那样,在杭爱山区,今乌里雅苏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统治集团内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这个游牧民族,在行进时被组织得像一支军队。

匈奴人是马术精湛的骑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训练,一些历史学家相信正是匈奴人发明了马镫,增强了骑兵在持握长矛冲锋时的战斗力。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使敌人感到恐惧,他们每天要更换几匹战马以保持这一优势。匈奴人的第二个优势是他们使用的复合弓,远远超过了西方的任何同类武器。站立在马镫上,他们能够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发射弓箭。匈奴人的战术是令人惊异的闪电般的突袭,并因此而带来恐惧。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所组成的军团,他们的行政体系需要一名伟大的领袖来统率整个部落。

匈奴帽子

中国人描绘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征,我们在他们的继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尔概括道:“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匈奴单于雕像

匈奴的社会经济主要是畜牧业。畜群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冒顿单于初期,匈奴控弦之士已多达三十余万。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时,曾率精兵四十万骑(《汉书》为三十万),而且西方尽为一色白马,东方尽为驰(青龙色)马,北方尽为骊(黑色)马,南方尽为辟(赤黄色)马,从整齐壮观的军马阵亦可见其畜牧业发达程度。公元前127年,卫青击匈奴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曾获牛羊一百余万头,说明匈奴楼烦、白羊王的畜牧业也是相当发达的。公元89年,窦宪破匈奴北单于时亦获马、牛、羊、橐驼一百余万头。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的畜牧业也很发达。公元391年,北魏破铁弗匈奴卫辰时,就曾获其“名马三十余万、牛羊四百余万”。公元427年,拓跋焘平卢水胡赫连昌时,亦“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

匈奴博物馆展厅(www.daowen.com)

由于匈奴有如此兴盛的畜牧业,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生产皆离不开牲畜。史书记载,匈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匈奴之俗,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所谓咸食肉,《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曰,“言无米粟,唯食肉”也。他们所食之肉,除牧养之牲畜外,尚有狩猎所获之猎物。《史记·匈奴列传》载,他们“射鸟鼠”,“射狐兔”,并“用为食”。匈奴狩猎业也很发达,平时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射猎禽兽”以“为生业”。有时狩猎远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公元前43年,入塞的呼韩邪单于欲北归,原因之一就是“塞下禽兽尽”,射猎无所得。古老的阴山岩画中,真实地记录了许多关于游牧人行猎的场景。他们行猎时分单猎、群猎和围猎三种。猎人既有徒步兵,也有骑马兵,都带有弓箭。故此,猎物也是匈奴人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

关于游牧人食肉之法,汉代刘熙在《释名·释饮食》中有描述:“貊炙(音墨质),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即将一只整畜用火烤熟,然后用刀分割而食。《东观汉记·窦固传》(窦固,东汉大将),也有游牧人用烤肉待贵客的记载:“羌、胡见客,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固(窦固),固辄为啖,不秽贱之,是从爱之如父母也。”深知游牧人生活的东汉大将窦固,由于尊重他们炙肉未熟而食之的习惯,因而受到北方民族的敬重。

匈奴人还将牲畜乳汁制作成鲜美的乳浆饮食。为适应游牧生活及便于储存,他们又将乳汁精炼而成干酪,奶制品是其生活之必备。

汉时,匈奴贵族中就有饮酒的嗜好。贾谊《新书·匈奴篇》就有“以匈奴之饥……多饮酒”之词。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曾向汉朝索要“米蘖(音聂)”,而汉文帝也曾给匈奴以“秫蘖”。蘖,是一种发芽谷物,制为曲以当造酒的酵母,故又称曲蘖。匈奴人将汉朝的米蘖、秫蘖引入草原,可以说明匈奴人那时已能制酒或对酒实行半加工了。公元前124年,汉将军卫青出高阙击匈奴时,右贤王以为卫青等汉兵不能至,于是“饮酒醉”。《汉书·李广附孙陵传》也有“单于置酒赐汉使者”和入匈奴后的李陵、卫律(西汉大将,后归于匈奴)“持牛酒劳汉使,博饮”的记载。匈奴贵族奖励有军功的骑士往往“赐一卮酒”。由于匈奴人有饮酒习惯,所以汉匈和亲友好时,汉赠匈奴絮、缯、钱、谷外,尚送“米酒”。公元前89年,汉送匈奴“蘖酒万石”。

匈奴“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对于了解匈奴的婚姻形态至关重要。《史记·匈奴列传》载:其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这是匈奴人的婚姻习俗。这种风俗,应从匈奴人所处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特征去理解。

匈奴出土文物

匈奴小刀

公元前3世纪前后,匈奴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时正值原始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时期,氏族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仍有许多的遗留。他们认为,嫁入本氏族的女子,仍是以氏族对氏族,而不是以个人对个人。女子嫁到夫家,她不仅是夫家的一个家庭成员,同时也是夫家氏族中的一个氏族成员。如果夫死之后,妻若改嫁,其不仅脱离夫家,而且也脱离夫家的氏族。为了把她们约束在本氏族之中,除生母外,全由儿子或兄弟继承她们的婚姻关系,使她们不能脱离夫家的氏族共同体而单独采取个人行动。

匈奴人遇人死,皆举丧。在正式的葬礼开始后,男人们要剪下自己的辫子,划破面颊,用血水和泪水的混合物哀悼自己的领袖。死者的尸体安放在中间的大帐里,歌手们骑着马围着大帐高唱哀歌,接着是狂欢的酒宴,悲伤与娱乐交替进行。《史记》、《汉书》中记载,匈奴有殉葬之风。尸体在夜间下葬,如果是贵族,就会有部分男性奴隶和漂亮的女子殉葬。要是大单于过世,妻妾近臣有时殉葬多达几百人之多。蒙古诺颜乌拉匈奴贵族的古墓中,就发现了发辫十七条。又一墓内得大发辫一,上缚红绳。由此可见,匈奴确有殉葬之风。在厚葬、殉葬的后面,也可以看到生与死,希望与畏惧的两重复杂心理。

马,是匈奴人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最好的随葬品。按照他们的葬礼习俗,贵族的马要在主人死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九天分别杀死,马身留给亲朋好友食用,马头则埋入地下。马笼头、马鞍以及主人的武器要一同随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