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那些事
事变前传
多年后张学良忆起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以玩笑的口吻说:“我真怒了,所以才会有‘西安事变’。我怒了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这么一句话:你这个老头子(冲我发脾气),我要教训教训你。”
1936年,近现代中国又一关键性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所处局势非常微妙,史书上很少提及,这里引用一段《徐向前回忆录》里的表述:
我党与友军联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的计划,因蒋介石亲临西安大力“剿共”,已濒临“流产”危局。加之,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数万红军,在敌人的重兵封锁下,缺衣少粮,难以过冬,不得不准备进行新的战略转移。部队开动前,我党向张学良作了通报。张学良力主红军留在现地,“熬过一二个月”,等待西北局势的变化,因此中央才推迟了新计划的执行。
图16–1 张学良与杨虎城
当时,中央红军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北,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但是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一直如影随形跟着他们。随后,红军先后取得了榆林桥战役和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与国民党军队的“默契”也是与日俱增。不过,在“西安事变”爆发前,红军的处境一直堪忧,面临着再次转移的被动局面。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调集十几万中央精锐部队,并亲自赶赴西安“指挥最后的战斗”,企图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为了实现与中共的停战,达成联共抗日的目的,张学良多次向蒋介石进行面谏、笔谏甚至哭谏。
张学良再一次苦劝蒋介石时,遭到蒋的严加痛斥。他拍案而起,说道:“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12月12日夜,抗日心切的张学良于一时激愤之下,决然联合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多年后张学良忆起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以玩笑的口吻说:“我真怒了,所以才会有‘西安事变’。我怒了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这么一句话:你这个老头子(冲我发脾气),我要教训教训你。”
后来有人曾这样评价:“西安事变”是由蒋介石的火暴脾气和张学良的率性单纯造成的。当然,是否如此也值得探讨。
一时间,“西安事变”震动了全国人民,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没有蒋介石的中国,一定会重新陷入分裂和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自然成为当时的人心所向。
12月13日,清华大学的学生们正准备上课,只见闻一多怒气冲冲地走上讲台,却没有带授课讲义,而是隔空向张杨二人严词声讨:
图16–2 《西北文化日报》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国家是谁的?是你们自己的么……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被武力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你们这样做是害了中国……那么就不必再想复兴,中国也要退回到民国二十年前大混乱的局面,你们知道么?
“西安事变”爆发后,许多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朱自清也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事变次日的日记中写道:“得知张学良在西安扣蒋消息,惟详细情形仍不知,此真一大不幸。”
当时,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不仅仅有文化人士,广大国民也同样担心事态恶化。2011年,著名国学家叶曼女士在一次演讲中,回忆“西安事变”后老百姓的普遍心态,都是害怕回到军阀割据的状态。叶曼还记得,她母亲那一段时间每天都会烧香拜佛,乞求上苍。
胆小的原因
蒋介石在被扣期间,置生死于度外,不失威仪风度,居然动辄当众斥责张学良。张学良却表现得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任凭蒋介石斥骂,常面露愧色,无语而退。(www.daowen.com)
张学良扣押蒋介石后,翻阅他的随身日记,无意间发现蒋早已下定与日本势不两立的决心。此外,张还发现了蒋的长期计划:德国为发动战争,急需我国的钨矿资源,作为交换,德国将会帮中国装备80个德械师。到了那个时候,蒋介石会立刻发兵收复东三省——张学良的老家。
张学良看后一时惊讶无语, 并为之前扣押蒋介石的举动专门前去负荆请罪,后来还主动提出护送蒋回南京。蒋介石劝他留守西安,但张学良仍一再坚持要送。
据蒋介石和张学良共同的朋友美国人端纳回忆:
蒋介石在被扣期间,置生死于度外,不失威仪风度,居然动辄当众斥责张学良。张学良却表现得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任凭蒋介石斥骂,常面露愧色,无语而退。
图16–3 上海市民游行,庆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2月25日,蒋介石在失去人身自由十多天之后,平安返回南京。
因为在对日问题上的一再妥协,蒋介石常被主战派骂成胆小鬼。不过在国民政府高层看来,蒋的胆量、见识、勇猛、善战无可置疑,当时甚至有舆论这样“拍马屁”:“蒋介石真的是胆小吗?当年他参加东征时,身上挂满手榴弹,每役都在前线指挥,甚至带头冲锋。”如此骁勇好战的蒋介石,为何迟迟不愿对日宣战呢?
从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写下的日记来看,他之所以忍受骂名、消极抗日,是出于对当时国家现实情况的考虑。他深知如果仓促应战,很可能很快会国破家亡。抵抗,还是媾和,蒋介石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备受煎熬,而内心的痛苦,只有在日记中才有表露。
1933年6月3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屈。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但求于中国有益,于心无愧而已。”
客观地说,这份协议确实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计划推迟了4年,为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备战时间。当时,以胡适为代表的许多精英知识分子都极为赞许蒋介石忍辱负重、争取备战时间的做法。“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向国民党元老张钫申明心迹:
安内才能攘外,他们不明白我的意思,而出此下策。我的日记里有计划,风声透漏出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要升级了。你看目下这个烂摊子,怎样对外?张杨掀起这样的风波,真是坏了我的大事!
由此可见,蒋介石迟迟不愿对日作战,除了考虑到中国综合实力不济的原因,同时也并不掩饰自己消灭共产党、成就国民党独裁专政的私心。
淞沪会战期间,日本的主战派曾以“西安事变”中传出的蒋介石日记为依据力压主和派,最终日本大本营决定增援上海,扩大侵华战争。
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下了一系列挽救中国于日寇铁蹄之下的计划,包括修订陆军法典、制定武器标准、建立兵工厂、扩充空军部队、公布兵役法、开始征兵、修建公路铁路,等等。他还希望派人到世界各国去争取外交支持,同时用6年时间训练60个师,这样就可以跟日本抗衡了。
“西安事变”之前的十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为迅速的“黄金十年”,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位居世界前列。
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当时中国在选择抗日的时机上还是太急了一点”。他的理由是: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之前,中国的抗日战争一直是孤军奋战,基本上很少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援和认可,牺牲巨大。如果推迟两年抗战的话,彼此实力差距不会有那么大,中国很有可能迅速战胜日本,最起码不会陷入苦战八年几乎亡国的地步。
事实上,后来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付出的惨重代价已经证明了许倬云的观点。当时中国各个方面都准备不足,短短两年就沦陷了大半个中国。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之后中国获得了国际支持,那么中国付出的代价还要更加惨重。
今天,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都认可提前抗日对日本人有利的说法。但是他们无法否认“西安事变”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事变后,蒋介石暂时放下与中国共产党的内战,建立了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没有如果,无论抗战时机是否成熟,最终胜利都属于中国,民族灭亡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