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937~1940年
人物
张伯伦
从1938年之后,慕尼黑在外交家的词汇中就有了特别的含义,它代表着向恶意勒索低头的惩罚。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首相上台(www.daowen.com)
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退位,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继承了王位,史称“乔治六世”。1937年5月28日,和爱德华八世水火不容的首相鲍德温也下了台,保守党领袖内维尔·张伯伦成为英国的新首相。当时张伯伦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在亚洲,日本人已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在非洲,意大利悍然入侵了埃塞俄比亚;在欧洲,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哪怕是不关心政治的英国普通百姓,都能感觉到欧洲的天空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可首相大人似乎并不为这些事情苦恼,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解决危机的办法,那就是把其他国家的利益当成一块块“狗粮”,扔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然后期待吃饱了的法西斯能安静下来。为此,他的反对派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我爱柏林先生”,因为首相大人言必称英国和德国的“友谊”。张伯伦上任后,连续向德国释放出友好的信号,邀请德国外长访问英国,向希特勒传递了自己对德国的善意,希特勒摸清了英国人的底牌,更加快了侵略的步伐。1938年3月,奥地利建立了亲纳粹的政权,在奥地利总理的“邀请”下,希特勒命令已经集结在德奥边境的几十万德军迅速开进奥地利。3月13日,希特勒宣布奥地利正式并入德国。面对这种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张伯伦没有任何强硬的表示,在他心中,奥地利这块“肥肉”足够希特勒消化一阵的。
慕尼黑协定
看到吞并奥地利的计划进行得如此顺利,希特勒胃口大开,他把侵略的目标又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有300万日耳曼人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希特勒的遥控指挥下,当地的日耳曼人政党不断地进行分裂活动。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将彻底地、一劳永逸地解决苏台德地区的问题”。张伯伦被希特勒的强硬讲话吓坏了,9月15日,一向不愿意乘飞机出行的张伯伦破例乘飞机赶到德国。其实当时的局面对英法非常有利,捷克斯洛伐克有着一支训练有素、人数达到150万的陆军,军事力量远在刚摆脱了凡尔赛禁锢的德国之上。就在张伯伦来德国之前,一些德国陆军将领还向英国驻德国大使表示:只要英国能表现出强硬的立场,那么德国军方将出面推翻纳粹政府。可这位首相只希望通过牺牲小国的利益来换取自己国家的和平。9月29日,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另一位绥靖主义“大师”)以及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议,正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决定将苏台德地区“和平”地让给德国。四位大人物签完字之后,才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叫进会议厅,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了协定的内容。知道自己遭到了无情的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只好在协定上签了字。第二天,张伯伦又向希特勒提议,签署一份他事先拟好的《英德宣言》,宣称“我们两国人民再也不想彼此交战”。希特勒痛快地签署了这个宣言,这让张伯伦欣喜不已。一天之后,得意扬扬的张伯伦回到了英国。他通过唐宁街10号的玻璃窗,向蜂拥而至的英国群众宣布:“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二次从德国把体面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我相信,这是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回家安心睡觉去吧!”
1939年9月1日拂晓4点45分,150多万德国大军突破波兰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张伯伦信誓旦旦保证的“和平”也破碎了。1940年11月9日,张伯伦带着悔恨和绝望离开了人世。
◆张伯伦刚一下飞机,就在机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手中挥舞的就是代表着“和平”的《英德宣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