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宋皇权与相权的争夺:黄帛天书惊喜

大宋皇权与相权的争夺:黄帛天书惊喜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宋真宗派中使前去察看,不一会儿中使回奏:“那黄帛约有两三丈,里面好像裹着书卷,用青丝系着,还有字迹若隐若现,看来这是天降祥瑞于我大宋!”宋真宗命同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启封并宣读天书,内容无非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之类的话。这天,宋真宗把王旦请进宫喝酒。这天,寇准进宫请安,见宋真宗寝宫再无他人,就简要述说了朝野情势,敦促宋真宗尽快让太子监国,并选定辅政大臣。

大宋皇权与相权的争夺:黄帛天书惊喜

时间:1008年~1022年

人物:真宗VS王钦若 丁谓

核心提示:投机取巧,邀他人之功为己功;逢迎皇帝,以劳民伤财讨欢心;挑拨离间,进谗言攻击异己;金蝉脱壳,嫁祸他人而后快。这四大“法宝”帮助王钦若和丁谓先后爬上宰相的位子。但人各有命,王钦若“善始善终”死后也极尽哀荣;丁谓害人之时亦害己,最后连遭贬斥落魄而死。

“绝妙”的双簧

景德五年(1008)元旦,宋真宗刚在朝堂上坐定,就听皇城司来报:承天门上突然现出一幅黄帛,见到的人无不称奇。宋真宗派中使前去察看,不一会儿中使回奏:“那黄帛约有两三丈,里面好像裹着书卷,用青丝系着,还有字迹若隐若现,看来这是天降祥瑞于我大宋!”宋真宗煞有介事地说:“莫非是天书降临!去年十一月,我梦见神人来到我身边,对我说:‘将有天书《大中祥符》三篇降下,记住,天机不可泄漏!’我还没来得及说话,神人已无影无踪。”宋真宗话音刚落,王钦若就出列:“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书降临,说明皇上德盛功高,连上天都感动了。如果皇上到泰山封禅就可以威震四海,夸示夷邦。”众朝臣亦纷纷向宋真宗道贺,请宋真宗择吉日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宋·银壶

此壶长颈、广肩、直腹,至底部内收,平底。长流安于肩外侧,并有一横梁与壶径相连。壶柄两端分别安于腹、径之上,外面刻“西宅”两字。壶底刻“冯宅□”。

不一刻,宋真宗已恭恭敬敬地来到承天门瞻仰天书,只见黄帛上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宋真宗名字),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宋真宗命同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启封并宣读天书,内容无非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之类的话。可能人们心里早有疑问:果真有天书,这么神奇地降临承天门?要解开疑问,就不能不提澶渊之战那段往事。

澶渊之战后,宋真宗和众大臣皆以为寇准是国家功臣,不想到了王钦若嘴里却成了“孤注一掷”的赌徒,宋真宗更沦落为寇准最大的赌注。而且王钦若又把澶渊之盟视为耻辱,并引用孔夫子的“城下之约”说明,让宋真宗的情绪一下跌到谷底。不久,宋真宗把寇准罢相,贬斥到陕州(今河南陕县)做知州。即使这样,宋真宗还觉得心中不快,问王钦若如何洗刷澶渊之盟的耻辱。王钦若知道宋真宗怕打仗,故意说:“这好办,只要皇上出兵契丹(辽国),夺回幽云十六州,耻辱自然洗刷!”宋真宗眼巴巴地看着王钦若:“百姓刚刚安宁,我不忍心再开战端,你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王钦若故作思考的样子,说:“皇上不愿意出兵,那就要建立大功业!”宋真宗问:“什么是大功业?”王钦若说:“封禅!但封禅必须有祥瑞降临才可进行,可天下哪有什么真的祥瑞!”宋真宗想:封禅不失为好办法,还可借机夸示天下;可假造祥瑞,如果露了馅,不就弄巧成拙,传为他人的笑柄?宋真宗心里颇为踌躇,王钦若说:“只要把宰相王旦说服,我可以确保万无一失。”见王钦若信誓旦旦的样子,宋真宗下定了封禅的决心。

这天,宋真宗把王旦请进宫喝酒。把酒言欢间,宋真宗吐露出封禅的意向,王旦深知封禅是大事,而且劳民伤财,不可轻易为之,所以没有表态。临走前,宋真宗命人拿来一坛御酒,说道:“这是赏赐给你的,拿回家和妻儿老小一同分享。”回到家,王旦打开酒坛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里面全是上好的珍珠。王旦立即明白宋真宗的用意,从此对封禅之事听之任之。这样,就有了天书降临承天门的事情发生。

泰山《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又叫唐摩崖碑,高13.3米,宽5.7米,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字,是唐玄宗封禅泰山的纪事碑。自秦始皇起,先后有70多位帝王在泰山封禅。(www.daowen.com)

封禅闹剧

自从王钦若在朝堂上正式提出封禅的动议,各地就不断地有人来京城报告祥瑞:泰山涌出了醴泉,苍龙降临锡山……兖州吕良率领1287人请求宋真宗赴泰山封禅。宋真宗一边装模作样地婉拒了吕良等人的请求,一边对他们大加赏赐。这天,宋真宗把王钦若召进宫,问他赴泰山封禅国家的财力是否能承受。王钦若拍着胸脯保证:“国库充盈,承担这点费用绰绰有余,皇上不必多虑。”随后,王钦若找到掌管财权的三司使丁谓说:“皇上举行封禅大典的决心已定,你可不能拖后腿。”丁谓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钦若。不日,宋真宗问丁谓:“举行封禅大典,会不会使国家财力吃紧?”丁谓说道:“皇上放心,相对于国家财力,封禅的花费不过是九牛之一毛。”

“大度宰相”王旦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真宗时累进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旦心胸宽广,能容忍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人称“大度宰相”。

宋真宗把这一年的年号改为大中祥符。这年十月四日,宋真宗带领朝臣浩浩荡荡地开赴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之后,宋真宗似乎对这种事上了瘾,不顾大臣的反对,接连到各地拜祭各种神仙。国家本不富足的财力,就在这一次次铺张浪费中化为乌有。王钦若和丁谓因为在封禅一事上出了大力,日益受到宋真宗的宠信。大中祥符五年(1012),王钦若被宋真宗封为枢密使、同平章事。直到天圣三年(1025)去世,王钦若都凭借“奸邪险伪”的本性享尽世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极具哀荣。

伺机报私仇

到天禧三年(1019),寇准再任宰相时,丁谓已爬上参知政事的位子。在一次酒宴上,眼尖的丁谓看到寇准喝汤时弄脏了胡须,忙不迭地上前为寇准拂去胡须上的菜渣。寇准喝得醉眼蒙眬,拉着丁谓的手笑呵呵地说:“参政可是朝中重臣,难道还有为长官溜须的责任吗?”众人一听,笑得前翻后仰,丁谓则羞愧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晚年的宋真宗,身体不断地出毛病,偏巧后宫又出了一位野心勃勃的刘皇后。刘皇后出身低贱,却有一副羞花闭月之容,和一副善讨人欢心的乖巧性格。宋真宗当了皇帝后,立即把她揽入后宫。为了能当上皇后,她把宋真宗和侍女生的孩子据为己有。后来,她不仅做了皇后,把持后宫,还开始插手朝政了。

天禧四年(1020),宋真宗又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刘皇后乘机把大权握于手中。寇准忧心如焚,生怕大宋朝出现汉时吕后那样的人物。这天,寇准进宫请安,见宋真宗寝宫再无他人,就简要述说了朝野情势,敦促宋真宗尽快让太子监国,并选定辅政大臣。宋真宗即命寇准下去安排,寇准心里早已盘算好,高兴地邀友人喝酒。宴席上,寇准喝得酩酊大醉,不小心吐露了和皇帝见面的事情。不一刻就有人把消息传到丁谓那里。丁谓恶狠狠地说:“寇准这老家伙,让我落下‘溜须’的骂名,今天我必要置你于死地!”连夜,丁谓把消息传给刘皇后,骇得刘皇后不知所措。丁谓跺着脚说:“不能让他得逞,我们快快行动!”刘皇后如梦方醒,从宫中发出诏令,罢免寇准的相位,改由李迪、丁谓接替。宋真宗身边的内侍周怀政早已痛恨刘皇后的胡作非为,鼓动寇准与他一道拥立太子受禅。寇准晓得其中厉害,躲在家中静观事态的发展。很快,周怀政的事情败露,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寇准也被贬斥到道州(今湖南道县)做了司马。

丁谓出任宰相后,权欲熏心的本性暴露,在朝中极尽擅权独断之能事。另一位宰相李迪看不下去,就到宋真宗面前告状,宋真宗竟不分青红皂白把丁谓和李迪一并赶出京城。丁谓赖在朝中不走,继而使人矫诏恢复宰相的职位。乾兴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去世,刘太后临朝听政,丁谓上书把寇准和李迪诬为朋党。刘太后下诏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贬李迪为衡州团练副使。丁谓欲置二人于死地,恶毒地指使起草诏书的学士宋绶给他们加上不道之罪。为此,京城流传开来这样一首歌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钉(丁谓);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寇准)。”“多行不义必自毙。”寇准被贬雷州不久,丁谓就因为擅改宋真宗陵址的事情触怒刘太后,被治以交通不法之罪,贬斥出京。此后,丁谓接连遭贬,再也没如意过,终在景祐四年(1037)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