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鲜卑族叛乱:北魏太武帝夺得统万城的胜利

鲜卑族叛乱:北魏太武帝夺得统万城的胜利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鲜卑人舞乐俑一组这组陶乐俑共八件。但消息一公布,立即招致鲜卑族将领的强烈反对。夏国皇帝赫连昌闻讯出兵迎战,两军在统万城外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统万城虽未拿下,但太武帝掠得大量财物,并给了夏国以致命一击。太武帝赞成崔浩的意见,调整作战策略,最终拿下统万城。太子见报复时机已到,把先前参与编写《国史》、如今已是自己老师的高允叫上一同上朝。

鲜卑族叛乱:北魏太武帝夺得统万城的胜利

时间:424年~450年

人物:北魏武帝VS崔浩

核心提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皆以此安身立命。具体到崔浩身上,他显然属于后者,因此也就有了太武帝的万分宠信。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过了就可能处境凶险,杀机四伏。崔浩之所以身家性命不保,就是因为太看重太武帝的宠信,太忽视其他人的存在。

一流的军事谋略

崔浩,字伯渊,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崔氏是黄河以北最著名的望族。他自小博览群书,善于书法,通天文阴阳之术。史书记载他长相如美妇,他则自持才高,以张良再世自居,后人也不吝啬,给他冠以“南北朝一流的军事谋略家”的美誉。北魏道武帝时,崔浩就入了仕途,起初担任的是通直郎的小官。后来平步青云,历经道武、明元两代皇帝,到太武帝即位时已官至司徒(相当于宰相之职)。

北魏·鲜卑人舞乐俑一组

这组陶乐俑共八件。舞乐俑都头戴风帽,身上穿着窄袖拖地长袍。他们各具姿势,以优美的造型表现出吹、拉、弹、舞的动作。

太武帝未即位前,就基于崔浩的建议,当上了国之副主,总揽朝政,统摄百官。也是从那时起,太武帝对崔浩愈加的赏识,从而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始光三年(426),太武帝想出兵北征,先攻打夏国还是先灭柔然,几经思考仍旧拿不定主意,就找来崔浩商议。崔浩的态度很明确:先攻打夏国。随后,崔浩结合当前各国的形势对战局进行透彻分析,太武帝遂接受了攻打夏国的建议。但消息一公布,立即招致鲜卑族将领的强烈反对。太武帝顾忌这些将领的情绪,就把这件事放到朝堂上公开讨论。太尉长孙嵩站出来说:“夏国没有对我们构成威胁,所以不必急着去攻打。而且,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境内)的城墙坚固无比,我们强行攻城也难有取胜的把握。攻打柔然,即使不能取胜,也可以借机到阴山狩猎,掠夺他们的人畜毛皮,以充作军用。”崔浩对此嗤之以鼻:“柔然来的时候,像飞鸟霎时集结;去的时候,如野兽霎时逃散。我们出动大军,可能根本追不上它;少量出兵,又没法制服它。统万城虽然号称固若金汤,但它的统治者暴虐无比,早已失去人心,我们出兵,必然得志。”不久,夏国皇帝赫连勃勃去世,几个儿子为争夺皇权内斗不止。于是太武帝亲率大军直捣统万城。夏国皇帝赫连昌闻讯出兵迎战,两军在统万城外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统万城虽未拿下,但太武帝掠得大量财物,并给了夏国以致命一击。

北朝·鲜卑族三足铜铛

时隔不久,太武帝领兵攻占了统万城。在攻城的关键时刻,天色突然大变,飞沙走石,乌云蔽日,北魏军处于逆风方向,举步维艰。宦官赵倪赶忙对太武帝说:“敌人顺风,我们逆风,看来是天不助我,不如撤军,日后再作打算。”崔浩听到这话,气得骂了起来:“这是狗屁话!刮风下雨是自然现象,凭什么说天不助我!如今敌军已倾巢而出,我们可以隐蔽起来,等到时机合适,出兵突袭。”太武帝赞成崔浩的意见,调整作战策略,最终拿下统万城。

和睦相处(www.daowen.com)

其后,崔浩又支持太武帝征服了柔然,灭除了北燕和北凉等国。太武帝看重崔浩的才能,也喜欢他直爽的性格,就对他说:“包括我在内,你已经侍奉了三位皇帝。虽然外面有人说你的不是,我心里明白那是在妒忌你。我希望你以后能一如既往地对我说实话。有时我脾气暴躁,可能会当面驳回你的意见,但事后我一定会用心考虑。”后来,太武帝给大臣们下了一道旨意:今后凡军国大事,你们做出决定前都要先征询崔浩的意见。一次,太武帝又把崔浩指给投降的高车酋长:“你们别看他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可他胸中的谋略堪比百万雄兵。每次我外出征战,他都会帮我运筹帷幄,结果也总是大胜。”太武帝不仅在外人面前这么说,实际也是这么做的,只要碰到难办的事情决定不了,又等不及宣召崔浩进宫,他就径直跑到崔浩家里问计。崔浩听说太武帝亲自登门,自然是忙作一团准备东西招待。有时实在仓促,崔浩就用家常便饭招待,太武帝照样吃得不亦乐乎。关系亲近了,崔浩进宫觐见也不怎么避讳君臣之礼,两人常常在寝宫谈论事情。

仗着太武帝的万分宠信,崔浩渐渐变得骄横专权起来。对其他大臣的正确意见,他也开始横加排斥。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镇压盖吴起义军后进入长安。有军官无意间在寺庙里发现刀械武器,就回去向太武帝报告。太武帝气得暴跳如雷:“这些和尚一定和盖吴勾结,想发动暴乱打击我们!”崔浩信奉道教,对佛教持反对态度,就趁机煽风点火:“应当杀掉所有的和尚,烧毁所有的寺庙、佛经,看他们还怎么反叛!”虽然大多数大臣反对,太武帝还是按着崔浩的意思下诏令灭佛。后来,大臣们又找到崔浩,说这样大肆屠杀会尽失人心,苦求他劝太武帝收回灭佛的诏令。崔浩非但不听,还一意孤行加大灭佛的力度,弄得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大祸滔天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崔浩在为太武帝决策军国大事时,已有意无意地得罪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忌惮他的鲜卑贵族。起初,太武帝诏令崔浩编纂北魏的《国记》。太武帝叮嘱他:“一定要如实编写,有什么就写什么。”崔浩自小接受儒家教育,自然明白编史要尊重事实的道理,就积极搜集整理档案资料,编成了《国记》。参与编写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为向太武帝邀功,建议把《国史》(《国记》之一部分)刊刻在石碑上供国人浏览,既能展现太武帝的英明磊落,又能显示崔浩的秉笔直书。太武帝没多作考虑,就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命人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郊的天坛东侧建造碑林

很快,刊刻在石碑上的《国史》就在鲜卑贵族当中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崔浩在《国史》中详尽记录了拓跋氏的身世及发展历程,其中不乏暴露拓跋氏先辈的累累隐私。鲜卑贵族看了《国史》,纷纷跑到太武帝那里痛骂崔浩,说他骨子里藐视鲜卑人,才故意给拓跋氏栽赃,分明是要鼓动汉人起来谋反。太武帝整天被一群鲜卑贵族围着,心里万分恼火,就下诏把崔浩和参与编写《国史》的人统统抓起来审讯。

此前,崔浩因为选任官员的事得罪了太子拓跋晃。太子见报复时机已到,把先前参与编写《国史》、如今已是自己老师的高允叫上一同上朝。太子对太武帝说:“高允参与编写《国史》,什么事都做不了主,全得按崔浩的意图行事,请父皇饶过高允。”太武帝将信将疑:“难道《国史》都是按崔浩的意思写的?”高允不愿说假话,就直言道:“崔浩主要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实际上我写的内容比他还多。”太武帝一听勃然大怒:“你的罪比崔浩还重,怎能饶过!”太子见弄巧成拙,急忙替高允辩解:“他见父皇盛怒,才惊慌失措、语无伦次。我私下问过他,他说是按崔浩的意图写的。”太武帝又厉声喝问高允:“太子说得对吗?”高允从容不迫地说:“太子怜悯我,才这么说。太子从没那么问过我,我也没那么回答。”太武帝听后由衷地说:“这才是重情重义的忠臣,就是死也不愿欺骗皇帝。凭这点,不仅死罪该免,还应当获得表彰。”

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大兴安岭一处高百米的峭壁上,洞口向西南,洞深92米,高27米,由三个相连的洞厅组成,十分神秘而幽静。嘎仙洞内,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时的刻石,记载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祖的事情。石刻的内容证明嘎仙洞就是《魏书》所记北魏祖先居住的“石室”旧墟,并证明这一带是拓跋鲜卑的发祥地。

崔浩这些年来得罪的人太多,像高允这样为他出面说话的人寥寥无几,太武帝又难以置身度外,就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下诏诛杀崔浩。刑场设在平城南郊的大十字路口,崔浩被装在四周围有栏杆的囚车上。鲜卑贵族为发泄心中的恼怒,命侍从们对着崔浩撒尿。崔浩受不住侮辱放声哀号,路人闻之无不掩面而过。崔浩被杀之后,他的清河崔氏同宗、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全受株连,120多人被屠杀。如今再看崔浩之死,表面上发端于《国史》之争,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汉族士大夫阶层和鲜卑贵族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的总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