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蒋介石反思国共内战,揭示失败原因

蒋介石反思国共内战,揭示失败原因

时间:2024-01-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写于1949年3月底的《上月反省录》,蒋介石全面详尽地反省了自己和国民党执政失败的十三条原因。蒋介石在1949年的反省,是真诚实在的,也是痛彻心扉的,足以看出他反思的彻底和全面。在蒋介石大败后凄凉反思时,终于在他下野回乡的时候通过耳闻目睹家乡农民的困苦,明白了政权稳定的基业是民生。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真正成了蒋中正,坚决实行民生主义,为蒋经国开民权宪政奠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

蒋介石反思国共内战,揭示失败原因

蒋介石台湾后,一直住在台北的士林官邸。以士林官邸为中心,包括阳明山和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居住的大直“七海官邸”在内的蒋氏家族官邸,是集军政指挥和安全保障系统为一体的要塞地点,部署有最忠诚最精锐的卫戍部队和一个快速反应的宪兵营。

另一个次中心则是日月潭。在日月潭四周有许多宾馆和旅游区,最出名的要数涵碧楼宾馆。宾馆临水而起,顺坡势往上而筑。在新接待楼上方,有一座规模有限、式样普通、设备一般的建筑,这是蒋介石父子的别墅之一。

居住和生活挺安全,可是蒋氏父子的心理却极不安全,时时处于恐惧和忧愤之中。

尤其是蒋经国还处于陈诚的监视之中,连自由都不保。蒋经国来台大约一年的时间,一切行动皆被自家特务秘密掌控,处于“被保护的时期”。严密掌控蒋经国在台行动的时间,大约是1949年8月起,至1950年他担任“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以后,还延续了将近半年时间,到了1950年八九月间始告结束。

严密监控蒋经国的事是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干的,它的司令正是陈诚,此时的保安司令部保安处无所不管,已管得头昏脑涨,应接不暇。可是还特别设立一个谍报组,负责对蒋经国在台湾境内的一切,做24小时全天候的严密注意,随时将所得情况研判后,最机密、最快速地呈报。

那时的蒋经国,在1949年6月左右来台至1950年3月以前无官无职,仅以蒋公子的身份,为蒋介石奔走,居处又不和蒋介石在一起,出入自宅与官邸的行动更加频繁。陈诚给随从者的任务是详细地记录下蒋经国在台期间,每一天有些什么人到他的寓所看他,他曾与什么人一道同行出入寓所,他有没有带领什么人到官邸谒见蒋介石,透过他的关系与蒋介石见面的人背景是什么、意图是什么等,甚至通过秘密的接线监听电话监听到蒋介石头上。

真是令人难以相信,蒋经国这位在台湾长期掌控情治系统的铁腕人物,也有过被台湾情治系统掣肘的时候。

1949年的圣诞节之夜,官邸室外的圣诞树上灯光闪烁。室内,蒋介石伏在桌上,心情凄凉地在写日记。

蒋介石爱写日记,爱在日记里作“自我批评”,丢失山河,自责难已,甚至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这一段时间的日记多有反思内容,不讳言失败,直面失败:“我们的整个大陆都沦陷了,究竟我们大陆的这种悲剧,这种浩劫,是谁为为之?孰令致之?”

那么,蒋介石的败退,到底是谁为为之、孰令致之的呢?光提出问题是不行的,光慨叹也是无济于事的,面对着撤退到台湾的文武百官、残兵败将,蒋介石不能不有所交代。

早在两年以前,蒋介石曾说:“自从戡乱以来,我个人每经一战役,对于这次战役的成败利钝,无不加以详细的研究和检讨,而且每一天、每一时刻,我都在研究我们国军所遭受牺牲的原因。”

但据蒋经国叙述,他父亲真正思考和研究失败的原因,是在引退于奉化之后。他说:“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父亲引退,离开南京。回到溪口故乡之后,父亲便开始埋头研究战争失败的原因,以及重整局势和改造革命队伍的方案。”

写于1949年3月底的《上月反省录》,蒋介石全面详尽地反省了自己和国民党执政失败的十三条原因。蒋介石日记研究专家杨天石在研究中,以《反省十三条》代称并以此为主干,参考其他时间的日记,分八个方面向人们作了介绍:一,外交上,联美拒苏失衡。二,军事上,战将未战思逃。三,党务上,纪纲松弛而斗;四,经济上,抛售黄金误国。五,对共政策,误与“共匪”谈民主。六,轻浮躁急,刚愎自用独断。七,干部自私,制度性腐化。八,民生主义,未着力宣传和实施。

蒋介石在1949年的反省,是真诚实在的,也是痛彻心扉的,足以看出他反思的彻底和全面。以“信义”亲美(英)远俄(苏),没有善用美苏矛盾以制衡,以致美国马歇尔“冥顽不灵”致使革命“剿匪”大业功亏一篑;战将未战乱想,谋划逃亡,政训完全失败;党纪松弛,派斗不断,党事委人,李宗仁白崇禧害国;误用宋子文,以抛售黄金挽救通货膨胀,害国败党;在“共匪”未灭之前搞民主宪政,是硬行民主,自毁党国基业;个人主观浮躁,用人掺杂私情,疑李济深、白宗禧、李宗仁等人“背党叛国”,却依然重用,等于自杀;干部制度不立,致使干部腐化自私,抗战接收之际为“五子登科”之利折腾,惹得民怨沸腾;未能大力宣传“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等民生主义经济政策,以致被“共匪”用来煽动乱国。

蒋介石最看重《反省十三条》的最后一条,未能“宣传”社会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并认为这是“唯一之致命伤”,表示此后要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真可谓用丢掉大陆政权,才换来了一个觉悟:民生经济应当先行于民主宪政。3月9日,他开始设计土地制度的实施方案。在毛泽东高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前后,他真正明白了,民权就是“反共的最后、有效的武器”,是“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实行民生主义”。在蒋介石大败后凄凉反思时,终于在他下野回乡的时候通过耳闻目睹家乡农民的困苦,明白了政权稳定的基业是民生。

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真正成了蒋中正,坚决实行民生主义,为蒋经国开民权宪政奠基。

却说圣诞节前的夜晚,在台湾一角的台北阳明山士林官邸,蒋介石沮丧地对儿子说:“看来,这个杜鲁门,这个艾奇逊,竟想抛弃我们,从台湾脱身,休想!”

蒋经国劝道:“阿爸,这些日子您太操劳,太忧心,明天就是圣诞节,何不带全家外出过节,观赏观赏台湾美丽风景?”

蒋介石答应说:“好吧,先把烦人的美国佬放一边,我们先亲近大自然,亲近上帝。”

12月24日的午后,台湾中部南投县丛山中的日月潭,群峰环绕,林木扶疏,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蒋氏父子来到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午饭后,父子游玩光华岛,见潭水涟漪,环山幽碧。坐对眼底浮云,蒋介石郁结的心情稍稍缓释,竟致流连忘返。

12月25日,圣诞节早晨,蒋经国陪同父亲散步涵碧楼附近林中,观赏朝日。

下午,蒋经国陪蒋介石泛舟日月潭,将鱼竿放在父亲手里,让他垂钓解愁。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历史图片)

夜晚,丛山中的涵碧楼,四周寂静,林壑无声。

从今天钓鱼中得到愉悦得到灵感的蒋介石,又以沉痛、凝重的心情写日记反思:“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如余仍能持着志气,贯彻到底,则应彻悟新事业,新历史,皆从今日做起……”

“近日独思党政军方针与着手之点甚切,此时若不能将现在的党彻底改造,决无法担负革命工作之效能也。其次为整顿军队,以求内部精纯、团结一致。”

他要彻底改造国民党,彻底整顿“国军”,他要创造新事业、新历史,而这一切必须从反思失败开始。

蒋介石虽然毛病不少,也常犯错误,但他性格中有条优点,就是爱反思反省。他的日记中,每月每周每日都有反省内容,尤其在大陆失败后那些日子,大有“吾日三省吾身”之慨。(www.daowen.com)

比如,他在1949年最后一天的日记里,就毫不讳疾忌医地检讨了“国军”为什么会“稀里哗啦”地土崩瓦解:“一年悲剧与惨状实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顾……军队为作战而消灭者十之二,为投机而降服者十之二,为避战图逃而灭亡者十之五,其他运来台湾及各岛整训存留者不过十分之一而已。”

蒋介石根据他研究反思的失败原因,在阳明山举办了“革命实践研究院”,分批集训高级干部和高级将领。蒋介石亲自主持,亲自督导,发表了连篇累牍的“训词”。在这些训词及其他各种演讲中,他对国民党的失败有深刻但并不全面的总结。

首先,蒋介石把国民党失败的责任推到“国人”身上。他说:“抗战以后,我确信可以在两年之内,削平匪乱。不幸个人的主张,不能取信于国人。由此之故,在国内外种种阻力下,剿匪军事受到了挫折。”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认为:“戡乱”以来,“军民风气嚣张,国家纪纲扫地,党不成其为党,军不成其为军,国民不成其为国民”。而“风气嚣张”的原因,又是因为学校教育不良:“教不成教,学不成学,师不成师,弟不成弟。所谓校风校规,扫地殆尽;师道人格,荡然无遗。卒致今日国破家亡。”

蒋介石的这种剖析,既把自己择出来了,又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党政军学,无一幸免。责怪国民尤其荒谬。“党不成其为党,军不成其为军,国民不成其为国民”,就是不讲这个党这个军、这个政府的最高领导者又成了什么呢?

其次,蒋介石认为,国民党的失败在于国民党本身的腐朽。这还靠谱,总结到了点子上。

他痛心疾首地说:“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五十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我们党和团的组织复杂、散漫、松懈、迟钝,党部成了衙门,党员成了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发生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

他甚至气愤地说:“自抗战以来,本党在社会上的信誉一落千丈,我们的革命工作苟且因循,毫无进展。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

国民党和三青团“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这话讲得深刻,讲得不留情面,只有他才敢这样讲。蒋介石自己把国民党骂得狗血喷头,这的确不同寻常。过去在大陆,国民党是不能被批评的,因批评国民党而被逮捕、囚禁、暗杀的,不计其数。到台湾后,蒋介石自己批评起来了,而且批评得像模像样,刻骨铭心。这不能不说是蒋介石的进步,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再次,蒋介石认为国民党的失败是由于国军的作战不力。

他说:“目前我们部队的情形,各长官嫖赌吃喝,无所不为。尤其是赌博一项,相沿成风。共军的纪律那样严肃,而我们的军纪如此废弛,试问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被敌人所消灭?”

他说:“军民感情的隔膜,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我们国民革命军原是以爱国救民为目的,而事实的表现,不仅不能爱民,而且处处扰民害民。”

过去,对“国军”也是不可以批评的。到了台湾,他大讲特讲“军不成其为军”的种种表现,甚至说起了“共军”“纪律严肃”的优点,来衬托“国军”的“军纪废弛”。要是别人这样说,他非得给人家扣上“通共”的帽子不可。

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倒戈投共,一直是插在蒋介石心头的尖刀。在指责“国军”的作战不力时,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批评尤为严厉。他说:“我们此次大失败的耻辱,不仅是由于一般党员丧失了革命精神,背叛了革命主义,尤其因为我们多数将领气节扫地,廉耻尽丧,败德乱行。”

接着,蒋介石把在大陆的失败还归咎于知识分子。他说:“我们在大陆的失败的最大的症结,就是在学校教育。当时在校的青年和教授们,几乎大半都做了共党的外围,成为敌人的工具。”

他说:“一般知识阶级随风逐浪,道听途说,以共党所好好之,以共党所恶恶之,以共党之是为是,以共党之非为非,就是这样断送了我们的大陆。”

他说:“一些自命为自由民主主义的人们,直接间接帮助共党,在政府区域内开展反内战运动。政府为剿匪的动员,特别是征兵征粮,到处遭受这一运动的阻碍。这些民族的败类,无耻的汉奸,更利用‘和平’的美名,粉饰其投共投俄的罪行。反共阵营因而动摇,而士气民心亦为之颓丧。”

此外,对于国民党的失败,蒋介石还认为是由于美国支持不力。他说:“美国人对我们训政的必要,没有深刻的认识。加上共产党穿凿附会,恶意宣传,因此在美国人头脑中间,造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就是中国的政治是独裁的政治,国民党是独裁的政党。”

蒋介石居然骂起美国人来了,这反映了他反思的彻底和无所顾忌。在大陆时,蒋介石对美国使团人员虽多有不满,但不敢恶语相向。到了台湾以后,他越想越气,便经常开骂,如称史迪威“不自量力”,“余为总司令,史迪威只系余任命之参谋长,有何权力未经余之批准,即建议将武器分给共产党?如何对付中国共产党,乃余之责任,彼绝对不能过问”。称赫尔利为“无知之辈”,“赫尔利对中国一无所知,彼从延安带来之协定草案,表面上都是民主、自由、和平、进步等民主国家人士最喜欢听的名词,实际上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基本战略。故余对其‘联合政府’的提议加以拒绝”。在淮海战役期间,蒋介石曾要求美国出兵援助,被杜鲁门严词拒绝。到台湾后,他不敢指名骂杜鲁门,只是大骂“国际姑息分子”。他说:“铲除共产党是自由世界的共同事业,但由于国际姑息分子的盲目短视,养虎遗患,遂造成今日之局面。”

蒋介石在骂党骂军骂美国佬,怨天尤人一番之后,也表现了他少有的自我批评精神。

他在《如何纪念国父诞辰》的演讲中说:“在今日纪念国父八十六诞辰的时候,不仅主义未行,历史垂绝,就是整个的革命基础,都将要在我们手里毁灭了。不知道大家对此一残酷的现实,曾经检讨过没有?在我个人来说,至少我对总理、对主义、对国家以至对我们的民族、历史,都是一个最大的罪人。因此我每天无论怎样繁忙,总要抽出一段时间来,作为反省忏悔的工夫。”

蒋介石给自己扣的帽子挺大——“对总理、对主义、对国家以至对我们的民族、历史,都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敢这样“骂”自己也属难能可贵。但他的“反省忏悔”,却常常把责己与责人、自责与自负混淆在一起,而且常常表现得责人严、责己宽。他说:“我们过去之所以失败,我固然要自愧领导无力,督率不严,应该负重大的责任,但你们大家过去不争气,不努力,尤其在同志之间,离心离德,自私自利,不肯协力互助,团结奋斗,而对于领袖的命令阳奉阴违,不能彻底实行,对于领袖的信任,表里不一,几乎无足轻重,这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亦就是我们革命的致命伤。”

绕来绕去,“失败的根本原因”“致命伤”还是在“你们大家”,“大家不争气不努力”。

蒋介石的反思,他对国民党失败的检讨,还算是虚心诚恳,也基本及格,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他认为“当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只重做官,而不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为晚”。

为了“补牢”,他对民生重视起来了,亲自指导蒋经国制订了“国民党改造方案”,并于1952年在台湾农村实行了减租减息,1954年实行了土改。这是国民党在大陆从未做到的,也是被共产党赶出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蒋介石在大陆搞不成土改,是由于当时在大陆的执政者绝大多数出身大地主家庭,在平均地权问题上不可能采取果断措施。到台湾进行土改,既不涉及自身利益,又无亲友阻挠,故能施行其政。这也是蒋介石对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的结果。

蒋介石反思了一通,又在《军人魂》的文章里向台湾军民表了个大决心:“我所以不在大陆牺牲,就因为我要保持台湾。如果台湾失掉了,台湾就是我最后牺牲的地方。”

反思是蒋介石重新收拾民心、走活台湾这盘棋的关键招数、必备前提,这步棋他走得不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