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抵抗毒气战,揭露日军暴行!

中国抵抗毒气战,揭露日军暴行!

更新时间:2025-01-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而因日军施放毒气而伤亡的中国平民更是不计其数,已无法准确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罄竹难书,特别是大规模实施的毒气战惨无人道,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在对国人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极大伤害。本次事件伤及人数之多,受害者病情之严重,为建国以来罕见"。

针对日军在华滥施毒气、残害我抗战军民的罪恶行径,尤其是在武汉会战期间进一步提高毒气战强度,并使用了更具毒性和破坏性的毒气弹类型,给我造成重大伤亡的情况,在193897日日内瓦召开的国际联盟会议上,国民政府代表向大会提交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日军丑恶罪行,并请求国际社会迅速坚决予以制止的议案。

该议案得到了国际联盟许多秉持正义的会员国家的支持,异口同声谴责日军暴行,纷纷要求国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日军继续使用毒气。众目睽睽之下,日本政府代表居然反咬一口,声称中国军队对日军使用了毒气!如此黑白颠倒之事也算得上是人间"奇观"了!对此,国民政府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尖锐指出,敌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施放毒气,经我一再揭露,自知将受全世界谴责,惶惧之余,造此谣言,企图蒙蔽世界,不啻自画供状,欲盖弥彰!

深入研究发现,二战期间,参战各大国都研究、开发和装备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化学毒气武器,但由于担心对方"以其人之道反治彼身",因此基本上没有正式使用,而实际当作了战争中的一种威慑性手段。而真正大规模用于实战、残害大批抵抗侵略者的正是表面上禁止化武态度最为"积极"的日本。

抗战爆发后,日军加紧在各作战部队中完成毒气力量的编成,各师团都装备了专用毒气弹发射武器或毒液布洒车辆,并展开了高强度的集中训练。

抗战八年,侵华日军滥施毒气,公然置国际公法和人道主义精神于不顾,凶残屠杀中国军民,种种行径令人发指,甚至连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曾特地就此向日本政府提出过明确警告。

战后的研究报告显示,8年间,中国共有14个省、市,包括77个县遭受到日军毒气攻击,累计超过2000次,造成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正面战场国民党官兵伤亡共计超过70000名。而因日军施放毒气而伤亡的中国平民更是不计其数,已无法准确统计。

侵华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罄竹难书,特别是大规模实施的毒气战惨无人道,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在对国人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极大伤害。

由于日军将二战期间生产的数百万发化学、毒气炮弹主要用于或储存在中国土地上,甚至还在中国土地上组织生产(据战后美军调查撰写的《关于日本在中国进行毒气战的一般性说明(1937-1945)》中的披露,日本先后在中国的南京、浦口、济南、德州和沈阳等地大肆制造毒气武器),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失败的命运已是近在眼前,为掩盖罪行、销毁政局,日军还蓄意将撤走或投降之前,将毒气弹埋藏或丢弃在中国各地,因此,即使到了60年后的今天,日军遗留在华的化学武器、毒气弹犹在齐齐哈尔等地继续伤害着国人,不仅为数众多的国人无辜成为了早已灰飞烟灭于历史长河之中的日本侵略者的最新受害者,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www.daowen.com)

据统计,数年来在中国华北、东北一些地方陆续发现的侵华日军埋藏或遗弃的毒气炮弹经达200万发之巨。最新的一起事件发生于2003年的 84,据新华社的报道,"当日4时,齐齐哈尔市某开发公司在一处工地上施工时,从地下挖出5个金属桶,其中一个不慎被当场挖破,桶内的油状物溅出并渗入土中。上午9时,两个民工买下这5只金属桶,并对其进行了切割转卖,两只桶内的油状化学物品外泄。致使污染被扩散,造成1人死亡43人受伤。本次事件伤及人数之多,受害者病情之严重,为建国以来罕见"

专家介绍,"8.4"事件中令市民突遭伤害甚至致死的是一种被称为芥子气的毒气,烈度甚大,素有"毒气之王"之称,毒效数十年不减,予人伤害也是终生性的。

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迄今有超过2000中国人在战后遭到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直接伤害,其中一些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尚存者中的大部分基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根据黑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我国研究日军遗弃化学武器问题专家步平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境内大约有200万枚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炮弹,这些炮弹分布在十几个省、市的广大地域内。

"别让我们再枕着这个大弹药库睡觉了!都四、五十年了,日本人早就该把这些化学武器销毁了!",一位曾经目睹齐齐哈尔毒气事件的普通老人曾经情绪激动地这样告诉来访者。

记者在采访一位母亲时,对方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给中国人带来的伤害太大了,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还生活在这个阴影当中,别再让孩子们受到威胁和伤害了!"

是啊,和平的年代,当年日本侵略者曾经带给我们的战争阴影和人间苦难,却似乎依然挥之未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