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西征军”,力量实在太单薄了,只有几千人,楚政权拨不出更多的部队给刘邦,只是让他“西收陈王、项梁散卒”。非但军队有限,粮草也得自己筹集。有利的条件是,秦军主力都北上攻钜鹿,各城池要塞的守军数量比较少。
刘邦抓住机会,连续攻破成阳、杠里、成武等城,取得一些小胜利。兵力太少始终是困扰刘邦的最大问题,这位老兄表面宽仁,实则厚黑,途经栗县时,正好遇上一支义军。此义军首领被封刚武侯,刘邦一举将其部众四千多人吞并,又联合魏国将领皇欣、武满等,击溃了游击于此的秦军。即便如此,此时刘邦的部队也还不到一万人。
不过刘邦运气不错,他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人。
此人名为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学富五车,却穷得叮当响,谋了一个看守城门的差事。郦食其人穷志不短,所谓的英雄豪杰,没几个能入他法眼,为人狂傲,被称为“狂生”。自陈胜起义后,有许多义军将帅往来于高阳,郦食其认为这些人都刚愎自用,无容人之雅量,便蛰伏以待时机。刘邦的西征军途经高阳时,郦食其听说他为人豁达大度,决定前往拜见。
郦食其入见刘邦时,刘邦正坐在床上,两名女子给他洗脚。这是待客之道吗?原来刘邦出自草莽,向来看不起儒生,故意怠慢郦食其。郦食其果然是狂生,他冷冷道:“足下是助秦国攻诸侯呢,还是率诸侯破秦呢?”
刘邦一听,破口骂道:“你这个臭儒生,天下苦秦久矣,所以诸侯相率攻秦,怎么说助秦攻诸侯的话?”郦食其不慌不乱地说:“既然你是率义军诛伐无道之暴秦,见到长者不应当如此傲慢。”
换作其他人,可能要咆哮了。刘邦还真不是一般人,他马上撤了洗脚水,穿好衣服,请郦食其上座,道了歉,上了几道菜款待。
郦食其便说:“足下率乌合之众,收散兵游勇,人数不足万人,这样直接杀到秦国,无异于虎口送食。陈留郡地处天下要冲,城内多积粟,不如我前往劝降。能归附您最好,如不归附,您再发兵攻打,我在城内策应。”刘邦听罢大喜。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郦食其还真劝降了陈留郡守。不仅如此,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率四千人前来归附。这样,刘邦既有了兵,又有了粮草。
此时已是秦二世三年(前207),由于项羽在钜鹿大破章邯,秦军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刘邦乘机进攻开封城,未能攻下,转而攻略白马,大破秦将杨熊。杨熊逃到荥阳后,被秦二世问罪处斩。
当时想入关的义军大有人在,刚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赵王赵歇派部将司马卬领兵,打算渡黄河入关。刘邦才不愿把入关的机会让给别人,他北攻平阴,把黄河渡口占了,阻止赵兵入关。不过,刘邦并非百战百胜,进攻大的城市时,总是受挫。进攻洛阳时,又未能攻克。
在刘邦颇为狼狈之时,张良回来了。此时由于韩国复国,张良便追随韩王韩成而去,刘邦西进至此,韩王韩成留守阳翟,张良则追随西征。若是没有张良相助,刘邦恐怕很难凭一己之力直捣咸阳。
一路西行,刘邦沿途收罗不少义军,同时招降纳叛,军队数量也如滚雪球一样增长。六月,西征军进入南阳地界,秦南阳郡守率兵阻击,被刘邦击败,只得退守宛城。当时刘邦入关心切,打算置宛城于不顾,绕道前行。张良赶紧阻止道:“不可。您虽急着入关,秦国的兵力仍颇强,据险而守。倘若不攻克宛城,到时前有强敌,后有追击,这样就危险了。”
刘邦猛然省悟,连夜率军走另一条路返回。宛城的秦军还以为义军已经远去,喘了一口大气,稍有松懈,岂料天刚亮时,发现宛城已被包围。南阳郡守大恐,自知难以坚守,拔出剑打算自杀。其门人陈恢一个箭步上前,夺下他的剑,说:“先别急着死,待我去跟刘邦谈谈。”
陈恢出城见刘邦,对他说:“足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接受南阳投降,保留郡守头衔,让他继续守城,您则率城中甲士一同西进。其他城池的守将听到您这种处置措施,定会争先开门投降,那么您一路西行无阻了。”
秦国大势已去,这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只要原封不动保留各郡守、县令的官职,这些人把辫子一盘,就会变成革命军了。刘邦对陈恢的建议大为赞赏,接受南阳郡守投降。邻近郡县一听,投降还能保住官帽,何乐不为呢?于是乎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各郡县改旗易帜,纷纷投诚。投降的秦军被编入西征军,刘邦的兵力已经有数万人之多。
八月,刘邦进攻武关,进入关中。
直到这个时候,赵高才感到大祸临头。
秦二世不是把政事都交给他了吗?现在章邯举部向项羽投降,刘邦挺进到眼皮底下,要是皇帝怪罪下来,他赵高有几个脑袋呢?怎么办?忽然,赵高狞笑了,什么皇帝,不就是我手里的玩偶吗?朝廷还不是我说了算吗?
赵高要搞一次权力测压。
他把一头鹿拉到朝堂之上,对秦二世说:“臣献上一匹马。”秦二世一看乐了,笑着说:“丞相的眼力也太差了,把鹿说成马。”
赵高假装很惊讶,说这明明是马,怎么会是鹿呢?便问左右文武官员。大家都知道赵高在搞鬼,有些人沉默不语,有些人拍马屁说是马,也有些人实在看不下去说实话了。赵高把这些敢说实话的人都记了下来,不久后,这些人全部被抓了起来,扣上各种各样的罪名。
“指鹿为马”可以说是最最拙劣的表演,只要不是傻蛋,都可以看出赵高这个人是何等阴险。可是秦二世呢?他只当作一个笑话,不以为然,殊不知赵高已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连皇帝都敢欺,赵高可谓胆大包天。朝中所有人无不畏惧,但有什么用呢,要弹劾也无门,只好闭紧嘴巴以求自保了。每当皇帝问及东方暴动之事,赵高总是拍胸脯说:“关东盗毋能为也”,战败的消息传来,他就归咎于前线将领,毫不留情地诛杀。
现在刘邦来了,近在咫尺。赵高惶恐不安,他不是怕刘邦,而是怕秦二世会杀了他,不敢上朝,称病躲在家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秦二世派使者找上门了,狠狠地责备赵高剿匪不力。
赵高秘密召来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赵成,商量对策,他说:“现在事情紧急了,皇上要怪罪我们家族。一不做,二不休,我打算废了皇帝,改立公子子婴。子婴为人仁俭,百姓爱戴。”赵高是宦官,自己当不了皇帝,于今之计,要与义军谈判,得换个口碑好一点的人当皇帝。
事到如今,只能豁出去了。赵高遣心腹郎中令作为内应,谎称宫里有大盗。咸阳令阎乐带着一千多人闯到望夷宫门口,把负责宫廷守备的卫令抓起来,质问说:“大盗闯入宫中,你为什么不阻拦?”卫令一脸困惑地答道:“宫廷守备极为严密,怎么可能会有盗贼闯入呢?”阎乐不容分说,拔出剑格杀卫令,带兵闯入宫中。
宫里人很快就发现,阎乐哪里是抓人,分明是政变。阎乐闯入宫中,大开杀戒,遇到郎官与宦官,一律格杀。杀了几十人后,其余人早惊恐得作鸟兽散。郎中令与阎乐一同杀入殿内,殿内有许多帷帐,叛军们箭矢齐发。秦二世躲在殿内,他听说赵高造反,不由得目瞪口呆,继而勃然大怒,不由得怒火上攻,喝令左右卫士还击。情形不对呀,左右卫士又不是傻子,这个时候我还效忠傻子皇帝吗?大家全跑了。在秦二世身边,只剩下一个小宦官。
秦二世逃到内室,死到临头还要冲着小太监发火:“你为何不早告诉我真相,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小太监结结巴巴地说:“我没敢说,这才活到现在。我要早说了,已不知死到哪去了。”实话,真是大实话。(www.daowen.com)
这时,阎乐一脚踹开门进来,指着皇帝的鼻子道:“足下骄横放纵,滥杀无辜,天下人都背叛你了。”这话也是实话,只是不该由阎乐这样的人说得大义凛然。
秦二世还想活命,他说:“我可以见丞相吗?”
“不行。”
“可以当个郡王吗?”
“不行。”
“万户侯?”
“没门。”
“那当个小老百姓总可以吧。”
阎乐没耐心了:“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诛杀足下,你再多说,我也不敢禀告。”说罢命令士兵上前。秦二世在生命最后一刻,总算有点皇帝的尊严,他不让士兵动手,自杀了。
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诸臣,宣布诛杀皇帝之事,所有人无不震惊,却也不敢说话。赵高有什么打算呢?他认为以前秦灭了东方六国,东方叛乱无非是要闹独立,现在六国都独立了,秦二世也死了,那些所谓的“义军”首领也该满意了吧。以后秦国仍是秦国,六国仍是六国,回到统一前的状态,互不干涉。
赵高立子婴为秦王。为什么叫秦王呢?既然与六国平起平坐了,秦也不称皇帝了,仍然称王。
那么刘邦怎么办呢?善于权术的赵高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倘若不能打败刘邦的话,他打算做个交易,把秦宗族灭了,与刘邦共同瓜分关中。
比起秦二世,子婴要聪明许多。你想想,赵高杀秦二世,如同捏死一只蚂蚁,杀了皇帝还没人敢吭声。赵高立子婴当秦王,无非是为了稳定大臣与民心,无非是把他当作可以随心所欲操控的木偶。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杀了子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绝地反击。不过,朝堂之上都是赵高的人,万不能在朝堂动手,要在哪儿呢?就在子婴所在的斋宫。原来呀,依照秦例,登基之前,要先斋戒五日。五日已满,子婴假称病了。赵高不知是计,便前往探视。前脚刚踏进斋宫大门,子婴便喝令左右拿下,当场把赵高这个奸贼格杀。这个翻云覆雨的权臣就这样死了,还赔上全家人性命,三族被夷。
比起秦二世,子婴人品算是好的,一上台便诛杀赵高,振作朝纲。只是经过秦二世与赵高多年的折腾,秦国早已朽烂,不是一个人可以挽救的。
子婴调兵遣将,守卫峣关,试图阻止刘邦军队深入。
刘邦打算发动强攻,张良献计说:“秦军的力量不可低估,不如先采用疑兵之计,在各山头张挂旗帜,造成人多势众的假象,再派郦食其、陆贾等人前往游说秦军将领,利以诱之。”还是张良想得周到,刘邦采纳其策,游说秦国诸将。这些将领不由得心动,打算暗地里与刘邦合作。
这时张良又说:“秦军将领打算背叛朝廷,只是他们的部下不一定会听从,不如乘他们麻痹大意之时,发动突袭。”这个计策有点厚黑,明明游说他们投降,又要偷袭,不太厚道。为什么张良会这样说呢?因为秦国已经换了国君,祸害国家的赵高也被杀了,大家对新政府还是寄予厚望,许多人并不想放下武器投降。
对刘邦来说,夺取关中才是最重要的事,这时也顾不上厚不厚道了。他率主力发动奇袭,在蓝田南大破秦军,继而又在蓝田北再胜一局。经此一役,秦军土崩瓦解,通往咸阳的大门已经打开。
公元前206年初,刘邦大军挺进到霸上,直逼咸阳。此时,帝国首都早已人心涣散,兵力凋零,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保卫战了。秦王子婴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献城投降。他素车白马,自己用绳子绑住脖子,出城向刘邦投降,连同皇帝的玉玺、符节一并上交。
曾经令人畏惧、谈虎色变的秦国,花费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完成一统中国的梦想,却仅仅在十几年后,就以这种窝囊的方式草草收场。
从陈胜、吴广发难到秦帝国灭亡,总计不足三年。
一个貌似坚不可摧的政权,被一群叛乱者轻松推翻了。
短短十数年的时间,曾强大到天下无敌的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翻遍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再也找不到类似的史迹。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雄视天下,笑傲江湖,岂止是东方不败,简直是天下不败。秦国如同猛虎雄狮,在它面前,其他国家不过只是阿猫阿狗的角色罢了。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也不过如昙花一现,根本无法撼动其坚不可拔的根基。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秦与六国战斗两百多年,一统天下,表面上看,似乎是胜者,其实不然。秦国的灭亡,较六国不过多出十几二十年,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最终翻江倒海,居然是名不见经传的陈胜、项羽、刘邦等小人物。小人物创造了大历史,这真是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虽是意料之外,却属情理之中。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中国、消除数百年战国纷争,是迎合人民追求和平的理想,那么秦帝国的暴政则很快走向人民的反面,沦为反动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秦帝国也是一只纸老虎。秦政权的快速覆灭,外因是实施暴政,内因则是内部的腐烂。自从秦始皇死后,赵高弄权,残害忠良,指鹿为马,逼死太子扶苏,诛杀大将蒙恬,玩弄秦二世胡亥于手掌之中,致使忠贤扼腕,士人离心,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历史上的反动政权很多,但是像秦帝国这么强大,却灭亡得这么快的例子,却不多见。如果只是肌肤腐烂,尚且可以苟延残喘,但如果心脏都腐烂了,那就无药可救了。即使秦政权收天下兵器,铸成十二尊金人,仍然挡不住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的起义军;即便秦政权焚书坑儒,禁锢天下的思想,却不承想到亡在不读书的刘邦、项羽手中。
汉代的政论家贾谊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地评论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唐代的杜牧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两人都将秦之迅速灭亡的原因,归咎于秦国政权所施行之暴政,是反人性、反民心的。反人性、反民心的制度,一定不会长久,这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