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杨坚迅速平定三总管之乱的原因

杨坚迅速平定三总管之乱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5-01-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从辅政到平定三总管之乱,短短的五个月,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总管迅速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杨坚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和战略指挥的正确。这是杨坚平定三方之乱中最激烈的一场战役。史载,杨坚辅政后,"内有六王之谋,外致三

二、杨坚能够迅速平定三总管之乱的原因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六月,尉迟迥据相州(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起兵。他指斥杨坚篡权,"借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因此他要"匡国庇人",而追随他的士众则"进可以享荣名,退可以终臣节",于是"众咸从命,莫不感激"。他乃自称大总管,设官任职。时赵王招入朝,少子留在襄国(属相州总管府),迥"奉以号令"。当时静帝在位,迥却奉赵王招之子以起兵,可知是有政治野心的,"曹操所不敢奉刘虞以叛献帝者,而迥为之不忌,迥之志可知矣"[24]青州(治东阳城,今山东益都)总管,迥侄尉迟勤亦起兵响应。"迥所管相、卫、黎、毛、洛、贝、赵、冀、瀛、沧,勤所统青、胶、光、莒诸州,皆从之。众数十万。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各据州以应迥"。[25]与此同时,"徐州总管司录席毗与前东平郡守毕义绪据兖州及徐州之兰陵郡,亦以应迥。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迥"。原北齐旧地,除并州、幽州之外,山东诸州都响应尉迟迥。"迥又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人,许割江淮之地"。[26]

七月,郧州(治安陆,今属湖北)总管司马消难也起兵响应尉迟迥,反抗杨坚。他"以开府田广等为腹心,杀总管长史侯莫陈杲、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27]。他所管的九州八镇都随之起兵。他还把儿子司马泳交给南方的陈朝做人质,以求得陈朝的支援。

随后,益州(治成都)总管王谦亦"起巴、蜀之众,以匡复为辞"[28],反抗杨坚,"所管益、潼、新、始、龙、邛、青、沪、戎、宁、汶、陵、遂、合、楚、资、眉,普十八州及嘉、渝、临、渠、蓬、隆、通、兴、武、庸十州之人多从之"。[29]

当时三方起兵,"后两河构乱,三魏称兵,半天之下,汹汹鼎沸"[30],大有一举推倒杨坚之势。但杨坚派大将韦孝宽、王谊、梁睿等很快平定了三总管之乱,"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尉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31],"迥自起兵至于败,凡六十八日"[32]。从六月尉迟迥起兵至十月梁睿斩王谦、平剑南,总共费时不过四个月。

杨坚能如此迅速地平定三总管之乱,原因何在?

诚如史家断言,杨坚在北周并无特殊功勋。宣帝在政变中猝死,他才得以后父身份入朝辅政,挟幼主而掌大权。但,这不是杨坚无能。武帝倚恃山东人物,无须借重杨坚;宣帝刚愎昏暴,湮没了杨坚的智慧。他曾嫌刑罚严酷而向宣帝切谏,遭到拒绝,只得深自晦匿等待时机。辅政后五王密谋、三方构乱的紧张时局,才为他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从辅政到平定三总管之乱,短短的五个月,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总管迅速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杨坚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和战略指挥的正确。

第一,革周弊政,笼络人心。

杨坚"得政之始,群情不附"[33],北周之弊政俱在,百姓不安。针对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34]的状况,杨坚"革宣帝苛酷之政,更为宽大,删略旧律,作《刑书要制》,奏而行之,躬履节俭,中外悦之"[35]。就在尉迟迥起兵的六月里,杨坚又废除武帝时对佛、道二教的禁令,"复行佛、道二教,旧沙门、道士精诚自守者,简令入道",以博得僧侣地主的支持,并且宣布"罢诸鱼池及山泽公禁者,与百姓共之"[36],以获得广大渔民、樵夫、农户的同情。

杨坚受遗辅政,挟幼主而令不臣,本已在政治上占据了优势,又由于改革,便使他在中央的统治趋于巩固,有条件出兵镇压三总管的反抗。

第二,选贤任能,各展其用。(www.daowen.com)

由于周宣帝荒淫残暴,猜忌群臣,"小有乖违,辄加其罪",造成"内外恐惧,人不自安"[37],致使许多官吏同地位显赫的杨坚倾心相结。在杨坚周围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集团。这是杨坚能够战胜三总管的又一个有利条件。杨坚选贤任能,让他们"各展其用"[38]。他预见到尉迟迥必然反抗,就命韦孝宽代为相州总管。六月迥叛乱后,坚立即"诏发关中兵,以孝宽为元帅东伐"。韦孝宽,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南)人,"世为三辅著姓",在北魏西魏、北周屡立战功,封爵郧国公,拜大司空,进位上柱国,大象初又任徐、兖等十一州十五镇诸军事、徐州总管,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他"善于抚御,能得人心","在边多载,屡抗强敌"。大象二年(580),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带病率军伐迥,又一次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当十万大军进至永桥城,迥已派兵据守。诸将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孝宽却说"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39],即认为取胜之道不在于攻取一城一地,而在于歼灭敌军主力,确实具有远见卓识。他绕过永桥城,毅然率军达武陟(今属河南)。这时,迥派其子惇率众十万人陟武德,陈军于沁水之东。孝宽率诸军"隔水相持不进"[40],双方势均力敌。孝宽长史李询密告杨坚,军中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将领接受尉迟迥贿赂,"军中慅慅,人情大异",于是杨坚采纳李德林的建议,在崔仲方、刘昉、郑译皆不愿赴军的情况下,当即派文武兼备,"明敏有器局,习兵事,多计略"[41]的高颎"驰驿督战",稳定了军心,增强了指挥力量。这时,尉迟惇重蹈苻坚淝水之败的覆辙,"布兵二十里,麾军小却,欲待孝宽军半度击之",而"孝宽因其小却,鸣鼓齐进,惇大败",韦孝宽指挥军队乘胜追至邺城。尉迟迥及子惇、祐等又率军十三万列阵城南。迥"别统万人,皆绿巾锦袄,号曰黄老兵"。其侄勤"率众五万,自青州赴迥,以三千骑先到"。迥亲临战阵,韦军失利稍退。这时邺城百姓观战者数万。高颎令先佯攻观战者,然后趁群众大乱之际进攻迥军。迥遂大败入邺,走保北城。韦孝宽又挥军围攻,迥窘迫自杀[42]。这是杨坚平定三方之乱中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沁水之战,尉迟惇率军十万,"惇兵大败,单骑走"[43],可见是全军覆,没随后邺城之战,迥军十四万三千迥及其子惇、祐等率十三万,黄龙府一万,其侄勤骑兵三千)。共约二十四万三千,其兵力约相当于韦军的两倍以上。而杨坚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击败迥军,其重要原因是善于用人,及时起用当时第一流的军事、政治人才韦孝宽、高颎等。

第三,打击重点,各个击破。

史载,杨坚辅政后,"内有六王之谋,外致三方之乱"[44],构成严重威胁。他"恐诸王在外生变,以千金公主(赵王招之女)将适突厥为辞,征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加以控制。六月,五王皆至长安。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等五王皆为字文泰之子,周武帝诸弟。诸王中以赵僭王宇文招年长,他"幼聪颖,博涉群书,好属文"[45],曾任益州总管,随武帝东伐,进位上柱国,又拜太师,为诸王之首。因此,成为杨坚的打击重点。但他很讲究策略。他虽密图五王,表面上却很优崇。尉迟迥起兵后,雍州牧、毕王贤与五王谋杀杨坚,事泄,坚杀贤及其二子,却"掩五王之谋不问"。正如史家评论,"坚岂真不问哉?山东有变,内复相图,姑以安反侧耳"。[46]其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形势的好转,杨坚便以"谋反"的罪名,先诛赵、越二王,接着将诸王及其诸子全部杀掉。

对付"三方之乱",杨坚首先解决东方战场,重点打击尉迟迥。除征发精锐的关中兵,任名将韦孝宽为行军元帅之外,"成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代政公宇文忻、濮阳公武川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等皆为行军总管",倾其主力讨伐。对某些有罪过的地方官,杨坚暂时采取稳住不咎的方针。如广州刺史于凯,平时与总管赵文表有矛盾,此时诈得心疾诱杀文表,诬告文表与尉迟迥通谋,而杨坚"以迥未平,因劳勉之,即拜吴州总管"[47]。另外,王谦起兵后,杨坚"方以东夏、山南为事,未遑致讨。谦进兵屯剑阁,陷始州。至是,乃命行军元帅、上柱国梁睿讨平之,传首阙下"。[48]表现出杨坚的战略指挥和斗争策略确实高明

第四,北和突厥,南结梁陈。

尉迟迥起兵后,"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人,许割江淮之地"。对此,杨坚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高宝宁本系北齐高氏远族,周武帝灭齐后,拜为营州刺史,"甚得华、夷之心"。建德六年(577),原北齐范阳王高绍义称帝,以高宝宁为丞相,"突厥佗钵可汗举兵助之"[49]。杨坚辅政后,高宝宁"遂连结契丹、靺鞨举兵反"。时杨坚正集中打击三方之乱,"以中原多故,未遑进讨,以书喻之而不得"[50]。其心腹长孙晟与突厥酋长游猎,"因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故他能"尽知突厥"[51]。尉迟迥起兵后,杨坚便派长孙晟等送千金公主于突厥;又遣贺若谊贿赂佗钵可汗,使其伪与高绍义猎于南境,若谊执绍义而归[52]。从而使尉迟迥"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的计划破产。

对待陈朝,武帝"始吞齐国,难与争锋",遂"安民保境,寝兵结好"。宣帝命将伐陈,"江北之地尽没于周"。尉迟迥起兵,"许割江淮之地"于陈;司马消难应迥,兵败后以所统九州八镇之地降陈。陈遂以消难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并遣南豫州刺史任忠等率军北上[53]。形势相当紧张。这时,杨坚一面争取盘踞江陵(今属湖北)的后梁小朝廷,通过后梁的中书舍人柳庄劝说梁世宗保持中立,"保境息民以观其变"[54];一面又派柳雄亮"聘于陈,以结邻好"[55]。在进行外交活动的同时,命令王谊率领荆襄兵镇守江北,进击消难。遂使南方形势趋于和缓。于是尉迟迥等连结陈朝、打击杨坚的计划又宣告破产。他们本想争取外援,包围和孤立杨坚,结果却使自己孤立,陷入杨坚的军事包围之中,落得彻底败亡的下场。

三总管起兵之所以迅速败亡,还可以从他们本身方面找到原因。其一,杨坚五月辅政,尉迟迥六月起兵,事出仓促,又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缺乏必要的部署和准备,故旋即失败。其二,三方之乱并非同时俱发,王谦起头之时,消难已降南陈,尉迟迥已近败期。三方缺乏军事联系和相互配合,致被杨坚各个击破。其三,三方首领缺乏将才,战略指挥屡犯错误。尉迟迥虽是北周功臣宿将,"通敏有干能",又颇有战斗经验,但昔日平蜀的英雄壮举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如今"末年衰老,惑于后妻王氏,而诸子多不睦他以崔达拏为长史余委任亦多用齐人而达拏是文人"无筹略,举措多失纲纪"[56]。时应迥者甚众,除己及侄勤所辖诸州外,荥州、申州、东楚州、东潼州等州刺史,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等也应迥,席毗"众号八万,军于藩城,攻陷昌虑、下邑、丰县"[57]。但迥没有利用占优势的兵力及于己有利的时局,亲率主力同韦孝宽决战,却让无能的儿子惇指挥十万大军,致有沁水惨败,其后又困守邺城,坐以待毙。王谦"性恭谨,无他才能",又不会用人,"任用多非其才"。他"初谋举兵,咸以地有江山之险,进可以立功,退可以自守"。当梁睿率大军杀来,他仓皇无所措,有人替他谋划上、中、下三策,他"参用其中下之策",坐守剑南,不肯用"亲率精锐,直指散关"的上策。结果部下皆叛,自己被一县令追杀,"传首京师"[58]。至于"性贪淫,轻于去就"、反复无常的司马消难,更是不堪一击。他"闻〔王〕谊军将至,夜率其麾下,归于陈"[59]

因此,当杨坚平定三总管之役正在进行之中,有识之士便已看出战争的必然结局。柳庄劝谏梁世宗保持中立时说,"今尉迟迥虽曰旧将,昏耄已甚。司马消难、王谦,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周朝将相,多为身计,竞效节杨氏。以臣料之,迥等终当覆灭,随公必移周祚"。[60]事态的进展果然不出柳庄之所料。其实,早在宣帝时,杨坚不仅已有代周的意图,而且已看出代周后三总管必叛及其结局。他对亲信宇文庆说:"尉迥贵戚,早著声望,国家有衅,必为乱阶。然智量庸浅,子弟轻佻,贪而少惠,终致亡灭。司马消难反复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庸、蜀险隘,易生艰阻,王谦愚蠢,素无筹略,但恐为人所误,不足为虞"。[61]此段精辟的议论,虽免不了有史家对帝王的溢美,把杨坚说成料事如神,但杨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柳庄相比较,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过,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对战争胜负原因的分析,过分侧重于个人的才能和活动。然而,个人才能的发挥是离不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受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制约的。西魏、北周鲜卑代北士族入居关中,拉拢关陇汉族地主,同时也就培育着自己的对抗力量。杨坚正是代表日益增长的关陇士族的利益登上政治舞台,并代表着革新和统一,从而赢得民心,出兵伐迥,"将士奋发,肆其威武"[62];相反,尉迟迥等三总管却顽固地维护腐朽的北周政权,并且割地求援、勾结突厥,企图使刚刚恢复统一的中国北方重新分裂,从而导致众叛亲离,土崩瓦解。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杨坚才得以施展其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了三总管之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