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与长安文明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与长安文明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24]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特别是亲总万机之后,做出了哪些改革、决断了哪些大事呢?武帝尊儒是一贯的。3.改革兵制,训练军队北周武帝宇文邕亲自掌权后,改革府兵制,将军士改为侍官,直接归皇帝指挥;还从汉族农民中招募府兵,改变府兵制的鲜卑族落后形式。北周武帝亲自练兵、带兵。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与长安文明

三、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

在北周的五个皇帝中,最有作为的当属武帝宇文邕。他在位十七年(561—578),"初以晋公护专权,常自晦迹,只莫测其深浅。及诛护之后,始案万机。克己励精,听览不怠。用法严整,多所罪杀。号令恳恻,唯属意于政。群下畏服,莫不肃然。性既明察,少于恩惠"。又胸怀大志,"凡布怀立行,皆欲逾越古人";又特节俭,"身衣布袍,寝布被,无金宝之饰,诸宫殿华绮者,皆撤毁之";又不纵欲,在古代帝王中实属罕见,"后宫嫔御,不过十余人"。更重要者,"性又果决,能断大事"。[24]

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特别是亲总万机之后,做出了哪些改革、决断了哪些大事呢?

1.抑制豪强,放免奴婢

武帝初行《刑书要制》,"及正(里正)、长(党长)隐五丁、若地顷以上,皆死"。[25]严厉制裁豪强隐庇丁男。他还下诏释放部分奴婢和杂户。保定五年(565)下诏:"江陵人(指被俘做奴的江陵人)年六十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宜赎为庶人"。建德元年(572)冬十月,又下诏:"江陵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26]建德六年(577)率军灭亡北齐后,又于二月癸丑(初十)下诏:"伪齐被接为奴婢者,不问官私,并宜放免"。八月壬寅(初一)又下诏:"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三科,因之永削"。十一月又下诏:"自永熙三年(534)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27]这项重要改革,为国家增加了劳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亦为国家增加了赋役对象,从而促进了国家的强盛。

2.压制佛教,令僧还俗

自从西汉末年,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内地以来,经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北周武帝掌权前,已经成为儒、道、佛三教之一。佛教因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故又称释、释教。武帝尊儒是一贯的。天和元年(566)"五月庚辰(初四),帝御正武殿,集群臣亲讲《礼记》"。三年(568)八月,"癸酉(初十),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28]四年(569)二月,"戊辰(初八),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建德元年(572)正月戊午(十五),"帝幸玄都观,亲御法座讲说,公卿道俗论难,事毕还宫"。这些都是用儒家学说,驳斥佛、道二教,为他压制佛、道,特别是反佛做好准备。这年三月杀掉宇文护之后,他便公开压制和反对佛教。建德二年(573),"十二月癸巳(初一),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等)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三年(574)五月,"丙子(十七),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教者,尽除之"。[29]北周武帝推行如此政策,一是出于尊儒;二是出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灭掉北齐的现实需要。据有的史学家统计,武帝灭佛前,北周寺院约万余座,僧侣约一百万,约占政府编户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30]这不仅使政府的赋役对象大为减少,而且缩小了士兵的来源。因此,北周武帝志在富国强兵、消灭北齐,就需要"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31]灭齐后,又在关东毁佛,废弃四万座寺庙,迫使三百万僧侣还俗,成为农户。毁佛的结果,"租调年增,兵师日盛"[32]

3.改革兵制,训练军队

北周武帝宇文邕亲自掌权后,改革府兵制,将军士改为侍官,直接归皇帝指挥;还从汉族农民中招募府兵,改变府兵制的鲜卑族落后形式。建德三年(574)十二月,"丙申(初十),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33]军士改为皇帝的侍官(即卫兵),百姓均可应募,不局限于鲜卑人,并除其县籍,另立军籍,免除赋役。

北周武帝亲自练兵、带兵。史载,"每行军,亲在行阵,步涉山谷,人所不堪;抚将士有恩,而明察果断,用法严正。由是将士畏威而乐为之死"。[34]他"以海内未康,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齐之役,见军士有跣行(光脚)者,帝亲脱靴以赐之"。"至于征伐之处,躬在行阵"。"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强"。[35]北周武帝改革府兵制,亲自练兵的结果,极大地增强了北周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他能够指挥军队灭亡北齐、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

【注释】

[1]《周书》卷二《文帝纪》。

[2]《资治通鉴》卷一六六。

[3]《周书》卷三《孝闵帝纪》。

[4]王仲荦著作集《北周地理志》(上)载,"夏州治img11绿","img12绿治统万城",统万城亦称统万突,为赫连勃勃所建。统万城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南境白城子亦曰横都城"。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119—122页。

[5]《周书》卷四《明帝纪》。

[6]《周书》卷五《武帝纪》。

[7]《资治通鉴》卷一六六。

[8]《周书》卷十一《晋荡公护传》。

[9]《资治通鉴》卷一六六。

[10]《周书》卷十五《于谨传》。

[11]《资治通鉴》卷一六六。

[12]《资治通鉴》卷一六七。

[13]《周书》卷十六《赵贵传》。(www.daowen.com)

[14]《周书》卷二十九《宇文盛传》。

[15]《周书》卷十六《独孤信传》。

[16]《周书》卷三《孝闵帝纪》。

[17]《资治通鉴》卷一六七。

[18]《周书》卷四《明帝纪》。

[19]《周书》卷四《明帝纪》。

[20]《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

[21]《资治通鉴》卷一六八。

[22]《周书》卷五《武帝纪》。

[23]《资治通鉴》卷一七一。

[24]《周书》卷六《武帝纪》。

[25]《资治通鉴》卷一七三。

[26]《周书》卷五《武帝纪》。

[27]《周书》卷六《武帝纪》。

[28]《周书》卷五《武帝纪》。

[29]《周书》卷五《武帝纪》。

[30]参阅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4页。

[31]《广弘明集》卷二十七。

[32]《广弘明集》卷十。

[33]《周书》卷五《武帝纪》。

[34]《资治通鉴》卷一七三。

[35]《周书》卷六《武帝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