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西魏北周与长安文明梁元帝的焚书折剑

西魏北周与长安文明梁元帝的焚书折剑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岳阳王萧詧时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杀其兄誉,遂结仇隙。十一月,梁元帝在江陵外城的津阳门外举行阅兵式,"遇北风暴雨,轻辇还宫"。城被魏军攻陷时,元帝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毁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十二月,元帝被西魏杀死,年四十七岁。梁元帝在危难之际"焚书折剑",以为文武道尽。梁朝的迅速败亡,恰恰证明梁元帝缺乏文韬武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西魏北周与长安文明梁元帝的焚书折剑

三、梁元帝的"焚书折剑"

取蜀战役的胜利,并未使宇文泰陶醉。他欲乘胜吞并江陵,乃召荆州刺史长孙俭,问其攻取之谋。俭说:"今江陵既在江北,去我不远。湘东即位,已涉三年。观其形势,不欲东下(不想定都建康)。骨肉相残,民厌其毒。荆州军资器械,储积已久,若大军南讨,必无匮乏之虑。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经。国家既有蜀土,若更平江汉,抚而安之,收其贡赋,以供军国,天下不足定也。"[28]宇文泰甚为赞赏,令俭回荆州秘密准备。宇文泰伐江陵另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在南梁内部有其附庸。岳阳王萧詧时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杀其兄誉,遂结仇隙。据襄阳来附,仍请王师"。至于说梁元帝"密与齐氏(北齐)通使,将谋侵轶"[29],或说梁元帝接待魏臣宇文仁恕不及齐使[30],或说梁元帝"遣使请据旧图以定疆界,又连结于齐,言辞悖慢"[31],都不过是宇文泰发动战争的种种借口。因为梁元帝根本没有侵犯西魏的意图和条件,在宇文泰发兵前夕,他还在江陵龙光殿讲述《老子》,宰相王褒为其执经[32]

554年(西魏恭帝元年,梁元帝承圣三年)十月,宇文泰遣柱国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率兵五万,从京师长安出发,南伐江陵。于谨"性沉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因军功进位西魏柱国大将军,为伐江陵的全军主帅。宇文泰亲至青泥谷饯别。长孙俭问于谨:"为萧绎之计,将欲如何?"谨说:"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阳,是其上策;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若难于移动,据守罗郭,是其下策"。俭问:"揣绎定出何策?"谨说:"必用下策"。俭又问:"彼弃上而用下,何也?"谨说:"萧氏保据江南,绵历数纪。属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齐氏之患,必谓力不能分。且绎懦而无谋,多疑少断。愚民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所以用下策也"。结果不出谨之所料。梁武宁(治今湖北荆门市东北)太守宗均报告魏兵将至,元帝召集群臣谋议。大将胡僧祐、太府卿黄罗汉说:"二国通好,未有嫌隙,必应不尔"。曾出使西魏的侍中王琛也说:"臣揣宇文容色,必无此理"。于是元帝再遣王琛出使西魏,以探听虚实。三天后,于谨统率的西魏大军已到樊、邓(今湖北襄樊市),梁王萧詧率众迎接。元帝正在讲《老子》,闻听魏军将至,停讲,"内外戒严"。王琛至石梵(今湖北钟祥)未见魏军,驰书报黄罗汉:"吾至石梵,境上帖然,前言皆儿戏耳"。元帝闻知,"复讲,百官戎服以听"。又过了一日,元帝才派人去建康,征王僧辩为大都督、荆州刺史,命陈霸先徙镇扬州。但王僧辩等人并不知江陵危在旦夕。郢州(治今湖北武昌)刺史陆法和闻魏军至,自郢州入汉口,将赴江陵,元帝竟遣人制止,说:"此自能破贼,但镇郢州,不须动也!"法和奉命返回郢州。致使江陵决战开始后,梁军几支主力皆不在江陵。

十一月,梁元帝在江陵外城的津阳门外举行阅兵式,"遇北风暴雨,轻辇还宫"。这时西魏军队已渡过汉水,宇文护、杨忠率领的精锐骑兵袭占了江津(今湖北沙市东南),截断了江陵东路。次日宇文护攻占武宁,俘虏太守宗均。当天,元帝乘马出城,令在城周围六十余里插木为栅,领军将军胡僧祐都督城东诸军事,左仆射王褒都督城西诸军事,做出死守江陵的姿态。魏军很快进抵木栅之下,梁军被迫出战。这时梁元帝才令广州刺史王琳为湘东刺史,使率兵入援,但为时已晚。不久栅内失火,烧掉数千家及二十五座城楼。元帝眼望着魏军渡江,"四顾叹息"。于谨下令包围江陵,于是"中外信命始绝"。城危时元帝才想到援军,裂帛为书催促王僧辩:"吾忍死待公,可以至矣!"王琳率军至长沙,派人通报江陵,途中又被魏军俘获。"时征兵四方,皆未至"。西魏军全面攻城,主将胡僧祐亲临督战,中箭身亡,梁军遂崩溃,叛军开西门放入魏军。元帝与太子、王褒、谢答仁、朱买臣退保内城,并令两个侄子大封、大圆(简文帝之子)到于谨军营为人质以求和。城被魏军攻陷时,元帝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毁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望着熊熊大火,他准备赴火自焚,被宫人和左右大臣劝止。他又以宝剑砍柱令折,叹息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接着命人作降文,要向西魏投降。谢答仁、朱买臣劝他趁黑夜突围渡江,隔江就是任约指挥的梁军。他素不便骑马,说:"事必不成,只增辱耳!"[33]王褒劝他投降。于是元帝白马素衣出东门,向西魏主将于谨投降。他的侄子、梁王萧詧亦趁机污辱他。十二月,元帝被西魏杀死,年四十七岁。于谨等"并虏其百官及士民以归。没为奴婢者十余万,其免者二百余家"[34]。西魏占领襄阳,立萧詧为梁主,居江陵城东,为其傀儡;梁将王僧辩、陈霸先另于丹阳(今南京附近)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梁王。从此梁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西魏宇文泰灭梁战役,前后不过一个多月,就击败了梁朝并杀掉了元帝,原因何在?梁元帝在危难之际"焚书折剑",以为文武道尽。有人问他"何意焚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35]这种"读书亡国"论当然是十分错误的。梁朝的迅速败亡,恰恰证明梁元帝缺乏文韬武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史载,萧绎"聪悟俊朗,天才英发",五岁能诵《曲礼》,虽幼盲一目,但"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著述甚多有周易讲疏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荆南志》一卷、文集五十卷等等[36];同时他又十分残忍,刑罚严酷。他闻听武陵王萧纪东下,令人画版为纪像,亲钉支体;战败萧纪后,命两个侄子绝食狱中致死;直至西魏围攻江陵,"狱中死囚且数千人,有司请释之以充战士",他不许,"悉令棓杀之,事未成而城陷"[37]。他为政和对西魏的战争,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其一,依靠王僧辩、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后,本该还都建康,但却在江陵即位,又听信胡僧祐、黄罗汉等人的"建业王气已尽","荆州洲数满百,当出天子"的胡说,不顾王褒、朱买臣等人的反对,决定定都江陵。因为"时群臣多荆州人",元帝"以建康彫残,江陵全盛,意亦安之"[38]。结果使都城邻近西魏,又无险可守,处于西魏的兵锋之下。其二,面对魏军的威胁,本该采取移都建康的上策,却恰恰选择了于谨所预料的死守江陵的下策。其三,闻听魏军南下,本应采取有力措施立即调动几支主力军援救江陵,却与近臣作出魏军不会南下的错误判断,甚至拒绝陆法和率军赴江陵增援,这一方面说明对部众的猜忌,另一方面亦说明对西魏的进犯缺乏应有的警惕和防备。其四,在魏军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全无决断,乱了阵脚,但仍有诗兴,夜晚巡城时"犹口占有诗,群臣亦有和者"[39]。他忽而四顾叹息,东躲西藏,忽而"焚书折剑",欲投火自焚,忽而又决意投降,甚至连纵死囚为战士的建议亦拒不接受。因此可以说,梁朝的败亡是必然的。梁元帝死不足惜。可惜的是梁朝广大臣民的遭殃和十四万卷图书的被焚。西魏军队进攻江陵,数千家民宅被烧毁,杀人无数,连官吏亲属亦不能幸免。"中书郎殷不害先于别所督战,城陷,失其母,时冰雪交积,冻死者填满沟堑,不害行哭于道,求其母尸,无所不至,见沟中死人,辄投下捧视,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哭不辍声,如是七日,乃得之"[40]。这是何等悲惨的场面。而梁元帝焚毁的十四万卷图书,从数量上说,占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41]。这的确是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从西魏宇文泰方面来说,正值开疆拓土、事业兴旺之际。废帝二年(553)二月,平定东梁州。三月,宇文泰遣尉迟迥率军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八月,尉迟迥"克成都,剑南平"。十一月,尚书元烈"谋作乱,事发,伏诛",进一步铲除了皇族元氏势力。三年(554)正月,宇文泰废元钦(废帝)另立齐王元廓,是为恭帝,把军政大权更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里[42]。于是趁梁朝三方萧纪已灭、萧绎无备、萧詧降魏的有利时机,遣名将于谨等,一举攻占江陵。因此,其胜利也是必然的,是宇文泰统一兼并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其一,为后来北周武帝灭北齐,进而为隋文帝灭陈,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其二,王褒、庾信等一批南梁学者,作为西魏的战利品来到长安,他们的文化活动开了隋唐时期南北文化交融的先河[43]。当然,广大百姓和历史文化为此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注释】

[1]据《梁书》卷三《武帝纪》记载,梁武帝曾八次幸同泰寺,其中三次舍身为奴,后两次都是公卿用钱一亿万才赎回的。

[2]《资治通鉴》卷一五九。

[3]《梁书》卷五十五《武陵王纪传》。

[4]《周书》卷四十八《萧詧传》。

[5]《资治通鉴》卷一五九。

[6]《资治通鉴》卷一六。

[7]《梁书》卷三《武帝本纪》。

[8]《梁书》卷四《简文帝纪》。

[9]《资治通鉴》卷一六二。

[10]《资治通鉴》卷一六二。

[11]《资治通鉴》卷一六二。

[12]《资治通鉴》卷一六三。

[13]《梁书》卷四《简文帝纪》。

[14]《南史》卷五十三《梁武帝诸子传》。

[15]《南史》卷五十三《武陵王列传》。

[16]《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17]《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18]详见拙作《宇文泰的擢拔廉吏与西魏的经济发展》,载《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拙作《论西魏与东魏之间的几次战役》,载《北朝研究》1996年第1期。

[19]《周书》卷二《文帝纪》。(www.daowen.com)

[20]《北史》卷九《周本纪》。

[21]《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22]《周书》卷二十一《尉迟迥传》。

[23]《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24]《梁书》卷五十五《武陵王纪传》。

[25]《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26]《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27]《周书》卷二十一《尉迟迴传》。

[28]《周书》卷二十六《长孙俭》。

[29]《周书》卷十五《于谨传》。

[30]《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31]《周书》卷二《文帝纪》。

[32]《梁书》卷五《元帝纪》。

[33]《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34]《周书》卷二《文帝纪》。

[35]《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36]《梁书》卷五《元帝纪》。

[37]《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38]《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39]《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40]《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41]详见葛剑雄:《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读书》1995年第6期。

[42]《周书》卷二《文帝纪》。

[43]详见拙作《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文化》,载《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