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尔朱荣集团与北魏皇权的斗争:西魏北周与长安文明

尔朱荣集团与北魏皇权的斗争:西魏北周与长安文明

更新时间:2025-01-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最终导致北魏统治阶级大分裂的,是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六镇起义的性质属于人民的反抗,这是毫无疑义的。六镇起义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根本原因是由于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其性质既属于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又有下层边将、镇兵、镇户反抗最高统治集团的成分。

一、尔朱荣集团与北魏皇权的斗争

鲜卑族入居中原之初,曾经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民族。经过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北魏,是一个统一北方的政权。但不久它却中途衰落,这似乎偶然的变故实际上又在情理之中。

第一,孝文帝的改革没有也不可能制定出遏制腐败的机制。孝文帝的改革是一次较为全面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以及把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汉族聚居的中原之地洛阳等等,称之为是一次大规模的汉化改革,亦不过分。这次汉化、封建化改革,使拓跋鲜卑摆脱了野蛮落后状态,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兴地主集团,荡涤了中原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为隋唐盛世奠定了政治和文化基础;创建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孝文帝末年,已经是"公私丰赡"、"府藏盈积"[1],"国家强富"[2],从而扭转乾坤,变历史进程下降为回升,为隋唐盛世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以孝文帝为首的拓跋鲜卑以罕见的魄力在接受汉化改造的同时对中原文化进行反改造,对封建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3]学术界那种否定孝文帝改革的意见是不足取的。但是同以往任何一次改革一样,孝文帝改革没有也不可能制定出遏制腐败的机制。这不是孝文帝的过错。由于历史的局限,以皇权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政体,没有相互监督的职能;又由于落后民族入居先进民族地区,统治阶级的贪婪奢侈,也随着政治欲望同时增长。不仅一些贵族本人贪婪成性,肆意搜括民财,而且朝廷还大加赏赐,供其任意挥霍。孝文帝共六个异母弟弟,除彭城王勰较廉洁之外,其他五王皆贪婪成性。初,"诏以禧元弟之重,食邑三千户,自余五王皆食邑二千户。"孝文帝死,咸阳王元禧受遗诏辅政,成为宰辅之首,"禧性骄奢,贪淫财色,姬妾数千,意尚不已,衣被绣绮,车乘鲜丽,犹远有简娉,以恣其情。由是昧求货贿,奴婢千数,田业盐铁遍于远近,臣吏僮隶,相继经营。"后因谋反被擒,死前还念念不忘"一二爱妾",死后其家财"悉以分赍高肇、赵修二家。其余赐内外百官,逮于流外,多者百余匹,下至十匹"。赵郡王元千亦"贪淫不遵典法",初封河南王,又改封赵郡王,孝文帝"赐杂物五百段,又密赐黄金十斤",并亲饯于近郊。广陵王元羽"少而聪慧,有断狱之称",孝文帝时曾掌管京师司法,后因留守代京有功,增邑五百户,但他执法犯法,因奸淫员外郎冯俊兴妻,夜被俊兴打成重伤,匿伤日久死于王府,宣武帝除赏赐丰厚的丧葬之物外,还有"钱六十万,布一千匹"。高阳王元雍,"识怀短浅,又无学业,虽位居朝首,不为时情所推",但却增封一千户,"岁禄万余,粟至四万,伎侍盈房",原宠崔氏,后"多幸妓侍,近百许人",竟殴杀崔氏。北海王元详"美姿容,善举止",仪表堂堂,"而贪冒无厌,多所取纳,公私营贩,侵剥远近,嬖狎群小,所在请托。珍丽充盈,声色侈纵,建饰第宇,开起山池,所费巨万矣"。孝文帝对这样的一个腐败分子仍然"以少弟延爱",宣武帝"景明初,复以季父崇宠,位望兼极,百僚惮之"。"详虽贪侈聚敛,朝野所闻,而世宗(即宣武帝)礼敬尚隆,凭寄无替,军国大事,总而裁决"。六王中的彭城王元勰"博综经史,雅好属文",参与孝文帝改革,宣武帝时却遭诬陷被权臣毒杀,"勰既有大功于国,无罪见害,百姓冤之。”[4]北魏政权掌握在如此腐败的官僚手中,怎能不衰落!

第二,政治腐败引起人民的反抗。自西汉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内地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拓跋鲜卑原居大兴安岭北部,与佛教无涉;入迁内地同汉族逐渐融合后,除太武帝灭佛外,其他皇帝大都爱好黄老,研习儒经,又崇信佛教。迁都洛阳后即大规模营建龙门石窟,就是明显的事例。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奢侈腐败,崇佛变成了佞佛。他们今世要享受尽人间的荣华富贵,还企求来世进入佛境的极乐世界。史载,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平城有寺约百所,僧尼两千余。全国有寺六千四百七十八所,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至宣武帝延昌年间(512—515),全国州郡僧尼佛寺有一千三百七十二所,至魏末"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5]。统治阶级的奢侈腐败和佞佛,广修佛寺,必然要加重对百姓的搜刮。冯太后兄冯熙在任州官时,"因事取人子女为奴婢,有容色者幸之为妾,有子女数十人,号为贪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亦崇信佛法,在诸州营建佛寺七十二所,"而在诸州营塔寺多在高山秀阜,伤杀人牛",有僧人劝止,他说:"成就后,人唯见佛图,焉知杀人牛也。"[6]至于最高统治者佞佛,对社会生产造成的破坏性则更大。公元518年就有人指出:"自迁都以来,年逾二纪,寺夺民居,三分且一","天下州镇僧寺亦然,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广大百姓田宅被占,只得逃亡。而留下的民户,又必须承担繁重的调役。"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7],中央皇权统治的基础动摇了。加之统治者忙于竞相奢侈,天灾频繁,百姓饥困,终于引起人民的反抗,爆发了北魏六镇兵民相联合的大起义。(www.daowen.com)

第三,人民的反抗导致统治阶级的分裂。北魏自建国起迄于灭亡,人民的反抗就不曾间断过。但最终导致北魏统治阶级大分裂的,是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六镇是指北魏初期都城平城北边从西向东的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个军事据点,是为防御柔然族南下而设置的。六镇起义的性质属于人民的反抗,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它算不上农民起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本身也是统治阶级内部分裂的一个标志。因为北魏统治者非常重视北方的防务,六镇的镇都大将等首领最初皆为拓跋鲜卑的宗王之类,连镇兵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权贵子弟。但自迁都洛阳以后,留在北方六镇的将兵,其社会地位逐渐低落,便产生了同北魏中央的矛盾冲突。六镇起义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根本原因是由于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其性质既属于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又有下层边将、镇兵、镇户反抗最高统治集团的成分。从正光五年(524)三月沃野镇镇民破六韩拔陵率众起义,"诸镇华夷之民,往往响应"[8],到次年六月起义失败;从孝昌元年(525)八月柔玄镇兵杜洛周等在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起义,鲜于修礼、葛荣等相继成为领袖,到永安元年(528)九月河北起义失败;从正光五年(524)六月羌人莫折大提、莫折念生父子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起义,到建明元年(530)四月万俟丑奴被擒,次年四月宿勒明达亦被擒,关陇起义最后失败。这次以六镇起义为主旋律的北魏末年大起义,长达七年之久,极大地震撼了北魏的统治。但是这次大起义并没有到"打垮了北魏的残暴统治"的地步,北魏王朝也没有"在汉族和人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宣告崩溃"。相反的,是北魏王朝消灭了各地的起义军。过去那种一味拔高人民起义作用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北魏末年人民大起义的真正作用就在于,进一步促进了北魏统治阶级的分裂,在镇压各地起义的过程中先后形成尔朱荣集团以及高欢集团和宇文泰集团,进而导致北魏皇权的衰落,以至于灭亡。

尔朱荣,字天宝,北魏塞上北秀容川(今山西西北之朱家川)契胡族人,其先居于尔朱川,故以尔朱为姓,"常领部落,世为酋帅"。高祖羽健,登国(386—396)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一千七百人跟从拓跋珪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曾祖、祖父、父亲和荣四代相继为契胡酋长,"家世豪擅,财货丰赢"[9],"畜牧尤蕃息,牛羊驼马,色别为群,弥漫川谷,不可胜数"。[10]这样富有的家族,缺少的唯有权力。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当六镇起义波及秀容川时,秀容人乞伏莫于聚众攻郡杀太守,南秀容牧子万于乞真杀太仆卿陆延,秀容酋长尔朱荣讨平之,因功升任直阁将军、冠军将军。这是尔朱荣夺权之争的起点。他"阴有大志,散其畜牧资财,招合骁勇,结纳豪杰,于是侯景、司马子如、贾显度及五原段荣、太安窦泰皆往依之”。[11]开始聚集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后因镇压各地起义有功,不断地加官晋爵,形成了一个可以左右朝廷的军事集团。武泰元年(528)二月,胡太后毒死孝明帝元诩,立元诩堂侄、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四月,尔朱荣以入匡朝廷为名,率军南下,与从子尔朱天光、从弟尔朱世隆等合谋,废元钊,另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孝庄帝诏以荣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等职,封太原王,食邑二万户[12]当尔朱荣率军渡河时,胡太后令后宫妃嫔皆出家,自己也落发为尼,尔朱荣遣人执胡太后及元钊,沉于黄河,并在陶渚(今河南孟县)纵兵乱杀,自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仪同三司义阳王元略以下,死者两千余人。[13]在这次"河阴之变"中,尔朱荣"把洛阳的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王朝的汉世族大地主消灭殆尽",[14]是对北魏统治的最沉重的打击,从此北魏皇权衰弱,军政大权落到尔朱荣集团手中。

但维护北魏皇权的人还有一定力量。史载,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以后,本欲自己当皇帝,"荣遂有大志,令御史赵元则造禅文,遣数十人迁帝于河桥",迫使孝庄帝请尔朱荣另择亲贤,只要"存魏社稷"即可。"荣既有异图,遂铸金为己像,数四不成。时幽州人刘灵助善卜占,为荣所信,言天时人事必不可尔"。弄得尔朱荣一时六神无主。他自己的心腹人司马子如等亦"陈不可之理",于是还奉孝庄帝,五月他率军回晋阳(今山西太原)。不久他镇压了葛荣起义军,将葛荣擒送洛阳,他因功授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增邑一万户,通前三万,"余官悉如故"。随后又取得河北七郡,"各万户通前满十万户为太原国邑",进位太师。"荣身虽居外,恒遥制朝廷,广布亲戚,列为左右,伺察动静,小大必知"。[15]尔朱荣集团的即将代魏,引起孝庄帝为首的北魏皇室的极大不满。孝庄帝"风神秀慧,姿貌甚美"[16],不甘心当傀儡。"魏主虽受制于荣,然性勤政事,朝夕不倦,数亲览词讼,理冤狱,荣闻之,不悦"。[17]双方矛盾加剧。永安三年(530)九月,尔朱荣自晋阳入洛阳宫中朝见,孝庄帝用伏兵计杀死尔朱荣及其子菩提、亲信文天穆等三十余人,并发诏指斥尔朱荣的罪恶,主要是"河阴之役,安忍无亲。王公卿士,一朝涂地,宗戚靡遗,内外俱尽。假弄天威,殆危神器"。[18]孝庄帝虽然亲手杀死尔朱荣,但并没有剪除尔朱荣集团。尔朱氏家族的军事实力仍在。尔朱荣从子尔朱兆、从弟尔朱世隆等起兵,十月在晋阳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改元建明,以尔朱兆为大将军,世隆为尚书令。十月攻入洛阳,囚禁孝庄帝(后遭杀害)。建明二年(531)二月,尔朱世隆等人以长广王元晔宗室"疏远,又无人望",改立孝文帝之弟广陵王元羽之子元恭为帝,改元普泰,史称节闵帝。"帝闭口八年,至是乃言,中外欣然以为明主,望至太平"。[19]尔朱氏集团同北魏皇权的斗争,既带有落后的契胡族与经过汉化改革的鲜卑族之间民族斗争的色彩,又具有中央皇权与跋扈擅权的将相斗争的性质。尔朱氏集团几经周折,终不能灭亡北魏的原因,一是表明落后的东西要战胜先进的制度,终归困难。二是北魏皇权仍有一定威望,而尔朱氏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尔朱兆率军攻入洛阳,俘虏孝庄帝,以为己功,而责备其叔尔朱世隆在朝日久,却不能使尔朱荣免遭杀身之祸[20];尔朱世隆废元晔立元恭,"尔朱兆以不预废立之谋,大怒,欲攻世隆。世隆使尔朱彦伯往谕之,乃止"。[21]尔朱氏兄弟叔侄之间的猜疑,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三是尔朱氏的残暴,丧失了民心。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河阴之下,衣冠涂地。此其所以得罪人神,而终于夷戮也"[22];荣从子尔朱兆攻入洛阳"扑杀皇子,污辱妃嫔,纵兵虏掠",后于三级寺害死孝庄帝。[23]荣从弟尔朱仲远"造荣启表,请人为官,大得财货,以资酒色。落魄无行"。他"天性贪暴,大宗富族,诬之以反,殁其家口,簿籍财物。皆以入己,丈夫死者投之河流。如此者不可胜数。诸将妇有美色者,莫不被其淫乱"。"仲远专恣尤剧,方之彦伯(仲远兄)、世隆最为无礼,东南牧守下至民俗,比之豺狼,特为患苦"。当时尔朱氏集团"天光(荣从祖兄子)控关右,仲远在大梁,兆据并州,世隆居京邑,各自专恣,权强莫比焉,所在并以贪虐为事,于是四方解体"。[24]他们是各地起义的镇压者,"所争唯权势,所好唯财色",遂导致"天下失望,人怀怨恨"[25],高欢集团乘机诛灭尔朱氏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