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想:英国文学思想史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想:英国文学思想史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文学思想出现了重要转变。与此前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相比,浪漫主义思潮具有以下六大特点。总之,英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它充满变革和想象,形成了一个充满动态变化的、有机发展的思想体系。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想:英国文学思想史

从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思想出现了重要转变。以布莱克、彭斯、华兹华斯等为先驱的一批诗人在创作手法上逐渐摒弃古典主义追求典雅、规范的原则,转向重个性、好想象、尚自然、反权威的创作思路。总的来说,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十分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境界的呈现,他们放弃了古代哲人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诗是模仿”的信条,也摒弃了哲学家贺拉斯所提出的“诗是甜美有用”的模式,构建了“诗即感情”的诗学格调,诚如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华兹华斯给诗歌所下的经典定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诗是否忠实于自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与诗人的真诚情感相吻合。

这种对情感的强调也体现于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观念中。几乎每一位浪漫主义诗人都考虑过“诗”与“美”的必然联系,不论是华兹华斯所强调的自然之美、济慈的纯美论,还是柯勒律治的有机主义美学观点,蕴含在美中的情感都是其最主要的元素。对他们来说,精神的升华、情感的纯洁便象征着美的实质,即柯勒律治所谓的:激情是诗的灵魂,情感是诗的精髓。

与此前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相比,浪漫主义思潮具有以下六大特点。一、浪漫主义运动崇尚自由,它对习俗的束缚和统摄始终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因为在浪漫主义文人眼中,这些习俗和规范通常会在科学、神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内桎梏人类的自由。二、浪漫主义的文学题材转向自然,与古典主义所擅长描写的市井宫廷题材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浪漫主义诗人看来,乡野村夫的质朴天真远胜于贵族绅士的矫揉造作。三、浪漫主义对人的内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它推崇自我表现,常将描绘对象转向人的内心,形成了重直觉、轻理性的特点。四、浪漫主义文学重想象,它将想象视作一种诗意的思维方式,力图通过想象创造出全新的艺术领界。五、浪漫主义文学表现出对“遥远”境界的向往,在想象力的推动下,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有的怀旧,以神话或中古时期的传说为依托,有的前瞻,以遥远未来为想象力恣意挥洒的空间,还有的向往遥远的地域,充满了异国情调,甚至有一些还带有超自然的色彩。六、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具有极强的革命性,它敢于反对权威、标新立异,对被压迫阶级表现出充分的同情,并试图改变腐朽、沉闷的社会氛围。应该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总体倾向是破旧立新、求变尚美的。(www.daowen.com)

当然,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不可能出现于一朝一夕之间,而是逐渐体现在作家的具体创作实践之中的。在英国文学思想史上,许多前浪漫主义诗人如爱德华·杨格、威廉·古柏等,都为浪漫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做出了贡献。不过,真正被当做浪漫主义先声并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诗人当属布莱克和彭斯,前者强调“诗意的想象”和“诗才”的重要性,预示了浪漫主义想象论、天才论的发展趋势,后者以深厚的农民情怀呼应了浪漫主义思潮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然而,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在英国的全面兴起则是以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两人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其中,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撰写的“再版序言”更被后人视作浪漫主义的美学宣言,他所提倡的诗歌题材、语言风格和想象媒介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如拜伦和雪莱等,以热情的诗歌、崇高的理想推动了革命浪漫主义的发展,并大胆地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叛逆。而在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身上,人们则发现了极具深度的艺术美学思想,他对“真”与“美”的论述以及对创作心理的探索无疑影响了后来的文学思想。到了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然而浪漫主义思想的余波仍然影响着当时的文人,在勃朗宁、丁尼生、拉斯金和罗塞蒂等人的诗作中,人们仍能感受到浪漫主义的文学气质。而这在身为文学家、史学家的卡莱尔身上则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他所倡导的英雄史观既反映出文学家对社会现状的思索,也表现出浪漫主义余波的力量。在经历了浪漫主义文学大潮后,站在浪潮尾声的诗人和批评家阿诺德对浪漫主义文学,尤其是19世纪上半叶的重要诗人,做出了评价,他的批评思想既反映出同时代人对文学的反思,也预示着下一个时代可能出现的思想变迁,这对我们理解文学思潮的发展是颇有助益的。总之,英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它充满变革和想象,形成了一个充满动态变化的、有机发展的思想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