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埃德蒙·斯宾塞:秩序与和谐的倡导者

埃德蒙·斯宾塞:秩序与和谐的倡导者

更新时间:2025-01-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宾塞的研究与其杰出的成就并不相称,在我国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秩序与和谐的积极倡导者。秩序与和谐便成为宇宙或自然永存的根本。人类必须依托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模仿建立自己的秩序与和谐。作为人文主义思想代表的斯宾塞在诗歌创作中反复表现的正是这种秩序与和谐的重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空前繁荣,而英国诗歌同样是花团锦簇,百花盛开。在长长的诗人名单中,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卓尔不群。他继承乔叟开创的清新、高雅的英国诗歌传统,并予以发扬和创新,创造出形式完整、流畅优美的“斯宾塞体诗节”(the Spenserian stanza),对英国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诗人的诗人”,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乔叟和弥尔顿齐名的四大诗人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宾塞的研究与其杰出的成就并不相称,在我国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不是斯宾塞不值得研究,也不是因为斯宾塞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三流诗人,可能是因为他与伟大的莎士比亚出生于同一个时代,他的才华和成就在莎士比亚灿烂而辉煌的成就面前显得有些黯然。这是斯宾塞的不幸,而作为后人我们对他研究乏力则更加重了他的悲哀。其实,斯宾塞对英国诗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诗歌中表现出的种种人文主义进步思想,同样是震撼人心的,同样值得我们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

斯宾塞的人文主义思想是由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真、善、美等种种丰富的思想构成的。他认为,广袤的宇宙存在着一种秩序和规律,使得宇宙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人类世界必须建立在这种和谐之中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人与自然只有保持一种契合与和谐,才能相安共处。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秩序与和谐的积极倡导者。斯宾塞还热衷于真、善、美的追求,他借助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极力追求爱与美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柏拉图主义”,即追求美、歌颂美、颂扬人性美。与此同时,他创造性地发扬了柏拉图主义,形成了一种适合他所生活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道德思想体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这一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以歌颂人性美为主要内容,同时批判封建道德观念,突出了人的价值,讴歌了人的伟大,彰显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斯宾塞毕业于剑桥大学。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他人生观、世界观宗教思想及诗歌创作影响甚深。在剑桥,他与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布里埃尔·哈维成为莫逆之交,并深受其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又结识了文艺复兴时期另一位重要诗人——哈维的外甥菲利普·锡德尼,并和锡德尼等人组成了文学社团“诗法社”,积极探讨和开展诗歌创作。当时的剑桥大学盛行基督教新教思想,排斥罗马天主教。斯宾塞受其影响,头脑中形成了浓厚的清教主义思想,拥护英国国教。这一宗教思想对他嗣后的诗歌创作影响甚深。

同时,斯宾塞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深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谙熟古希腊、罗马、意大利、法国等国的诗歌,善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和人文主义观点,阐释人生和社会,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提倡自我道德完善,追求真善美。作为一名新教徒,一位新柏拉图主义者,斯宾塞非常关注伦理道德问题,在宇宙观、爱情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人生、社会、道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些见解和思考在其诗歌作品中——如《牧人日历》(The Shepherd's Calendar,1579)、《爱情小调》(Amoretti,1591,1595)、《仙后》(The Faerie Queen,1589-1596)等——都一一得到了鲜活的体现,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思想内容,使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

在斯宾塞看来,诗歌是行星般的音乐〔8〕,不仅富有优美的音乐性,悦耳动听,而且还具有宇宙和谐的天体音乐的特质,诗歌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宇宙与自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常常是互相称谓,彼此指涉,而模仿自然则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倾向,也是斯宾塞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法。宇宙中万物并存,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运动轨迹并行不悖,和谐相处。秩序与和谐便成为宇宙或自然永存的根本。人类必须依托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模仿建立自己的秩序与和谐。不论何时,不论在什么朝代,也不论是什么国家,建立和确保和谐的秩序都是必不可少的,是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人文主义思想代表的斯宾塞在诗歌创作中反复表现的正是这种秩序与和谐的重要思想。而斯宾塞这一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柏拉图和菲利普·锡德尼(Sir Philip Sidney,1554-1586)的影响不无关系。

浩瀚宇宙,世间万物,处处体现出秩序、和谐与美丽。宇宙是自然创造而存在的,人与宇宙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人在一定意义上便是一种小宇宙,同样具有秩序、和谐和美丽。斯宾塞认为,人通过理性世界对宇宙产生感应,以宇宙的精神世界作为自己的归宿。而认识宇宙便是认识自我,人与宇宙的关系是人天对应的关系,是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关系。这种对理性的追求,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带有一定的基督教神学色彩,在斯宾塞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种宇宙观以及大小宇宙、天地对应的关系在斯宾塞的诗歌中通过诸多意象得到了生动的诠释。“金链”便是其中之一。斯宾塞在《仙后》第一卷中就用这样的意象赞美主人公亚瑟王子:“美丽的金链啊,你把各种品德/以爱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第九章第一节)。金链的意象寓意十二种品德,集中体现在亚瑟王子身上,暗示他是品德高尚、形象完美的象征。《仙后》原计划写成十二卷,每一卷描写一位仙国骑士,每一位骑士代表着一种品德,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塑造人类的十二种品德。在第三卷,代表节制的该恩爵士与代表贞洁的布利托玛因误会发生冲突,经过亚瑟王子调解,两者尽释前嫌,使节制和贞洁两种品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亚瑟王子也融入这样的和睦,连接在那条和谐的金链上面”。在这种和睦的氛围中,他们缔结了深厚的友谊。而“友谊”在希腊文中原意指的就是“爱”。因此,爱把各种品德连成一条金光闪闪的“金链”,结成了人间的和谐。

斯宾塞通过“金链”的意象表达了建立人间和谐的理念,不仅反映了他对宇宙和谐、社会秩序和人间友爱的人文主义者的渴望,同时还包含了他丰富的道德思想。这一思想通过亚瑟王子很好地展现了出来。王子通过每一卷故事,帮助每一位骑士,解救他们于危难之中,成功地维护了他们所代表的道德,使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可谓是人之精灵,王子是斯宾塞不懈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化身。而亚瑟王子同仙后的结合,更是美与美的结合。亚瑟王子犹如一条金链,把《仙后》十二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世界。

“金链”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在的美学思想。以“金链”代表整体,以每一节链子代表个体,个体与个体环环相连,形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美丽的画面。这种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关系是世间万物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包括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者在内的所有渴望社会进步者的共同追求,体现了斯宾塞深刻的哲学思考,表现了斯宾塞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而又敏锐的洞察。斯宾塞的这些理念在他的优美诗篇中演绎得栩栩如生。他的作品是部分与整体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正如前文所述,《仙后》中十二种美德合在一起,构成了完美的整体。这种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在《牧人日历》中也表现得相当成功。该诗由十二首牧歌组成,每一首牧歌与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某一月相对应。十二个月构成一年,形成春夏秋冬,组成一个完整的轮回。它既有季节变化,又有不同的人类活动,既表现上帝造物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又体现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而无论是季节的不同,还是人类活动的迥异,最终趋向的都是各部分的统一与整体的完美。日历上的十二个月犹如“金链”上一个个不同的链条,呈现出多元性,而人处在链条的不同位置并展开纷繁的活动,表现出生活的多姿多彩。这种个体与整体的完美统一形成了宇宙的和谐,构成了人间的秩序,是斯宾塞宇宙观的核心。宇宙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哲学层面讲,实质上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这两种不同世界的体验人都拥有。人能够运用物质世界中的诗歌艺术形式展现精神世界,展现宇宙观,展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联系。“金链”就是展现这些内容的重要的诗歌意象。斯宾塞把人放在“金链”的中心位置,因为人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融入自己灵与肉的单一实体中,成为沟通尘世与天国的重要桥梁。斯宾塞对人如此重视,将此地位提高到如此高度,对此价值如此肯定,颠覆了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了斯宾塞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如果说斯宾塞借用“金链”的意象表达秩序、和谐的美学思想,那么“圆”则是他用来展示完美和永恒的另一重要意象,是他宇宙观的另一表现形式。“圆”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具有容纳万物的特质,是完美的代表,永恒的象征。地球是圆的,宇宙据信也是圆的,圆可以进行无穷无尽的运动,周而复始,是人世间死亡或再生的最好表现形式。生与死,死与生,生生不息,万物绵延不断,构成了一个无穷的循环,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在《仙后》中,斯宾塞便利用“圆”的意象或圆形运动表现完美性。全诗的谋篇布局首先就显示了这种特点。全诗记述十二位骑士以仙国为中心,受仙后派遣外出铲除妖魔,保障天下太平。他们历经千山万水,遭遇重重危险,顺利完成任务后,各自又回到仙后的宫廷,形成了一个以仙后为中心的完美的循环或曰圆形运动,秩序井然,和谐默契。

然而,斯宾塞认为,这种循环往复的圆形运动并不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复始运动。在他看来,每次运动都是在前一次运动的基础上在更高、更完美的层面上运动,直至永恒。在《仙后》第三卷第六章中,斯宾塞描写了阿多尼斯花园中具有变化和永恒双重性质的“老守护神”。他给“赤裸裸的婴儿”穿上永恒的“形式”衣服,然后送他们出去旅行,穿越圆形的生命之路。那些穿上这类衣服的婴儿,“再次进入富于变化的世界,直到重返他们当初的出生地,像一个车轮,从老到新旋转不已”(第33节)。这些婴儿在像车轮一样旋转时,他们的外表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完美,而且通过他们内在的实质通向永恒。这种通向永恒的变化是斯宾塞通过《仙后》表现的重要思想,也是他对事物运行规律的独特认识,是他对和谐与完美的哲理性的解读。

此外,时间观也是斯宾塞思想的重要内容。时间在斯宾塞看来呈现出多维的特质,既有宇宙时间,也有现实时间,彼此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转化。正是由于时间的这种灵活性,斯宾塞在《仙后》中把历史、传说、神话与现实揉为一体,相互交织,不断转换,从而使其叙述时间异常丰富,十分灵活,既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又淡化了想象与真实的区别,使现实中的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一般,而虚幻的世界犹如现实世界一样。在这部鸿篇巨作中,诗人采用倒叙、时间错置等不同手段,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物,如英雄人物亚瑟王子、16世纪英格兰的红十字骑士、神秘仙国的女王、文艺复兴时期的伊丽莎白女王、没有任何确定时间的月亮女神戴安娜、爱神维纳斯以及许多其他神祇和仙国人物,全部置于《仙后》之中,相互指涉,彼此借代,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多维时间里的动人故事,把斯宾塞的创作思想诠释得淋漓尽致。在斯宾塞看来,天使代表宇宙时间,传播着上帝的博爱,体现了上帝的神性。在《仙后》第二卷第八章中,诗人描写了这样一位天使。他金光闪闪,洁白如玉,英俊潇洒,具有永恒的青春,时刻焕发着青春的朝气,将上帝的博爱播撒人间。这位天使无疑是上帝神性的体现。而具有这种神圣之爱和神性的,在诗篇中还有其他诸多天使,如月神戴安娜、爱神维纳斯、美慧女神等。戴安娜是纯洁的化身、神圣之爱的代表、精神之爱的象征,是斯宾塞理想中完美女性的最高代表。而代表世俗之爱的维纳斯,也是美的使者、爱的象征,是斯宾塞完美女性的又一代表。这两位分别代表精神之爱和世俗之爱的天使,构成了斯宾塞理想中的完美女性的完整含义。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美都超越了现实时间(或曰物理时间)的限制,体现了具有浓郁人文主义思想的斯宾塞对人性美的崇高期待,通过她们永恒性的特质,表达了将这种美永驻人间的盼望。

斯宾塞还通过《仙国》中的维纳斯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了自己的和谐理念,歌颂了和谐和自然之美。她和自己的美慧三女神居住的尘世乐园,青山碧水,鸟语花香,四季常青,同伊甸园毫无二致。维纳斯在美慧三女神和裸体侍女一层又一层的包围中,伴随着悠扬动听的牧笛,犹如千姿百态的美丽蝴蝶一般翩翩起舞,简直就是一幅极其美丽动人的风景画。画面里,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和谐,音乐、舞蹈,还有那圆圆的载歌载舞的阵形,无不表现出和谐之美。而美慧之神又是“谦恭有礼”的代表。彬彬有礼、待人谦和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斯宾塞将这诸多和谐构建的境界同维纳斯和三女神融为一体,展示了这种和谐美、自然美、人性美的永恒性,表现了斯宾塞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同时也是他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天使代表着永恒的时间、不朽的美德,具有这种特质的天使或天使般的人物在《仙后》中还有许多,如神圣之宫的女主人凯丽娅的三个女儿。她们分别代表着基督教的三大美德:信仰、希望和博爱,而作为其母亲的凯丽娅则集这三种美德于一身,更是美德的典范,集众美于一身。她的完美以及她三个女儿天使般的特质,是斯宾塞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是对她们所代表的人性的大力颂扬。

仙国跨越无限的时空而永恒,仙国里的天使表现出完美的品德而不朽。斯宾塞通过这种永恒和不朽表现自己对美与和谐的理解,阐释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为了突显这种美与和谐,斯宾塞还在《仙后》中描写了天空与地狱对应,描写了地狱中的种种邪恶,描写了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善恶大战、美丑之争。正义与邪恶的战斗、美与丑的对决,构成了仙国生活的重要内容,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便成为仙国弘扬的主旋律。显然,《仙后》是一部跨越时空界限的善恶交战史,不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社会生活中,抑或是在宗教领域,善恶之战都是此起彼伏、惊心动魄的。个人美德与邪恶诱惑,社会正义与丑恶,英国国教与罗马天主教,它们相互较量,互相斗争,使得《仙后》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正义感。

这种惊心动魄的善恶之战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当时的英国工业发展迅猛,对外贸易发达,伊丽莎白女王开明,社会繁荣。然而,斯宾塞清晰地看到了在英国社会逐渐强大和繁荣的表象背后,正涌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和冲突,英国国教与天主教的博弈,失去土地的农民与地主的冲突,资产阶级支持的王朝与封建领主的较量,西班牙的虎视眈眈,英国殖民地爱尔兰局势的动荡不安,再加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性堕落,道德沦丧,社会处于一种浑浊、动荡甚至无序的状态。《仙后》通过善恶之争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社会现实。诗人试图表明,神圣的力量要战胜混乱、无序的邪恶力量,创造出有序、和谐的现实。在现实中引领这场斗争的便是伊丽莎白女王。斯宾塞刻画的仙后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涉伊丽莎白女王。在她的领导下,英国经历着一场又一场人妖大战,善恶斗争。诗人希望这位人间的仙后能够结束英国混乱、动荡、无序的状态,带领她的“天使”们营造一个黄金时代,开辟一个和谐的新纪元,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间天堂。这是斯宾塞这部史诗所蕴藏的丰富的治国理念。

繁荣与安宁背后掩藏着风风雨雨。伊丽莎白时代的这一社会特征,除了在《仙后》中得到清晰的表现之外,斯宾塞在《牧人日历》中又进一步作了表述和阐释。虽然与史诗《仙后》相比,《牧人日历》不是鸿篇巨作,与《爱情小调》相比,也不是那么情意绵绵,但是它却最逼真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最准确地把握了伊丽莎白时代生活的脉搏,最透彻地表现了斯宾塞对这一现实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牧人日历》探讨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是认识伊丽莎白时代生活的一部重要文献,寄托着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强烈憧憬,是斯宾塞和谐思想的又一佐证。

在这首诗中,斯宾塞采用隐喻的手法,影射英国危机重重,不和谐成了社会的突出特征。斯宾塞通过主人公狄根和霍比诺尔之口描写了当时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态度。霍比诺尔认为,社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社会的存在是这种规律发展的结果。社会中有阶级之分,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个特定的阶级,应该安于自己所处阶级中的位置,不能逾越等级结构之雷池,即便遇到种种不公,也应该学会忍耐,因为他坚信只有忍耐才能与矛盾重重的社会和平共处。忍受种种社会的不公,是冥冥之中一种不可知力量的安排,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对人的意志的考验。简言之,隶属于什么阶级,承受何种生活,是命中注定的,不可更改的,那些遭受不公和苦难之人,唯有忍耐和接受,才能避免更大的灾难和不幸。显然,这是一种逆来顺受的思想。这种思想却受到了狄根的猛烈批评。他认为,人的命运并非上帝安排的,社会中的阶级差别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生造成的,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酿造的。统治阶级和权势人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各种方法,采用各种借口,盘剥公民百姓,迫使百姓难以生存。狄根认为,贫苦大众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奋起反抗,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铲除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避免悲剧的一再发生。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斯宾塞通过这两种迥然各异的思想冲突,在诗中比较含蓄地表明,自己拥护这种积极的态度。他指出,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改革势在必行,这是谁也逆转不了的社会潮流。他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种种社会问题,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以保障社会在良性的状态下有序发展。这是斯宾塞通过该诗含蓄而又委婉地表达出的治国思想。(www.daowen.com)

其实,这种和谐与秩序的思想通过该诗的结构便可一览无余。这首仿照罗马诗人维吉尔写成的田园诗作共有12篇,每篇正好对应一年中的一个月份,对应得非常贴切,显得井然有序。作品以淳朴和谐的乡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热情赞美了人与自然的默契、和谐和融合。可以说,该诗的结构与思想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使斯宾塞的思想更加清晰地彰显出来。

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斯宾塞同莎士比亚一样,也认为追求爱情幸福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人性的本能反应和自然追求,崇尚爱情和婚姻自由就是崇尚人性,崇尚真、善、美。斯宾塞的这种爱情观是他“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在他的诗歌作品,尤其是《爱情小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爱情小调》共有88首短诗,全部是用十四行诗体写成,结构工整,形式完美,富有韵律,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即爱情不朽。该诗集是斯宾塞献给爱妻伊丽莎白·博伊尔的结婚礼物,记录了他向妻子求婚、恋爱的全部过程,是他们爱情最忠实、最真诚的记载。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一种新的思想,即人们认为诗歌能使真、善、美不朽,使爱情永恒。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如此,斯宾塞的《爱情小调》也是一样。斯宾塞在诗中同样热情讴歌了美好的爱情。在第75首中,诗人写道:“死亡虽能把全世界征服,/我们的爱情却会使生命不枯。”这是《爱情小调》诗集中一首著名佳作中的两行。诗人摄取了一个情人幽会的场景。在海浪拍岸的海边,诗人将恋人的名字写在沙滩上,海水随即将之冲掉,诗人再写,海水又将之冲刷。毫不气馁的诗人反复地写,恋人劝他别再徒劳,因为她知道自己将腐烂如秋草,她的名字也将化为乌有。然而,诗人依然坚持不懈,因为他深信:“我的诗篇会使你的品德永留,”“我们的爱情却会使生命不枯。”诗人在这里热情讴歌了心灵之美和纯洁爱情两个主题,坚信心灵之美将永驻人间,纯洁爱情将超越死亡成为不朽。

美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吟诵的主题。然而,如何既不落俗套又独具匠心地描写美,却并非易事。斯宾塞的这首诗可称得上是一首难得的上乘之作。它将恋人的美貌描述得真真切切,细致入微,动人心弦。诗人起笔就热情赞叹恋人的容貌之美:闪光的金发随风飘逸,红润的脸颊像盛开的玫瑰,明亮的双眸含情脉脉,真是风情万种。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恋人的仪态之美。“当她嫣然一笑,驱散了遮蔽她光彩的矜持云团。”这是何等的夺人之魅力啊!她的嫣然一笑竟能令乌云散尽、天地生辉。这倾城之美貌,令人心旷神怡,足以摄人心魄。然而,这种美丽还未到极致。诗人又进一步指出,恋人那无可比拟的绝美之处是当她轻启朱唇“吐露出聪颖智慧的言辞,表达着欢愉温柔的情意”。这是全诗的高潮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对花容月貌的描写和赞美上,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认真思索,进一步探索外在美之后的内在美,表现美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和优美的品德。可以说,全诗的最后两句“余者皆为造化神工,唯此方是心灵妙曲”构成了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优美瑰丽,意象连连,如“玫瑰吐艳”、“满载珠宝的航船,白似珍珠、红若宝石的齿唇”等,令人遐想不已,让人回味无穷。诗人赞美娇艳的容颜,歌颂美丽的心灵,使全诗充满了很高的意境,令人赏心悦目。该诗再次生动地体现了斯宾塞毕生坚守的理念:“美丽的全部所在,在于秉性的美好。”同时,该诗也清晰地表明了诗人对美产生的这样的认识:外在美令人动心,而内在美则更令人动情,更具有永恒的魅力。没有内在美的映衬,外在美只是一个躯壳的表象,难以长时间传递美的感受,唯有心灵美和容貌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给人留下不灭的印象。这可以说是斯宾塞通过该诗对美所表现出的深刻领悟。

这种外表和内在之美的完美结合在第15首诗中表现得更加直接、突出。诗人先是用色彩斑斓的比喻和真挚热烈的感情赞美爱人的美貌,然后笔锋一转,盛赞爱人心灵的美德。这种美胜过光芒四射的宝石,是任何金银财宝都无法比拟的。

瞧吧,全世界的一切珍宝,

都包含在我的爱人身上:

要蓝宝石,她的眼睛蓝得彻底,

要红宝石,她的嘴唇红艳无双,

……

但是最美的却无人知道:

她的心,那里有千种美德闪耀。

像文艺复兴时期其他的人文主义诗人一样,斯宾塞既肯定肉体之美,更崇尚心灵之美。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完美的形象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人,她既拥有形体之美,又具有高尚之品德;既立足于尘世,又是一种象征。斯宾塞肯定肉体之美、肉体之爱,是对封建宗教社会倡导禁欲主义的一个有力回击。当然,他肯定肉体之美,并非提倡放纵本能,而是将这种禁欲置于理性的支配之下,将这种爱同高尚的心灵美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上升为真正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永存,才会具有永恒的魅力。斯宾塞着力表现和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爱、永恒的美。斯宾塞的爱既是世俗之爱,又是被柏拉图化和基督教化的神圣之爱,更是两种爱的结合。而这种爱的结合又以婚姻为神圣目的,从而使爱情走向永恒。斯宾塞强调把纯洁的爱引向神圣的婚姻,通过婚姻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永不熄灭,这样可以不停地维系人类的存在,创造出永恒。而且,婚姻是灵与肉的神圣结合,是人文主义者不懈追求的理想,是最能体现人性需求的形式之一。这些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者斯宾塞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在封建社会中,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肉体和精神历来被分割开来,感情与理想互为冲突,人文主义与基督教思想尖锐对立。斯宾塞通过自己的诗篇完美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积极肯定了人类追求世俗爱情的愿望,奏出了一曲又一曲男女爱情的优美乐章,并将世俗婚姻看做是通向天国与永恒的重要途径,拓宽了爱情诗的主题领域,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先河。这是斯宾塞对英国诗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在英国诗歌史上,斯宾塞是公认的伟大诗人。他的伟大在于他发明的斯宾塞诗体,在于他创作的不朽诗篇《仙后》、《牧人日历》、《爱情小调》等,在于他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于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诸多思想,如宇宙观和爱情观等等,在文艺复兴时期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典型的人文主义特征。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秩序与和谐的思想,更是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期盼。这一切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诗人的创作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