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世纪末,东汉统治衰落,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较长的分裂时期。最初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三国鼎立局面由西晋结束,但西晋的统一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分裂就又重新开始。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了东晋,北方则陷入不同民族的混战,出现了许多政权,概称十六国。后来东晋和十六国又被分别由几个王朝组成的南朝、北朝代替,南北形成对峙,直至6世纪末,才重归一统。这段持续近400年的分裂时期,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也简称魏晋南北朝。
三国因魏、蜀、吴三个政权的鼎立而得名。就严格意义而言,三国应开始于公元220年曹魏篡汉,但三国的具体形成过程则要追溯到184年的黄巾起义和189年的董卓之乱。董卓乱后,东汉政权在名义上仍存在了30年,但历史事实上已经进入三国时期。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代魏,三国已去其二,不过通常还是将280年西晋灭吴作为三国时期的下限。
东汉灵帝在位时期,镇压了“党人”的宦官完全支配朝政,政治极度腐败。朝廷公开卖官,二千石官以下各有定价,富者先入钱,贫者到官后加倍缴纳。灵帝甚至私卖公卿等朝中高级职务。困于土地兼并、赋役剥削和天灾的农民大批破产流亡,小规模的起事暴动与时俱增。东汉后期的农民起事往往通过宗教进行组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黄老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门宗教——道教。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在民间传播道教,并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号为太平道。十余年间,其信徒多至数十万,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设首领,皆听张角号令。他们散布谶语,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准备在中平元年(184,甲子年)三月五日发动起义。因计划泄露,于二月提前举事,三十六方一时俱起,皆头戴黄巾为标记,东汉的统治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但黄巾军虽在起事之前组织严密,起事之后却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基本是各自为战。是年九月,张角病卒。失去了领袖的黄巾军终被官军各个击破,几支主力被歼,起义失败。不过一些分支部队仍在地方上持续作战十余年。
经过黄巾起义的打击,东汉政权濒于崩溃。中平五年,为强化地方的镇压权力,改全国十三部刺史为州牧,选朝廷重臣出任,昔日的监察区州部至此已变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一些州牧阴怀割据之志,逐渐发展个人势力,分裂萌芽开始出现。
中平六年(189),灵帝卒,子辩即位。皇太后何氏之兄何进辅政,密谋诛杀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入京为援。事泄,宦官先杀何进,何进的亲信袁绍等又尽杀宦官,东汉最后一次外戚、宦官的斗争以两败俱伤告终。率兵抵京的董卓趁乱获利,独揽朝政,废黜刘辩,拥立灵帝另一子协,是为献帝。州郡牧守纷纷起兵,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董卓放火烧毁洛阳,挟持献帝和百万居民西迁长安。讨董联军各怀异志,互相并吞,分崩离析。董卓则于初平三年遇刺,其部将在关中展开混战。全国逐渐形成了多支割据势力,东汉已名存实亡。
在2世纪末的割据者中,以袁绍、曹操实力最强。袁绍出自“四世五公”的经学官僚世家汝南袁氏,其家族的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他本人也是汉末名士,与“党人”素有往来。董卓乱后,袁绍先夺得冀州为地盘,又相继兼并青州、并州、幽州,跨有华北,拥众数十万,一时成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也出身于官僚家庭,但其父曹嵩是宦官养子,虽仕至高官,仍为时论所鄙。操因举孝廉入仕,曾参与镇压黄巾,讨伐董卓,后收降青州黄巾军30万,势力陡增,逐步占据了黄河中下游的兖、豫二州。建安元年(196),奉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他为争夺霸业,针对东汉中后期以来用人片面求名的弊端,主张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又严明法纪,信赏必罚,不仅能网罗人才,也擅长使用人才。曹操还大力兴办屯田,组织士兵和经过军事化编制的流民开垦荒地,官取收获之半或六成,因而大大提高了经济实力。袁、曹二人隔黄河形成对峙。袁绍兵多将广,家庭背景、声望也优于曹操,但个人才略逊于后者,军事和政治方面多有失误。建安五年(200),双方战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曹操以弱胜强,击败了袁绍的主力部队。此后袁绍忧愤而卒,其地域相继被曹操兼并,北方已基本上处于曹操控制之下。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晋位丞相,率兵南征,企图一举统一全国,但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或云在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不得已退回北方。此后曹操又平定了北方一些残余的割据势力,镇压了朝中的反对派,于建安十八年受封为魏公,加九锡,二十一年进爵魏王,虽犹名汉臣,实际上已完全成为最高统治者。
刘备,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为汉朝皇室疏属。早年在北方活动,曾依附于多支割据势力,被曹操荐举为豫州牧,后南下投奔割据荆州的刘表。孙权,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其父孙坚讨黄巾、董卓有功,兄孙策渡江发展势力,权袭父兄之业,保有江东六郡。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时刘表已死,其子降曹,刘备退至夏口(今湖北汉口),与孙权合兵,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荆州,继而入蜀占据益州,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孙权又夺占荆州,并有长江中下游。这样曹得北方、刘得西南、孙得东南的三分天下格局基本奠定。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操病死,子曹丕嗣为魏王,随即正式篡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是为魏文帝。次年,刘备于成都称帝,仍用汉国号,是为汉昭烈帝。史称其政权为蜀汉,亦简称蜀。同年孙权受魏封为吴王,至229年亦称帝号,是为吴大帝。其都始在武昌,不久迁于建业(今南京)。三国完全形成。
曹魏政权在三国之中版图最大,户口最多,实力也最强。曹魏的建立,是曹操、曹丕父子与汉末大姓名士既斗争又合作的结果。西汉社会中已经出现很多以宗族为纽带的豪强大姓,这些人在“独尊儒术”后逐渐染上文化色彩,成为“士族大姓”,东汉创业集团基本出自这一阶层,已见前述。整个东汉,这类士族大姓在地方上一直普遍存在,通常每郡都有若干家“著姓”、“门阀”,他们具有经济实力和文化优势,在州郡辟除中享有很大优先权,往往世代把持州郡僚佐职务。察举制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向他们倾斜,一些经学世家甚至可以做到累世公卿。获得“清议”推崇的名士(他们通常进而成为清议的主持者)固然有一部分来自单家庶族,但就整体而言主要出自大姓、或在政治上代表大姓利益的士人。大姓名士构成了东汉士大夫集团的核心。他们虽在“党锢之祸”中受到沉重打击,但在社会上仍然拥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势力,实际上也是东汉末年各个割据者主要依靠的政治力量。一些割据者如袁绍,本人就是大姓名士。曹操因其“赘阉遗丑”(袁绍讨曹檄文中语)的出身,与大姓名士有一定隔阂,故而他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口号,甚至宣称对“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也一律擢用。但曹操用人标准最全面的概括其实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1〕他只是用人不拘一格,并非专门排斥大姓名士,相反还凭借其才略权术吸引、网罗了不少大姓名士为自己服务。特别是到其统治稳定、“治平”之局渐呈后,曹操“尚德行”及与大姓名士合作的趋势愈益明显。
在上述背景下,产生了对以后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九品中正制度。220年曹操死,曹丕在篡汉前夕采纳陈群建议,颁布了“九品官人之法”,各郡皆设中正一职,择朝官中籍贯本郡者兼任,负责品评本郡人才,区分高下为九品(此称“乡品”,并非代表职官品秩的官品),上报朝廷作为任命官员的依据。后来各州又设大中正。这也就是所谓九品中正制。它实际上是将东汉后期以来大姓名士控制的地方“清议”纳入朝廷选官制度,既使大姓名士对清议的操纵获得合法地位(中正多出自大姓名士),又体现了朝廷对清议的控制。按制度,中正评定人物品级的标准要兼顾家世、德行与才能,评定之后根据被评定者的具体表现还可对其品级予以升降。九品之中,一品主要为虚设,二品实为最高品。后来只有二品可称为上品,三品以下均属下品。九品中正制形成之初,带有较强的中央集权倾向,但在大族力量活跃和膨胀的社会背景下,定品时家世逐渐成为最重要乃至惟一的因素,德、才标准则因其不易量化考评渐被忽视废弃,九品中正制反过来成为巩固大族势力的工具。这样,统治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贵族化的阶层——门阀士族。(www.daowen.com)
曹魏中期齐王曹芳在位时(239—254),权臣司马氏家族开始控制朝政。其主要人物司马懿,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大族,其祖先四代为东汉高官。司马懿早年被曹操辟除任职,后历仕魏文帝、明帝(226—239在位),以谋略知名,长期镇守关中,抵御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进攻,官至太尉(后又进太傅),与宗室大将军曹爽同受明帝遗诏,辅佐齐王芳。二人争权夺利,矛盾日益尖锐。嘉平元年(249),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司马懿卒,二子师、昭相继任大将军,父子三人长期经营,逐一镇压了中央和地方的反对派势力,将曹氏政权渐移于司马氏之手。正元元年(254),司马师废齐王芳,立高贵乡公曹髦。景元元年(260),司马昭杀曹髦,立元帝曹奂。元帝授司马昭相国之职,加封晋公。景元四年,司马昭发兵灭蜀,次年进封晋王。咸熙二年(265),昭死,子司马炎嗣为晋王,随即正式篡魏称帝,建立晋朝,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自魏文帝始凡传五帝,共46年。
魏帝系表
蜀汉在三国中版图最小,户口最少,实力最弱。赤壁战后刘备入川夺取益州,荆州则留大将关羽镇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袭杀关羽,占领荆州。221年刘备称帝后,随即亲率大军东征,企图重新夺回荆州。次年被吴将陆逊大破于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狼狈撤回,不久病卒。这样蜀国的势力被遏制在三峡以西,只拥有巴、蜀、汉中之地。
刘备既卒,子刘禅嗣立,史称后主。后主为人懦弱无能,蜀国大政方针的实际决策者是丞相诸葛亮。诸葛亮,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汉末避乱荆州,隐居于隆中。刘备闻其名,三次亲往拜访,礼聘为谋士。诸葛亮很早就洞察到天下三分的趋势,为刘备制定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的基本战略。后受刘备遗命,辅佐后主。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其为政崇尚法纪,循名责实,事必躬亲,治效显著。史称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辅政之初,首先率师征西南夷,恩威并施,对其首领孟获七擒七纵,最终保证西南夷完全臣服于蜀国,巩固了后方的局势。对外重新与吴国结好,共抗曹魏。自后主建兴五年(227)起,诸葛亮多次率军由汉中北伐,虽获得一些小规模胜利,但未取得大的进展,最后在建兴十二年病卒于军中。当时蜀弱魏强,但诸葛亮却屡屡主动进攻,意在以攻为守而求自存。魏国方面则利用关陇险阻的地形,屯兵坚守,以逸待劳,每使蜀军相持既久,饷运不继,无功而还。诸葛亮能以弱国居攻势,体现了他个人的军事才能,但虽有攻势而少战果,则是由蜀魏双方的实力差别所决定的。
诸葛亮死后,蜀国力量渐衰,宦官专权,朝政不修,已难以再对魏国构成大的威胁,双方实力差距进一步增加。后主景耀六年(263),魏军三路伐蜀,钟会统大军入汉中,蜀将姜维坚守剑阁进行抵御。此时另一路魏军在邓艾统率下取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山路,突袭入蜀,很快兵临成都。后主奉表出降,蜀亡。自刘备称帝始,共立国43年。
吴国的国力在三国中居第二位。赤壁战后,孙权先后进占交州(今两广地区)和荆州,地盘大增。黄龙二年(230),遣军万人至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发生联系的最早记载。吴国使臣还曾到达南海林邑(今越南中部)、扶南(今柬埔寨)诸国。孙吴建国之初,在政治上对避乱南渡的北方士人尚有相当的依赖,以后则越来越多地倚重江南大族,特别是吴郡的朱、张、顾、陆四姓。吴郡四姓久居高位,形成了“张文朱武顾忠陆厚”的不同门风。〔3〕孙吴政权为照顾大族利益,允许他们占有一定数量不承担官府赋役的“私属”佃客,称为“复客”。另外孙吴将领亦多出自大族,拥有私兵,称为“部曲”,得父子兄弟自相传授,形成世袭领兵制。
军事方面,夷陵之战后吴国与蜀一直修好,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山越”和抗衡曹魏。山越指当时居住于江南山区的土著居民,其主体部分是古代越人的后裔,也包括一些因躲避赋役逃入山中的汉人。他们依据山地之险,自组武装,相对孙吴政权来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成为其心腹之患。因此孙吴多次对山越发起征剿。嘉禾三年(234)诸葛恪讨丹阳山越,采取经济封锁的办法,经过三年部署和围困,终于迫使山越10万人出山投降。在孙吴统治的几十年当中,山越的绝大多数都逐渐从山区被徙至平地,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郡县编户或大族佃客。山越的被征服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的进程,也促进了其本身与汉族的融合。吴国与曹魏时和时战,其主要争夺战场均在淮南,特别在蜀国诸葛亮去世后,曹魏西线压力减轻,更加强了对吴国的进攻。吴国主要用水军进行防御,魏军虽几度占据优势,但打到长江边上亦只能无功而退。
吴神凤元年(252),孙权卒。此后吴国统治集团内部争斗频繁,国势渐衰。司马氏灭蜀代魏后,忙于新朝建设,没有马上进攻吴国。时吴末帝孙皓在位,为政残暴,民心不附。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命羊祜出镇襄阳,策划攻吴,王濬则在蜀地筹建水军。在长期准备之后,晋于咸宁五年(279)发兵五路南征吴国,同时王濬率水军自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太康元年(吴天纪四年,280),王濬攻入建业,孙皓出降,吴亡。吴国自孙权称帝算起,共历四君,52年。
蜀(汉)帝系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