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东汉政治概述:兴盛到衰落,权力交替与内斗

东汉政治概述:兴盛到衰落,权力交替与内斗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初期一度呈现兴盛局面,不久就进入外戚、宦官轮流专政的时期,统治渐衰。本节简单叙述东汉政治,即以184年以前为限。至此反莽起义中两支最主要的部队均已瓦解,东汉政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章和二年汉章帝卒,东汉统治渐衰,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东汉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正是在这种复杂背景之下展开的。

东汉政治概述:兴盛到衰落,权力交替与内斗

由于王莽的虐政,新末动乱中又出现了人心思汉的舆论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汉远房宗室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初期一度呈现兴盛局面,不久就进入外戚、宦官轮流专政的时期,统治渐衰。东汉正式结束于公元220年,但实际上在184年全国规模的黄巾起义爆发之后,东汉的统治已是名存实亡。本节简单叙述东汉政治,即以184年以前为限。以后的情况,将在下章结合三国的形成进行介绍。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景帝长沙定王刘发六世孙。家为当地大族,王莽时曾至长安习《尚书》。地皇三年(公元22),从长兄刘縯起兵于舂陵(今枣阳南),有众七八千人,号舂陵军,不久与绿林军合并。时绿林军势盛,由于人心思汉,议立刘氏为君主,号召天下。南阳豪强等欲立刘縯,而大多数绿林将领都主张拥立为人懦弱、无势力的另一名宗室刘玄,以便操纵。地皇三年二月,刘玄即位,定年号为更始,刘縯被任命为大司徒,刘秀任太常、偏将军。六月,绿林军获昆阳大捷,刘秀身先士卒,功居首位。更始君臣对刘氏兄弟的势力和威望感到疑忌,随即以谋反罪名诛杀刘縯。刘秀闻讯,深自韬晦,不敢服丧,态度益加恭谨,得免于难。是年绿林军攻灭王莽,刘秀奉命北上招抚河北地区,次年被封为萧王。他在河北获得了独立发展的良机,先后击败、收编了多支农民起义部队和地方割据力量,逐步脱离更始政权控制。更始三年(公元25)六月,刘秀被部下拥戴称帝,仍用汉国号,改元建武,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为汉光武帝。

在汉光武帝建国的同时,进入关中的绿林军势力日衰。更始君臣生活腐化,不事远略,却在内部争权夺利。另一支农民军赤眉军在樊崇率领下西行攻入关中,立十五岁的西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建武元年(公元25)九月,赤眉军攻克长安,更始政权灭亡。但赤眉军同样缺乏安定、建设能力,在关中四出抢掠,不为百姓所附。其军士思乡心切,日夜愁泣,盼望东归。建武三年,赤眉军撤出长安东返,在崤底(今河南渑池西南)、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遭到东汉军队截击,樊崇、刘盆子等被迫投降。至此反莽起义中两支最主要的部队均已瓦解,东汉政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但全国各地还存在着多支割据力量,较大者有刘永据睢阳(今河南商丘),彭宠据渔阳(今北京密云),隗嚣据天水公孙述据成都等。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汉军攻灭公孙述,上述割据力量悉数被削平,全国复归统一。

与西汉初年布衣将相的状况不同,东汉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主要是独尊儒术的结果。独尊儒术使战国以来学说门派各异的逐渐归于儒学一统之下,其数量大增,并且往往不再以个体游士的形象出现,而是与家族、宗族势力结合起来。一方面豪强大姓多遣子弟读经入仕,从而士族化,另一方面贫寒士人发迹后也会用政治特权扩张家族的经济实力,士族大姓因而产生。新莽末年的起兵者,除绿林、赤眉外,大都属于这一阶层。以汉光武帝君臣而论,基本都是南阳、河北两地区的士族大姓,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大姓的双重身份。他们虽然有儒者气象11并且光武帝等人也与王莽一样迷信谶纬,但毕竟经过政治、军事斗争的磨炼,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比较清醒和全面,与西汉后期儒生迷恋复古、过分趋于空想不同。在光武帝君臣的统治下,残破的社会又进入一个较为安定、重新恢复发展的时期。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礼遇功臣列侯,予以优厚爵禄,但不任以政事。诸功臣与皇权产生矛盾的危险也因此大大减小,皆以功名自终,得享天年。对宗室外戚的权势,也都加以限制。与此同时,大力提倡儒学,表彰名节,重建太学,完善察举制度,擢用普通士人为官。标榜以柔道治天下,不尚严刑峻法。在中央,加重内朝官尚书台协助皇帝决策的作用,重大或机密事务多由皇帝与尚书台讨论决定,再交付外朝官僚机构之长——三公监督执行。时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指尚书台)12地方上提高原监察区长官——州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使州部开始向郡以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转化。

经济方面,社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光武帝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又裁并冗散机构、官吏,提倡节俭,以缩减开支。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刑徒,对未被释放的奴婢的法律地位亦予提高,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虐待奴婢也要依法惩办,并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处死刑的规定。大量奴婢放免为庶人,流民多返乡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建武十五年(公元39),针对豪强地主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此举引起豪强地主的反对,未能严格执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豪强势力的发展有所抑制。

光武帝去世后,明帝(公元57—75)、章帝(公元75—88)相继嗣位,东汉王朝的国势继续处于上升趋势。明、章二帝都勤于政事,注意整顿吏治,又提倡儒学,发展文教。仍旧奉行轻徭薄赋政策,招抚流民,奖励垦荒。明帝时王景、王吴奉命治理黄河,筑堤束水,使黄河与汴渠分流,改变了西汉末年以来黄河侵汴、泛滥为害的状况,使沿河大片土地重新得到开垦。边疆开拓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重振了西汉盛时的声威,详见下文。

章和二年(公元88)汉章帝卒,东汉统治渐衰,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东汉自章帝以下诸帝享年皆不超过40岁(仅最后的献帝除外),更有几名皇帝数岁即夭折。皇帝早卒,嗣君年幼不能亲理政事,遂由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得以用事擅权。至嗣君成年,不甘心大权旁落,每依赖亲信宦官发动政变翦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而主宰朝政。至下一任嗣君即位,则开始又一轮外戚、宦官先后专权。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不已。外戚、宦官能够专权,主要是由于东汉专制皇权强化,外朝官僚机构的作用受到削弱,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外戚、宦官利用其特殊身份便于挟持皇帝,从而就掌握了朝政。外戚、宦官在本质上都是皇权的附属物,凭借皇权侵夺官僚机构的权力,但外戚、宦官的权势过度膨胀,也会对皇帝个人形成威胁。东汉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正是在这种复杂背景之下展开的。

章帝死后,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太后窦氏临朝,其兄窦宪时任内朝官侍中,内参机密,出宣诰命。窦宪出自功臣世家,其曾祖窦融于新莽末年割据河西走廊,较早归附汉光武帝,荣宠为一时之冠。至此窦氏兄弟皆据要职,党羽遍布内外。窦宪推荐仁厚委随的老臣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从而操纵了尚书台。后北伐匈奴有功,进拜大将军,位三公上,更是恃势自傲,横行无忌,其家人党徒多行不法。永元四年(公元92),和帝在宦官郑众的协助下发兵消灭窦氏势力,窦宪自杀。郑众因功封鄛乡侯,由是常与议事,中官(指宦官)用权,自众始焉13不过郑众为人较正派,此时宦官势力膨胀还不很明显。

元兴元年(公元105)和帝卒,幼子隆即位,在位数月又卒,是为殇帝。和帝皇后邓氏定策立和帝之侄、13岁的刘祜为帝,是为安帝,邓氏继续临朝称制。邓太后是东汉开国元勋、位列二十八功臣之首的邓禹的孙女,较有政治才干,称制期间有一定的作为,但此时期天灾连年,社会形势已有动荡的迹象。外戚仍旧用事,太后之兄邓骘拜大将军,兄弟皆封列侯。永宁二年(121)邓太后卒,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诛除邓氏,邓骘自杀。李闰、江京皆因功封侯,擅权用事,同时安帝皇后阎氏家族也参预朝政,一度形成宦官、外戚共同专权的局面。这一时期,朝廷政治急剧腐败,一部分正直官僚自居清流,指斥宦官、外戚及其依附势力为浊流,受到后者迫害。的对立由此逐渐成为政治斗争的一条重要线索。

延光四年(125)安帝卒,阎皇后无子,为便于专权,与其兄阎显合谋,不立安帝庶子、此前曾被立为太子的济阴王刘保,另选宗室济北王的幼子刘懿立为嗣君。但刘懿在位不满一年又卒,宦官孙程等19人发动政变,诛杀阎显,拥立济阴王保,是为顺帝。19名宦官皆封为侯。宦官势力比以前更盛,顺帝为照顾其利益,专门下诏规定宦官的侯爵可由其养子继承。后来顺帝也扶植外戚势力,相继拜皇后梁氏之父梁商、兄梁冀为大将军。

建康元年(144)顺帝卒,幼子冲帝即位,梁太后临朝,梁冀秉政。次年冲帝亦卒,太后与梁冀定策,立宗室勃海王之子刘缵,是为质帝。质帝年少聪慧,因对梁冀专权表示不满,于本初元年(146)被梁冀毒死。梁冀又力排众议,拥立15岁的蠡吾侯刘志,是为桓帝。桓帝立梁冀之妹为皇后。梁冀连立三帝,长期把持朝政,权势大大超出此前专权的外戚。桓帝特许他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朝会与三公绝席,十日一入平尚书事,机务皆听其决断。大臣李固、杜乔因不附和梁冀,均被诬陷罪名,下狱杀害。百官迁任后先要到梁家谒见谢恩,四方贡物上等者先送梁冀,宫中仅得其次。又大修宅第,广建苑囿,占夺平民数千人为奴婢。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在位二十余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14至延熹二年(159),桓帝与宦官中常侍单超、唐衡、左悺、徐璜、具瑗协谋,发兵包围梁冀府第,收其大将军印绶,冀即日自杀,家属皆被处死,公卿等高级官员受牵连被诛者数十人。官民鼎沸,莫不称庆。朝廷没收梁氏家财,发卖得钱30余万万,遂免收是年天下租税之半。单超等五人同日封侯,世称五侯。梁氏虽被诛灭,以五侯为首的宦官集团却控制了朝政,他们干预察举,插手司法,典领禁兵,亲属私党分布内外,势焰之嚣张,又远在此前专权宦官之上。与梁冀擅权时期相比,朝政的黑暗有过之而无不及。

针对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政治腐败日渐一日的情况,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形成了一个以比较正直的士大夫为主的反对派集团。士大夫是西汉独尊儒术以来由儒生、文吏融合形成的新兴社会阶层,皆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具有共同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通经致用济世安民人生目标。已入仕者进入官僚集团,为数更多的未入仕者则是官僚预备队。由于东汉朝廷重视儒学教育,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累增至3万人。他们作为下层士大夫的代表,聚集于京师,其影响舆论、干预政治的潜在能量相当可观。士大夫中有若干经学世家凭借其学术成就和地位,世代有人仕至公卿高位,事实上也成为官僚世家。如世传欧阳《尚书》之学的弘农杨氏,四世皆为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四世中居三公位者多达五人。他们虽未必能掌握实权,却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另外当时的选官制度也加强了士大夫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东汉沿西汉之制,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入仕。察举已见前述,指地方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备擢用,在此过程中地方长官与其推荐人选通常会形成前者施恩、后者图报的密切私人关系。征辟指皇帝征召某人授职,及高级官员直接辟除某人为属官,其中被辟除者就成为辟除人(时称举主)的门生故吏,一般都待举主以君父之礼,依附关系更为紧密。这样,东汉士大夫既有为数广泛、集中而活跃的下层成员,又有少数经学官僚世家作为核心、领袖,加上察举、征辟制度所造成的集团关系,的确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在外戚、宦官专权时期,固然有一些士大夫为了个人利益进行投靠、攀附,但更多的士大夫却从儒家伦理道德出发,对外戚、宦官专权进行抵制,他们也因而得到广大下层人民的拥戴。上文中提到的清流浊流对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安帝时出自弘农杨氏、被誉为关西孔子的太尉杨震,即因与宦官、外戚进行斗争,最终被迫害自杀。被梁冀杀害的李固、杜乔,也是当时清流的代表。到桓帝在位后期,宦官专权,清、浊之争更加尖锐,终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斗争。斗争的导火索,则是当时清流士大夫的清议活动。(www.daowen.com)

清议本来是士大夫们对当世人物的品评。东汉后期,一些士大夫专精此道,如时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名士郭泰,就是这样一位清议专家,经他作出的人物评价往往先言后验,成为定论。15汝南许劭、许靖兄弟定期评论乡里人物,称为月旦评。清议对时人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舆论乃及选官,影响被评论者的仕途进退。其评价主要仍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标准,风气所至,士大夫纷纷作出让爵、推财、避聘、久丧等孝义行为,希望博得清议赞扬。但伪装高行以求名的现象也很常见,其中一些人因真相暴露而导致身败名裂。在腐败的政治形势下,品评人物的清议因其激浊扬清性质,很容易染上政治色彩。《后汉书·党锢传》序文概括说: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婢直之风,于斯行矣。敢于同宦官作斗争的正直官僚李膺、陈蕃、王畅,受到清议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天下楷模李元礼(膺字),不畏强御陈仲举(蕃字),天下俊秀王叔茂(畅字)。清议的舆论品评又进一步发展为实际行动。永兴元年(153)和延熹五年(162),由于反宦官的官员遭到处罚判刑,两次爆发太学生的集体诣阙请愿事件,迫使桓帝将受罚官员赦免。得到清议支持的官员因而更加积极地打击宦官势力。李膺任司隶校尉,闯入大宦官张让家中,捕得其弟罪犯张朔,审讯处死。宦官惧怕,连休假日也不敢走出宫门。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延熹九年(166),宦官集团终于发起了对反对派的镇压,使人诬告李膺等人与太学及郡国生员结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遂下诏逮捕李膺等党人,列出名单布告天下,共捕系200余人,逃亡者悬赏通缉。随后将党人一律放归故里,禁锢终身,不许出游并做官。史称此事为党锢之祸。但这次镇压并未完全震慑住清议舆论。党人被逐出政坛后,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给有关人物又加上了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美称。君言一世之所宗也,俊言人之英也,顾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及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厨言能以财救人者也16有的官员未被列入党人名单,甚至上书自陈与党人的关系,请求连坐。

永康元年(167),桓帝卒,12岁的灵帝即位,太后窦氏临朝,太后之兄窦武任大将军。窦武为东汉初功臣窦融之后,与和帝时专权的窦宪出于一族。虽出自外戚,但同士大夫集团素有交往,曾在党锢之祸爆发后为党人请求赦免。至此他与一向反对宦官的大臣陈蕃共同辅政,策划诛杀宦官,但事机不密,为宦官所知。建宁元年(168)八月,宦官曹节、王甫等抢先发动政变,挟持灵帝与太后,发兵攻杀窦武与陈蕃。宦官得胜后,将报复的矛头又对准了家居的党人。建宁二年,以图危社稷的罪名展开大逮捕,李膺等人皆被下狱处死,牵连受祸者六七百人。后来又下诏,党人的门生、故吏、亲属等一概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使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沉重打击,其领袖人物几乎被一网打尽。在对党人的残酷镇压浪潮中,党人仍然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同情和救助。八及之一张俭逃亡在外,困迫遁走,望门投止,所到之处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由于掩护张俭,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17这反映出党人的活动在当时是人心所向的正义行为。随着两次党锢之祸,东汉王朝的腐败衰颓也终于陷入不可救药的境地。

东汉的北部边疆形势相对而言比西汉更加稳定。光武帝初年,匈奴仍为边患,并一度立三水(今宁夏同心)人卢芳为帝,与东汉对抗。不久匈奴遇到持续数年的旱蝗灾害,人畜都受到巨大损失,其贵族中又发生内讧,争斗不已。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匈奴日逐王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他袭用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率众内附于东汉朝廷。自此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驻牧于东汉北边诸郡境内,助汉戍守,东汉每年予以大量岁赐,并设使匈奴中郎将监护之。明帝时,又专门设置度辽将军,统兵屯扎于五原曼柏(今内蒙古达拉特旗),协助南匈奴单于抵抗北匈奴侵扰及镇压族人叛乱。至和帝初年,南匈奴领有3.4万户,23万余口,包括军队5万。他们逐步向南迁徙,一些人开始转向定居和农耕生活。至2世纪中叶,大多数已集中居于汾水流域。

北匈奴离东汉较远,但起初仍控制西域,并时常侵扰河西与北方边境。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分兵四路北伐,窦固、耿忠一路出酒泉,追击北匈奴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夺取伊吾(今新疆哈密),置官屯田。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窦宪、耿秉在南匈奴协助下再度北伐,大破北匈奴,追逐数千里,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永元三年,汉将耿夔又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击败北匈奴军队,单于遁逃,部众破散。大部分北匈奴人向西迁徙,少数降汉或融入其他诸族,漠北渐被新兴的鲜卑占据。

西域诸国在王莽时与中原断绝联系,东汉建立后,一些国家前来通使,请如西汉旧制设置都护。光武帝因力量不及,予以婉拒,各国遂为匈奴所控制。明帝时征伐北匈奴,窦固等将东汉势力伸入西域。永平十七年,东汉重设西域都护。汉将班超率吏卒36人出使西域南道诸国,连定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而北道的焉耆(今属新疆)、龟兹(今新疆库车)仍受北匈奴操纵,攻杀汉西域都护陈睦,东汉被迫撤回西域官兵。班超在南道诸国的恳请下留驻西域,统领诸国对抗匈奴,并降服匈奴在南道的属国莎车(今属新疆),保证了西域南道仍奉汉号令。窦宪北伐击败北匈奴后,龟兹降汉,汉廷遂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又以徐斡为西域长史(都护副职),驻疏勒。随后班超率诸国兵讨平焉耆,西域50余国全部臣属东汉。安帝时西域一度发生动乱,北匈奴残余势力趁机寇掠,班超之子班勇奉命再定西域,以西域长史行都护之职。总的来说,东汉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对西域的统治。班超在西域时,还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至波斯湾头,闻前路海阔难行,遂折而东还。此后在桓帝时,大秦王安敦曾遣使东汉,抵达洛阳。这是中国与欧洲最早的正式接触。

两汉东北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居住着乌桓与鲜卑,它们都是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的东胡的支系。乌桓与汉接境,部落甚众,叛服不定,西汉中期到东汉皆设护乌桓校尉加以监领。鲜卑则在乌桓以北。北匈奴被东汉击溃后,鲜卑逐步向西发展,进入漠北,漠北残留的匈奴人亦皆融入其中。2世纪中叶,鲜卑部落大人(即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占有匈奴故地,并将其地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由自己总领。桓帝、灵帝时期,檀石槐多次南下侵扰,给东汉造成很大威胁。桓帝曾遣使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但遭其拒绝。灵帝光和四年(181)檀石槐死,鲜卑又趋于分裂,力量渐衰。

东汉中后期,与羌人的冲突成为当时民族关系的焦点。羌人很早就居住于青海一带,部落众多,不相统属,西汉时一部分内迁到陇西地区。因边地官吏处置失宜一度反叛,被汉将赵充国讨平。到东汉,内迁的羌人越来越多,由于受到官吏和内地豪强的压迫,多次掀起反抗斗争。羌人较大规模的暴动共有三次,分别发生于安帝、顺帝和桓帝时期,前后绵延60余年。暴动主要出现于河西、陇西、关中地区,甚至波及河东和蜀地。一些汉族百姓也参加了羌人的队伍,共同与官军作战。东汉朝廷为镇压羌人的反抗,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这也成为它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帝系表

注 释

1〕《汉书·食货志》。
2〕荀悦《汉纪》卷八《孝文二》。
3〕《汉书·鲍宣传》。
4〕《汉书·李寻传》。
5〕《汉书·王莽传》。
6〕《汉书·食货志》。
7〕《汉书·王莽传》。

8〕《汉书·食货志》。
9〕《汉书·王莽传》。
10〕《汉书·王莽传》。
11〕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东汉功臣多近儒条。
12〕《后汉书·仲长统传》。
13〕《后汉书·郑众传》。
14〕《后汉书·梁冀传》。 
15〕《后汉书·郭林宗传》。
16〕《后汉书·党锢传》序。
17〕《后汉书·张俭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