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吉林·丰满劳工纪念馆:记忆中的痛苦和坚毅

吉林·丰满劳工纪念馆:记忆中的痛苦和坚毅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丰满劳工纪念馆丰满原名“风门”,因山高风大而得名。此外,丰满还设有日本宪兵分团、警备队等监视和镇压劳工的机构。日寇操刀,监工持棒,劳工们受尽非人折磨,死伤无数。据统计,扔进万人坑的死难劳工有15000余人。为了让后人永远不忘记这段沉痛、屈辱的历史,1963年,丰满发电厂在“万人坑”修建了简易的尸骨陈列厅,1966年建立了劳工纪念碑。1984年1月24日,丰满劳工纪念馆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丰满劳工纪念馆:记忆中的痛苦和坚毅

吉林·丰满劳工纪念馆

丰满原名“风门”,因山高风大而得名。丰满原是荒凉的穷山沟,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1936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先后两次指令伪满洲国政府,要在5年内建成能开发巨大动力资源的丰满水电站。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就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隆隆炮声中,当年的9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号称“亚洲第一大工程”的“松花江水力发电所”(即丰满发电厂)的修建,到1941年建成,1943年春开始发电,共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

这个发电站的主体工程是一座长1100米、宽20~50米、高91米、体积210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力型拦江大坝,此外还有坝下厂房,总发电量可达120万千瓦。(www.daowen.com)

如此庞大的工程,在当时机械化程度低下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即所谓“劳工”来完成。承包单位大东公司和下属东兴利大柜、义和祥大柜等,到华北(山东、河北两省最多)和华东等地,以“到吉林修磨电,吃白面,住楼房,每天挣一到两元工钱,劳动满三年由招工者免费送回原招工地”为诱饵,从1937年到1941年间,共骗招青壮年劳工达11万余人。此外,还有在当地抓的劳工、摊派劳工、犯人和劳奉仕队等等。劳工来到丰满,便进了一座人间地狱。为了防备劳工逃跑,日本人在丰满江东五垧地以北和东北坡一带共设三道铁丝网,道口处由荷枪实弹的日本警备队把守,后来劳工住地周围也加上电网,四周由日本人持镐把巡逻。此外,丰满还设有日本宪兵分团、警备队等监视和镇压劳工的机构。坝基需要挖30多米深,全靠劳工们一镐一镐地刨。由于劳累,加上衣服单薄,饮食太差,冬季每天都要冻死几个人。日寇操刀,监工持棒,劳工们受尽非人折磨,死伤无数。日寇将大堤正北距江东岸的百米处辟作扔弃和埋葬死难劳工尸体的地方,于是形成了丰满“万人坑”。据统计,扔进万人坑的死难劳工有15000余人。

为了让后人永远不忘记这段沉痛、屈辱的历史,1963年,丰满发电厂在“万人坑”修建了简易的尸骨陈列厅,1966年建立了劳工纪念碑。1971年由吉林市总工会、文化局在此建成劳工纪念馆,1997年12月重新竖立了一座巨型“死难劳工纪念碑”,碑为花岗岩质地,呈长方形,碑身下部为丰满劳工群体浮雕人像,碑阴镌刻横书隶体字碑文,控诉了这段罪行,碑周围有花岗岩柱铁链护栏。

1984年1月24日,丰满劳工纪念馆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