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代服装的发展和影响

清代服装的发展和影响

时间:2023-05-2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顺治四年十一月确定官民服饰之制,但只限服色和使用材料,所服之式样仍无明确规定。客观上来说,清代服制的变化,是由外力强制促使而产生的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改革与变化。时至今日,它已对国内外产生了“一代优美服饰”的影响。

清代服装的发展和影响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服装文化上的满汉交融是这一时代的突出特征。满族建立的清朝,也是入主中原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进入关内,满族的风俗习惯也影响了广大的中原地区。

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满人入关之初,汉人反满情绪高涨,以各种形式发泄反清情绪,抵御外族的入侵。因此,清初的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以暴力手段强令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要求全国男子更装;女子的更装是逐步实现的。

顺治元年十月也曾有令,命文官衣冠按明代服制,民装无规定。但到了顺治二年六月即规定全国男子剃发,留辫垂于脑后,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有许多男子不愿剃发,甚至不惜改扮女装。由于拒绝剃发而迫死的不计其数,而被逼无奈改扮女装的也为数不少。顺治四年十一月确定官民服饰之制,但只限服色和使用材料,所服之式样仍无明确规定。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彻底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要求男子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他认为,只有承袭一套蕴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治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为此,乾隆帝亲自制定了清朝皇室贵胄和各级官员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这一时期,居住在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平民普遍服用旗装,但闭塞地方的平民仍然不服用马褂,也不戴红缨帽。即使一些留有发辫的男人,也将辫盘绕在头顶,再加戴一顶毡帽,外观上很难辨认出来。特别是清初时留辫很短小,就更不好分辨。

   (www.daowen.com)

清朝入主中原初期的摄政王多尔衮,当时清朝政府强制“变服、易发”政策多由其主持实施

当时女子改装阻力更大。明装非但难以废除,反而大大吸引了满人,不少旗人还特意模仿汉装。尽管乾隆时期宫中一再降旨,禁止满人缠足,但异族女装的吸引力,使得不少满人违抗旨令的现象时有发生。

客观上来说,清代服制的变化,是由外力强制促使而产生的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改革与变化。从衣着特点和后世传播的持久性来看,它确实是一种成功有效的手段。但是这种所谓的“成功”却是以民族压迫与屠杀的方式去实现的。有压迫就有反抗。直至清末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依旧使用“蓄发”、“剪辫子”以及“异服”等手段以宣示自己区别于清朝。

最终,旗装以其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它已对国内外产生了“一代优美服饰”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