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慧能、神会与宗密:禅宗顿悟成佛思想的演变

慧能、神会与宗密:禅宗顿悟成佛思想的演变

时间:2023-05-2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一)慧能、神会与禅宗以同一之观点言之,则道生顿悟成佛之说,至禅宗之顿门而造极。五祖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慧能姓卢,南海新兴人。至岭南受学于慧能,后以其学北上攻击北宗,卒倾动当世,南宗乃为禅宗之正统焉。今所传之《六祖坛经》,依旧说系慧能所说,弟子法海集记。(二)无念慧能,神会所提倡之修行方法,以“无念”为主。以是义故,立无念为宗。

慧能、神会与宗密:禅宗顿悟成佛思想的演变

(一)慧能、神会禅宗

以同一之观点言之,则道生顿悟成佛之说,至禅宗之顿门而造极。中国所谓禅宗,对于佛教哲学中之宇宙论,并无若何贡献。惟对于佛教中之修行方法,则辩论甚多。上文谓南北朝时,道生主张“忘筌取鱼”、“顿悟成佛”之说。谢灵运以为“学”之所得,与“悟”不同。佛教中所说修行之最高境界,可以一悟即得;即积学之人,亦须一悟,方能达此最高境界。此意至后日益推衍,遂有谓佛法有“教外别传”。谓除佛教经典之教外,尚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之法。佛教之经典,如筌,乃学人所研究。然若直悟本人之本心即是佛之法身,则可不借学而立地成佛。中国之禅宗中之顿门,即弘此说者也。

禅宗中所传述之禅宗历史,以为此宗直受释迦佛之心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相传达磨答慧可语)传至菩提达磨乃至中国。达磨于梁武帝时至中国,为中国禅

宗之开创者,为中国禅宗之初祖。达磨传慧可为二祖,慧可传僧璨为三祖,僧璨传道信为四祖,道信传弘忍(姓周氏,家寓淮左浔阳,一云黄梅人也。卒于唐高宗上元二年暡西历六七五年暢。《宋高僧传》卷八有传。)为五祖。五祖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宋高僧传》云:“姓李氏,今东京尉氏人也。……以神龙二年暡西历七〇六年暢卒。”)为六祖,南宗以慧能为六祖。此外旁出分歧者,派别甚多。就中所谓南宗,尤主所谓“顿门”。慧能姓卢,南海新兴人。唐贞观十二年,生在蕲州。受学于弘忍,后又南返讲学于韶州。以先天二年(西历七一三年)卒。(《宋高僧传》卷八,《大藏经》卷五十页七五四至七五五)其弟子神会姓高,襄阳人。至岭南受学于慧能,后以其学北上攻击北宗,卒倾动当世,南宗乃为禅宗之正统焉。以上元元年(西历七六〇年)卒。(同上,《大藏经》卷五十页七五六至七五七)禅宗中所传述之禅宗历史,关于菩提达磨及印度传法统系,不必即为真正的历史。要之,在南北朝时,中国自有“顿悟成佛”之说;至于唐代,其说大盛,此为事实。至其间传授之迹,则亦不必如禅宗中所传述之禅宗历史所说之若此整齐画一也。

今所传之《六祖坛经》,依旧说系慧能所说,弟子法海集记。胡适之先生近发现敦煌本《神会语录》,其中有数处与《坛经》文字略同,谓《坛经》为神会一派人所作。此说未知当否;但《坛经》与《神会语录》文字有数处略同,乃系事实,故今并合述之。

(二)无念

慧能,神会所提倡之修行方法,以“无念”为主。《坛经》云:

我此法门,从上巳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大藏经》卷四八页三五三)

所谓“无念”者,非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若“百物不思”,亦是“法缚”。(《坛经》)神会云:“声闻修空住空被空(胡云:“空字原无,疑脱。”)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胡云:“寂字原无,疑脱。”)缚。”(《语录》卷一,《神会遗集》,亚东图书馆印胡校敦煌唐写本,页一一九)“百物不思”,即“修空住空”之类也。所谓“无念”者,即是“于诸境上心不染”,“常离诸境”。《坛经》云: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大藏经》卷四八页三五一)

眼耳口鼻身意,共有六识。六门即六识所依之器官;六尘即六识所取之对象,即所谓“前境”也。任此六识“来去自由”,但于其对象不可执着沾滞,即所谓“不思前境”。能于对象不执着沾滞,即“通用无滞”矣。若执着沾滞“前境”,则前念今念后念,随前境而“念念相续”,则吾即为前境所“系缚”。若念念不住于前境,则即“通用无滞”也。念念不住于前境,即所谓“无住”也,此亦即所谓“离于相”,亦即所谓“无相”也。故《坛经》所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者,实亦即只一“无念”而已。“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大藏经》卷四八页三百五十)此即所谓“顿悟成佛”之道也。

《坛经》云: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同上)

真如之中,本有诸种现象。但人执着某现象而沾滞于其上,故其心即为其所限而不大。若不执着某现象而沾滞于其上,则不为其所限。心不为所限,即所谓“心体无滞”也。此所以“念离境即菩提”也。

(三)对于无念之另外解释

《坛经》云: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大藏经》卷四八页三五三)

《神会语录》亦云:

无念法是圣人法;凡夫修无念法,即非凡夫。问:无者无何法?念者念何法?答:无者无有云然,念者唯念真如。问:念与真如真有何差别?答:无差别。问:既无差别,何故言念真如?答:言其念者真如之用,真如者念之体。以是义故,立无念为宗。若见无念者,虽具见闻觉知,而常空寂。(卷一,《神会遗集》页一二九至一百三十)

此“无念”之又一解释。依此解释,“无”者是“无诸尘劳之心”,“念”者是“念真如本性”。吾人念念皆注意于真如本性,久之乃见此念亦系“真如之用”。若见念亦系“真如之用”,则知一切“见闻觉知”,亦系“真如之用”;则知“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矣。

《坛经》云:

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大藏经》卷四八页三五三)

《神会语录》亦云:

念不起,空无所有,名正定。能见念不起,空无所有,名为正惠(同慧)。即定之时是惠体,即惠之时是定用。即定之时不异惠,即惠之时不异定。即定之时即是惠,即惠之时即是定。何以故?性自如故。即是定惠等学。(原作觉,依胡校改)(卷一,《神会遗集》页一二八至一二九)

此为“无念”之第三解释,依此解释,则“无念”即是“念不起”。“念不起空无所有”,惟见“自性不动”而已。此“念不起”,似亦即神会所谓“不作意”。《神会语录》云:

不作意即是无念。无念体上自有智命。本智命即是实相。诸佛菩萨用无念以为解脱法身。……然一切众生,心本无相。所言相者,并是妄心。何者是妄?所作意住心,取空取净,乃至起心求证菩提涅槃,并属虚妄。但莫作意,心自无物。即无物心,自性空寂。空寂体上,自有本智,谓知以为照用。故《般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本寂之体;“而生其心”,本智之用。但莫作意,自当悟入。(卷一,《神会遗集》页一百〇一)

自性本体,本自空寂;不作意,则空寂的自性本体显矣。此“空寂体上,自有本智”,本体显则“本智之用”亦显矣。

上述对于无念之三解释,意义各不相同。或者《坛经》本慧能诸弟子集记,而《神会语录》所记又非一时所说;故对于“无念”之口号,有如此不同之解释欤?惟依上述,“无念”之第一解释,则修“无念”法者,实可于人伦日用之中行之。依此解释之“无念法”,于后来影响甚大,即此再一转即宋儒之学矣。

由上观之,慧能神会等所说修行方法,在理论方面,不必有一贯之解释。其学能震动一时之故,即在其“顿悟成佛”之主张。《坛经》云: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大藏经》卷四八页三五一)

《神会语录》云:

如周太公傅说,皆竿钓板筑,简在帝心,起自匹夫,位顿登台辅,岂不是世间不思议事?出世不思议者,众生心中具贪爱无明宛然者,遇真善知识,一念相应,便成正觉,岂不是出世不思议事?(卷一,《神会遗集》页一百三十)

如此说法,诚可谓简易直捷。于是以后禅宗,遂有专恃机锋,以使人言下顿悟者矣。

(四)宗密所述禅宗七家

由上可知,禅宗所注重,大端在修行方法。而因其所讲修行方法之小异,禅宗中遂又有诸派别。然禅宗虽无形上学,而其所说修行方法,实皆有形上学之根据。盖其所说之修行方法,为如何使个人与宇宙合一之方法,必其心目中有如此之宇宙,然后方讲如此之方法也。不过此如此之宇宙,禅宗以为修行者证悟后自可知之。故不必讲,且亦不能讲也。禅宗中诸派所说之修行方法,虽大同而又有小异;盖因其心目中之宇宙,大同而又小异也。寻出禅宗各派所暗中根据之形上学,在学问方面,实一有趣而重要之工作。当时作此工作者有宗密。《宋高僧传》云:

释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书。……元和二年(西历八〇七年)偶谒遂州圆禅师;圆未与语,密欣然慕之。……又集诸宗禅言为禅藏。总而序之。……会昌元年(西历八四一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俗龄六十二。……或曰:“密师为禅耶?律耶?经论耶?”则对曰:“夫密者,四战之国也,人无得而名焉。”……是故裴休论撰云:“议者以师不守禅行而广讲经论。”……系曰:“今禅宗有不达而讥密不宜讲诸教典者。”(卷六,《大藏经》卷五〇页七四一至七四二)

宗密华严宗以为第五祖,但亦奉神会一派之禅学,且常以和会“宗”“教”为言。宗者即禅宗,教者即佛教中经典之教也。本传称其著述二百余卷,盖佛学中之学者。其讲述宏博,为当时禅宗中人所讥。但因其能以学者之态度,将当时禅宗中之派别及其学说,分析比较。其所集禅藏之总序,名《禅源诸诠集都序》。在此序中,宗密分禅宗为三家。但在《圆觉经大疏》中,则分禅宗为七家。七家者,宗密云

有拂尘看净,方便通经。有三句用心,谓戒定慧。有教行不拘而灭识。有触类是道而任心。有本无事而忘情。有藉传香而存佛。有寂知指体,无念为宗。遍离前非,统收俱是。(卷上之二,《续藏经》,涵芬楼影印本,第一辑第一编第十四套第三册页一一九)

“拂尘看净,方便通经”者。宗密云:

略叙七家,今初第一也。……拂尘者,即彼本偈云:“时时须拂拭,莫遣有尘埃”是也。意云:众生本有觉性,如镜有明性,烦恼覆之,如镜之尘。息灭妄念,念尽即本性圆明如磨拂尘尽镜明,即物无不极。(《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百零四)

此禅宗之北宗神秀等所主张者。方便通经者,言此宗以通经典为方便。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判此宗为“息妄修心宗”。“三句用心,谓戒定慧”者,宗密云:

……第二家也。……言三句者,无忆,无念,莫忘也。意令勿追忆已过之境,勿预念虑未来荣枯等事,常与此智相应,不昏不错,名莫忘也。或不忆外境,不念内心,翛然无寄。(自注:“莫忘如上。”)戒定慧者,次配三句也。虽开宗演说,方便多端,而宗旨所归,在此三句。(《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七八)

“有教行不拘而灭识”者,宗密云:

……第三家也。……谓释门事相,一切不行。剃发了便挂七条,不受禁戒。至于礼忏转读,画佛写经,一切毁之,皆为妄想。所住之院,不置佛事,故云教行不拘也。言灭识者,即所修之道也。意谓生死轮转,都为起心。起心即妄,不论善恶,不起即真。亦不似事相之行,以分别为怨家,无分别为妙道。……良由宗旨说无分别,是以行门无非无是,但贵无心而为妙极,故云灭识也。上来三家,根本皆是六祖同学,但傍正之异耳。(《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七八至二七九)

“有触类是道而任心”者,宗密云:

……第四家也。……起心动念,弹指声咳,扬扇,因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二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面。佛性亦尔,全体贪瞋痴,造善恶,受苦乐,故一一皆性。意以推求,而四大骨肉,舌齿眼耳手足,并不能自语言见闻动作。如一念今终,全身都未变坏,即便口不能语,眼不能见,耳不能闻,脚不能行,手不能作。故知语言作者,必是佛性。四大骨肉,一一细推,都不解贪瞋。故贪瞋烦恼,并是佛性。佛性非一切差别种种,而能作一切差别种种。……故云触类是道也。言任心者,彼息业养神之行门也。谓不起心造恶修善,亦不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以心断心。不断不造,任运自在,名为解脱人,亦名过量人。无法可拘,无佛可作。何以故?心性之外,无一法可得。故云:但任心即为修也。此与第三家敌对相违。谓前则一切是妄;此即一切是真。(《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七九)

此慧能弟子怀让及怀让弟子道一所传。道一俗姓马,时称马祖。以后之临济宗、沩仰宗,皆自此出。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判此宗为“直显心性宗”中之一派。“有本无事而忘情”者,宗密云:

……第五家也。……言本无事者,是所悟理。谓心境本空,非今始寂。迷之谓有,所以生憎爱等情。情生诸苦所系,梦作梦受。故了达本来无等,即须丧己忘情。情忘即度苦厄,故以忘情为修行也。前次触类是通为悟,而任心是修。此以本无事为悟,忘情为修。又此与前两家皆异者,且就悟理而言者,第三家一切皆妄,第四家一切皆真,如地(疑当作此)则一切皆无。就行说者,第三伏心灭妄,第四纵任心性,此则休心不起。又三是灭病,四是任病,五是止病。(《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七九)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判此宗为“泯绝无寄宗”云:

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即此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生,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大藏经》卷四八页四百零二)

“有藉传香而存佛”者,宗密云:

……第六家也。……言传香者,……欲授法时,以传香为资师之信。和上手付,弟子却授和上,和上却授弟子。如是三遍,人皆如地。(疑当作此)言存佛者,正授法时,先说法门道理,修行意趣。然后令一字念佛,初引声由念,后渐渐没声微声,乃至无声。送佛至意,意念犹粗,又送至心。念念存想,有佛恒在心中。乃至无想,盍得道。(《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七九)

“有寂智指体,无念为宗”者,宗密云:

……即第七家也。是南宗第七祖荷泽大师所传。谓万法既空,心体本寂,寂即法身。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槃。……此是一切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是自然本有之法。言无念为宗者,既悟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遂起妄念。但无妄念即是修行,故此一门,宗于无念。(《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页二七九)

此即荷泽大师神会所传。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判此为“直显心性宗”中之第二派。在《禅门师资承袭图》中,宗密更详述此宗云:(www.daowen.com)

荷泽宗者,尤难言述。……今强言之,谓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寂知,是前达磨所传空寂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亦知,(知下疑脱知字)非烦恼;悟时神变亦知,知非神变。然知之一字,众妙之源。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计我我所,爱恶自生。随爱恶心,即为善恶。善恶之报,受六道形。世世生生,循环不绝。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真心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之心,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精进。于解则见诸相非相,于行则名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十五套第五册页四三六)

“无念为宗”,《六祖坛经》及《神会语录》中已详说。惟“知之一字,众妙之源”之说,《神会语录》中未多言及。“真心无念”,而却“灵知不昧”。故“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点或者宗密于神会之后,续有发挥。后来阳明良知之说,颇与此相同;不过阳明专就道德方面之知言耳。

宗教人,不重文字。上述各派之主要宗旨,乃宗密以学者之资格,考察所得。宗密云:

宗密性好勘会,一一曾参,各搜得旨趣如是。若将此语,问彼学人,即皆不招承。问有答空,征空认有。或言俱非,或言皆不可得,修不修等,皆类此也。彼意常恐堕于文字,常怕滞于所得,故随言拂也。(《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十五套第五册页四三六)

禅宗后学,常恃机锋,令人言下顿悟。不以语言文字,述其意见。惟“好勘会”之学者,乃始述之于文字。勘者研究,会者比较,勘会即比较研究之意。

宗密又各设一喻,以明诸宗异同云:

如一摩尼珠,唯圆净明,都无一切差别色相。以体明故,对外物时,能现一切差别色相。色相自有差别,明珠不曾变易。然珠所现色,虽百千般,今且取与明珠相违者之黑色,以况灵明知见,与黑暗无明,虽即相违,而是一体。谓如珠现黑色时,彻体全黑,都不见明。如痴孩子,或村野人见之,直是黑珠。有人语云:此是明珠,灼然不信。却嗔前人,谓为欺诳。任说种种道理,终不听览。纵有肯信是明珠者,缘自睹其黑,亦谓言被黑色缠裹覆障。拟待磨拭揩洗,去却黑暗,方得明相出现,始名亲见明珠。(自注:“北宗暡即上第一家暢见解如此。”)复有一类人指示云:即此黑暗,便是明珠。明珠之体,永不可见。欲得识者,即黑便是明珠。乃至即青黄种种皆是。致令愚者,的信此言,专记黑相,或认种种相,为明珠。或于异时,见黑梙子珠,米吹青珠碧珠,乃至赤珠,琥珀,白石英等珠,皆云是摩尼。或于异时,见摩尼珠,都不对色时,但有明净之相,却不认之。以不见有诸色可识认故,疑恐局于一明珠相故。(自注:“洪州暡即马祖,上第四家暢见解如此。”)复有一类人,闻说珠中种种色,皆是虚妄,彻体全空。即计此一颗明珠,都是其空。便云都无所得,方是达人。认有一法,便是未了。不悟色相皆空之处,乃是不空之珠。(自注:“牛头暡即上第五家暢见解如此。”)何如直云:唯莹净圆明,方是珠体。其黑色,乃至一切青黄色等,悉是虚妄。正见黑色时,黑元不黑,但是其明。青元不青,但是其明。乃至赤白黄等,一切皆然,但是其明。既即于诸色相处,一一但见莹净圆明,即于珠不惑。但于珠不惑,则黑既无黑,黑即是明珠。诸色皆尔,即是有无自在,明黑融通,复何碍哉?(自注:“荷泽暡即上第七家暢见解如此。”)若认得明珠是能现之体,永无变易。(自注:“荷泽。”)但云黑是珠,(自注:“洪州宗。”)或拟离黑觅珠,(自注:“北宗。”)或言明黑都无(自注:“牛头宗。”)者,皆是未见珠也。(《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一辑第一编第十五套第五册页四三六至四三七)

宗密对于神会学说之认识如此。故以神会之说,为“遍离前非,统收俱是”也。

【注】此后禅宗分为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此五宗皆推其源于慧能,今不具述。

(五)宗密和会“宗”“教”

宗密对于“宗”中之各派别,皆详加分析,如上所述。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宗密即以宗中之某派,和会教中之某派;宗中某派所以讲如此之修行方法者,即因其暗中根据教中某派之教义也。在此序中宗密分禅门为三宗: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其息妄修心宗,包括上述七家中之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四家,云:“南侁(智侁第二家)北秀(神秀第一家)保唐(无住第三家)宣什(第六家)皆此类也。”(《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二,《大藏经》卷四八页四〇二)盖此四家皆主“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同上)故合为一家也。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上文已述。教亦有三种:一密意依性说相教,二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显示真心即性教。

密意依性说相教者,宗密云:

佛见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众生迷性而起,无别自体。故云依性。然根钝者卒难开悟,故且随他所见境相,说法渐度。故云说相。说未彰显,故云密意也。(《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二,《大藏经》卷四八页四〇三)

此教包括《原人论》中所说之人天教,小乘教,及大乘法相教。(详下)然严格言之,“惟第三将识破境教,与禅门息妄修心宗而相符会”。(同上)盖禅宗亦属大乘,故不可与人天,小乘,和会也。将识破境教,即大乘法相教。禅门息妄修心宗所暗根据之形上学,即此教所说。宗密云:

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妄者,息我法之妄;修心者,修唯识之心。(同上)

大乘破相教,“以识为身本”,“迷故执有我及诸境”。(同上)禅门息妄修心宗,即息我,法(诸境)二执之妄修唯识之心。此所谓“拂尘看净”也。

密意破相显性教者,宗密云:

据真实了义,即妄执本空,更无可破。无漏诸法,本是真性;随缘妙用,永不断绝,又不应破。但为一类众生,执虚妄相,障真实性,难得玄悟。故佛且不拣善恶垢净性相,一切呵破。以真性及妙用不无,而且云无,故云密意。又意显性,语乃破相。意不形于言中,故云密也。(《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二,《大藏经》卷四八页四〇四)

此即《原人论》中所说之大乘破相教。(详下)此教以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生死涅槃,平等如幻。但以不住一切,无执无著,而为道行”。(同上)禅门泯绝无寄宗,“本无事而忘情”之修行方法,即暗以此形上学为根据也。

显示真心即性教者,宗密云:

直指自心即是真性。不约事相而示,不约心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隐密之意,故云显示也。(同上)

此即《原人论》中所说之一乘显性教。(详下)此教“开示灵知之心,即是真性,与佛无异”。(同上页四〇五)禅门直显心性宗“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之“修行妙门”所暗根据之形上学,即在此教中也。

所谓禅者,本只是佛教中修行方法之一种。及后禅宗虽蔚为大国,而其所讲,仍以修行方法为主。此修行方法所根据之形上学,仍须于“教”中求之。宗密以上所讲,虽不必与历史合,然以禅宗作一种学问讲者,则必须用宗密此种和会宗教之方法也。

(六)宗密所述之五教

宗密又作《原人论》,并将儒家道家及佛教各派别所说对于人生来源之理论,比较论之。首叙儒道所持之理论云:

儒道二教,说人畜等类,皆是虚无大道,生成养育。谓道法自然,生于元气。元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故愚智贵贱,贫富苦乐,皆禀于天,由于时命。故死后却归天地,复其虚无。(《原人论·斥迷执》第一,《大藏经》卷四五页七百零八)

宗密题此章为“斥迷执”,以为儒道此种理论,乃系一种迷执。宗密下文指出此理论所遇之困难。例如:如谓道法自然,则“万物皆是自然生化”,不必待一定的因缘而后生,如此则“石应生草,草或生人”矣。“且天地之气,本无知也。人禀天地之气,安得歘起而有知乎?草木亦皆禀气,何无知乎?”如此之类,皆儒道之“迷执”所遇之困难。人何以有知之问,尤有哲学的兴趣。以前中国哲学,对此问题,似少注意。

宗密于是又考佛教中各派别所说对于人生来源之理论,以为“佛教自浅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前四宗宗密以为系“偏浅”,俱列入“斥偏浅”章。末一宗乃系“佛了义实教”,列入“直指真源”章中。

人天教者,《原人论》云:

佛为初心人,且说三世业报善恶因果。谓造上品十恶,死堕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故佛且类世五常之教,令持五戒,得免三途,生人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修四禅八定,生色界无色界天。故名人天教也。据此教中,业为身本。(《斥偏浅》第二,《大藏经》卷四五页七八)

宗密下文指出此宗所遇之困难,以为此宗专讲业报,未言造业者是谁何,受报者是谁何,“故知但习此教者,虽信业缘,不达身本”。(同上)

小乘教者,《原人论》云:

小乘教者,说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三界胜劣等处。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身则生老病死,死而复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据此宗中,以色心二法,及贪瞋痴,为根身器界之本也。(《斥偏浅》第二,《大藏经》卷四五页七百零九)

此以色心二法为世界人生之根本,即所谓心物二元论也。世界经成、住、坏、空四时期,即所谓四劫。空则复成,成已又空;如是循环不绝。宗密更详述云:

从空劫初成世界者,颂曰:“空界大风起,傍广数无量。厚十六洛叉,金刚不能坏。此名持界风。光音金藏云,布及三千界。雨如车轴下,风遏不听流。深十一洛叉,始作金刚界。次第金藏云,注雨满其内,先成梵王界,乃至夜摩天。风鼓清水成,须弥七金等。滓浊为山地,四洲及泥犁。咸海外轮围,方名器界立。”时经一增减,乃至二禅福尽,下生人间,初食地饼林藤,后粳米不销,大小便利,男女形别。分田立主,求臣佐,种种差别。经十九增减,兼前总二十增减,名为成劫。(《原人论·斥偏浅》章自注,《大藏经》卷四五页七百零九)

此引《俱舍论》颂以说由空劫至成劫世界发生之成序。劫者,梵语劫波,此云分别世节。增减者,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每经百年,人寿即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复从十岁,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如是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二十增减,成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即一世界之终始也。成、住、坏、空四大劫,每劫皆经二十增减。宗密云:

住者住劫,亦经二十增减。坏者坏劫,亦二十增减。前十九增减坏有情,后一增减坏器界。能坏是水火风等三灾。空者空劫,亦二十增减。中空无世界,及诸有情也。(同上)

此本印度人对于世界起源所持之说,宗密以之比附于儒道二家之说云:

空界劫中,是道教指云虚无之道。然道体寂照灵通,不是虚无。老氏或迷之,或权设,务绝人欲,故指空界为道。空界中大风,即彼混沌一气,故彼云:道生一也。金藏云者,气形之始,即太极也。雨下不流,阴气凝也。阴阳相合,方能生成矣。梵王界乃至须弥者,彼之天也。滓浊者地,即一生二矣。二禅福尽下生,即人也,即二生三,三才备矣。地饼以下,乃至种种,即三生万物。此当三皇已前,穴居野处,未有火化等。(同上)

宗密此所说,对于以后道学家之宇宙发生论,有极大影响。邵康节及朱子对于世界成坏之理论,大体上全与此同。

此小乘宗以色心二法为根身器界之本,比于人天教,进一步矣。但其所谓心,乃是思虑之心,即前六识。“五识阙缘不起;意识有时不行”,无色界天亦无四大。故色心二法,本身即有间断,“如何持得此身,世世不绝”?故宗密以为“专此教者,亦未原身”。

大乘法相教者,宗密云:

大乘法相教者,说一切有情,无始已来,法尔有八种识。于中第八阿赖耶识,是其根本,顿变根身器界种子。转生七识,皆能变现自分所缘都无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梦时执为实有外物;寤来方知唯梦所变。我身亦尔,唯识所变。迷故执有我及诸境,由此起惑造业,生死无穷。悟解此理,方知我身唯识所变,识为身本。(《原人论·斥偏浅》第二,《大藏经》卷四五页七百零九)

此即大乘相宗,亦即玄奘等所讲之唯识宗,如上第七章第二节所述。此宗立一相续无间断之阿赖耶识为身本,比上小乘教又进一步矣。但亦有其困难,即下大乘破相教所提出者。

大乘破相教者,宗密云:

大乘破相教者,破前大小乘法相之执,密显后真性空寂之理。将欲破之,先诘之曰:所变之境既妄,能变之识岂真?……梦时则梦想梦物,似有能见所见之殊;据理则同一虚妄,都无所有。诸识亦尔,以皆假托众缘,无自性故。……是知心境皆空,方是大乘实理。若约此原身,身元是空;空即身本。(同上)

此即大乘空宗,吉藏所讲述者,如上第七章第一节所述。吾人在梦中时,不惟梦物,即梦中所见之物,为虚妄,梦想亦是虚妄。由此推之,识所变之境既妄,则能变之识亦非真。一切皆空,即此宗所持也。

此宗亦有困难,盖“心境皆无,知无者谁?又若都无实法,依何现诸虚妄”?若真一切皆空,则虚妄亦不能有。故宗密以为“此教但破执情,亦未明显真灵之性”。(同上)

直显真源者,乃一乘显性教。宗密云:

一乘显性教者,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从无始际,妄想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故耽著结业,受生死苦。……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当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门,原人至此。(《原人论·直显真源》第三,《大藏经》卷四五页七百一十)

此即大乘性宗,此宗以本觉真心为一切根本。此天台宗、华严宗所讲,如本章第一节与上章第三节所述。宗密以为此乃佛教了义。

宗密又以为儒道及佛教中前四宗所持之见解,亦皆真理之一部分,故又立《会通本末》一章,以总论之。宗密云:

真性虽为身本,生起盖有因由。不可无端,忽成身相。但缘前宗未了,所以节节斥之。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谓初唯一真灵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变不易。(自注:“初唯第五性教所说。”)众生无始迷睡,不自觉知。由隐覆故,名如来藏。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相。(自注:“自此方是第四教,亦同破此已生灭诸相。”)所谓不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妄相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此识有觉不觉二义。(自注:“此下方是第三法相教中亦同所说。”)依不觉故,最初动念,名为业相。又不觉此念本无,故转成能见之识,及所见境界相现。又不觉此境但从自心妄现,执为定有,名为法执。(自注:“此下方是第二小乘教中亦同所说。”)执此等故,遂见自他之殊,便成我执。执我相故,贪爱顺情诸境,欲以润我;瞋嫌违情诸境,恐相损恼。(自注:“此下方是第一人天教中亦同所说。”)故杀盗等心神,乘此恶业,生于地狱鬼畜等中。复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业,运于中阴,入母胎中。(自注:“此下方是儒道二教亦同所说。”)禀气受质,(自注:“会彼所说,以气为本。”)气则顿具四大,渐成诸根。心则顿具四蕴,渐成诸识。十月满足,生来名人,即我等今者身心是也。故知身心各有其本,二类和合,方成一人。……然所禀之气,展转推本,即混一之元气也。所起之心,展转穷源,即真一之灵心也。究竟言之,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从心之所变,属前转识所现之境,是阿赖耶相分所摄。从初一念业相,分为心境之二。……据此则心识所变之境,乃成二分:一分与心识和合成人;一分不与心识和合,即是天地山河国邑。三才中惟人灵者,由与心神合也。(《原人论·会通本末》第四,《大藏经》卷四五页七百一十)

宗密此论,以为儒道所见,亦是真理之一部分。此已为宋明道学立先声矣。此论中又有许多见解,可以影响宋明道学者。其对于世界发生之见解,有大影响于宋明道学,上文已言及。此段所引“禀气受质”一段,宋明道学讲气质,亦恐受此影响。尤可注意者,即宋明道学中程朱陆王二派对立之学说,此论中已有数点,为开先路。如云:“然所禀之气,展转推本,即混一之元气也。所起之心,展转穷源,即真一之灵心也。”心气对立;程朱一派,以理气对立,即在此方面发展。又云:“究竟言之,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从心之所变。”一切唯心;陆王一派,以“宇宙即是吾心”,即在此方面发展。由此言之,则宗密学说之影响,可谓甚大。就其此论观之,则宗密不啻上为以前佛学,作一结算;下为以后道学,立一先声。盖宋明道学出现前之准备,已渐趋完成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