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爱心学校的道德价值

爱心学校的道德价值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心学校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展,推进了一代道德新风的形成,并有效推动大学生个体道德修养的发展。爱心学校的教员们,就是继承这样的仁爱思想,尊重同情那些弱势群体,不分寒冷与酷暑,给他们一份关心。可以说,爱心学校的“三心”宗旨正是爱心学校立足自身从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另一种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心学校的实践活动中生动具体的彰显。

周中之[1]、董珍妮、李 川、徐 姣[2]

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没有围墙、没有报名限制,它服务人数多、教员人数多,授课范围广泛、授课形式灵活,还是教学相长的典范。从1994年至今,它已经整整开办了20年。它很平凡,却很伟大。它有个最普通的名字—爱心学校。

爱心学校源于上海师范大学的一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994年暑假创办之初,它只是校团委在上海师大校园内举办的一个劳模子女夏令营。次年,它变身为中小学生暑期学习班,免费向社区开放,成为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假期的场所,这一年它被正式命名为“爱心学校”。其办校理念是“三心”: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爱心学校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展,推进了一代道德新风的形成,并有效推动大学生个体道德修养的发展。20年来,学生们用点滴爱心支撑了一个爱心奇迹,传递了一个爱心火炬。

一、爱心学校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灿烂历史文明古国。中华各个民族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创造了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而其核心便是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它是华夏儿女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丰富遗产,强调对人类精神、道德、理想上的终极关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蕴涵非常丰富,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爱国情感、健康的民族心理和良好的民族礼仪等的总和。而“仁爱”思想又是这丰富的伦理文化的重中之重。“仁”,从结构上看,就是人字旁加个“二”。那么,人二就是两个人。一个人不成其为仁;有了二人,人与人的关系就产生了。如果彼此相亲相敬,这关系必定美满,这就叫做仁。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儒家创始人孔子对“仁”有过系统的全面的论述,《论语》一书讲仁字多达109处,并赋予“仁”以丰富的道德内涵。仁的核心内容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释仁,《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即对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帮助和爱护。需要指出的是,爱人的人字,不是指社会中某些特定阶层的人或某一部分人,而是指与动物界相对的整个人类。爱人不仅包含着爱社会中有地位、有财富的上层人,而且也包含着爱庶人百姓等一切下层人。孟子也很重视仁,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即仁就是要把人当成人看待,要爱人。人性善论是孟子仁爱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也提出“兼相爱”的说法。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对一切人都同样爱,没有等级,没有区别,爱人如同爱自己一样。

历代思想家对“仁爱”思想都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足以见“仁爱”思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爱心学校就是秉承这样的一种思想与理念,不断继承,创新发展。首先,爱心学校继承和发展仁爱思想,关爱弱势群体。我们看到,爱心学校的学员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从劳模子女到弱智儿童,从外劳务工人员子女到下岗工人,最小的学员只有4岁,最年长的学员是106岁的老寿星。这种从不排斥任何一位学员的做法,正是秉承“仁爱”的思想,献大学生一份爱心。其次,爱心学校继承和发展仁爱思想,尊重同情他人。尊重他人,同情他人,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也是一种高尚的思想感情,更是仁爱精神的具体表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说,同情他人还是使人善良、使人关心、爱护他人的本初。可以说,温馨的笑容、鼓励的目光、精神的安慰,甚至慷慨解囊、见义勇为,又都是与同情他人相关联的。换言之,当他人遇到不幸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而不是幸灾乐祸,更不是落井下石。假若没有同情心,人与人之间则是冷漠的、自私的,甚至是残酷的。爱心学校的教员们,就是继承这样的仁爱思想,尊重同情那些弱势群体,不分寒冷与酷暑,给他们一份关心。最后,爱心学校继承和发展仁爱思想,热心帮助他人。如果说同情他人主要是在思想感情上体现出仁爱精神,那么,帮助他人则更多地是从行动上展示了仁爱精神。仁爱精神既是人的情感与心灵间的相互沟通、仰慕和体恤,相互爱护,更是人们现实中向对方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给予,相互帮助。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年来,爱心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们,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创办了2000余所爱心学校,有高墙内的爱心学校、工读生爱心学校、家政女工爱心学校、网上爱心学校、助盲爱心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爱心学校、村妇计算机爱心学校,还有送至病榻边的爱心学校。有的为孩子培养书画兴趣,有的为学生辅导功课,有的教授下岗工人再就业技术,还有的为退休老人讲解养生保健知识。爱心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正是秉着这样的仁爱思想,一年年的坚持,唤社会一份热心吗?

二、爱心学校助力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形成

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社会实践项目自1994年创办至今,已有20年的积淀,从最初的一个校园劳模子女夏令营到如今的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它见证了学子的风采、师大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志愿服务的繁荣和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形成。

(一)“三心”宗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良性拓展

“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是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创办之始的办校理念。学校扎根于上海师范大学这个大集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力军,倡导大学生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是爱心学校创校的基础;放眼整个社会,面对孤独的孩子和众多的弱势群体,爱心学校呼吁当代大学生给予他们以关心和帮助,以自己微薄之力助困难之人,这是爱心学校建校的根本初衷;以个人带群体,以学校带社会,通过爱心学校的倡议和呼吁,通过大学生的爱心传递,通过受益者的口口相传,能够唤起社会风气的向善,能够形成社会道德新风尚,这是爱心学校的根本目标。可以说,爱心学校的“三心”宗旨正是爱心学校立足自身从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另一种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心学校的实践活动中生动具体的彰显。从国家层面来讲,上海师大爱心学校正是积极响应国家志愿服务的精神号召,为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通过“献爱心、做奉献”来时刻践行“三心”要求;从社会层面来看,“唤社会一份热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的一种延伸;而从个人层面来讲,爱心学校的宗旨正是基于帮助人、关心人、锻炼人和塑造人的立场开展活动,也正是对培养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目标来实施,所以爱心学校的“三心”宗旨不仅是爱心学校开展的不懈动力,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良性拓展和助力社会道德新风尚形成的重要支撑。

(二)志愿服务,乐于奉献—是对当代“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讲文明,树新风”是新时期的口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岁月,“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面不倒旗帜。爱心学校创校20年以来,风雨兼程,不畏艰难,始终坚持服务理念、奉献精神,截至现在已有近六万大学生参与其中,服务对象近18万人次,爱心学校机构达2000余所,可谓是实力雄厚,影响深远。爱心学校从本质来讲是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首先,它们都是以服务他人为目的,在服务中彰显自身的价值,不计回报,义务奉献;其次,它们都是对道德风尚的践行和履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又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进一步宣扬和增强,它们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其实,爱心学校所体现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帮扶意识是对“雷锋精神”的现时代的创新和发扬。近几年,随着奥运会世博会、世游赛等大型活动的相继举办,社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志愿者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像爱心学校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发光发热,无私奉献。所以如果说“雷锋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一面不倒旗帜,那么以志愿服务和乐于奉献为核心的爱心学校就是对雷锋精神的当代继承和弘扬,对全社会形成“感恩”、“奉献”、“分享”和“关爱”的良好新风尚具有重大助推作用。

(三)融汇热点、常办常新—成为助推社会道德新风尚的持久纽带

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作为学校乃至整个上海市的社会实践著名品牌,马上就要走进它20岁的年头,回望过去,它曾经是最初的一个不起眼的学校暑期夏令营活动,但是转眼间它就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让一个小小的活动壮大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又有谁能够想象到当初的一个夏令营会逐渐地演变为如今的名扬沪上的“明星”?答案是简单的,却又是复杂的,说它简单其实就是因为有人喜欢、有人参与、又有人需要,所以才会慢慢发展壮大,说它复杂更多的是20年走来,里面的辛苦、劳累和汗水是外人不曾体味和见证的,从策划、安排、实施到后期的总结、表彰无不凝结着一代代爱心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思索和辛劳。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曾指出:“爱心学校之所以坚持多年,持之以恒、延续至今的原因主要就是它的目标载体没有变,而内容却是常抓常新、与时俱进的,人是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有非常好的组织体制和机制”,原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爱心学校总负责人蒋威宜老师曾说“爱心学校之所以经久不衰,关键是有它存在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以说这些都是爱心学校历经20年没有衰落反而更加繁荣和兴旺的原因。在爱心学校的开展的相关课程中,时刻关注、贴近现实、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制定新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让学员领略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新时政,关注社会新动态,让学员除了掌握新知识技能之外,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www.daowen.com)

众所周知,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炼意志,增进才干,才能真正地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提升道德修养。爱心学校这个形式正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良好补充,是很好的第二课堂。近二十年的举办和活动开展,已然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了良好的形象,在实施“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的当下,继续办好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对助力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形成,乃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爱心学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孔子提倡“仁者爱人”的思想,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大学生参与爱心学校,是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甘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促进社会进步。他们献出爱心的过程,就是浸润于高尚道德修养之中,进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最终促进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完善。

(一)爱心学校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爱心学校的宗旨就是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个有责任的社会,诚信友爱的社会;而对于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年轻的一代正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担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通过爱心学校这种微爱心的传递,更能理解创造社会的和谐友爱才是最有价值的。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不应该只局限在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中,还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爱心学校就是一种达成社会理想的途径,将爱在这个社会中永驻,大学生通过爱心学校走到社会中去,体验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快乐,得到自我的满足感,更在绽放无处不在的爱心。这种简单的爱心,哪怕是一句问候,一个有力的手臂,或是知识的普及,无需储存,就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最终让整个社会充满幸福。爱心学校的爱心通过大学生群体的传播,会到达社会的每个角落,带到需要的人的身边;而大学生也能在实现自我理想的同时将传递爱心当成义不容辞的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二)爱心学校有利于大学生塑造与完善人格

一个高尚的人格,应该有心怀天下的胸怀、舍我其谁的气魄。爱心学校无处不在的微爱心无不诠释着每个大学生平凡而高尚的人格,在每一次给予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和身边人的改变,变得更愿意分享,变得更愿意带给别人快乐,而自己则珍藏这份感动,带着感动,继续前行,只为传递和延续爱心,这就是高尚的人格,这也是爱心学校前行的源泉。

爱心学校将爱心的传递当成一种事业,而从事这种事业的大学生无疑需要具有更广阔的胸怀,平衡自我,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健康的美丽的人格。爱心学校也是个美丽的事业,她将爱心的种子传递到更多的人身边,而大学生正是这些美好的创造者,这是一项无上光荣的事业。有些大学生重个人前途,轻社会责任,认为个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些都是人格的缺陷。爱心学校在传递爱心的过程中也帮助了大学生塑造和完善更加健康的人格魅力。通过爱心学校,我们能够接触到各个阶层的困难与社会的存在形态,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比我们自己更需要一种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也许就是你的一个微笑,你的一句鼓励;这些相比于活在自私自利的自我理想实现的虚幻中,是一件多么美丽而又多么更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爱心的传递能够让大学生的眼界更开阔,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根植于人生理想中,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完美的健全的人格。

(三)爱心学校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大学生面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一个坚韧的心态,谈何帮助,我们需要用自己的乐观积极来感染更多的人找到生活的自信,努力前行。“大德无形,大化无痕”,这应该是对爱心学校最贴切的形容,每一个不同的爱心学校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不同的群体,虽然这一切都似乎是沧海一粟,殊不知正是这些水滴才积聚成江海,而爱心的浪花也随着岁月的行走不断地在社会中震荡着每个给予和需要她的人。这种热情的力量,就是不屈不挠的乐观,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大学生是爱心学校的坚强后盾,当然要有并且要传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爱心学校的大学生的这种态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重拾信心,得到更多的机会;也能感染更多的人去从事这项事业,让整个社会都传递着爱心。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心学校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一种关乎社会和谐的事业,大学生在传递爱心的过程中,就无形中树立了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人生观、价值观是无私的奉献,是将更多人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由于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也使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变得自我化和功利化,这是很危险的。爱心学校就是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更加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种将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责任当成自己一生事业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心学校每一次的帮助,都是一种洗礼,对个人思想的净化,通过踏实可见的帮助,将整个社会紧紧拥抱在一起,感受的是爱心的传递和无穷的力量。

【注释】

[1]周中之,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2]董珍妮、李川、徐姣,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