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岸文化走廊与城市滨水空间复兴

西岸文化走廊与城市滨水空间复兴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岸文化走廊与苏州河M50创意园,同为上海文化地标空间,都是通过转化旧空间形成文化空间的典型。西岸文化走廊以“规划先行”为思路和策略正是该逻辑的典型。西岸文化走廊不仅有画廊、美术馆、水边剧场等展演空间,还设有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正在形成一条完整的艺术产业链。西岸文化走廊的建设,是对滨水空间的再生产,对徐汇滨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重构了该地区的文化身份和定位。

西岸文化走廊与城市滨水空间复兴

上海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里程碑是浦东新区的开发,它从诸多方面带动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就城市空间而言,浦东新区的开发将上海城市空间由沿江发展推向跨江发展的新阶段,直接促使黄浦江由城市边界变成城市中心,黄浦江岸线也从工业化时期的生产线变成后工业化时期的生活线。黄浦江两岸是当下及未来的上海城市主动脉,沿岸8个滨江区域的开发各有侧重,错位发展。其中,徐汇滨江以“规划先行、文化先导、产业主导”为思路,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传媒区、国际一流的商务商贸区、充满活力的滨水新城区”。

徐汇滨江于2003年进入功能转换的探索期,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其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直到2012年,在明确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更新规划出台之后,徐汇滨江才发生明显变化,改造速度也有所加快。2012年,徐汇滨江地区列入上海“十二五”时期6个重点开发的功能区域之一,伴随徐汇区《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西岸文化走廊的建设拉开序幕。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负责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及后期运营管理。西岸集团的角色类似英国伦敦码头区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开发公司。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城市更新以地产为导向,城市开发公司的目的在于推动土地产生经济价值。徐汇滨江的开发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世博会建设为契机,推动物质空间形态开发;第二阶段转向物质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

“规划先行”是徐汇滨江的发展策略,也是西岸文化走廊作为文化产业园区,在形成过程和发展路径方面的重要特征。西岸文化走廊与苏州河M50创意园,同为上海文化地标空间,都是通过转化旧空间形成文化空间的典型。两者都拥有工业遗存:M50位于苏州河南岸莫干山路50号,原为徽商的家族企业,1949年后先后更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在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停止了原主业的生产,拥有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是目前苏州河畔保存较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址;徐汇滨江曾是重要的第二产业功能区,沿江设有大量的工业基地、厂房码头等工业空间,如上海飞机制造厂、火车南浦站、北票码头,在90年代城市转型中失去了交通、物流的核心区位优势而陷入困境。两者都具有空间转化的基础和可能。(www.daowen.com)

但是,两者在形成路径上截然不同:M50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文化集聚区,西岸文化走廊是政府打造的文化集聚区。2000年前后,艺术家、画廊先后搬入M50,自发形成集群区,这些艺术家曾是管理者眼中的“麻烦制造者”,当他们与场地租赁方发生矛盾时,被认为会给城市治理带来挑战。然而,随着社会各界对艺术创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知的改变,这种模式则被视作工业空间再利用、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方式。一旦模式被认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政策支持。从“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2)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2004),再到由上海市经信委正式挂牌“M50创意园”(2005),工业空间的再利用和重新命名,表明了政府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积极姿态。

政策态度和政策介入节点,成为影响文化空间定位和走向的关键。当文化空间及其承载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事件,被认为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时,城市文化管理对文化空间的态度也有所转变,政府开始利用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全球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话语,将艺术成果和文化观念朝着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标准方向发展。西岸文化走廊以“规划先行”为思路和策略正是该逻辑的典型。西岸文化走廊不仅有画廊、美术馆、水边剧场等展演空间,还设有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正在形成一条完整的艺术产业链。西岸文化走廊的建设,是对滨水空间的再生产,对徐汇滨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重构了该地区的文化身份和定位。徐汇滨江曾经见证了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现在推动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这里是一个有层次感的、交错的空间集合,既保留了城市记忆,也昭示着城市前景,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