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目的在于保持城市生命力。言下之意,一些处于衰退中的城市,其内部资源是匮乏的。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资源的全球流通更加快速,范围也更加广阔。因此,吸引外部资源并加以利用,是城市更新合理化的现实选择。
文化资源的全球流动,如文化人群的全球流动、文化空间的品牌连锁,以及文化展演的全球巡回,直接推动地方的文化发展。虽然大牌艺术家不直接等于展览质量高、大牌策展人不必然意味着学术水准高、大牌展览场所也不等同于格调高,但是这些品牌因素至少吸引了大批具有文化消费需求的艺术爱好者。尤其是在文化艺术生态尚未建成的城市中,这种可类比品牌连锁逻辑的举措,至少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指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方文化资源,开阔了文化消费者的视野。
城市充满活力的形象,在理想状态下,吸引着外部资源。后工业化城市更新之所以展开,其原因在于城市面临工业萎缩和城市颓败,而其目的在于改变城市衰退的负面形象,营造一种仍然具有活力的形象,这既是现实需求,也是外部表达。具有轰动效应的文化空间,正是扭转形象的一种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与其说是文化空间,不如说是市场工具,它向世界其他地区展示一个走在城市发展前线的毕尔巴鄂,并重新吸引了全球关注,进而推动更加全面的城市更新。从旅游收益的外部效应来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成功的,也成为众多城市竞相模仿的对象。
但是,对于盘活城市的艺术生态而言,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有争议的。作为“文化事件”,博物馆在1997年开馆时产生了轰动效应,但是在此之后的20年间,它并没有激活当地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氛围。这座城市除了这座旗舰型空间,并没有更多的画廊和美术馆,不管是零散的还是集聚的,也没有多少其他形态的文化空间。行走在城市街头的不是匆匆的游客,就是步履蹒跚的老人。除了短期旅游业,毕尔巴鄂也未实现它维持就业的抱负。从这个角度来说,毕尔巴鄂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支持公共性基础和真正的历史文化脉络基石,建筑的视野是不能长久的。(www.daowen.com)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直接表现是发展文化旅游业,吸引外来人口。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文化地标空间吸引了大量的临时性外来人口,直接增加本地第三产业的经济收益。依靠外部资源的见效快,但就其不确定性而言,这是高风险的行为。修建大型文体场馆、举办大型赛事,一般来说能够短期刺激地方经济的增长,而外来访客离开后,这种一次性的经济贡献也随之结束。但是,全球的城市似乎被这种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逻辑束缚了。
外部的金融投资可能不足以维持一个城市的持久活力,而且容易因为发展太快而走向破产。而且文化有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特殊性,城市在吸收境外资本注入时,会保持相对稳健的态度。文化空间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城市管理者需要从实际出发,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适度的成功而非一时的轰动,不应该以高昂的代价来赌城市的未来。
外界舆论也是一种外部资源,特别是对于处于竞争中的城市来说,这是刺激城市转型的催化剂。北京798艺术区在处于身份模糊之时,国际媒体的报道和国际政要的肯定,曾作为中国艺术家解决问题的重要资源。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北京798艺术区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因798艺术区首次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之一。2004年北京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具发展潜力”的12个城市之一,同样部分归功于798艺术区。在很大程度上,国际关注为艺术家争取这块艺术区提供了有力支持。2005年,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让人联想到美国苏荷区的时尚艺术区。地方政府把这些国际影响当作城市形象的积极面,而如果允许拆除则可能面临社会舆论的批评。同年,朝阳区政府与798区七星物业联合成立了艺术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身份。798艺术区从一个对地方利益有争议的危险场所转变为官方认定的先进文化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798艺术区曾被描述为现代的、开放的中国样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