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rie最早提出语言研究中的“体”(aspect)概念时指出:体是对情状内在时间构成所采取的不同观察方式、角度,观察角度可以分为内部观察和外部观察两种,外部观察所得的是完整体,内部观察的结果是未完整体,未完整体又可以分为惯常体和持续体,持续体又可以分为进行体和非进行体。[16]后来Smith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情状体”的概念,即由词汇手段表现出来的动作时间特征,而把Comrie所说的体称为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从而形成了所谓“双部理论”。[17]上文我们重点分析的是纪录片解说词的词汇情状体(aktionsart),接下来我们分析语法体。
语法体又称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也有人把它单独称为“时态”。关于语法体的考察,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很难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思路方面,金立鑫曾经指出,对时体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从理论上或逻辑上进行演绎和推导,比如,对于一个动作,可以从尚未启动(处于动作起点之前)、启动(处于动作的起点)、进行中(处于动作的过程中)、结束(处于动作过程之后)这样的时间历程进行解释,也可以从已然-未然、实现、进行、结束等角度提出解释方案,从而形成若干不同的理论假设,用以分析语言现象。另一种方法则首先从语言的典型标记形式出发,建立起一组对应的范畴,然后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其他非典型的形式上去,先作个案研究,最后拼合成完整的系统。这两种思路本可以结合,而且应该结合,但目前这一结合尚未真正实现。[18]
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归纳纪录片解说词在时间表达方面的特点,达到这一目的途径也应该有两种,一种是运用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结合解说词语言的实际展开分析;另一种是从解说词语言事实出发,进行总结归纳,得出若干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在这里,我们打算主要以现代汉语的几个时体标记在纪录片解说词中的使用规律及其表意特点作为考察重点,参照前人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概括,进而实现对纪录片解说词语言时体系统表达特点的描写和初步解释。
一般认为,现代汉语的“体”(aspect)不是动词的范畴,而是句子的范畴,主要靠体助词以及各种必要的句法条件共同完成。而且,时和体是密切关联着的,很多时候体需要时的帮助才能成立,所以习惯上会时、体并称,而语义则主要指体。汉语主要的时体标记有“着、在、了、过”等,所表达的时体意义主要有持续、进行、完成(结束)、实现、经历等,我们试分别讨论。
一、纪录片解说词中的持续体标记“着”
动词后“着”的核心意义是表达“持续”,即在参照时间点上动作或状态处于持续状态。由于语义背景不同,“着”又可以分为“着1”和“着2”两种变体,“着1”在动作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着2”用在状态动词、形容词和单动作动词后表示状态的持续,但在实际用法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纪录片符号体系中,画面所展现的总是动作的持续状态,这是画面最为突出的特点。如前所述,在解说和画面的配合中,一般总要照顾到画面的特性,发挥画面的直观优势,表现正在进行或持续中的事件情状,相应地也就较少使用解说词来叙述画面上情状的持续或进行。即使用解说词来叙述画面中的事件,其所突显的一般也不是其进行性和持续性,而是其他相关内容。
然而,根据我们的考察,纪录片解说词中并不完全排斥持续体标记“着”的使用,尤其是在以下几种情形中:
第一,持续的情状本身没有具体可见的形象,不能用画面来表达(见表5-11)。
表5-11 没有可见形象的持续情状
这几个例句中的动词都很难找到相应的具体形象,也就不能用画面来直接展示,这种情形下就得依靠解说词语言来叙述动作,表现动作的时体特征。例1中“流传”指的是一个抽象故事的传播过程,而这个传播过程是在纪录片创作时一直持续,没有中断,所以要用持续体“着”。例2中的“改变”相对于一个纪录片可以展现的场面来说,显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使用解说词来表达就更为直接、明白。例3中“隐藏着”词义本身就包含着不让看见的意思,更何况此处所“隐藏”的还是“冒险、挑战、浪漫、传奇、痛苦和欢乐”等不具备形象性的内容,所以这一类的情状也只能用语言来表示。同时,这种解说词语言虽然在形式上是叙述性的话语,但所表达的内容却是哲理和情思,这也是一般画面难以实现的。例4有相应的画面表现,但是画面所呈现的大火和油罐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十分明显,所以也靠解说词来进行揭示。
第二,动词对画面的持续情状进行概括说明。很多纪录片的画面所记录的是人物的活动状态,但这些活动的意义却不是那么明确、集中,这时也常常用解说词来进行总括(见表5-12)。
表5-12 解说词对画面情状的概括
例1的画面是人物在制作炒货、装车,这些都不用解说就能明白,但这些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却不能自明,解说词“做着准备”则对画面正在持续的事件进行了概括说明;例2的画面是女人们在背水、收盐,这是一般的活动,不必使用解说词就可以明了,而“忙碌”一方面概括了画面的所有活动,另一方面也把活动变成了状态,更加强调其持续性;例3与之相类似,不同的是,画面没有同时呈现人物活动,而只是以一个空镜头画面来表现事件的大体位置,叙述功能主要由解说词来承担。
第三,表现心理活动的持续。心理活动一般都有较强的持续性,同时又不容易直接用画面来表示,所以在纪录片解说词中这一类词语比较普遍(见表5-13)。
表5-13 心理世界的持续情状
纪录片对人物心理的展示只凭借画面总是非常有限的,通常须借助语言(包括同期声采访和解说词)才能更充分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对来说,解说词更加自由、灵活,它既可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本身,也可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对象进行描述。表5-13的几个例句中,“澎湃着……激情”是比较强烈的情感,“挂念着儿孙们”是比较潜隐的情绪,但是都限于内心,没有活动性;“幸福着、快乐着”是对画面中人物状态的评说,在时间上都是以画面故事为参照的,而画面故事的现在时状态,决定了这些心理动作动词的持续体使用。
至于例4和5,我们认为,这都是画面之外的心理空间中的持续状态,所以尽管“望着”和“存在着”的情状类型很不相同,但还是把它们归在了一起。这种内容在虚构影片中,一般是可以通过虚化的画面来表现的,但在纪录片中,一般不可能虚构画面,所以就只能借助解说词来叙述。
第四,过去或未来的持续情状。以上所提到的几种情形都是以画面事件时间为基准的现在时持续体,此外,还有另一种持续情状,即画面时间以外的事件持续,只能通过解说词来表达(见表5-14)。
表5-14 过去或未来的持续情状
这几个例句所表达的画面外事件都是持续性的动作:例1和例2是画面时间之前的事件,例3和例4的事件则处于画面时间之后或想象之中。例1是状态的持续,例2、3、4是动作的持续,其中尤以例4的动作持续最为典型,因为就在紧接其后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水面在一点一点地上升。因此,后面的画面不再使用解说词,而观众不但能够理解画面所叙述的事件,还可以通过这无声的画面感受到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蕴。
当然,纪录片解说词并不是绝对不出现一般动作动词的持续体,有些时候,画面和解说也会同时叙述一件正在进行的动作、事件(见表5-15)。
表5-15 重复画面内容的持续情状
这几个例子中解说词之所以重复画面的事件,主要是为了强调作者的主观评价或抒情色彩,甚至为了体现语言本身的修辞性,如例3就使用了一种“拈连”辞格,将画面的叙述和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融为一体。在表达效果上,前面几个例子使纪录片更加浅易、平实,更符合一般电视观众的欣赏习惯;而后者则产生了一种较明显的文学色彩,更具有抒情韵味。
有一个例子或许可以说明纪录片画面和解说词在描述持续事件时的不同。在纪录片《旅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画面中是一群旅游者来到了宋清贵的旅馆,旅游者向记者介绍在网上看到的有关宋清贵以及他的旅馆的信息;停电了,宋清贵给供电所打电话;宋清贵与旅游者讨论第二天的行程等,没有任何解说。
但是这一段被改造成文本之后,在央视网站上的纪录片介绍中就变成了这样:
但是家里的老店还是照常运行着,只不过现在主事的人变成了宋清贵。一段时间下来,宋清贵也小有名气,在专门的三峡徒步旅游网上,宋清贵变成了知名的人物。甚至有网友主动关心起了他的终身大事。
由于没有画面,所有的叙述都由语言来完成,对于动词及其时体标记的使用就显得自由多了,也丰富多了。不过即使使用了持续体动作动词,对于持续情状的细节也很难完整地予以再现。
二、纪录片解说词中的进行体标记“在”
除了“着”所表示的持续体以外,汉语中未完整体的另一种形式就是进行体,一般用时间副词“在”、“正在”、“正”等来表示。进行体和持续体在语义上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在情状时间与参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从事件时间内部所进行的观察。Smith认为,它们都只涉及情状的一部分,而不涉及其终点。它们的不同表现在于“着”既可以与活动动词共现,又可以与静态动词共现,而“在”则主要与活动动词相联系。例如方梅就曾经指出,“着”甚至可以和绝对状态动词“有”、“存在”等共现。[19]而“在”至多可以和表示心理活动的静态动词共现,如“在想”、“在悲伤”等,其他的静态动词一般不能与表示进行体的“在”相关联。
有人认为,“着”是静态的标志,即使是活动动词,后面附加“着”之后也就变成了一种静态。[20]从语义上看,“着”更多地体现一种状态性,带有“着”的动词,本身就可以构成一幅“画面”。而“正”、“在”、“正在”[21]强调的却是现时性,带有“在”的动词,表示的一定是与参照时间同时发生的事件。很多时候,为了突出事件的现时性,进行体的句子会强调与事件相关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空间,因为相对来讲,我们看到的空间画面总是现时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强调空间也就是强调现时性。对于纪录片来说,当然更是如此。
表5-16 解说词对画面进行体的说明
表5-16的这六个例句,都是对画面中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解说。画面本身是在叙述,但是由于画面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清晰明确地叙述事件的过程,所以要靠解说对画面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解说和画面平行或相对的态势。从叙述角度看,画面本身难以说明的无非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名称)、事件(名称)。如上文所述,时间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立足制作时间,指明画面事件的真实(历法)时间,如例1至例3;另一种是立足画面本身,即不言明具体历法时间的“此刻”,如上述例4到例6。前者是用解说词引导观众来欣赏画面,后者是用解说词使观众进入画面之中感受事件。不管哪种时间表达方式,观众所感受到的都是一个事件正在进行的状态。上述例句中,每一句都有对地点和人物的命名,使画面的现场感更为确切、更为真实。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对于画面中的事件,这几个例句所采取的都不是一般的叙述,而是近乎描写的手法,表现它们在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如例2,在一般故事的语言叙述中,我们大多会这样表达:“1920年2月9日,因传播革命主张而被北洋政府通缉的陈独秀和护送他离开的李大钊,在从北京通州到天津的路上,筹划了组建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因为画面只能展现出事件未完成的、进行中的状态;而很多时候解说词作为画面的附属,并不需要具有自己独立的叙述功能,所以就不采用标记完整体的“了”,而是使用标记进行体的“正在”。例5则更为典型,“现在镜头里看到的”直接点明画面的机械属性——这个画面是镜头摄取的事实的片段,不是事实本身。总之,在上述例句中,解说词都不是在对事件本身进行叙述,而是在对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事件状态进行解释说明,“正在”、“在”等进行体标记都突显了画面事件的这种“进行中”的状态。
在表5-17这几个例句中,解说词并不是处于和画面平行或相对的位置,而是融入画面之中,成为画面叙述的下一个层次的叙述。这时候的进行体所表达的常常是一段较长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表5-17 超越画面叙述的进行体事件
续表
例1中,“帮助自己的学生”是一个较长时间段中发生的事件,而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这个事件体现出来的是正在进行之中的状态。例2中,说话时间也是以画面为基准的,而事件则是“由浪漫的情侣变成辛苦的父母”(即孵卵)这样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解说词表达的是画面时间点上的进行状态。例3中“山神离他远去”是眼见“树林越来越稀,野兽越来越少”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已经持续了“一辈子”,用进行体句子来描述,既从时间角度体现了事件的过程性,又赋予了头脑中的思想以直观的形象性。
上述几个例句的共同点就是:解说词本身是在叙述一个事件,而不是对画面进行静态解说,因而解说词和画面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或相对的关系,而是融合或分离的分离。如例1是在画面叙述的过程中借用人物认知而插入的叙述,可以看成是声画融合的类型,而例4本身没有贯穿始终的画面叙事,这里的解说词也就无从融入画面叙事之中,只能是声画分离的关系。
总的来看,进行体是最能体现纪录片解说词声画配合关系特点的一种语法体形式,解说词进行体的使用可以增强画面与观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切近感。
三、纪录片解说词中的完整体标记“了”
“了”是一般叙述性语言中最为常用的虚词之一。分为动词后的“了”和句尾的“了”,学者们一般将前者称为“了1”,将后者称为“了2”。两种用法中,事件都是被从外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述的,所以可以把“了”看成是完整体的标记。我们分别来分析纪录片解说词中这两种“了”的表现及作用。
1.了1
关于动词后“了”的语法意义,早期的研究者一般认为是表示“完成”,如赵元任认为:“了”是完成式词尾,“这个词尾的类义是‘动作完成了’”。吕叔湘、朱德熙等也都持相似的观点。刘勋宁最早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了1”表示的实际上是与“没有”相对的“实现”。[22]金立鑫认为动词后“了”在不同的句法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条件变体,表示结束、行为持续和状态持续等不同的体意义,它们都蕴含了“实现体”,其核心意义是“近时结束”,即它所附着的动词表示的动作已经达成或结束,而且结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距离较近(主要是说话人主观认定的心理距离的远近)。[23]陈立民则认为“了”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实现,其中“了1”表达过去实现,“了2”表达现在实现;而实现就意味着开始,一种状态的开始,或者是一种持续性动作的开始。[24]有的动作开始后在过去时间就已结束,有的则一直持续到参照时间点上。总的来看,“了1”表示动作的“实现”目前已经得到多数人认可。
“了”的用法的多样性,表现了语言在事件叙述方面的强大功能,相对来讲,画面却只能以持续进行的形式来呈现事件。因此,即使是以画面叙事为主的纪录片,也需要解说词来拓展叙事的时空,表现事件的立体感和纵深感。在这之中,最典型的就是“动词+了+时量词语”的结构,见表5-18。
表5-18 解说词表达画面事件的历史纵深
这些句子中多数都有相应的时间参照,如“这是他们最后一张合影”、“今年16岁”、“男人醒来了”,如果不指明参照时间,那么就是以画面时间为参照。有了时间参照,接下来要做的便是通过解说词的表述,还原事件不能在画面中得到展示的实际状态。如1就以画面中的“最后一张合影”为参照,解说了“共同生活”的时间。例2也是立足于画面叙事,从“今年”出发,回溯人物在大山中生活的时间。而例3和4则是另一种类型,其中的前一小句只提供一个时间背景,后一小句才是句子的表达重点,这样的形式,更突显了“动词+了+时量短语”的格式对被叙述时间的还原与支撑作用。如果没有解说词中的“女人忙碌了两个小时以后”的支撑,后面“男人醒来了”就显得很平淡,难以体现真实的时间跨度。
对于事件本身的叙述,很多时候也主要靠解说词,特别在是“实现、达成”意义的表达中,见表5-19。
表5-19 解说词对事件实现状态的确认
续表
这些例句中,例1、2、3是以画面时间(也是说话时间)为基准,事件在画面事件之前已经发生并结束,但是它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画面时间,纪录片的画面没有为我们记录下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却用解说词来说明事件的结果。这样,整体的叙事基本上还是沿着画面的时间线索来进行的。例4和例5都是立足于过去时间对当时事件的叙述,所强调的都是过去事件的完成、实现。
除了上述两类之外,还有一种动词后“了”的用法,强调状态的现时持续性,见表5-20。
表5-20 事件实现后的持续
这几个例句都是表现一种动作实现之后的持续状态,一般来说,画面对于这种状态是能够表现的,而解说词的重复叙述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别的意义,如营造某种特别的意境、氛围,渲染某种情感、思绪等等,都不是单纯的画面叙述所容易实现的。
2.了2(www.daowen.com)
有人认为,句尾“了”的核心时体意义是“起始”,它着眼于事件的起始点,在事件的实现和参照时间之间建立关联,表示在参照时间点上某种行为或状态的“起始”,具有一定的“新闻性”。由于参照时间可以不同,所以“了2”可以具有不同的时体特征:现在起始、将来起始、过去起始。[25]在纪录片解说词中,带有“了2”的句子一般用于这样一些场合:
首先是在故事开始前交代相关背景事实,具备一定的概述性,见表5-21。
表5-21 解说词对事件背景的交代
这两个例句都是纪录片整体叙事的开头部分,是对现实情况的介绍,句尾的“了”并不强调变化,而只是说明在整个叙述开始的时候人物或事物所具有的某种状态,具有一定的报道性。
其次是立足参照时间的动作实现,这是一般语言中“了2”最常见的用法,但在纪录片解说词中,它的用法有一些独特之处。见表5-22中的几个例子:
表5-22 画面叙述空缺中的解说词叙述句
有人认为,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完成体主要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情状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一个是情状具备现时相关性。[26]但我们认为,上述例句中的“了2”的核心意义在于对某一特定时间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是对事件已经实现的一种确认,情状未必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也未必具有与说话时间(现时)的相关性。情状所关涉的主要是参照时间,强调的是在参照时间点上情状的实现(而不是完成或结束)。
对纪录片解说词来说,由于这类句子本身的叙述性较为突出,所以它们常常出现在画面叙事的空当之中,成为对画面事件的语言概括或引发。如例1,画面是张庭兴他们在撑船,解说在为画面确定时间位置的同时也概述了基本的事件。例2“刚上车,车就开了”也是连接了上火车前和在火车上的两段画面,并立足后一事件表达两个事件的时间关系。
例3和例4在结构上基本一样,都着眼于介绍、引发在画面的时间参照点上所发生的新的情况。例3这句话之后,解说词叙述暂停,完全用画面来表现事情发生的状态,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画面的直观冲击力和解说的概括叙述能力。例4由于是历史题材,不可能用画面直接记录“一个人去世”的实际情状,所以就采用了图片加解说的方式,介绍皇后的情况。而例5则采用模拟实景的方式来获取近似的画面,这在历史类纪录片中并不少见。例6由于动词意义的特殊性,画面只能表现“消失”的结果,不能表现消失的动作,解说词的使用弥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其完整的语义表达。
纪录片解说词中第三种常见的“了2”句式是“动词+时量短语+了”,我们将其称为“时间延续句”,见表5-23:
表5-23 解说词中的时间延续句
这几个句子中,表意的重点都不是情状本身,而是情状所持续的时间,一般都是以说话时间(画面时间)为终结点,具有强烈的现时相关性。同时,对于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常常有一定的评价意味,如例1中“好几个小时”,例2中“5年多”,例3中“足足61个年头”等等。对纪录片来说,这种大跨度的时间流逝意义,如果单纯用画面来表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一般须借助于解说词来进行概述。
此外,“了2”句式的将来时表达在纪录片解说词中也十分多见,见表5-24:
表5-24 解说词将来时表述中的句尾“了”
这几个例句都是基于画面时间对即将发生的情状的叙述。而画面时间与说话时间又是同一的,说话时间的“将来”同时也就是画面时间的“将来”。所以,在纪录片中,常常用这种解说词来引领下文的叙事,提示下文画面叙述的内容。同时,由于了2的煞尾语气作用,紧随而来的常常不是语言叙述,而是画面对事件的呈现,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纪录片解说词和画面语言的立体化衔接。崔丽曾经指出:“在解说词语篇中,这种有选择的语言化,给画面留下了表现的空间。不但使语言表达更为简洁,新信息更为突出,而且使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结合在一起,产生最佳的交际效果。”[27]这一论断准确地揭示了纪录片在画面和语言的配合方面所具有的特殊规律,纪录片不是纯粹的自然再现,也不是单一的语言叙述,而是画面和语言互相咬合、互相生发,共同完成叙事和表意的。
四、纪录片解说词中的经历体标记“过”
汉语的完整体标记,除了“了”之外,还有动词后的“过”。金立鑫认为,动词后的“过”在不同的句法条件下也分化为两种不同的互补变体,并且对应于不同的句法条件。“过1”表示“远时结束”,对动词的时间类型几乎没有特别的要求;动词后“过2”是表示“完成”的结果补语的标记,可以用其他表示“完成”的结果性补语替换。[28]我们认为,只有“过1”才具有标准的时体意义,即所谓经历体,或者称过去完成时。
正如金立鑫所说,经历体的语义特征是“远时结束”,即事件在参照时间(多数时候都是说话时间)之前发生,而且在参照时间之前就已结束。也就是说,事件本身不会延伸到说话时间,但是在语用上它又表现出过去事件对现在状况的影响。我们认为,在纪录片解说词中,经历体一般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画面时间)的纽带。
在我们看来,最典型的纪录片解说词经历体表述应该是下面这种形式,见表5-25:
表5-25 典型的经历体例句
例1中,画面是书,解说(字幕)也是书,“书”是一个中介,联系了画面和解说,也联系了现在和过去。画面是现在的,而解说词借助“过”表达了历史性。在这里,如果只有画面,我们无从知道它的确切含义,就如同没有历史观念的人站在历史遗迹面前一样,无论怎样沧桑的画面都没有任何深度;如果只有解说,就像面对一本抽象的数理著作,通过符号演算,所有的道理都很清楚,但我们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象那到底是怎样一种图形。只有二者兼备,画面才有生命,解说才有血肉。实际上,这也应该是解说词和画面配合的最终逻辑法则。
而例2的解说词表达则可以看成是这种字幕形式的一种扩展。画面是荒凉的渔村、矗立的灯塔。解说首先对画面内容进行介绍,对其进行命名和标定,然后从现时的画面回溯渔村和灯塔的历史。历史上曾经的辉煌没有延续到现在,除了这荒凉的村落和孤独的灯塔,已经没有了任何踪迹。学校、天文台、图书馆,只存在于历史,存在于叙述历史的语言中。面对现时的画面,我们对于历史事件本身的认知或许并没有增加,但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想象却有了一个依稀的轮廓;更重要的是,由于今昔对比而产生的历史感要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烈得多。这或许正是纪录片超越一般历史记载的地方所在。
上述这种声画结合的方式是纪录片解说词在表达过去事件时最常用的手法。很多时候,即便在以画面为主的叙述中,也有很多过去经历的事件并没有画面的印证,就要完全依靠解说词进行表达了;同时,在画面对现时事件的叙述中,也总有一些内容需要回溯过去。解说词的经历体表达,既无须中断画面叙述线索,又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时空,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见表5-26。
表5-26 过去经历和画面现在的对比
上面几个都是肯定句,是对发生于过去而且终结于过去,现在已经看不到的事件的表达。一般来说,肯定性的经历体句子所表达的事件时间都局限于过去,过去开始,过去结束。至于事件本身持续的时间则可长可短,并不重要。如“尝试”的持续时间可能很短暂,而“当失学儿童”则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这些经历都会与现在呈现在纪录片画面中的事件有某种关联,其中最常见的是对照,例如解说中“过去失学”和画面中“现在复学”的对照。而这也是时间表达在关联画面和解说方面的另一种重要表现。
很多时候解说词中会出现否定性的经历体,格式一般是:“没有(不曾)+动词+过”,这些句子的时间域一般都延伸到说话时间(画面时间)(见表5-27)。
表5-27 否定性的经历体
这些否定性的句子中,有的有开始时间,如例1中“从北京获奖回来”,也有的没有开始时间,只用“从来”;而所有的句子都有明确的结束时间,有的是说话时间,如上述例1、2、3,也有的是参照时间,如例4。
在以解说词叙述为主体的历史类纪录片中,这种表达方式更为普遍,而且基本上不考虑与画面的配合问题。像例5这样的句子,一方面是叙述已经逝去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又是叙述否定性的事件,从两个方面都不可能有事件的相应画面,所以对于这种内容,一般都是用其他画面来填补空缺,如人物照片或空镜头景物等。
总的来说,在纪录片的总体时间表达中,画面所能表现的总体上以被拍摄事物的进行体和持续体为主,而解说词的时间表达则比较自由、灵活,事件的各种时间状态都可以表达,从而出现在叙述同一事件时,画面和解说之间相互平行或交叉的不同情形。具体到每一个纪录片作品,又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创作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解说词的时间表达手段产生影响。
【注释】
[1]参见陈前瑞:《当代体貌理论体系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汉语学报》2005年第13期。
[2]左思民:《现代汉语的“体”概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郭锐:《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
[4]李佐丰:《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5]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1988第6期。
[6]Vendler Z.,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1967.
[7]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3第2期。
[8]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9]孙英杰:《现代汉语的体系统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4页。
[11]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12]孙英杰:《现代汉语的体系统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3]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5-136页。
[14]参见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5页。
[15]顾阳:《时态、时制理论与汉语时间参照》,《语言科学》2007年第4期。
[16]Comrie,B.,Aspec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P.3.
[17]Smith,C.,The Parameter of Aspect,Dorderhet Kluwer,1991,P.3.
[18]金立鑫:《“着”“了”“过”时体意义的对立及其句法条件》,载《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方梅:《从“V着”看汉语不完全体的功能特征》,载《语法研究与探索》(九),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0]刘一之:《北京话中的“着”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在”、“正”、“正在”进行了区分,出于本书的研究目的,我们没有进一步地分析这几个词的用法区别,而是重点讨论在画面语境下它们所构成的进行体的语义、语用特点。
[22]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
[23]金立鑫:《动词后“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
[24]陈立民:《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
[25]金立鑫:《“着”“了”“过”时体意义的对立及其句法条件》,载《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7]崔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衔接机制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8]金立鑫:《“着”“了”“过”时体意义的对立及其句法条件》,载《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