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所论,不管是基于画面时间的,还是基于制作时间的解说词时间表达,都是属于绝对时制,是以说话时间为标准的时间关系表达。在纪录片解说词中,还有两类非常重要的时间表达形式,即相对时间关系(时制)和一般时,它们的着眼点都不是事件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其中,相对时间关注的是两个事件之间的先后关系,而一般时(有人也称泛时关系)是指在特定范围内经常或者始终发生的事情。
一、纪录片解说词的相对时制表达
一般来说,画面只能同时展示一个场景。一个“现在时”的事件,虽然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通过蒙太奇等手段也可以使观众理解画面中先后出现的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但是对于纪录片来讲,平实记录是体现纪实风格的基本手段,对于蒙太奇等手段的使用还是比较慎重的,画面上的事件与画面外事件的时间关系主要通过解说词来表达。
所谓相对时制,是指在表达事件的时间位置时不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而以另外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为参照,从而构成先后或同时的关系。为了称引方便,我们将句子所叙述的主要事件称为“中心事件”,而将作为时间参照的另一事件称为“参照事件”。中心事件和参照事件在时间上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时发生,另一类是两个事件先后发生。
我们首先讨论中心事件和参照事件先后发生的情况。
有的时候,两个事件发生时间一先一后,中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在时间上连成一个整体,两个事件都可以在画面中得到呈现(见表4-8)。
表4-8 先后两个事件均在画面中呈现
上述例句当中,解说词叙述的事件在画面中也得到了呈现,甚至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也是一致的。既然这样,那么解说词的作用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说词的叙述可以将画面所呈现的各个事件进行命名和归类,使整个叙事过程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如例1由四个事件组成,虽然各个事件之间前后相连,成为一个整体,但在解说词叙述上却明显地分成了两组,第一组以“姑娘如约赶来”为中心事件,“周大妈打电话”为参照事件;第二组以“拍下了这样一组镜头”为中心事件,“征得(姑娘)同意”为参照事件。中心事件数量少,使得解说词的语言表达线索清晰明了,而参照事件的表述又使语句不致遗漏重要细节,在整体表达上也更具有层次感。
其次,解说词叙述可以方便地控制叙事的节奏,便于在叙述中间插入相应的评述或其他表情达意的内容。如例2中的两个事件之间并不能分出主次,只是两个前后相继的事实。应该说,单从叙事的角度来讲,纪录片中这种泛泛的叙述是比较忌讳的,而在这里,我们看到,解说词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叙述画面所呈现的事实,而在于预埋伏笔,使得纪录片的叙述在从学校到家庭,从轻松到沉重的转变过程中显得更加自然,避免单独的画面叙述过于生硬的切转。例3则带有一定的现场新闻报道的特点,事件是十万火急的,叙述过程也要跟上事态发展,所以只能用快捷的语言进行解说,表达几个事件前后相接的紧迫感。
上述解说词例句中所涉及的先后两个事件都呈现在画面中,而有的纪录片中,只有一个事件在画面上呈现(多数时候是中心事件),而另一个事件并不在画面上呈现(见表4-9)。
表4-9 只有一个事件在画面中呈现
这几个例句中,中心事件呈现在画面上,而参照事件只用语言来表述。其原因,一是没有记录下来的画面,二是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必用画面来表现。这也体现了解说词在纪录片表意体系的整体中所具有的灵活性。
有人指出,“汉语重意合,缺少形态变化,同时汉语又以相对时制为主,时制的确定主要依赖上下文提供的参照时间点,这就使得能够体现两个事件时间关系的词汇手段在汉语时制的表达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了词汇手段,汉语的时制就不能确定。”[17]在具体的句子结构上,表达相对时间关系的纪录片解说词与一般语言中的表现大致相同。在上述这些例句中,一般都有一定的词语或结构标记,如“后”、“过后”、“以来”、“前”、“之前”、“就”等等(换一个角度看,其实就是上文所说的事件时间词语)。这些词语明确地表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而且在很多时候,通过这些词语的关联,使两个事件之间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关系,从纪录片角度来讲,就是对画面上平面化的事件有了“立体化”的解释。如例1当中,“一场大风”,既是“沙丘上会露出历史的痕迹”时间上的“先事”,又是其逻辑原因。例2因为“多日打不到猎物”,所以才跑去向山神祈求。这两个例子中作为参照的事件时间都在画面事件之前。而例3的参照事件“婚礼”的时间则是在画面事件“鼓乐队敲打一晚上”之后,也是对画面事件的解释说明。例4也是如此,“妻子打丈夫”,原来是因为离开家以前的一个习俗。例5更直接地表现了纪录片画面和解说词之间在表达先后发生的事件的逻辑关系时的配合——画面上只呈现了一种状态,而解说则叙述了与这一状态相关的事件以及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这样一来,即使在追述历史的文献纪录片中,人们也能从多个角度得到生动的质感。
除了事件之间的先后关系外,在纪录片中要表达两个事件的同时关系,更要依赖解说词和画面的配合。见表4-10中的几个例句:
表4-10 同时关系的解说词时间表达
根据事件的性质,这些句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例1至例3是一类,这一类中,参照事件或中心事件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动作过程,难以用具体的形象来展示,所以只能用解说词来表达,并以画面展示另外一个事件。如例1中“渐近拔茅乡的时候”、例2中的“离家远了”都很难用画面来直接表现,只能用解说词来叙述,并把它们和画面事件联系起来。而作为参照事件,它们本身也不是表意的重点,只是中心事件的一个时间参照。例3有所不同,它的中心事件“夏天就要过去了”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时间流逝,而“回到山林”则较为直观,所以画面上呈现出来的是参照事件。
例4至例7属于另一类,这些句子中的两个事件都在画面上表现了出来。如例4,事件是“稻子长高”和“学校放假”,而画面则是一片碧绿的稻田中,两个小男孩在自由地奔跑,这一画面将两个事件关联在一起,而且超越了就事论事的写实风格,产生了诗化的抒情效果。例5与之类似,也是用一个完整的画面来关联两个事件,而解说则通过相对时间关系将两个事件分别加以表述。例6、例7稍有不同,两个事件同时发生,而画面上却只能依次展现,解说词的作用就是表明前后两个画面之间的同时关系。类似的情形在故事片中一般都是直接通过蒙太奇手法来表现的,而在纪录片中,多数时候还是得依靠解说词的黏合作用来表达。
二、纪录片解说词的一般时表达
在纪录片表意系统中,画面总是具体的、现象式的,它只能表达特定地点的“这一个”,以及特定时间上的“这一刻”,而语言的叙述多数时候却是概括的、抽象的,超越了个别事物的具体特性。解说词和画面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在纪录片中对事件的“一般时”进行表达时二者的结合规律。所谓一般时,就是句子中表达的事件时间与说话的具体时间无关,也不需要其他参照事件来确定其时间位置。纪录片中一般时表达主要有如下一些类型:
1.事物的属性、状态、关系
表4-11 表达事物属性的一般时
续表
这些句子中,例1说的是小寨村的地理位置和现实状况,例2说的是帐篷对牧民生活的重要性,例3是讲舟舟对话剧和京剧的态度,例4是对夏维荣基本情况的介绍。这些句子都没有明确的时间标记,也不和其他事件时间发生关系,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一些相对静止的状态或属性、关系,在无须言明的时间范围之内,至少在纪录片创作的时候,它们都是真实的。同时,这些属性多数都难以用画面来表现,所以必须依靠解说词来进行概括表达,而与之相配合的画面大多只能选取句子中所提到的某一个对象进行描述,如例1中的大山和村寨,例2中的帐篷等等,大都是静态的画面,没有明显的时间特性。
2.周期性固定发生的事件
有一部分一般时的事件具有特定的时间标记,但是这些时间标记却并不将其固定在时间轴上的某一点,而是强调其周期性或与其他事件的伴随性。
表4-12 表述周期性事件的一般时
续表
这些例句都有一个标记,即副词“每”,它主要用来表明时间的周期性,如“每天”、“每年”等,而事件就固定地在这个周期中的某一时间点上发生,并且不断地重复,成为有规律性的事件,如例1的事件“集中在这间屋子里喝早茶”发生在一天中的清晨,而且每天如此;例2中的“在马尾上系红布带”发生在每年的春节这一天;例3中“父亲买东西来祭祖”是每年腊月三十固定会发生的事件;例4的事件也是每一年的固定时间会发生的。总之,按一定的规律,只要时间流转到了特定的位置就会自动触发特定的事件。(www.daowen.com)
对于例5来说,虽然“到一片山林”这个中心事件并不具有明确的周期性,但是它和另外的事件之间却存在一种固定的关联,有了彼事就一定会有此事发生,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所以也把它归到这一类中。这一类解说词的表意重点其实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事件发生的规律性。而“规律”其实也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很难用具体的画面直接表现,所以在上述几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的实际都是其中的一次事件、一个场面,是“今天”、“这里”,而“每天”、“每年”、“每次”的时间观念以及事件发生的规律性,都必须借助解说词的配合才能得以表达。
3.不定时发生的事件
有些句子表达的事件没有固定的时间点,也不遵循特别的时间规律,但是却会在某一事件范围内多次发生,其标志是副词“常常”、“经常”、“有时”等等,见表4-13:
表4-13 表述不定时事件的一般时
与前述两类句子一样,这些句子本身大都不是叙事的组成部分,而是对一般情况的介绍。我们可以试从语法角度比较下面几个句子:
(2)夏维荣常常来到这个名叫平顶山的地方。
(2a)夏维荣来到这个名叫平顶山的地方。
(2b)夏维荣来到了这个名叫平顶山的地方。
(2c)夏维荣来到这个名叫平顶山的地方了。
(2a)一般不能成为独立的句子,因为它缺乏必要的时间限制。使它成句的条件是附加一定的时间限制,如(2b)用动词后的“了”来表示事件和说话时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陈述句,表达了一个特定的事件;(2c)则借助句尾“了”表达了对整个事件之实现、达成的确认态度。而例句(2)则用时间副词“常常”将事件的发生时间虚化,事件不再是具体的时间流里的一段,而成为一种状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得以实现。同时,由于纪录片画面以及地点指示“这”的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分为两部分来理解,一是眼前的这个具体事件指示,二是超越眼前事件的规律性表达。换句话说,这个句子一方面是对画面事件的叙述,另一方面则是对画面之外的某种规律性的断定。应该说,这正是纪录片解说词一般时的最大的特点所在,另外几个例句也都遵循同样的机制,虽然所使用的时间副词有所不同,有的是“经常”,有的是“有时候”,但是意义和用法则是基本一致的。
4.恒常的事件
还有一类是由恒常的事件构成的一般时,见表4-14:
表4-14 表述恒常事件的一般时
这一类解说词中使用的时间标记词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副词“永远”,如例1和例2,所表达的是事件、状态超越画面时间的永恒性;另一种是“每”(天、年)等,如例3和例4,表示在所有的时间循环中都存在。其中,第一类更具典型性,在画面上有时会使用定格的方式,如例2中游行队伍中“小平你好”的横幅,在解说中特地对画面本身进行说明,而不是完全融入到画面之中对事件进行叙述。这也充分体现了纪录片画面和解说在叙事、表意方面既互相配合又突显各自特点,既可以合也可以分的特点。
以上,我们讨论了纪录片解说词的时间关系表达。总的来说,由于画面的存在,由于画面本身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所以纪录片解说词对于事件时间关系(时制)的表达与一般语言中的时间表达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表意功能上都有较大的不同。
【注释】
[1]参见竟成:《汉语的成句过程与时间概念的表达》,《语文研究》1996年第1期。
[2]李铁根:《汉语时制的分类和着、了、过的表时功能》,载陆俭明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顾阳:《时态、时制理论与汉语的时间参照》,《语言科学》2007年第4期。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9-222页。
[5]Hans Reichenbach,Elements of Symbolic Logic,New York,1947,p.288.
[6]Cmorie,Tens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p.123-128.
[7]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和体结构(上)》,《语文研究》1998年第3期。
[8]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Berlin and New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p.211.
[9]转引自陈振宇:《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10]〔法〕罗兰·巴尔特:《形象的修辞》,载吴琼编《形象的修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7页。
[11]〔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106页。
[12]欧阳宏生主编:《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13]转引自谢应光:《认知语法中的时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15]参见李铁根:《现代汉语时制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下)》,《语文研究》1998年第4期。
[16]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和体结构(下)》,《语文研究》1998年第4期。
[17]方霁:《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时制系统及其表达差异》,《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