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节所述,所谓“基于制作时间”的解说,就是指纪录片解说词创作者(解说员)以编辑间或演播室为说话的空间(“这里”),对已经编辑制作好的画面内容进行评述、说明。这种时间基准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的真实过程。在这种时间基准下,纪录片解说词的过去时表达最为丰富、突出,而现在时和将来时的句子则相对较少。
一、基于制作时间的纪录片解说词过去时表达
照理说,和所有的真实叙事一样,纪录片对事件的叙述只能是事后的追叙(在新闻体裁中有“现场直播”形式,而纪录片总是滞后的),所以若要较起真来,解说词对画面事件的叙述似乎都应当采用过去时,而这种“较真”的叙述方式,在纪录片解说词中就表现为基于制作时间的叙述。
纪录片的创作流程一般要经过前期策划、采访、拍摄、画面剪辑、录制解说、配字幕等过程,一般来说,录制解说和配字幕都是后期制作过程中的事情,只有当节目制作已经基本成形时,解说员才能在演播室或录音室中面对着画面进行解说、叙述。而这时候,事件早已发生并以画面形式被记录下来了,因而可以说,过去时是这类纪录片解说词中最典型的时间关系。
我们来看表4-1中的几个例子:
表4-1 基于制作时间的过去时
续表
以上几个例句都是解说员立足于制作时间,身处画面之外,对画面中所记录的事件进行解说、叙述。画面上这些事件都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都是过去时。
从形式上看,这种纪录片解说词过去时句子的标记性成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远指代词“那”与时间词语相结合,如“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从那个时候开始”、“公元前356年,那一年”等,远指的时间指示告诉我们,画面上的事件并不是发生在说话人所处的时间位置,而是发生在远离“现在”的时间点上。在远指时间指示出现之前,多数都有相应的具体时间点词语,如例3的“公元1500年前后”、例4的“公元前356年,那一年”、例5的“1998年夏天,……那是”,而例1、2句之前也都提到过相应的时间,如例1句之前有“1953年”,例2有“战国时代”。这一类的过去时表达一般多用于历史文献类纪录片中,在这一类纪录片中,立足当今对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论时大多采用这种时间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拉开画面事件和创作者、创作时间之间的距离,使纪录片的叙述更具历史感。
另外一类过去时标记是第一人称代词和时间词语相结合,比较典型的是例7中“1994年3月5日,我们”和例8中“直到1973年,……我”。由于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所以画面事件中就有说话人的影子,对自己所参与的事件进行叙述一般不会是现在时,除非是叙述者在事件现场直接面对镜头(观众)说话。(www.daowen.com)
一般来说,严格的纪实风格的纪录片解说词中的“我”更多的是创作者本人,具有实实在在的画外身份,这种时候纪录片当然是一种纯粹的过去时叙述,如例7,作为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开头部分,作品开头的这种过去时叙述,会使观众对画面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也促成了作品本身叙事的完整性。例9也是如此,虽然在解说中没有明确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这是在所有语体中都常见的现象,可以使言语更加简洁),但由于有了“当时”等过去时标志,整个句子还是体现出以过去时“讲故事”的语态。另外,画面上还附加了时间码字幕,我们知道,字幕的“说话时间”一般是节目的制作时间,在字幕的制约下,所有的画面叙述都成了过去时。
而例8的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假托故事中的人物身份来进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具有较强的艺术韵味,不少抒情色彩较浓的纪录片会采用这种叙述方式。
例10的情况比较复杂,它的画面包括了照片和影像,而解说又包括了现时的话语和引用的历史文献,解说词通过对画面进行现在时的阐述表达历史的纵深,从而形成三层时间关系:最内层是历史上的事件时间(照片、影像),第二层是过去的人对事件的文字记录时间,最外层是现在的制作(解说)时间。解说词一方面要对事件本身进行叙述,另一方面还要对过去的文字记录进行评述。它不是立足于画面之内对画面事件的叙述,而是立足画面之外对画面本身所进行的评论,这种做法典型地揭示了影视媒体在事件时间表达方面与单纯的文字媒体的不同。其中的解说是立足于节目制作时间的,例如:“依稀能看出”作为事件,它是现在时(即动作和说话时间一致),动作所涉及的对象(看的内容)却来自过去的时间,而过去与现在的中介则是纪录片的画面。
很多时候,解说词中的句子不是起到叙事的作用,而只是对画面中的事物进行断定,如例10中的最后一句,它本身没有时间性,只是赋予画面以确切的时间位置,明确其过去时间属性,这种句子也是纪录片中十分常见的时间表达形式。
二、基于制作时间的纪录片解说词现在时和将来时表达
以制作时间为基准,纪录片解说词中的事件大多数都处于基准(说话时间)之前,属于过去时,但也有少数情况会出现现在时和将来时(见表4-2)。
表4-2 基于制作时间的现在时和将来时
这几个例句也是以节目的制作时间为“现在”,解说员立足画面之外,对事件进行述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不是直接对画面所呈现的事件进行叙述,而是跳出画面事件,对纪录片的制作过程、画外故事以及画面特点等所进行的说明,摆脱画面叙述的时间束缚,表现纪录片制作时正在发生甚至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从而形成立体化的叙事时间表达。
如例1,它和表4-1中所讨论的例10有相似之处,都是既有引用的文字资料又有画面资料,不同的是表4-1例10中画面资料来自于过去,而表4-2例1中的画面则被看成是“今天”的展现,其解说词立足于技术发达的当今时代,将“用摄像机记录”的现实与1419年的文字记录进行比较,着力表现的是记录手段的进步:事件同样是宫殿的建设,《明实录》的文字记载简单概括,只用寥寥数语交代了事件的一个大体轮廓,读者面对的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而影视作品却通过画面使我们置身于当时当地(大修)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真切的事件发生过程。这段来自实拍的画面所产生的效果,有点像有的纪录片中使用的所谓“真实再现”画面,不过它对过去事件的影射是通过解说词明示出来的,不存在假扮、表演的问题。
例2和3也是超越了纪录片本身的叙事主线,立足故事之外的现在时和将来时进行叙述。其中例3最为典型,既有现在时标记“今天”,又有将来时标记“必将”,而无论现在时还是将来时,解说的内容都与画面内容没有直接关联,画面只是一种映衬,解说才是真正的表意重点。这种脱离画面的叙述在政论片中更为常见,它不局限于画面的内容,而是把眼光放在纪录片制作的现实环境之中,对现实进行评述、对未来进行预言,这也是政论片解说词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同样的做法,在当代实录类纪录片中是不多见的。
例4具有比较典型的制作时间标志:“这是”、“我想”,事件的将来时标记则是“用不了几年”、“5年后”等。这种句子一般用在节目的结尾处,节目制作完毕后,作者回顾、反思整部作品,意犹未尽,于是跳出作品所叙述的故事内容,对未来进行展望、预测。
总的来说,以制作时间为基准的纪录片解说词中,过去时是解说词叙事的基本时间状态,而现在时和将来时则可以看成解说词超越画面事件而进行的叙述,主要功能是对画面事件进行评说,对画面之外的现实进行评价,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言和展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