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媒体与电视教材有什么区别?

多媒体与电视教材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媒体与电视教材的声音区别,从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声音的载体、运行环境和存在的方式不同。多媒体的声音以计算机磁盘(光盘)为载体,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多媒体软件为运行环境,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存在。多媒体声音的非线性,是由多媒体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多媒体的结构、内容是网状、多维分布的,与其相配套的声音也会呈现出这种特性;另一方面多媒体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软件的支持,能够实现声音跳跃式的联结。

多媒体电视教材的声音区别,从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声音的载体、运行环境和存在的方式不同。多媒体的声音以计算机磁盘(光盘)为载体,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多媒体软件为运行环境,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存在。而电视教材的声音则是以各类磁带为载体,以录像机为运行环境,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存在。由于声音的载体、运行环境和存在方式的不同,使多媒体中的声音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所谓非线性是对多媒体的整体声音而言的,是指声音在播放中可以不随时间的推移和画面的变化而按照由前至后的顺序依次地播放。我们知道电视教材中的声音是按照时间顺序播放的,声音与画面结合呈线状分布,电视教材播放一遍,其声音也由片头到片尾出现一次,不可随意跳转,除非依靠录像设备调整带位,非常烦琐。而多媒体则实现了声音的非线性,学习者或教授者选择什么样学习的内容,与其相对应的声音就可在什么位置播放,不必取其一章而通览全书。多媒体声音的非线性,是由多媒体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多媒体的结构、内容是网状、多维分布的,与其相配套的声音也会呈现出这种特性;另一方面多媒体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软件的支持,能够实现声音跳跃式的联结。

传统的电视教材对声音的控制主要表现在音量和声音的有无上,但对组成声音的各种成分的控制却无能为力,因为电视教材必须将音乐、人声、音响合成到一个声道来使用。多媒体对声音的控制能力要比电视教材强得多,它既可使用一个人工合成的声音,也可将音乐、人声、音响放入不同的声道,根据需要分别调用。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教材中的音响或音乐干扰了自己的注意力时,可以将其关闭,而只保留人声解说。由于多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实现关键声音的循环播放或更换背景音乐,可在学习开始改变声音的播放顺序,如跳过片头音乐或不重要内容的声音信息,直接进入所要学习的章节。(www.daowen.com)

多媒体中的声音,在突出主题、渲染气氛、衬托背景、调节情绪、传播信息、模拟再现等方面不仅具备与电视教材声音同样的功能,并在声画结合上更趋完美。由于多媒体声音广泛采用了数字式信号,具有易加工、易修改、易编辑的特点,与画面结合的音乐效果多,音响效果逼真,人声与画面的同步衔接更加准确。另外,多媒体还进一步扩展了声音的功能,在人机交互、画面内容转换中,对交互按钮、图标加入了提醒式音乐音响,如快门声、开关声等,对学习者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在人机对抗、解题问答等相关内容中加入具有判断对错、成败类型的声音,如欢呼、掌声、叹息声等,使学习者从视听两个方面得到结果信息,不仅增强了教材趣味性,而且加深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不管是电视教材的声音还是多媒体的声音都具有阶段性,这一阶段性反映出教材的各部分内容是相对独立的。由于两种教材都讲究声画结合,不同的画面、文字内容要有不同的声音与之相对应,从而造成教材中的音乐、音响和人声不是连续的、完整的。但与电视教材相比,多媒体中的声音阶段性更为明显。一方面多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声音内容可以人为地控制,随着教材内容的跳转而变更,前后知识点之间自然衔接的声音,会被个人的学习需要所打断;另一方面多媒体的信息量大,表现的手法多,用于描述教材不同内容的声音在类型上、情感上、风格上会有很大差异,如某一阶段的背景音乐可能是以轻松、舒缓的风格为主,而在另一阶段则变得紧张、高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