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收听体育台和其他台的基础是什么?

收听体育台和其他台的基础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广播发送与接收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从1909年开始,美国就相继出现了各类不同性质的实验性广播电台。由于它是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所以它就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座正式的广播电台,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

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最早源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出现。广播是在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有线电声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发明的基础上产生的。1876年,美国人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有线电话,实现了通过有线电传送声音。1893年,匈牙利人西奥多•普斯卡(Theoduo Busika)把布达佩斯市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定时报告新闻,被称为“电话报纸”,有线广播从此诞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则要谈到赫兹的贡献。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故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贡献的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Popor)和意大利发明家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于1895年几乎同时分别完成了无线电收发报的发明。1906年12月25日晚上8点左右,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并任西屋电气公司工程师的费森登(Fessenden Aubrey)成功实现了第一次实验性广播,无线电声音广播从此诞生。

随着广播发送与接收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从1909年开始,美国就相继出现了各类不同性质的实验性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由于它是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商业广播电台,所以它就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座正式的广播电台,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

作为声音传播媒介的广播,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1.广播的及时性和时效性

广播的信息载体是电波,其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速度非常之快。电台传播的信息,相隔千里也能在同一时间里听到,这是其他媒介所不能相比的,这种及时性就给广播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广播广告和节目制作简单,大大减少了从事件发生到播出的时间,又为及时性和时效性增加了一道保障。

2.覆盖面的无限性和受众的全面性

广播覆盖按其功率来说,虽然有一定的范围和区域,但从实际的收听情况来看,广播的覆盖却无法划定明确的界限,加之地形、气候和磁场等方面的因素和作用,广播的覆盖以及延伸意义上的信息传送可以说是无限的。目前,广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可以顺利地把广播信号直接传送到环绕地球的通信卫星上,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开发和研制出了一种可以直接接收卫星信号的收音机,所以,即使在最偏僻的地方发生有价值的新闻或信息,通过广播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传播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也就是广播之所以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和政治工具的原因。

广播行业根据听众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虽然提出了广播要窄办、广播的媒体特色要鲜明的发展思路。一些综合类电台,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走专业化的办台道路,即受众的对象比较明确,体育台是办给体育爱好者的收听群;交通台是办给司机和有关交通方面的收听群;等等。但由于广播信号的扩散性、开放性和灌输性,广播的听众群又往往是不确定的,司机既可以收听交通台,也可以收听体育台和其他台,而不是说司机就只能收听交通台,而不能收听体育台和其他台;体育爱好者也如此。另外,你可能路过商场,尽管你没有要收听广播的主观意识,但商场里广播的信息却可以硬性地塞进你的耳朵里,使你被动地接受着广播的信息。当你认为这种信息对你很重要或者恰好是你要了解的信息时,你还会驻足不前,听个详细和究竟,由被动地收听变为主动地收听。所以说,广播的受众不是完全对象化的,也是不对象化的,是对象化和不对象化的统一,是全面性的。

3.广播的流动感与兼做性

很少有人能边逛街变看电视,也很少有人能边上班边看电视,也几乎没人能做到边开车边看报纸。但是广播可以做到,有车一族上班,就习惯性地打开广播;逛街的时候,也可以在商场里听到促销的广播。广播就像流动的一汪清泉一样,有着很好的流动性和兼作性。

广播之所以有其特有的流动感与兼作性,是因为广播载体一方面携带方便,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超微型收音机,这种收音机体积很小,可直接放入耳朵收听,外人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因为广播是传送声音的媒体,只需要耳朵,而不需要眼睛和人体任何其他器官来接收信息,也就是说,除了耳朵外,不会影响人体任何部位和器官的功能和运动。所以,人们就可以在各种状态下接收广播的信息,洗菜做饭可以听广播;刷牙、洗脚可以听广播;晨练运动可以听广播,上街逛商店可以听广播;坐着可以听广播;躺着可以听广播,田间地头可以听广播;坐在车里也可以听广播……人们可以在各种状态下收听广播,广播的这种特点和优势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越表现得突出。所以,有专家明确提出了广播应该充分占领传播的流动空间,因为广播有着占领传播流动空间得天独厚的条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必带来人们生活节奏感的加快,在动态中获取信息的媒体唯有广播。

4.广播的交流感与意境性(www.daowen.com)

从传播的方式上看,报纸的交流感是机械的,电视的意境性是局限的,而广播的交流感却是跃动的,意境性是深邃的,而且广播的交流感和意境性是统一的。

在广播中,参与互动的机会也远远多于其他媒介。电话、网络、论坛都是较直接和快速的方式,而广播是单靠声音的交流。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大家都敞开心扉,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广播的交流感是跃动和生动的,这种双向交流的功效是广播媒体独特的,广播媒体的意境性是丰富和深邃的。有人说,看电视长书连播不如听广播小说连播“味道可口”,原因是广播可以使人对感知的一切事物和事理出现反跳,并依此再造一个“世界”。而电视的图像是一种成型的和定格式的表现手段,因为它的直观性,丁是丁,卯是卯,必然使人的想象空间产生局限性,必然使人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广播却可以从播报的语言、气息、情感等声音的多种表现手段中,充分开启人的心扉,掀动人的感情,产生一种最为和谐与完美的想象。所以,如果把电视比作一幅色彩艳美、一目了然的油画,广播则是一幅水墨渲染、气韵生动的国画

5.广播的低投入性

在同等级别的媒体中,无论报纸,还是电视的收费远比广播的收费高得多,广播的收费之所以比报纸电视的收费低,第一个原因广播属于纯声音的制作,其制作成本低;第二个原因是广播的设备投入也较其他媒介低;第三则因为广播的无限性和受众面的广泛性,到时广播的千人成本较低。

当然,广播作为声音传播媒介,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1.有声而无形

广播是纯声音的媒介,没有电视的视听兼具性,无法展示场景的具体性,不能给观众带来直接的印象,观众只能依靠声音来想象场景,其效果与声画具备有一定的差距。

2.转瞬即逝、保存性较差

广播听过就不能重复,转瞬即逝,听众如果再想听一遍或者有什么没听懂的地方,都不能再回过头去听一遍。而且广播的保存性较差,效果短暂。

3.容易误听误解

广播由语音组成,观众往往不能仅凭语言就确定词义。语音存在很多的“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现象,很容易导致混淆。很多的广播语言存在口语化和过于专业化,也容易使听众误听误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