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的色彩感以及声音的物理属性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的色彩感以及声音的物理属性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声音在声源运动时,都会随位置的改变而引起音量及音调的明显变化——多普勒效应;这种效应使观众在听觉上产生声音运动的感觉。声音和画面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实在外形,色彩感是对它的艺术属性的特别描述,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者能够加深对声音的理解和认识。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常常会用到带有地域特征的声音。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的色彩感以及声音的物理属性

人耳对声音时空属性的感觉,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音高、音强、音色、音长感觉之外的又一个感觉要素,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它包括:方位感、距离感、运动感、声像感、层次感。在听觉元素的运动中涉及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声音的空间特性主要表现在声波的辐射特性、声波的反射与干涉、声场的属性等。声音在一定的声场中传递,携带着声场的信息,具有空间感、方位感、距离感、透视关系等特征。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电视主人公对着远山高呼,传来的回声,会让观众感受到群山的辽阔与无边,这便是空间感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声音来判别周围物体的方位以及与你的距离,这就是方位感和距离感的体现。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运动的。声源振动时压缩周围的空气,这部分空气产生变动,疏密变化地向四周传播,这就是声波的运动。声波在空间上有三个维度:波长、频率与速度。对于声波,它存在着延续性与运动性。

在聆听广播中,在观看电视和电影中,我们感受到各种声音的开始和结束。这就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任何声音在声源运动时,都会随位置的改变而引起音量及音调的明显变化——多普勒效应;这种效应使观众在听觉上产生声音运动的感觉。

多普勒效应指出,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当观察者移动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比如火车的汽笛声,当火车接近观察者时,其汽鸣声会比平常更刺耳。同样的情况还有警车的警报声和赛车发动机声等。

声音和画面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实在外形,色彩感是对它的艺术属性的特别描述,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者能够加深对声音的理解和认识。声音的色彩感具体表现如下:

1.地域色彩

通常由地域环境、生活习俗所决定。我们通常会用某些声音来代表某个地点,因为这些声音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独有特点。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常常会用到带有地域特征的声音。例如人声的地域化就是方言音乐带有地域化特征的是民歌,包括歌词和旋律、音响的地域化特征。在影片中出现的驼铃声,会令我们感受到是在沙漠中。泉水叮咚就是在山溪之间。创造出色彩鲜明的声音形象,能够生动地表现该地域的风土人情,营造出生活气息和艺术气息。

2.民族色彩

特定的生活环境、内容和条件,可以构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色彩,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和习俗。

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象征物,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歌曲可以形成一个民族的特色。如蒙古族骑马的声音、西藏喇嘛独特的号角声、云南西双版纳葫芦丝乐曲等,一个民族的特征、精神特点、习俗和气质都可以在音乐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如果出现维吾尔族的音乐,即使不告诉你,你也会猜得到这是维吾尔族;如果出现成群的羊群,你自然会联想到内蒙古的大草原。

在影视艺术作品中,运用这些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音乐,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不同一般,但是又为观众喜闻乐见和熟悉。通过间接的表达手法,创造了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

3.时代色彩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社会生活,所以声音的内容也各有千秋,从而带有时代所留下的不同印迹。如果听到“之乎者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等之类的语言,你自然知道是拍摄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因为古人有自己的说话方式,现代人也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当电话铃声和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绝不会给你带来这是在古代的感觉。特定的生活环境、内容和条件,可以构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色彩,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和习俗。

4.声音的平衡感

声音的平衡感并非物理上的平衡感,这里主要是声音在传达场景故事和人物情感时,给听众带来的舒适感,讲究适宜性,这种适宜性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为了让角色在听觉和形象上保持统一平衡,应该使演员语言音色与角色形象相吻合,并保持音色的一致,避免同一个人的语言在镜头切换或场景变化时,产生音色和音量的突然变化。

其次除演员自身音量和音色需保持平衡外,还应使演员之间的音量和音色平衡。

5.声音的主题

声音的主题又称主导动机,原是音乐中的一个术语。在影视艺术作品中,通过将一种具有某种含义的声音(语言、音乐和音响)赋予某个角色或某个环境,并使得这一声音主题多次地出现或贯穿始终,以达到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品主题等目的。在影视作品中可以成为主题音乐,很多的影视作品都成功地运用了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就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主旋律音乐,它贯穿于整个电影中,其形式与特点不拘一格。主题音乐对于电影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成功的主题音乐设计能够将观众带入电影的情景之中,与电影主人公的命运休戚相关。主题音乐的风格要与电影的背景相互衬托,时刻为表达电影主题服务。

例如,李安导演并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电影《卧虎藏龙》,谭盾的原创主题音乐风格与电影的背景相互衬托,由大提琴演奏的忧伤深沉、低沉缓慢的主题音乐,贯穿了整部影片,表现出的是无尽的寂寞和怅然。大提琴音色是整首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音色微微地发颤,仿佛一幅淡彩水墨长卷缓缓展开——画面的介入亦如水墨画勾勒出宁静美丽的水乡。然而,虽然风景如画,万般诗意,我们却听得琴声里杀机一现,声音引导着观众步入龙虎争斗的复杂江湖。

6.声音的意境

“意”即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境”指外在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再现。影视作品可通过声音将环境和思想情绪融为一体,“情与景汇,意与象通”,使观众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思想情绪受到感染。电视作为视听媒介,将声音与画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双重效果。例如,五粮春的电视广告《爱到春潮滚滚来》在利用声音营造意境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例子。

图1-1 《爱到春潮滚滚来》幽美的电视画面

在五粮春这支广告中,广告背景乐从开始一直延续到结束。广告画面开始在一带连绵无际的绿色山丘,荡涤着的薄雾中,一群白鹤从山林中飞出。接着屏幕上打出广告主题,同时也是广告中歌曲的名字——爱到春潮滚滚来,画面切换到一片茂密翠绿的竹林。竹林旁的小溪上有一女子泛舟,身着绿色纱衣,身后背着一把红伞,而竹林中有一穿绿色衣服的男子,手握一把撑开的红伞,竹林边的小路上有几位姑娘打伞走过。然后歌曲从这儿开始响起,先是前奏,闭上眼睛,似乎能够感受那种世外桃源的清凉和幽静,风声水声,在广告的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主题音乐的歌词也与广告画面十分契合。

【案例1-1】 五粮春广告歌词 (www.daowen.com)

一江春水情不尽

我梦绕魂牵

一夜春雨梦不休

你多情缠绵

一朝春露万花开

我美丽无限

一日春风人心暖

你风情万千

一生情深似海

爱到春潮滚滚来

五粮春光灿烂

香醉人间三千年

……

这个歌词也牢牢结合住了画面的春色美好,把广告整体的感觉体现出来,表现了酿酒的原始和古老,仿佛我们能闻到酒香,看到美景,传达出一种五粮春对消费者的关爱之情。

声音的意境感对于广播广告而言则更加重要。因为广播广告是单纯地依靠声音传播的媒介,所以要弥补缺少画面带来的不足就需要通过不同特征的声音来营造意境,这样才可以在听众的脑海中构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

【例1-2】 广播广告《猎犬牌防盗报警器》

一个寂静的夜晚,(音乐进入,塑造环境)

一条窃贼的身影,(脚步声起)

门刚发出“嘎”的一声,尖利震耳的报警声突然响起,“噔噔噔”的皮鞋声迅速接近。

住手!

一声威严的断喝!(咔嚓一声戴手铐声)

一名落网的惯犯,(脚步声渐远)

一阵远去的脚步,

一场落空的美梦

防盗、保险,请用猎犬牌防盗报警器!

猎犬牌防盗报警器,保您的文件、财产防盗、安全

这则广告在开头用“脚步声”,设下了一个“悬念”,紧紧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同时伴随着音乐和音响效果,使人们不由自主并饶有兴趣地听下去。听到这里,脚步声和幽静阴森的音乐,可以让观众幻想广播中的故事情节是发生在一个四下无人的夜晚,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还引起了观众好奇心,制造了很大的悬念。当听众听完故事后,悬念也释然了,原来是猎犬牌防盗报警器广告。生动的故事描述和末尾的郑重提示,将广告产品的品牌和效用明确地传播给听众,自然而然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