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音乐美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音乐美学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兰鹃女士的书稿,谈的是音乐美学问题。重要的是,在种种不同的音乐现象中提炼出共同的元素,找到音乐的本质所在,找到音乐艺术的“美的规律”所在,音乐美学指导音乐创作、引导音乐欣赏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音乐美学

吴戈

昆明学院音乐系的孙兰鹃女士辗转托请我为她的新作《音乐美学教学论稿》写序,又要约谈阐述自己的教学积累、研究心得、学术追求、人生理想等等,但是,我实在偷不出空暇。多次托人推辞,说明自己时间精力上安排的窘迫,孙女士仍然坚持:她可以等。我心存侥幸地想,也许过些日子,她就会自动撤回书稿,另外找更合适的作序者。

日子一天天在忙碌中飞快地过去,那份打印稿在我的客厅茶几上许多日子,像一位倚门等候忙碌主人款待的来访者,不时闯入我的视阈,有时甚至扰乱我的思绪,我终于妥协了。坐下来,阅读这本书稿。

给素昧平生的人写序,这在我是第一次。不了解作者,只能就书稿的内容及相关文字写下一些话,离开“知人论世”的写作评价,就差得很远,但也只能如此。

美学,是30多年前我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系的大学生整天心醉神迷、后来持续关注、但时至今日也还没有弄通的高深知识领域。孙兰鹃女士的书稿,谈的是音乐美学问题。正好是美学总框架下艺术美学中的一个门类美学的专门研究,我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补充自己的不足,捡拾一些思绪。

音乐美学,是研究和阐明音乐美的专门学问。其关注的对象,应该是整个音乐文化现象;研究的核心内容,应该是音乐创造和欣赏的“美的规律”。

音乐创造与欣赏活动中“美的规律”,应该是从大量的音乐文化现象中演绎提炼、归纳概括出来的。从古到今,推中及外,凡属音乐文化现象,都有可能、也应该成为研究者思考音乐“美的规律”的考察对象:东方音乐,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外国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当代音乐;宗教音乐,民间民俗音乐,流行的都市音乐;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剧音乐,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室内乐,室外乐;器乐的管乐,弦乐,管弦乐,打击乐;声乐独唱、重唱、合唱、齐唱……凡此种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对音乐的理解导致音乐观念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地域、形态的音乐活动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材质作为媒介、不同的表演方式去传递不同的美感,但是作为音乐文化现象的不同却又包含了音乐的共同本质,所以,被称之为音乐的那种、那些现象,可以状貌各异,但是本质特征、创造规律和欣赏基础却是一致甚至一样的。这些,肯定是音乐美学应该关注、研究、阐释的内容。重要的是,在种种不同的音乐现象中提炼出共同的元素,找到音乐的本质所在,找到音乐艺术的“美的规律”所在,音乐美学指导音乐创作、引导音乐欣赏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

音乐作为一种流动性的时间艺术,以声音的速度、节奏、声波的高低起伏等等按照一定规律构成和谐悦耳或激动生命节律的延绵音响,诉诸人类听觉、影响人类心智、传达一定意义,其创造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创造不同音响、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构成和谐音乐,自觉地利用“人”作为声音器官、“物”作为音响器皿相互配合来创造听觉美感,主动地创造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音乐作品去满足人类的不同音乐审美需要。这些因素,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攻坚性”地带。因为,艺术创造“法无定法”的不确定性,欣赏活动中作品与听众“相互契合”条件的流变性,器乐音色与材质研究的科学性,生理基础与音乐织体间的关系探查,音乐的主观性、情感性、情绪性与乐理客观性、规律性、定量性的关系研究等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研究精力与实验证明。

孙兰鹃女士作为一个有舞台表演经验、又多年从事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工作的人,当然不可能像专门的研究者乃至研究团队那样,不可能有这样的精力、时间和条件去做这样的攻坚,她的《音乐美学教学论稿》,实际上是她从艺多年、教书多年的实践心得的展示。书稿分六章,音乐的起源,音乐的功能,音乐的创作,音乐的表演,音乐的欣赏和中国音乐的美学思想。这些都是音乐学和音乐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在培养音乐师资的常态工作中频繁接触的教学内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大概是所有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时的重点。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些概念、技能的时候,要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要明白技能何以如此这般,是有历史、有原因、有规律的。是按照音乐创造、欣赏、传播的“美的规律”,文化习俗与欣赏的文化积淀,生理基础和心理特征设计的。在论述时,孙兰鹃女士平实地陈述自己理解了的概念和原理,这倒是这本书的特点。(www.daowen.com)

坦白说,我是很害怕阅读那种通篇半生不熟概念和到处生吞活剥理论的著述的。中国从20个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开始到今天,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成果累累。但是,也无法否认,我们的学风中也出现了某种偏向:名词爆炸,概念贩运,云山雾罩地介绍与生吞活剥地运用。一段时间内,从西方古典美学的始祖柏拉图,到“理性美学或理念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西方现代美学的开启者克罗齐,到人本主义美学、科学主义美学名目繁多的流派,再到后现代美学,其间在不同思潮下出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所有流派、主义、美学观点都在中国美学研究和讨论当中杂沓登场,堂皇亮相,又遽然谢幕。实际上,其中不少生搬硬套的“山寨版”思想,绝对缺少文化建设与美学建构意义。滔滔过眼之后,留下的,只是雾一般的谜团。而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与运用,反倒显得有些寂寞。

孙兰鹃女士的论稿写作,具有根植实践、总结教学的特点;观点表述并不惊世骇俗,却有朴素平实的态度。知道多少说多少,是真正知道的态度。做学问,做教师,做人都应该这样,这是我所看重和欣赏的。

孙兰鹃女士显然还是运用了我们较为熟悉的社会学美学研究的方法,借鉴了精神分析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成果,对音乐的起源、音乐的功能等,结合她自己的实践经验,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与表述。当然,谈创作,谈表演,从“教学论稿”的实用框架下,所举的例子尽管有限,但却是她在教学实践当中认为需要教师阐释清楚、需要学生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这种努力在书稿中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一种努力,就是她希望用一定的篇幅借助中国音乐观念来说明音乐美学的更高境界,这是很好的切入点。但是,作为一个中国音乐教师和音乐研究者,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音乐现象、中国博大精深的音乐美学成果涉猎太少,怎么说都是有缺憾的。而且,利用中国音乐研究成果、中国美学研究成果去融会贯通地阐释音乐美学问题,要将西方和东方理论结合起来,在面对整个音乐现象的基础上展开。应该在使用的尺度和考量的对象之间建立起更为可靠的联系,而非西方是西方,东方是东方,只适用于个别或部分现象的“原理”,涵盖面就有限。音乐作为艺术,音乐美学作为音乐文化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一些普适性、规律性的东西。相信她在将来的学习中会更多地思考这样的方法和角度,寻找这样的立足高度。

题目收小些,问题谈深些,聚焦更准确些,时间更从容些,精深地探讨几个核心的美学问题,其意义和价值也不小。从概念、材料到构架,无论写书还是写论文,都应该力求圆熟通透。这既是方法,也是态度,学人间应该共勉。

兰花幽香,林鸟啁啾。自然的芬芳,自己的歌唱,往往是令人醒脑、悦耳、醉心的自然自在自由的生命状态。自己浑然不觉,别人却常常看得清楚,不知道这是不是孙兰鹃女士自己生命状态的写照?

是为序。

2010-6-6上海旅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