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批评写作的方式、角度与所评作品亲密相关,例如作品的表达内容、媒材不同,批评文章的着眼点和写法也就不同。评论主体性作品,往往要关注它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评论意象作品,往往要关注它的意境、趣味和画法;评论写实作品,往往要关注它的造型、色彩和间架结构;评论作品构思,往往要关注它的表现张力、冲突矛盾、主体情景以及形色的展现。现今现代陶艺的种类、体裁、样式正发生很大变化,陶艺批评需要及时了解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
8.3.1阅读和感受
进行陶艺批评当然要接触和了解对象,陶艺批评工作起点是阅读,即阅读现代陶艺作品。阅读包括无确定目标的泛览和确定具体视觉对象之后的细读。参加现代陶艺品的人,大多是要比较经常和比较广泛地跟踪性阅读新发表的现代陶艺作品。从当前现代陶艺创作整体的背景上着重观察某个或某类现代陶艺家,选择自己所愿意评论的作品,确定具体视觉对象之后,当然还要作研究阅读。作为陶艺批评准备的阅读,需要把几对矛盾处理好,它们大致有:对于作品的“入乎其中”和“出乎其外”的矛盾;对于作者的力求多了解、多体贴和保持科学的冷静的超脱立场的矛盾;批评家个人的审美选择、审美偏好和现代陶艺科学的客观标准以及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的矛盾;批评家的社会角色意识,它的社会政治观念和它的审美心理的矛盾等等。
批评家在阅读中首先是设法把心灵融化进去,而后是设法在精神上超拔出来,造成一种透视距离。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重订卷上第15页。)以此可以引申出现代陶艺家与创作对象、表现对象的关系。
在阅读之初,最要紧的是“属内”,在阅读之末,要逐步地“属外”。
批评家的本领,他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正在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同一时期的知名的批评家和现代陶艺家,常常会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甚至成为朋友、知交,甚至提出创作中建议。但是批评家一旦进入自己的陶艺批评工作,就一定要把对现代陶艺家的情感态度与对作品的科学审视分隔开来。对作品的判断只能依据作品本身,现代陶艺家与批评家的个人关系,现代陶艺家的社会身份与地位,他的知名度,都不应该是影响判断的因素。英美新批评派鼓吹所谓的“内在批评”,主张批评只是指向作品,他们把这一主张极端化,后来新批评派在美国理论家布鲁克斯终于作了让步,作了调和,不再完全排除作品以外作者方面的材料。把陶艺批评当做科学,需要的是减少个人好恶的干扰,尊重现代陶艺现象的实际,尊重作品的实际。
批评家在工作中需要细心地研究判断现代陶艺的普遍性规律与具体对象的特殊性表现的关系。批评家若不能获得审美快感,没有引起强烈的深沉的情绪反应,是很难得出独到的见解的,好的陶艺批评总会有鲜明的个性,张扬个性而又避免偏见、排除主观臆断,这是严肃的批评家追求的目标。
陶艺批评家在阅读时要反省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调整心态。批评家先控制自己,进入宁静心境;在阅读中,他的情感随作品的情节、情调而起伏波动。因作品忧愤,或欢欣,产生审美的愉悦,审美的激情。最后放下作品,脱离书外,进入严禁冷静的科学研究的心理。
对于要评论作品,严谨批评家会不止一次细读。初读印象尤为可贵,因为他包含不可重复的新鲜感。批评家对作品心灵感应过程和他对这一过程的自我体察是批判工作极为宝贵的资料。批评家还可以收集他人对作品的情绪反应,除了初读之外,批评家对作品往往还须经过细细咀嚼,反复把玩。
8.3.2选题、立意和运思
批评写作具体操作第一步,选择和确定批评对象,确定写作的题目。有时要从纷繁的没有定论的全新的现代陶艺现象中捕捉值得评论的对象,迅速地独立地作出判断。选题是决定其工作成果质量的第一个关键。
第一,注意选择那些主题和题材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可能将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为批评对象。
第二,陶艺批评家可以选择那些在现代陶艺的自身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选择现代陶艺上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作品作为批评的对象。
第三,陶艺批评还可以从否定的意义上选择批评对象。
在批评文章中易出现几种状况:第一种是文词漂亮而思想低劣;第二种是思想高超而文词晦涩;第三种是介乎第一二两种之中,想要朴质说理而文词粗糙生硬;第四种是追求纤巧,玩弄修辞。
达到理想的批评语言状态必须要保持文词的纯净,包含两种意思:
第一是整体与部分的谐和;第二是内容与形式或思想和语言的一致。只有这样,文词才能明晰,明晰是逻辑思想的优美品质。纯净和明晰才使得批评文章具有明朗、完美,易于理解之特征,同时又侧重于理智因素、情感的深刻、想象的奔放、力量气魄的感觉和意蕴无穷之韵味。
8.3.3描述和论证
陶艺批评者在陶艺批评时通常是先对陶艺作品进行描述,对其进行阐释、评价,甚至要对其进行理论概括,他们在批评的时候往往选择上述四个步骤中的一件或一件以上而进行。有些陶艺批评文章侧重于描述性的批评,有些陶艺批评描述是为了理论阐释,还有些陶艺批评是同时进行描述、阐释、评价与理论概括。(www.daowen.com)
美学家莫里斯·威茨(Morris Weitz)认为任何一项都可构成批评,并非评价是批评不可割舍的部分。([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第2页。)
描述包括对象描述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论证是指批评家在文章中作出判断并证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鉴赏性是擅长于直观、直感、敏锐地、准确地发现美的作品,发现美的质的。分析性是擅长缜密推理,有条理地分析、综合、推导、证明,指出作品的构成成分、空间成分,它的表层与深层、部分与全体、生存土壤和周遭环境这些成分彼此之间的关系。
8.3.4复述
语言上需要概括能力,抓住要点,提纲挈领,最值得追求的是传达其原作的神韵风味。现代陶艺需要发现和体认现代陶艺思想灵魂,更需要感悟力。寓评论于复述之中,最值得追求传达原作神韵、风味。或在复述中对原作风格略加点染,把读者引向作品真髓。批评家必须自己充分领略作品神韵,在此基础上谈故事,尽可能让复述格调与作品语言风格接近。
8.3.5文字和结构
就必须将它加以分解,观察它的各个部分,各个层次,各个侧面,各个因素,这就是分析,批评家对一件作品、一个或一群现代陶艺家,一种现代陶艺思潮作总体判断,就必须将众多的现代陶艺现象加以综合。论证建立在对作品的理性之上,当然要求全面性。
描述有对作品总体或某一部分的描述,对批评者对于作品印象的描述和对批评者感受过程的描述。事实上,即使不是专业陶艺批评家的读者,阅读了自己所喜爱的作品或特别反感的作品,往往也都会产生把自己的感受向别人传达的愿望,为了传达就必然描述。
专门的陶艺批评家把描述作得更细腻深入更讲究描述的技巧。
恰当地运用描述,可以使陶艺批评显得亲切、平易、流畅。批评家本人作为一个标本,展示作品发生社会心理效应,从中鉴赏作品的思想和现代陶艺的特色与得失。评论者对于自己欣赏过程中思想活动的描述,就是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与阐述。描述之中也可以包含分析论证,以描述方式指出所评对象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特有魅力之所在,能够使意见的表述中肯而又更具说服力,理中含情,获得单纯客观分析难以达到的效果。以叙事者的口吻,描述作品的风格意境、思想和现代陶艺的特征,同以创作者的口吻,描述批评家自己的感受有些不同,后者通过主体的反应以折射客体的品格,前者则借助客体的肖貌神情以表达主体的审美判断。
运用描述的方式,要求批评家事先对作品很细致很深入地揣摩,值得拿到批评文章中的描述,是批评家作为鉴赏者与现代陶艺家心心相印时的刹那灵感,是在纷纭万象中发现美的愉悦,是在惶惑迷茫之后的领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作品从外貌到神韵的把握。描述方式还要求批评家有很高的文字功夫,如此才能在见得到之后又写得出。
论证的方式是批评家从所信奉的社会观点和美学观点出发,对现代陶艺家作品进行解剖,对现代陶艺品内部的各个方面、外部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它们是怎样,解释它们为何是这样。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分析和综合,论证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演绎、归纳和比较,为了透彻地认识一件作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兼顾作品的思想和现代陶艺、内容和形式、优点和弱点、继承与创新等等。批评家对批评对象的了解要全面,至于在批评文章中谈到哪些方面,重点放在哪里,则应根据社会需要和批评家的意图决定。陶艺批评文章中的论证应力求有明晰的层次,文章结构要有层次,批评的思维更应有层次。文章结构要有层次,批评家的思维应更要有层次。理论思维的层次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发掘出对象的独特个性触及问题的本质。层次性是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的外在表现。
8.3.6语言的分寸感
陶艺批评文章的语言美,着重文字的警策美和情趣美。警策是从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中,自然流溢出批评家对批评作品,敏锐精细的感受,自然体现着批评家对社会、人生和现代陶艺的独特体悟,自然表现着批评家的人格风范地方。警策是一篇文章精义之所在,又是它的妩媚之处。有时候文章有赖于警策之句而传世。
警策之句也要与文章其他部分相得益彰。
分寸感是陶艺批评文章的语言另一重要性质。陶艺批评就是要作判断,有了准确的判断,还要有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都必须掌握分寸。分寸是掌握所批评对象某一方面的量的规定性,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陶艺批评文章一般不能去塑造现代陶艺形象,它的美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一方面在其传达所评作品的情趣,另一方面在其自身也具有情趣。刘勰曾说:行文、声文、情文。
文章结构式科学论文多要求严谨,乃至要求规格化。而陶艺批评文章则较注重结构的变化,要讲章法,不宜太过变化难测。
首先在作文之前,应把握住贯穿全文的东西,讲究古人所谓的文脉。
其次陶艺批评文章前后的关联,它的整体感可以用段落和语句的呼应来体现。文脉先是在文章作者的心中要让读者抓住它,就要用语言和结构现之于外。章句即安排文章句式的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