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教育成为21世纪全球艺术教育中最广泛的形式之一,陶艺批评因它的物质形态、文化基因、大众基础、媒介承传而使得其教育形态呈现超国界的态势,尤其是我国与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家陶艺教育机构展开的国际民间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陶艺教育在融合区域、种族、文化等特征基础上寻求发展的共性,在经历了传统陶瓷技艺延展的师徒教学模式、现代学院教育以培养陶艺家精英模式的发展之后,呈现出新型的大众文化普及下的陶艺批评教育模式。这种新形态的教育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学习,使得陶艺这种最广阔的艺术教育方式能够深入传播到更多的受众学习者,突破年龄和学历层次的界限,在开放性的学习中打破陶瓷技艺的神秘属性,融合时空地域物性的差距感,扩大文化教育的智性因素,在远程资源传授与自主创造学习去达到一种新的途径。
陶艺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陶艺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陶艺课堂的教学为我国陶瓷行业的建设及陶瓷产区培养了许多针对性的人才。但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及陶瓷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市场经济对陶瓷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陶瓷艺术分工越来越细密,如陶艺、陶瓷设计、陶瓷彩绘、环境陶艺、生活陶艺、传统陶艺、民间陶艺等等。(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陶瓷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75~79页。)这种学科的细化分类将会导致远程陶艺教育人才的基础日渐薄弱,专业方向固定太窄无法越界,陶瓷行业就出现了“专业过细”与“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
的矛盾,反之,陶艺教育无法很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张景辉:《陶艺教育如何重视学生的原创性思维》,《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在新的教育环境背景下,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就需要整合陶艺教育资源,而开放学习教育却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
21世纪是陶艺教育全面进入大众化、普及化的阶段,大众普及教育将是陶艺教育发展的新型模式。陶艺大众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传统的学院式的授课远远不能承载对陶艺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群体,甚至多向度的国际交流也使得地域陶艺教育需要迫切得到共享。以美国为例,就有近500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开设陶艺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1]它的教育形式逐渐由学院教育形式分化为高校专业陶艺教育和非专业陶艺教育(儿童的陶艺课程、社会人员陶艺教育),远程陶艺教育的模式使得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都能参与陶艺。澳大利亚大众陶艺教育就更加发达,它囊括成人教育、TAFE(职业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陶艺家私人工作室、暑期学校和私立陶艺培训学校等,有着独立的远程艺术教育部,向全国推广在线陶艺教育,学生们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可以和导师们有着很好的互动。[2]
开放学习是陶艺教育新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包括对陶艺受教育者知、情、志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目的是从专业过细的陶艺教育转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远程陶艺素质教育转向。
陶艺批评教育普及不同程度地并存三种教育模式,即基础模式、智能模式和素质模式。基础模式是指陶艺开放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陶艺基本知识和训练陶艺基本技能,智能模式是指教育者通过重新审视新时代知识和能力的价值,进而强调陶艺开放学习教育对人的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这种教育观从注重知识的量化转向为知识的质化,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化为强调陶艺学习过程。素质模式是对陶艺人才的新标准、新理念提出了大众化、普及化、层面化的要求,促进远程陶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陶艺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是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科学陶艺教育观。陶艺远程教育开放学习教育具体实施应是这三种教育模式的不同状态的并列和结合运用,形成适时的远程陶艺教育目标,以务实的态度把陶瓷社会功能的实效性同远程陶艺教育的持续性相结合,在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和日用陶瓷设计品实用的同时,更要强调陶艺学员们的学养、才情、志向的综合培养。陶艺开放学习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但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有利于陶艺的持续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能较好地把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陶瓷科技技术有力量感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远程陶艺教育的开放学习理念。陶艺开放学习教育还应将陶瓷技法与陶艺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如各类陶艺史、陶艺批评等,以提高全面的陶艺理论修养,强调所有陶艺教学内容都要以陶艺史和优秀陶艺作品为核心,全面培养学员们的能力,这对陶艺开放学习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吕品昌:《陶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第14~15页。
[2]Kevin Grealy:Teaching Ceramics in Australia by Distance Education,景德镇:Proceedings of 2004 Jingdezhen Internation Ceramic Art Education Conference,2004, 208~209。
按照教育学家刘易斯和施芬瑟的理论,开放学习是用以描述为满足学员个性需求而提供灵活设计的陶艺课程。[1]它用以表达大胆摒除传统陶艺教育的惰性因素与学习障碍的教学改革,主张以学员对知识包纳吸收作为主体目标。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它将会是远程陶艺教育授课作为中心辐射,更多的实践性的环节需要学员自主的配合课程计划来合理安排。开放性陶艺教学组织应包含连续性、顺序性、完整性、衔接性、范围性等原则。[2]开放性陶艺教学课程组织原则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习陶瓷制作的技能,提升陶瓷文化修养及艺术欣赏能力,以达到创作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效果。它可以涵盖陶瓷雕塑艺术、陶艺技法、粉彩艺术、青花装饰艺术、陶瓷综合装饰等大的学科分类,远程教学分别就陶瓷艺术概论、陶瓷造型、陶瓷雕塑、陶艺技法、陶瓷粉彩、陶瓷青花、陶瓷综合装饰等技法加以解说,同时赏析古陶瓷,欣赏现代陶艺,理解不同陶瓷艺术的造型与表现技法。(www.daowen.com)
中国近年来陶瓷艺术的发展是爆炸型的、跳跃型的发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变化强度是前所未有的,其带来的对陶瓷艺术界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恐怕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增加了这么多陶瓷艺术家和设计师,社会对陶瓷艺术有这样的需求。
陶瓷艺术是本世纪发展最快的陶瓷行业之一,对陶艺教育的需求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陶艺直接为陶瓷产业服务,陶瓷产业的发达又促进陶艺的发展,而陶艺教育是为陶瓷生产部门提供设计人才的最基本途径。目前各大陶瓷工业国家都大力投资促进陶艺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各自完整的陶艺教育体系,对这些国家的日用陶瓷占领世界起了重大作用。相形之下,中国的陶艺教育还只是刚刚起步,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国内对于陶艺人才的需求迫切,中国陶艺教育要花大力气改变目前陶艺教育现状,比如各地中低层次的陶艺院校和专业虽多,但师资、设备条件不完善,层次不够高、质量不好的局面却非常突出,这种状况是亟待改变的。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8~31页。
[2]韩延伦:《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第83~85页。
从陶艺教育而言,应重视教育功能的界定。首先应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进行艺术设计或学术研究。教育主体是培养人,因此陶艺教育模式应全方位发展。陶艺教育必须集教学、科研、设计于一体,与生产及市场密切结合,因此必须走出校门,发展与行业、企业及各设计部门之间的联系与联合,才能使陶艺教学研究具有活力,克服纸上谈兵的弊病,同时在院校要想方设法、多渠道集资,加强实习工场及实验条件的建设,并加强陶艺与材料科学的教学研究与开发。陶艺教育由原来的纯陶艺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纯视觉文化产品的创造,转化成为高科技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这就要在陶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充分利用新技术加新媒体。形成院校与企业的联合,使高科技成为陶艺教育的推助器、使陶艺教育的成果占有市场效益。
其次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中国陶艺教育无论是从陶艺基础,还是生活陶艺或者是从陶艺史论研究来说,都很重视对传统的研究,但是现代的陶艺是反映当代都市文明的设计生活创作,陶瓷产品很快地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现代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怎样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就成为艺术院校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再次是处理好技能培养与素质培养的关系。历来学院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并潜移默化地从学生的人品、修养、素质各方面进行培养。在陶艺教学中学习借鉴欧、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有比较、有选择地直接引进他们的基础教学体系,对加速我国陶艺教学的成熟,提高日用陶艺水平,与国际接轨,显然是见效最快的办法。
进入新世纪之后,陶艺教育发展很快,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可以说在这一方面,中国几乎跟世界在一个起跑线上,又是面对着未来的一个新的机遇,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际陶艺教育交流非常频繁,通过对外交流,我们从传统的陶瓷教育模式开始向较为现代的陶艺模式转变,加强了传统陶瓷文化以及技法的教学,中西陶艺在碰撞中得以融合。我们国内陶艺教育根据世界陶艺发展的大趋势,逐步建立和完善陶艺教育专业,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形成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设计教育方式,来与时代接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