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堂观察技能的含义与功能

课堂观察技能的含义与功能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观察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掌握课堂观察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观察技能的含义与功能

一、课堂观察技能的含义

课堂观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并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有效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技能。

任何一种课堂观察行为之后,一般必然伴随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校正或调整。观察技能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教师掌握了观察技能就可以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确定下一步教学的行动依据,从而调整自身的授课行为,选取适宜的技能,保持适宜的节奏,进行适宜的变化,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课堂观察的功能

1.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关键

观察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要,发现问题的所在,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观察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掌握课堂观察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2.有效教育的前提,反思教学的动力

只有观察学生的反应,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地调控教学。优秀的教师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反思、适时调整教学行为,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我,与学生一同成长。

三、课堂观察的类型

1.探询观察

就像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双方都要互相审视对方一样。探询观察一般发生在教师刚走上讲台时对学生的观察。探询观察还发生在教师候课阶段,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每节课的上课前三分钟就来到教室门口或站到讲台上,观察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这类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接纳态度。探询观察的活跃要素是视觉感知:

新任课教师对新班级接纳态度的观察

新任课教师需要了解新班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这时,教师要观察班级的多数学生对自己是否欢迎。如果觉察到学生对自己是信任的、欢迎的,那么便可以在学生脸上看到一种期待的眼神、信任的表情、友善的微笑,学生也会有配合的学习动作。但是,许多新毕业的大学生在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由于紧张,根本无暇观察学生。其实,学生对新老师大都是友好的。年轻的大学生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如果能注意一下学生的友善表情,往往可以找回自信,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

候课观察

候课是一条很成功的教学经验。每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提前来到教室,有助于学生做好进入新课的心理准备。这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是否做好了本节课的学习准备,如果学生做好了本节课的学习准备,教室里应该是安静的,纪律状态良好,课本等学习用品在课桌上码放整齐,学生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教师身上。(www.daowen.com)

2.随机观察

主要指课堂观察,是课堂观察技能的重心所在。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情绪、态度千变万化,总是随机出现。有经验的老师会抓住学生的瞬间变化,并能立即做出学生的需求判断,然后调整教学。

3.验证观察

验证观察一般发生在新知识学习的后期,这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已经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但是由于新知识结构的建立是知识内化的结果,因此仅仅通过学生的表情,很难把握学生的心声。这时一般要配合提问技能、沟通技能或课堂测试,通过这些技能的配合才能观察到学生真实的内化结果。验证观察主要依靠视觉感知、听觉感知,验证的方法需要辅之以提问和测试。

四、课堂观察的注意事项

1.光环效应

教师往往对那些聪明听话、成绩优秀的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给予格外的关爱和照顾。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被罩上一层光环,缺点、错误也被光环所掩盖。教师对这类学生出现的问题或不自觉地做出善意的解释,或视而不见,以致陷入观察的误区。

2.思维定势

在教师的头脑中往往存在一种思维模式,即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学生是少数,学习中等的学生占大部分,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这一思维模式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也影响了教师对观察结果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使观察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不相符。

3.重视成绩

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这显然有失公允。持这种观点和态度的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往往带有片面性。他们观察的聚焦点通常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强调“学懂弄透”,而不大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课程本身对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作用。

4.期望效应

有的教师常以自己期望的结果解释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把教学纳入到所期望的轨道上去,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类教师通常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现实,把偶然情况当作必然现象,或把必然现象当作偶然现象。用高期望值解释看到的一切,难以得出与实际相符的结论。

5.刻板效应

教师经常凭借主观印象,或者根据其他教师的介绍,给每个同学分别贴上“好”“中”“差”的标签。在课堂观察中,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常会干扰教师的正确判断。客观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固守自己的第一印象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势必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尤其是影响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