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对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概述

对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概述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面教学语言将在第二章专门介绍。狭义的教学语言是指口头教学语言,即教学口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形象思维。

对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概述

一、 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含义

广义的教学语言包括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表情、着装、发型、面容等)。体态语在教学中具有辅助性、连续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辅助课堂讲授,有利于架起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书面教学语言将在第二章专门介绍。

狭义的教学语言是指口头教学语言,即教学口语。它是教学语言最主要的形式,这种语言也叫作有声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师生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手段。

二、 口头教学语言的功能

1.传递教育信息

在众多的教学技能中,语言技能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语言能够传递教学信息和情感。

2.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形象思维。例如语文课上,老师通过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易让学生进入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中。而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老师则可以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

3.提高语言水平

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够为学生的语言水平提供示范和榜样,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特别是学生口头语言水平的提升。

三、 口头教学语言的类型

根据口头教学语言的功能,将其分为以下五类:

1.说明性语言

说明性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的语言。它是对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种类、功能进行介绍,或对事物的概念、特点、来源、关系、演变等进行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解说剖析,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形成概念。

说明性语言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等。

2.叙述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常用来反映事件、人物活动等状况。这种语言通俗、简练,没有过多的感情润色,也不太重视语言修饰,具有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系统完整的特点,在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叙述性语言有纵向叙述、横向叙述和交叉叙述之分。

3.描述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是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状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常用摹态传神的手法,通过逼真的描绘,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真正的内涵,获得美的享受。描述要求形象鲜明、真实准确、生动具体、优美传神,常用在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方面。

描述的形式一般有观察描述、回忆描述、想象描述等几种。

4.论证式语言

论证式语言是在教学中用事实、数据、论断、定理和定义等论据来证明论题或论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时所运用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论证式语言是为讲解、说理服务的。它侧重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运用时,要做到论题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层次分明和富有逻辑性。特别是在讲解概念时,要抓住其基本特征和根本属性进行推导和判断,注重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

论证式语言一般包括实例论证、引典论证、因果论证、反面论证、排他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等。

5.抒情式语言

抒情式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教师的情感通过语言抒发出来,常能收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效果。

抒情式语言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具体表现方式。直接抒情,也称直露倾诉式抒情,是教师将自己的感情在教学中直接表露、倾诉给学生,不加任何掩饰。它往往借助感叹、呼吁等手段,直接表达教师的感情体验,以其坦诚的胸怀、真挚的情愫等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间接抒情,是指教师并不直抒胸臆,而是依托于一定的事理,借助叙述、议论或描述的方式进行抒情。

四、 口头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1.口头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准确严谨

教学语言的准确严谨是指正确地引用科学术语来表达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杜绝含糊不清的概念和模棱两可的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用语准确,用词严谨。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能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判断,才能分清是非、对错。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讲的问题掌握得准确,理解得清楚。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在讲课时表现出课堂语言表述的准确严谨。反之,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废话连篇,语无伦次,说不清道不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简练明白(www.daowen.com)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简练,即语言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很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明白,即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明确地听懂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学过程主要是师生之间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双边活动,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而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如果晦涩难懂、词不达意,就会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名其妙,必然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能唤起学生求知欲。课堂语言应当讲出色彩,讲出感情,讲出意境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以满含激情的语言渲染出教材中或悲壮,或凝重,或热烈,或凄清的真实情境。在讲解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时而轻言细语,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滔滔如激流,时而沙沙如春雨,这样不仅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这种特定的教学氛围,还会不断地诱发教师的灵感,以致妙语连珠、意趣横生,使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更加生动、透彻而充满情趣。

语文教师的语言尤其应该生动形象、饶有情趣。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有趣地再现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的感受。如此,在作品和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通道,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生活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增补和想象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画面、形象、形态和意境等,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

有节奏感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作为教学语言的艺术亦不例外。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的抑扬顿挫、音节的疏密相间,各个环节有机相连,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的节奏主要表现在快慢适宜、动静相生、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上。譬如:什么地方用快速而又轻松的语调叙述;什么地方要放慢语速做到一字一句都落到学生耳朵里;什么情况下“暂停”,以便酝酿气氛、培养感情,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都得有所考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无意注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表达什么。

富有节奏性的语言技能并不单纯指课文的诵读,更重要的是重音、停顿、语气和节奏等教学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对重音、停顿、语气和节奏有准确的把握。

(1)重音就是强调的内容,使语句的目的更突出,使逻辑关系更严密,使感情色彩更鲜明。

(2)恰当的停顿能够保证语义清楚、加深印象和引起注意。停顿包括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心理停顿(心理停顿是教师有意的停顿: 内容可引起学生的注意)。

(3)节奏是指朗读、朗诵者波澜起伏的思想感情在语音形式上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节奏分类包括高充型、紧张型、轻快型、低沉型、舒缓型、凝重型。

(4)语气:用于提升课堂的感染力。

幽默感

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师讲课富有幽默感, 自然会使学生喜欢。但是,教师要使这种幽默的语言真正产生美感,让学生的确觉得是一种享受,打心眼儿里佩服,就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教师不同于演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不能以庸俗的笑料去迎合少数人的不健康心理。幽默的语言必须以丰厚的学识和机敏的应变能力为前提,应通过一些随机的“点化语”或“插入语”化平淡为神奇,才能产生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2.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原则

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学语言是学科的教学语言,因此必须应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是学科范围内的共同语言,不用这些术语,不仅不利于交流,而且往往会产生不够严谨,甚至可能出现错误。学科性还要求教师运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来进行教学,专业术语分别表示不同的特定意义,是教学中的共同语言。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分析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在教学中不注意运用专业术语会造成混乱。

科学性指用词要准确,必须合乎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合乎逻辑。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

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教育性是指教师职业本身就使其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民族传统心理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尊师心理),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学生的年级越低,这种影响就越大。教师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注意教学语言的教育性。

口头教学语言的教育性还表现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表示尊重、鼓励、爱护的语言对密切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自尊、 自爱的意识和文明礼貌的语言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教学语言的教育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言行上保持一致,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思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其教学语言的教育作用才得以发挥。

关于针对性,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来研究。内容上必须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与学生思想感情相通,而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也不可和学生的兴趣、需要相悖。表达上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生动活泼。那种“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故弄玄虚、重复啰唆、紊乱的语言是不允许的。教师要加强口语的针对性,加强业务修养和语言修养,要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和组织自己的课堂语言。

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简明性是指语言不多一听就明白,就表达内容来说一定是经过提炼、经过认真组织的,使用的词语一定经过认真推敲、使用的句式经过严格选择的。简明的语言也包括留有余地,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启发性包括: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归纳、演绎等,激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情绪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学语言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态度,要饱含丰富的感情;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要能引起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这也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是逻辑极强的语言。

3.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评价

对口头教学语言技能的评价具体包括: (1)讲普通话,字音正确; (2)语言流畅,语速、节奏恰当; (3)语言正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4)正确使用专业名词术语;(5)语言简明、生动有趣; (6)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7)语调抑扬顿挫; (8)语言富有启发性; (9)没有不恰当的口头语和废话;(10)体态语配合恰当。

可对照下表对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技能打分。

表1 教师口头教学语言技能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