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两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两者的关系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试前与考试中的心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关键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情绪和状态降低了智力的发挥。焦虑会使人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失调,造成生理与心理的紊乱,从而影响考试成绩。这充分地说明心理健康与考试成绩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心理健康水平低,考试时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考试成绩。年年有高考,年年有中考,因心理问题,特别是考试焦虑问题影响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甚至名落孙山的遗憾屡见不鲜。

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两者的关系

·考试前与考试中的心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关键因素。

·强迫症状限制了考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阻碍了考试答题的速度,影响考试成绩。

·情绪低落束缚了考试心理能量的发挥,使考生难以进入考试状态,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焦虑使考生情绪不安,束缚了记忆力的发展与发挥,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躯体化症状使考生神经系统紊乱,使心理功能在考试中不能协调发挥。

·同学们应在考前自我测试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家长应帮助孩子在考试前测试心态,积极调整考生的心态,为考试成功创造必要条件。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考得好,在考前特别注意为孩子加强营养。营养充足对考试无疑是有好处的,如果营养不够,在考试时考生会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心发慌、浑身无力的症状,必然影响考试成绩。

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如果生病,也会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如感冒很厉害,头痛、流鼻涕等都会影响考试成绩;腹泻也会影响考试成绩;严重的胃痛也会影响考试成绩。当然,如果病得很严重不能参加考试是很遗憾的事情。

有一位临考的毕业生在考前几天得了肝炎,不能参加高考,父母和考生都十分懊悔。

可是,不少考生和家长不知道心理健康也和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关系。

(一)强迫现象与考试成绩

有些同学存在一种心理毛病,叫作强迫症。具有强迫症的同学平时做题时做得很慢,明知题做对了,还要反复检查。这种毛病影响了平时的学习质量,在考试前影响复习的质量;考试时,也必然要影响考试的成绩,因为在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

(二)抑郁与考试成绩

有的同学在考试时总认为自己复习得不够,怕考不好,情绪低落,精力不充沛。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情绪和状态降低了智力的发挥。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同学说,这次考试发挥得不好,影响了考试成绩。考试发挥不好的因素很多,如情绪低落、自卑、信心不足等。这种低落的情绪状态自然影响你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学习和考试。情绪低落、心里苦闷、具有抑郁症的同学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考试。

(三)焦虑与考试成绩

在考试前与考试中,考生有一些焦虑也是难免的。轻度的焦虑一般都不会影响考试成绩。焦虑会使人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失调,造成生理与心理的紊乱,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有的考生考前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坐立不安。有位考生为了考前一天能睡好觉,晚上8点钟就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心里总想着考不好怎么办,越想越着急,越着急越睡不着,辗转反侧,到晚上10点钟还是没睡着,他便起来活动,到晚上11点钟还是没睡着,脑子里只想着考试的事情,越发睡不着,感觉浑身出汗,并且越出越多,后来索性起来洗个澡,洗完澡后还是睡不着,反而更加着急了。他心里想,这三四个小时没睡着,还不如起来复习功课,没准儿还对考试有所帮助呢。这样躺在床上,心情既焦躁又懊丧,到夜里三四点钟还是睡不着,只好把他妈妈叫醒,他妈妈也束手无策,在万般无奈下只好给他吃了一片安眠药。睡倒是睡着了,可是到了早晨6点钟还没有睡醒。他妈妈连推带喊总算把他叫醒了,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擦擦眼睛,迷迷糊糊地进了考场。大家可以想一想,这种状态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有的考生进入考场身子就发抖,心跳加快,甚至拿到考卷眼睛发蒙。由于情绪高度紧张,曾经记得很牢的东西也想不起来了,思维也不够流畅,思路狭窄,简单的题也做不下去。这种由于焦虑影响思维、记忆的现象每年中考、高考都会发生。这种有严重焦虑的同学考试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

由于焦虑造成考试怯场、晕场的考生考试成绩会受到更大的影响,甚至不能顺利地完成考试,这实在是太可惜了。有一位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的一位考生学习成绩很好,学校期望他在高考中为学校争光,哪知道,这位考生在考场上晕倒了,只好把他架到医务室,老师感到非常可惜。

每当中考、高考结束后,经常听到有的考生说考试时太紧张了,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平时会做的题,一紧张就慌了,没有做出来。有的考生后悔地说:“我要是不紧张,心不慌,冷静地分析题,至少还能多得10分、8分的。”

我们为了中考、高考下了很多的功夫,希望获得好成绩,至少希望能够正常地发挥,得到该得的分数,可是,正是由于考试焦虑、高度紧张、心神不定,结果影响了考试成绩,真是太可惜了!我们为什么不抽点时间、精力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呢?平稳一下自己的心情,情绪稳定,考试焦虑就会减少。

然而,我们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考试焦虑的调整方法,不知道临场考试时发生怯场如何用心理调节的方法来对待。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努力竟被心态不好给毁掉了,甚至给葬送了。这充分地说明心理健康与考试成绩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心理健康水平低,考试时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考试成绩。

所以,我认为调整心态是考试前和考试中最重要的准备之一。我们准备知识是为了考好,调整心态也是为了考好。只准备知识,认为自己知识准备得很充分,而不调整心态必然会影响考试成绩。我们既要充分地准备知识,又要充分地调整心态,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考试时发挥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有一位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己认为报考某重点中学没问题,可惜的是,他在做最后一道数学题时发现题比较难,平时又没有做过,立刻心里紧张不安,心想这下该考不上重点学校了,越想心里越紧张,越紧张越缺乏思路,最终也没有做出来,结果自己的考分与该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只差一分。

年年有高考,年年有中考,因心理问题,特别是考试焦虑问题影响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甚至名落孙山的遗憾屡见不鲜。

有位成年人回忆自己高考时,因过度紧张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从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道路,非常感慨地说:“我在那个领域里会大有作为的,可惜呀,自己当时的心理素质差,梦寐以求的理想破灭了,怨谁呢?不怨天,不怨地,就怨自己心理素质差。因此可不能小看心理素质。”“现在想起来,心理素质是软件,学习成绩是硬件。软件、硬件都要好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现在看起来心理学太重要了。以前也不知道还有心理学,不知道提高心理素质,更谈不上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怎样调节考试紧张的心理。”

(四)躯体化与考试成绩

有些学生平时身体还可以,可是一到考试时就拉肚子。爸爸、妈妈给他吃什么药也不管用,还是照样闹肚子,越着急拉得越厉害,考完试后,也不用吃什么药就好了。其实,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毛病,被称为躯体化。什么意思呢?就是心理上的失调造成身体的应急反应。这种一到考试就紧张、拉肚子的现象是心理上的紧张在胃肠系统的反应,是心理焦虑的一种症状。

还有的同学在考试前老想上厕所,尿多、尿频。有的同学干脆少喝水,少喝水只不过能使尿少一点而已,但是尿频不能改变。这也是躯体化的一种表现,是考试的紧张心理在泌尿系统的反应。

还有的同学每到考试时胃口就不好,甚至胃痛,吃了止痛药也没有效,考完试自然就好了。特别是脾胃不好的同学,在考试前一紧张就更容易引起胃痛。

我们很多同学、家长并不了解躯体化的现象,不知道是心理上的失调引起的躯体上的症状。他们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因为是心理引起的躯体异常症状,吃药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源是在心理上。

如果家长了解心理失调、心理问题会引起躯体化的症状,就不会在吃药上下功夫,而是在调节孩子的心理状态上下功夫了。帮助孩子将心理调节到平衡状态,就会使孩子因心理紧张而造成的躯体异常症状逐步消失,从而有助于学习质量和考试成绩的提高。

有躯体化心理问题的同学务必要认真对待,但也不必过于紧张,不要引起新的紧张和焦虑不安,那样可能加重躯体化的症状。

在平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要像对待生理卫生一样对待心理卫生,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重视心理健康,并且要切实想一想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自己的躯体化症状,和家长、老师探讨一下,怎么逐步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

(五)重视考试成绩的软件(www.daowen.com)

有些家长急切地想了解怎么样才能知道孩子在考前存在着心理问题。当然,有些问题是可以看出来的,有的孩子在考前吃不好、睡不好,心里总有些害怕,但是,有些深藏在孩子心里的问题家长在平时是观察不到的。那怎么办呢?孩子在心里存在的问题仅靠我们的观察是很难了解的,可能有些印象,感觉有些不对头,但究竟是什么,家长也不太清楚,模模糊糊,似有非有。

我们的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脾气、情绪个性都是比较了解的,只是缺乏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没有抓住孩子内心深层存在的问题。确实像有些家长所说的,有些问题能看到,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脾气暴躁,发起脾气来,摔桌子、椅子、书本。学习上遇到困难着急,摔东西这是家长能看得到的,感觉到孩子心理上有些承受不了,有些心理问题。

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大体上可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通过测试,我们就会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解决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发展变化的、动态的,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因此,不能以一次测试孩子心理健康的数据作为衡量孩子心理是否永远健康的指标。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这无疑能使孩子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并且获得相应的考试分数。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哎,这次考试那道题不应该丢掉2分,他却丢掉2分;不应该丢了4分,他却丢了4分,还有的题不应该丢分,他又丢分了。”这都是埋怨孩子,本来应该得到的分数他没有得到。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孩子每道题都能答对,每道题都得满分,那也不可能。我们是说孩子应该得的分数要争取全部拿到。这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试心理水平。

应试能力也是一个孩子心理素质的表现。孩子在学校学习,考试是发挥应试能力的一个场所。今后步入社会,孩子应试的机会太多了,如择业、业务考试、业务考核等等。在考核中考出好的成绩,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其中一条是靠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高,心理适应性强,竞争力强,就能在应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六)心理素质与考试成绩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指导下进行的。人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活动水平与活动质量。

人的考试活动也是在心理指导下进行的。心理素质水平在考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素质。有的人记忆力很好,平时对很多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可是一到考试时由于紧张,过去记住的东西想不起来了,因此答不出来了,这自然影响考试成绩。

考试也是一种活动。活动成功需要哪些因素呢?一种理论是智力决定论,即人的成功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俗话说,智商高的人成功率就高。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决定了其成功的大小。这种理论夸大了智力的作用。

我们要看到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是它不是唯一的。

第二种理论叫作情商论,即指一个人对情绪的识别、控制,用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的《情绪智力》一书阐明了情商的概念。

情商论认为智商论夸大智力的作用,对把智商当作成功的唯一因素的观点提出了否定,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但是,情商论夸大了情商在成功中的作用,贬低了智商在成功中的作用,这无疑也是不正确的。

第三种理论是心商论。心商论是笔者根据多年对成功学的研究而提出的理论观点。

心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心理素质、心理因素在成功、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商论是心理因素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的系统动态综合体。

心商论的多类别是指心商论由四个系统组成,即成功的心理实现系统、成功的心理动力系统、成功的心理调控系统与成功的心理供给系统。心商论的四个系统在心商论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有各的作用。

心商论的多要素指的是四个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包括多个要素。例如心理实现系统的多要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智力技巧和智力策略等。

心商论的多品质指每个系统的每个要素包括的品质。例如实现系统的观察力要素包括观察力的敏锐性、观察力的准确性与观察力的全面性。

人的智力是在人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尽管它有可变性,但是相当稳定。一位中学生的智力是在幼儿期与学生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不能说这个学生,今天的智力水平与明天的智力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应该说,他今天的智力水平与明天的智力水平是一样的。其实,他在高考前几天和高考时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今天的智力水平与明天的智力水平发挥的效应是有所区别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考发挥得好”或“高考发挥得不好”。

所谓发挥得好,就是他的心态好,使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他的考试成绩和智力效应就一致。而发挥得不好,那就是考试时受不良心态的影响,智力水平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当然,人的素质是发展的、可变的,人的思维素质可以通过教育,通过自我努力等因素而变化。人的思维素质不会一成不变的,就是成年人,他的素质也是在变化的,只不过变化的速度是非常小的。

例如,一个人在中学阶段变化比较快,因为,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大。我们说思维素质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意味着思维素质不能变化,只能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即三五天内有很大的变化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思维灵活性,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在两三天内发生很大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思维灵活性训练就有可能在一两个月发生较大的变化,使思维灵活性得到一定的提高。

心理素质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考试成绩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最根本、最深层的措施。

有的同学问我,既然人的心理素质是相对稳定的,那么,我离中考、高考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提高吗?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不就是意味着我的考试成绩在提高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离考试不到一年,只要你的心理素质提高得得法,你的考试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我们不能期望心理素质,例如性格、智力、兴趣、意志、人际关系等在几天之内发生变化,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有的同学常常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不用功,到了初三,到了高三突然醒悟了,开始知道用功、勤奋了。这表明他知道刻苦的重要性,努力培养自己刻苦学习的精神,到了中考、高考,他刻苦学习的品质基本稳定下来了,就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我经常接到一些家长打来的电话或当面咨询,他们说:“我的孩子就是淘气、爱玩。”还有一个家长说:“我的儿子放学一回家就玩电脑,现在上初三了,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呢?即使从现在开始用功,心里也是没底,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到考试时能行吗?”

我对这些家长讲,过去的就过去了,孩子淘气爱玩也情有可原,问题是我们用什么办法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我们给孩子讲道理,只要孩子明白了道理,明白了中考和高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大部分孩子都能接受家长的教育,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而且也会感到用功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自信心也会增强。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进步很大,考试成绩也提高很快。

我总是和家长说:“放心吧,不要后悔过去了,我们把眼光往前看,只要孩子知道用功,现在离中考、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是来得及的。”孩子用功了,学习也就进步了,考试成绩提高是肯定无疑的。当然,你用功的多少和学习成绩好坏是成正比例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笔者多年来通过对很多学习成绩好,中考、高考考分高的学生进行采访,特别是对高考状元们进行比较详细的访谈,得出结论:平时不用功,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没有一定的考试技巧,想当状元,我可以肯定地说天下绝没有这种事,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什么叫用功?用功就是人的心理素质好,就是勤奋、努力。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心理指的是人的心态,特别是人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是和谐的、有序的、平衡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发挥人的潜能,使人的生活效率、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提高。

一个考生对考试充满信心,不怕考试,坚信自己能考好,情绪稳定,在这种积极的心态下,他的记忆力、思维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会考出好的成绩。一个考生在中考和高考的考场上,对考试没有信心,焦虑不安,紧张得浑身发抖,能考好吗?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记忆力和思维力的效应吗?这种紧张不安的心态是不良的心态,这种心态对考试成绩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大地降低考试分数。

人的心态是发生变化的,不像狭义的心理素质那样相对稳定,因此,考前进行心态调整,把自己的心态调到最佳的状态,是获得好的考试成绩非常重要的心理策略,它的作用绝不亚于考前加强营养。可以毫不夸大地讲,调整心态是考生在考前最重要的事情。

考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会在考前有所改变,临考前把不良的心态调整好,这对考生考分的提高影响很大,考生绝对不能轻视心态调整的重要作用。对某些心理状态不好的同学来讲更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