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出心理健康的七个误区!

走出心理健康的七个误区!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健康是和谐、有序与平衡的心理状态。·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成为心理健康的主人。·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充分说明心理问题是可变化的、可逆转的。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自行恢复正常,重度的心理问题通过自我调整与治疗,恢复正常也是可能的。我们要走出心理问题只有少数人会产生的认识误区。

走出心理健康的七个误区!

·心理健康是和谐、有序与平衡的心理状态。

·在不同时期,人人都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成为心理健康的主人。

·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据我和一些家长、老师、学生一起交谈发现,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这不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因此,有必要在此与家长、老师和学生谈谈怎样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

(一)心理问题是不可逆转的误区

有些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有心理问题。他情绪低沉、闷闷不乐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很担心孩子一辈子都是如此状态。我真后悔平时掉以轻心,没有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今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病根、一辈子的心病。王老师,您看可怎么办好呢?”

我对这位家长讲:“孩子有心理问题,即使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只能说是孩子某一个时期存在着这种心病,经过心理调适和治疗完全可以恢复正常,重新恢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不像某些疾病是器质性病变,如被车撞断骨头,接上去也会留下痕迹。而心理问题属于功能性变化,经过调适可以恢复健康。打一个比方来说,我们去爬山,爬得很累,回家以后浑身肌肉酸痛,甚至于走路腿都很痛,但是腿不会一辈子痛下去,过三五天就恢复了,走路跟过去一样。心理问题也是可以调适好的。

人人都会在一生中有不愉快的情绪。就拿学生来讲,考试前普遍存在考试焦虑。有的学生比较严重,在考试前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理紧张、怕考不好,甚至考试时手发抖、出汗。这称为考试焦虑症。考完试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吃得好、睡得好,心情也和平时一样。这充分说明心理问题是可变化的、可逆转的。

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从心理问题是不可变化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增强与心理问题做斗争的信心,使心理问题得到正常的解决,恢复到心理健康状态。

应该说明,有的孩子心理问题并不严重,但家长却把它看得非常严重,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不能变化的、不可恢复的,终生存在。家长为此产生心理压力、心理负担,并通过自己的情绪感染、暗示孩子,甚至加重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孩子存在一般性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陷入心理问题是不可改变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自行恢复正常,重度的心理问题通过自我调整与治疗,恢复正常也是可能的。

(二)仅少数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误区

不少人认为,心理问题仅是我们少数人有,其实,这是对心理问题的误解。我们要走出心理问题只有少数人会产生的认识误区。

实际上人的心理疾病同身体疾病一样,会在某个阶段出现。心理健康是人对社会、自然、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有序的、平衡的心态。人一生的某个时期总会出现不和谐、不平衡的心态,这个时候即出现了所谓的心理问题。

当然,心理问题在每个人一生中出现的次数与程度不同。如有的人感冒很轻,几乎感觉不出来;而有的人感冒会很重,会发生并发症。心理问题也是如此。有的人心理问题很轻微,自己都没意识到;有的人心理问题很严重。有的人经常发生心理问题,而有的人却很少发生,但不等于不发生。

那种认为心理问题只是个别人有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自己的一生中难道就没有过情绪低沉的时候吗?就没有过心情郁闷的时候吗?就没有过精神空虚的时候吗?肯定是有的,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心理问题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大多数人都存在轻微的心理问题。我曾经对4万多名中学生采用标准化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其信度、效度都较好,敏感度也比较高)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是:约有32%的人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中28%存在着轻度的心理问题,3.9%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0.1%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换句话说,只有千分之一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从这个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是轻微的。据我的调查研究,成年人中绝大多数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轻微的。

(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的误区

有些人对心理问题有严重的误解,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也有一些人认为,心理问题会发展成为精神病。心理问题包括的内容很多,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当然,精神病也可以说是心理问题,不过是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像焦虑、抑郁、适应不良、偏执、情绪不稳定等,一般不会发展成精神病,也不能等同于精神病。难道考试前紧张、焦虑就是精神病吗?我们平时遇到麻烦、挫折,心里不痛快、不愉快,这是心理问题,能说是精神病吗?一般的心理问题不会发展成为精神病。一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有些人误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因此,他们很惧怕心理问题。特别是有的家长一听说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马上惊慌失措,误认为孩子将来会成为精神病。其实,这种惊恐完全是一种误解,是自己的认识不够引起的。因此,划清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的本质区别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在遇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可以带着孩子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以解决。家长应该让孩子把心理问题说出来,有什么想不开的、有什么不适应的要告诉爸爸、妈妈,告诉朋友和老师,不要憋在心里。

老师也要对学生说明白,有心理问题要及早找家长谈,找学校的心理老师谈,这样可以及早地恢复心理健康,消除同学们对心理问题存在的错误认识;消除同学们把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等同起来,认为心理问题会发展成为精神病的错误想法。(www.daowen.com)

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们反复强调心理问题不是纪律问题、道德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不是精神病,使孩子们认识到心理问题就像头痛、感冒一样,有心理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心理问题不能自我发现的误区

有些家长和孩子连什么叫心理健康都不知道,还怎么去发现心理问题呢?也有些家长认为,心理问题只有心理医生才能检查出来,自己怎么会知道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心理问题最容易被自己察觉到。父母长期和孩子在一起生活,也容易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比如,一个考生在考前半个月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他总在想考不好怎么办,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他在考前产生的这种焦虑情绪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是学生自己最早发现的,家长也同时看到了孩子不适应考试的情况。

我们要走出误区,走出把心理问题神秘化的误区。

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人要及早找心理医生诊治。比较轻微的心理问题自己要早发现、早调适,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去治。

(五)心理问题不能自我调适的误区

一些学生和家长把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看得非常神秘,认为只有心理医生才能进行心理治疗,心理问题自己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有的人心情不愉快时找人聊一聊,说说自己的苦恼,说说自己的危机,心里舒服多了。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我心理调适。有的人遇到痛苦的事情、悲哀的事情哭一场,心情舒服多了,这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有的考生在考前心情紧张,听听音乐,心情就会放松许多,对考前放松情绪很有帮助。

一位考生平时学习很好,中考前心情紧张起来,怕自己考不上名校。他的母亲对他说:“你们是重点中学,你平时成绩很好,在班里又是名列前茅,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你就会发挥得好,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经过他妈妈的宽慰,他的心里有底了、踏实了,最终考上了重点中学。他母亲对他讲的话实际上是增强他的信心,有助于调节紧张心理。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套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只是没有明确意识到而已。把自我心理调适看得很神秘,势必会使学生与家长放弃了自我心理调适的机会。我们要让广大学生与家长都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我调适的方法,每个人也在运用自我调适的方法,只不过自己没意识到。

自我调适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当然,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有必要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心理问题的轻重,自我调适是一种主要的、基本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就是说有心理问题的人,对社会、自然的心态不健全,要使自己对自身、社会、自然有一个平衡的、和谐的心态,还是要通过自我调适来解决,这样才能找出自身的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逃避生活、逃避竞争的误区

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心理问题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社会竞争激烈造成的,为了不产生心理问题,干脆少做点儿作业,少看点儿书。其实,这是消极地对待心理问题。

人的心理问题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这并不意味着为了避免心理问题就不参加社会实践、学习实践,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用正确心态对待学习、生活的人,即使压力再大也能适当地调节自己的心理,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并且在适应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心理健康是在经风雨、见世面的过程中历练出来的,人的自我调节心理能力也是在克服对自然、社会、自身不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那种认为少学习、少活动,少接触自然、社会、人群,从而避免产生心理问题的想法,不仅不利于心理健康,反而会引发心理问题。一个学生缺乏适应生活的基本能力,或者抗挫折的能力不强,稍遇一点困难就措手不及、惊慌失措,将很难适应学习、生活。因此,以消极的逃避生活的做法来对待心理问题是不可取的。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逐步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解决。小学即将毕业,他自己也发愁上了中学怎么办。他的母亲更发愁,上了中学以后,不能每天去接送他。他的爸爸知道后对儿子说:“我15岁就上山下乡,父母也没有跟去,我那时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可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靠自己去克服困难。我就是在那时培养出克服困难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学校离家很近,只要你摆脱依赖的思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就能够逐渐地适应中学生活,就不会害怕。”

听了爸爸的话以后,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也不再包办代替了,也不用上学接送他,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快适应了中学的生活环境。

(七)消极对待心理健康的误区

有的家长和同学认为,讲究心理健康就不会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调。关注心理健康的目的,不仅在于防止心理障碍、心理失调,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换句话说,心理健康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充分发挥人的心理潜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然,以更加健全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自然的变化和自身的变化。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时代,同学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不断适应激烈变化的环境,不断提高竞争能力,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希望广大家长和同学们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学习、生活中,一方面积极地预防心理问题,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另一方面还要着重发挥自己潜在的心理能力,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自己以健全的心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