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教育竞争格外激烈的今天,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倡导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创造了新的环境和契机。本课题组试图通过立足本校与本区域现实的研究,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创建中学优质英语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同时探讨教师培训研修资源与方式的整合,为区域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从现实出发,调查分析校情,发现现阶段学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教育改革的规律,坚守研究的科学性,利用信息技术,把理论学习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联系起来,进行了一些符合新形势下教育发展方向的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中学 英语教师 团队
2011年12月,我校承接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任务。后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以及形势的变化,结合我校情况,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调整,申请延期一年开题并获得省级主管部门同意,研究方向也由最初的《教育信息化与“和谐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最终变更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优质英语教师团队研究》。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和论证,课题研究于2013年1月顺利开题,历时三年多,已经进入结题阶段。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理论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中同时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构建一只现代化、民主型、开放型教师团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增进教师协作、提升整体水平和工作绩效的要求,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2.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Joyce,B.& Showers,B)首先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概念。同伴互助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互相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相对于管理层和学生提供的教师评价而言,来自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教师改善自我的教学行为。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信息化时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意义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深化,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以最有效的方式建构和重构具有足够弹性与灵活性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多变的真实教学实践情景,保证专业学习过程和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和层次上得到不断提升”(舒尔曼)。同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团队虚拟社区(包括网站资源建设与共享,QQ、微信等通用平台的设立组建),成员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相互评价、案例点评等具体的研修活动,可实现信息技术与团队创建的深度融合。
(二)现实发展的需要
1.学校发展的需要
2007年,学校正式确立“大力彰显外语特色,以外语特色引领多种办学特色和谐发展”的特色办学思路,并规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可示范、国际化”的精品外国语学校。学校确定开展英语实验班项目,打通升学瓶颈,形成质量可靠、数量充足的高中生源链。2012年搬迁到青龙场校区后,生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材都不能再适应了,我校的外语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外语实验项目到了瓶颈阶段。如何提升我校外语实验教学质量,是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2.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校在二仙桥校区的时候,学生生源比较好,且初中生全部住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长。搬到青龙场校区后,生源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学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是青龙场片区学生。学生家长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没有时间管子女的学习,平时跟孩子的交流也比较少。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较差,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学习愿望不强,自我要求很低。并且由于学校校舍建设延迟,绝大部分学生只能走读,不用上晚自习,他们在家里没有家长的监管,基本上没有课后学习的习惯,教学巩固难以保证。由此,教学质量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通过调整教师状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迫在眉睫。
3.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依托于教师的发展。但是,我校参与英语实验的教师的发展,不能完全达到学校不断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想法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1)实验英语组教师情况分析
实验英语组共有教师12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优秀教师1人。教师平均年龄30岁。
(2)整支队伍存在的问题
年龄小,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与运用水平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节奏,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材整合能力比较差,难以开展校本教材的研究;教师团队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没有建立教学资源库;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少,名师引领作用较弱;教师科研能力比较差,很多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
学校希望依托此次课题研究,探究如何改变传统垂直结构的“教研组+备课组+组员”的工作格局,将全体英语教师视为成长与发展的共同体,实现从教师群体到教师团队的转变,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的双赢,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4.时代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让全体英语教师深度参与、青蓝互补、研培整合、互促共赢,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合作交流、学习型、研究型的英语教师团队,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推动学校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使每位教师主动学习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更新观念,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将实验英语教研组建成一支理念进步、追求高远、技术现代、成果优良的英语教师团队。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英语教师团队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教师培养平台,创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模式,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建立教师QQ群、微信群、百度云资源库、微课资源库、教学视频资源库等,初步完成英语资源库建设。
5.初步完成实验英语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校本教材开发。
6.初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验英语评课标准。
三、课题关键词界定
(一)信息技术环境
从内容讲,本课题所指的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有三方面含义: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包括全国外语百佳学校网、批改网(我校英语教师团队公用网站)、通用社交平台(如QQ群、微信群)、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平台;二是微格教室、录播教室、课件库、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终端等设备或资料;三是教师及其管理人员、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状况。
从应用方面讲,既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专业培养与团队创建,也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实践。
(二)中学优质英语教师团队
本课题所指的中学优质英语教师团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优质英语教师团队是优秀个体的集合。优质英语教师应该是具备四大素养(即学科素养、教育素养、信息素养、科研素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德高尚、观念领先、学识渊博、业务精湛,能合作、懂交流,有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懂得教育信息技术,会操作、能应用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第二,优质英语教师团队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团队精神与归宿感,彼此有良好的沟通与相互的信任,能在技能上互补,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奋斗的正式群体。
四、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实验英语组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以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研究重点。
(二)内容和方法
1.以QQ群为主的网络教研和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内容包括:利用新媒体(主要是QQ群,也包括微信等)建立网络教研与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团队共享与协作;开拓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批改网、中学学科网等外部资源,促进教学和交流。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法和实践研究法。
2.青年教师培养平台建设研究
本研究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微格教学和微课指导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教师博客和成长记录袋为重要载体,兼及各类互联网及时交流工具。内容包括: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青蓝工程”、微格教学研究、成长档案管理博客等。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理论学习及行动研究方法。
3.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研究
本研究以构建英语特色为团队发展目标,内容包括:英语特色学校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编撰;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校本教材的开发;适合教学实际的实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授课模式、评课标准以及检测评价方式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法、行动实践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4.以团队作为整体,开展外语特色活动,打造外语特色学校校园文化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设计
本研究的内容结构图如下: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5月)
主要任务:确定主研人员,制订研究计划,开展课题初期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启动“青蓝工程”,开展以QQ群为主的网络教研和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2.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主要任务:完成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各类赛课、交流活动,开展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和微格教学研究,完成课题中期报告。
3.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完善实验英语组资源库、评课标准和教师培养机制,开展外语特色活动,建设外语特色校园文化。
4.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
开展微格教学指导研究,完善教师培训及教学实践研究,汇总课题结题资料,提炼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准备结题工作。
(三)课题的实施情况
1.课题初期问卷调查及中前期研究情况
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我们进行了“成都市实验中学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英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学生调查”“英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教师调查”等相关调查工作,并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分析。
(附1:前期问卷调查资料)
扎实细致的课题调查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数据支撑,做了良好的铺垫。
2013年1月中旬,本课题进行了开题工作会。与会专家组对本课题的前期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了中后期研究工作的方向与应该注意的事项。
(附2:课题开题会照片)
2.以QQ群为主的网络教研和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在市、区教育部门和信息技术中心的支持下,我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已逐步完善。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依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信息技术设备进行了整合和规范,初步形成了使用规范有序、能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硬件环境。
在信息技术软件环境建设方面,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校园网络畅通无阻,成都市实验中学校园网、教师QQ群“健康快乐实验人”、校园微博和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和网站先后建成。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行整合,建立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源库和信息交流平台。
实验英语组教师又依托“实验英语教学研究中心”,建立起实验英语组教师QQ群。QQ群的活动内容,具体分设四个大类:集体备课与评课、教研活动和培训信息发布、学习心得交流和教学反思。
(1)利用QQ群的优势,开展集体备课、评课与讨论学习
我校固定周二下午两节课时间,开展实验英语组的教研活动,进行有主题有中心的集体备课、评课。我们不断摸索备课、评课形式,发现运作问题就及时调整,逐渐追求比较成型的模式。
在微信和其他应用APP出现后,我们与时俱进,敏锐把握与尝试,及时使用微信群开展网上备课活动。
(附3:微信群备课活动截屏)
利用QQ群灵活私密的特点,教师还直接向对方发起临时聊天,就疑难问题进行“一对一”请教。
此外,遇到诸如议案征集、教研考核等需要各教研组参与讨论的问题时,也通过QQ创建讨论组的形式。在讨论组中,成员们各抒己见,不用见面也可以实时交流,完成内容讨论。它打破了现实中的空间限制,即使是课后、周末,也能开展活动。通过这种灵活性的交流,教师的不同需求都得到了较好地满足。
(附4:在线教研信息截屏)
(2)利用QQ群之共享性,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采用个体自主上传、资源共享使用的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有关教学活动、教育文章、教育信息、活动资料、课件等资料上传,在实现共享的同时自动保存下来,逐渐累积起一个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个体也可以利用互动、下载、积累、写录、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人教学资料的收集和保存。特别是教师把自己的论文、心得体会等上传到QQ空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更是一个有价值的保存。
此外,需要教师填写和了解的各种活动信息、规章制度、文件材料也可以及时上传到共享平台,供教师学习查阅,节省传递时间,方便了教师获取各种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5:群文件信息截屏)
(3)利用QQ群即时快速、点对面的特点,进行信息发布
我们将学校通知、教研信息等,分门别类地发布与保存,方便教师随时浏览获取。特别是寒暑假、周末等特殊时段,不便集中教师时,用QQ群统一发布信息,确保了各种重要信息的及时传递。
(附6:信息发布情况截屏)
(4)利用QQ空间、群相册等功能,提升团队凝聚力
我们很多教师,利用QQ空间,直接地把自己的困惑、思考、感想、收获等发出去,也把自己的生活靓照、爱好兴趣晒出来,同群的教师或点赞,或留言,无形中消解了平时的某些隔膜,增进了成员之间的了解,使整个团队充满了温暖友好的气氛。
(附7:QQ空间信息截屏)
3.青年教师培养平台建设研究
本研究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微格教学和微课指导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教师成长记录袋博客为重要载体,兼及各类互联网及时交流工具,以35岁以下的几位教师为研究对象。
2012年12月,我校启动“青蓝工程”,制订出三年帮带计划,确定师徒结对对象,签订结对协议。骨干教师负责做好“传、帮、带”工作:“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帮”即帮助熟悉教材、大纲,熟悉中高考命题思路,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
本项工作,重点在加强青年教师五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勤学精神、求实精神、反思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三种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材处理能力、中高考命题研究能力)的提升。通过互帮互助活动,以期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
图示如下:
在本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发挥微格教学、微课以及其他网络通信工具在备课、听课、评课等诸环节中的作用。
具体如下:
续表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微课、微信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了整合,服务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1)充分认识了微课的价值和使用意义
作为一种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如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以其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简便实用等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而且在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青蓝工程”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位指导教师都要制作微课,作为青年教师的参考资源。“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建立起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景,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易于帮助青年教师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利用微格系统,实施微格教研,推动青年教师跨越式发展
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德瓦埃·特·爱伦),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反馈意见的一种方式。微格教学系统建立在宽带互联网基础上,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全景、多媒体使用等进行全自动、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并能实现定向、定点、定时回放。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校自主开发了微格教学系统的四大功能(多角度的资源采集功能、远程化的教学检查功能、网络化的教学反思功能、精细化的教学研究功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案例分析:如何利用微课、微格以及成长记录袋等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
(以黄倩老师为例)
描述:黄倩老师2012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该教师专业功底扎实,教学工作勤奋上进。学校根据她的时间情况,帮助她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力争在五年内把她培养成为校级骨干教师,甚至区级骨干教师。
在学校“青蓝工程”中,市级骨干教师李红霞和黄倩结对。李红霞老师依托各种平台,采用灵活的培训形式、宽泛的培训内容,有目标、有计划地指导黄倩。李红霞教案公开、课堂公开,黄倩可以随时学习。每次上课前,黄倩观看李红霞的微课,进行自主备课和反思;之后在微格教室,李红霞对黄倩的教学视频提出意见;最后黄倩进行整改,再重新上课。此外,李红霞按培养计划,指导黄倩参加各类赛课、说课、听课、议课活动和专业论文写作,并通过成长记录袋来不断反思、提升自己。
评价:通过三年培养,黄倩老师已经适应我校英语实验班对教师的要求,所带班级成绩位居年级前三名、区级前列;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成长迅速,发展不错,2014年8月,黄倩老师在完成两年初中英语教学后,被优选到高中担任英语教学工作。
黄倩老师获奖情况:2012年11月,获成华区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学校赛课活动一等奖;2013年11月,获成华区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2014年10月,获华西中学教育联盟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
黄倩老师指导学生获奖情况:2012—2015年多次指导班级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多人获得全国和全省一、二等奖。
4.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研究
本研究以构建英语特色为团队发展目标,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
(1)开展实验英语组教师培训
我校的实验英语组教师培训,以四种特色培训为基础,以四大平台做支撑,通过六种措施,实现整体推进。(www.daowen.com)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通过各种培训,实验英语组的教师们观念得到了更新,水平得到了提升。
(附8:暑假培训资料)
(附9:校内外培训资料)
(附10: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料)
(附11:跨学段衔接教育培训资料)
敬东教授和我校部分教师在听课
三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附12:远程培训资料)
(2)进行实验英语教学探索
实验英语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微信、QQ、网上视频学习等方式,向多所外国语学校学习教学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特色英语教学。
我们结合校情,又自编《成都市实验高中英语实验班校本课程标准》《小初衔接英语教学大纲》《小初衔接教辅练习册》《初高中衔接英语教材》《各年级单元(模块)过关测试卷》《高中、九年级复习阶段模拟试题》等校本教材教辅,作为有效补充。
在教学质量检测方面,学校制定了《实验英语阶段教学计划》和《实验英语阶段检测方案》,在各个教学阶段,由学校组织统一检测组对各年级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统一检测(口语、听力和笔试),并对结果进行统一的对比分析。
(附13:特色英语教学探索资料)
(3)建设以百度云为共享平台的资源库
大数据时代,云存储成了一个重要的储存工具,具有储存空间大、上传下载资料方便的特点。我们教研组申请了一个百度云账号,每个教师只要收集到优秀课件、优秀试题、优秀教案,或者每次教学大赛获奖的教案、课件,都会上传到百度云,资源共享。
(附14:云平台共享资源截屏)
(4)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校内赛课、献课和评课活动
我校组织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创优课、中老年教师献艺课等活动,突出了课前信息资源的收集、课上多媒体的运用、课后上传至信息资源库等环节。实验英语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开通博客、优酷账号,定期上传视频和文章心得,供其他教师评价和交流。
(附15: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照片)
(附16:优酷、博客资料截屏)
(5)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尝试
2013年,我校配置了微格教室,开始微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微格教学独具教学评价之优势——评价目标相对集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反馈全面、及时准确、评价效果显著等。在微格教学评价中,通过准确、及时、全面的评价反馈,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互相取长补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微格教学在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独特效应。
(6)有机融合网络教学与英语教学
我校利用批改网,搭建英语作文题资源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一起作业网进行学生作业的监督,督促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让师生及时获得反馈的学习情况。网络在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附18:融合网络教学资料截屏)
5.打造外语特色校园文化研究
为了开阔国际视野,积淀外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外语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展现我校外语教学成就,有效拓展外语特色教学实验,实验英语组抽派骨干教师组织学生成立英语社、英语广播站等校园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活动,在创建外语特色学校校园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1)英语角活动。它是由英语社干部和英语教师共同组织,开展英语口语训练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英语短剧表演、话题谈论、趣味游戏、猜谜、课文背诵比赛、教唱歌曲、学习谚语等。英语角活动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2)根据年级段,组织学生开展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故事演讲、英语短剧表演、英语专题演讲、编写英语小报或手抄报等活动。
(3)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英语播音。播音内容包括:各国文化、风土人情、英语学习方法介绍、传统节日知识介绍、人物采访等。
(4)创办英语刊物《I English》。每学期主办两期,每期刊物一次印制1000本。本杂志内容涵盖了英语文学、英语文化、英语学习方法、英语美文等多个方面。
(5)组织年度“魅外英语”活动月。活动主题为:让外语给每位学生快乐,让外语助每一位学生成长。本活动内容丰富,有“老外”报告、学生演讲、知识竞赛、短剧表演,等等。尤其精彩的是对外公演、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年度“魅力外语”英语节目汇演,按专业要求筹办,全校学生参与,兄弟学校观摩,省市区领导莅临,当场评比颁奖。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在区域内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些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了学校外语实验项目的发展,也提升了英语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促进了英语教师团队专用素养提升。
(附19:外语特色校园文化资料)
六、对课题研究成效的评估
本课题研究,其价值在于强调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为学校找到一条可持续、能推广的优质英语青年教师培养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通过研究实践,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意识到教学需要与时俱进,能逐步意识到以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丰富多了,青年教师也由一个高起点迈入,在教研中成长起来,能够熟练地驾驭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稳中有升。本课题研究所带来的教学教研成果是明显的,成绩是可喜的。
(一)理论成果
1.形成了以QQ群、微格教室为主要平台的网络教研模式(以下简称“网络教研模式”)
(1)QQ群网络教研模式
备课:教研前,利用QQ群平台进行充分讨论,再于正式教研会上定稿。具体程序是:①按照分工,主备教师执笔写出某部分教学内容的“讲学稿”,上传到QQ空间;②组员下载传阅;③通过QQ群公开讨论;④由骨干、把关教师结合讨论意见进行修改,上传到QQ空间;⑤在教研会上定稿,再上传到群文件;⑥教师下载使用,第二次备课,并课后反思完善。
评课:当一个教师在评课时,其他的教师随时使用QQ留言和语音话筒,发表评论,交流评课意见。活动结束后,由主要负责人汇总大家的意见,反馈并储存,以备后用。通过QQ群,许多教师不经意的发言,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教育反思,使教师们获得了更多有益的教学建议。
(2)网络微格教研模式
这是把微格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网络教研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备课组负责人把已录制好的微格教学视频上传至QQ群,并向不同组员分派不同的评议任务;②各组员下载微格视频,按照已定分工进行评议;③组员在QQ群、微信群交流评议意见;④备课组负责人汇总评议意见,提出建议修改、调整意见;⑤上课教师根据修改、调整意见及其他评议意见,调整教学设计,实施新的教学;⑥录制新的微格教学视频,再探讨或存储备用。
(3)比较与评价
这种以QQ群、微格教室为主要平台的网络教研模式,相比于传统的面对面坐在一起进行教研的模式(以下简称“传统教研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网络教研模式是把专题性与信息化、及时性与随意性相结合,跨越时空限制,兼具互动、共享的教研模式,具有几个突出的优势:人员占用物理空间小,同时参与教研的人会更多,单位时间内成员间的意见互动更频繁、更深入、更充分,成员间更平等、民主、开放,管理“弹性”方式转变。
当然,这种网络教研模式和传统教研模式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必须同时存在。它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代替传统教研模式。
我们认为,这种网络教研模式,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一种突破与创新,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了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内外培训一体为特征的英语教师培训服务平台
本平台内容涵盖师德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精品网络培训项目、优秀校本培训项目和课程、优质网络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等,由信息技术环境及信息交流平台、国际合作与友校联盟平台、学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平台构成三大支撑平台,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及其管理、资源共建共享、团队创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培训整合与创新、名师督导、国际国内友好学校交流互学等5项工作措施,并特别着力于通过市区教研、暑期培训、专家引领、校内培训、大组研修等形式,落实以团队创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培训整合与创新,由此实现了英语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多层次。
本平台的具体操作结构图如下:
《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中学优质英语教师团队研究》内容结构图
3.英语实验教学已形成一套全新的模式,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内容的制定,都体现了较强的理论特点
具体的做法是:从初中开始,英语课程使用英美原版教材和相应的教辅(磁带或光碟)。七年级开始使用英国原版教材《看、听、学》,到八年级上学期下半期转入美国原版教材《展望未来》,到九年级下学期完成《展望未来》第二册13~15单元。高中接着进行《展望未来》学习,并兼顾统编教材。到高二下学期完成《展望未来》第三册,之后全面转入高考迎考复习。并自编《成都市实验高中英语实验班校本课程标准》《小初衔接英语教学大纲》《小初衔接教辅练习册》《初高中衔接英语教材》《各年级单元(模块)过关测试卷》《高中、九年级复习阶段模拟试题》等校本教材教辅,作为有效的补充。由此形成了本校的办学特色:国外教材体系与国家九年义务教材或高中普通教材相结合,统一出版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提升英语素质的同时兼顾中高考笔试能力的提升。
4.初步形成了实验英语组教师考核办法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附20:实验英语组教师考核办法资料)
5.探索出了跨学段教学衔接的方法,并进行推广,在区域教育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就是初中后阶段教学与高中教学适度衔接,而高中起始阶段的教学充分结合初中教学内容,以此相互促进,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二)物化成果
1.初步建成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我校利用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网站的便利条件,以校园网英语学科主页作为平台,借助百度云、博客、优酷视频等,不断完善和丰富教育资源素材库,为英语教师提供大量教学专用素材,包括课件、试题、教学案例、论文库以及优酷视频、微课视频、专家培训视频库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研究环境。
2.实验英语组结合校情自编完成《成都市实验高中英语实验班校本课程标准》《小初衔接英语教学大纲》《小初衔接教辅练习册》《初高中衔接英语教材》《各年级单元(模块)过关测试卷》《高中、九年级复习阶段模拟试题》等校本教材教辅。
(附21:样本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资料)
3.编制教师论文集两本,初高中完整课件一套,课例光盘一盘,研究活动光盘一盘,课题研究报告一本。
(附22:课题研究成果集)
4.初步建立英语教师QQ群、微信群、博客群、优酷视频库及微视频库等。
(三)实践效果
1.教师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英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师们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高,多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很多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大赛及赛课活动等,获得众多一、二、三等奖。
(1)教师参加“青蓝工程”前后情况对比
①指导教师
②被指导教师
(2)教师论文参加外研会评比情况
(3)部分教师获奖情况汇总统计
续表
(4)其他获奖
杨霏获得市级电子白板赛课活动一等奖。
李红霞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视频课赛课活动,获得市级一等奖。
(附23:初中英语成绩分析表)
2.学生发展
在实验英语组教师的指导下,我校学生的英语素质得到了非常突出的提升。学校前两届实验英语班学生,中考升重率达到60%以上;其他年级学生参加成都市知名外国语学校同步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发展势头良好。
2013年高考,我校首届英语实验班学生参加高考48人,其中36人上本科,重本率20.8%,二本率超过50%,本科率75%。邓懿同学以610分获得成华区文科第一名,考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4、2015年高考,英语实验班学生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
(附24:2013年高考录取情况)
我校英语实验班的学生彰显优势,在实践中素质发展全面,在英语竞赛方面也小有成就,在“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电视大赛”“CCTV英语风采大赛——希望之星”“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人获得金奖、银奖,学校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
(附25:学生获奖情况)
3.学校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实验英语组作为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其共同教育价值理念已逐渐形成,推动了教育内驱力的提升,对学校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通过课题研究,外语教学独具特色,外语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应。学校发展成为全国特色外国语学校教育研究会会员学校、全国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校及秘书处基地学校,成了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科研基地学校。
(附26:学校相关荣誉信息资料)
在外语特色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丰硕的成绩。连年获得成华区教育改革突出贡献奖、成华区教育教学表彰奖、社会影响力提升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七、研究反思和今后努力方向
1.各种教育教学平台的研究和使用亟待深化和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如微格教学、翻转课堂、批改网等)推动教育教学,不仅是一个学习使用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研究融合的问题。
2.英语教师多元化培训体系虽已形成,但更多体现在形式上的多元,在培训内容的侧重、培训对象的选择以及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方面,有待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其他一些课题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课题研究前期组织不力,研究人员和课题内容变更较大,课题管理还有待完善,制度约束比较薄弱,课题推进阻力不小;个别教师积极性不高、研究的动力不足,课题组成员之间研讨还可更深入;专业引领缺乏,教师研究积极性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都是课题研究中要改进的问题。
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虽然我们的课题马上就要结题了,但我们课题组成员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把教学和教研紧密相连,研教结合,以研促教,使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使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得到更加有力的发挥。
我们期待在课题研究这块沃土中继续成长!
结题意见
2016年6月1日上午,成都市实验中学省级“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中学优质英语教师团队研究》举行现场结题工作会。参加现场结题工作会的课题组专家有:四川省电教馆汤平老师,成都市教科院陕昌群老师,成都市电教系统专家阳涌馆长和任莉老师,成华区电教馆李微波副馆长、靳亚楠老师等8人。我校课题主研人员、全体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了结题会。
与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学校课题主研人员的工作报告与结题报告,课题主研人员参加了现场答辩并接受了与会专家的点评。
专家们经过讨论,肯定了我校课题开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一致认为:“本课题选题有实际意义,研究过程真实扎实,成果丰富,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同意结题,并建议课题评定等级为优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