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方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或许就会直接影响这个班级是否健康有序发展的走向。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之一是疏通个体之间的差异,让班级有序健康地发展。然而到了21世纪,尊师重道的格局打破后,教师已不能兼济天下,只能独善其身了。这不能不说是现在学校教育的悲哀。
关键词:班主任 话语 思考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临时的家庭,班主任充当着这个临时家庭的家长。班主任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可以说,班主任是这个临时家庭的大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或许就会直接影响这个班级是否健康有序发展的走向。班主任工作虽小,却关系着几十个孩子未来的发展。
一个班级,各色人等。班主任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或改变学生的行为性格,让他们能够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要求。但令人费解的是,班主任工作无论做得多好,一个班的学生总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问题,少数孩子总会与总体的发展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是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首要的是面对家庭教育。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三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早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当孩子性格已经养成,学校教育或者说是班主任教育就很难令其改变。
据此,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之一是疏通个体之间的差异,让班级有序健康地发展。
在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时候,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其重要。孔子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在批评学生的同时,要看到学生的长处,这样会使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主张宽容,对出现问题的学生不是一味地打压,而是以己之心度人,使受批评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左传》也有云:“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可见古人在面对犯错误,有问题的人时,总是持着宽厚仁慈、渡人化劫的思想。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推崇宽仁教育,他说:“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子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胆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六)消极方面,肃清形式、教条、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但中国还有句古话,叫作“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在老一辈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认为,一味地宽仁只会助长孩子的惰性,道理讲不清的时候也就懒得讲,往往一顿棍棒比得上千言万语。这似乎又成了育儿的一大法宝,原因很简单:快捷见效。(www.daowen.com)
而这种思想很自然地延伸到了学校教育。古时有私塾,教书先生桌案上总会放着一根三尺来长的板子,这叫作“戒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惩戒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这东西,教师的威严是相当高的。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惩罚之风更是盛行,一言不合,往往拳打脚踢。
当孩子被送进学校的时候,家长往往会给教师说:“我的孩子,你随便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葩的言论呢?自古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家庭的急迫心情自然转嫁给学校,只要孩子有出息,打一打又何妨呢。所以这给了教师无限大的权利。
中国对教师还有一句格外的名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地位如此之高,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自然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然而到了21世纪,这种尊师重道的格局突然被打破。由于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孩子的地位与日俱增,在家里受不得一点委屈,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含在嘴里,自然不允许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教师不敢轻易地行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权利,这种权威性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教师这个职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教师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在受到社会的关注,致使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潜心教书、用心育人的思想也像是一把枷锁,把教师勒得喘不过气。教师的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如“乌鲁木齐米东区一教师体罚学生被开除”“家长发帖反映小学教师体罚学生涉事教师被处分”等等。教师开始变得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诚然,在教师队伍当中,确实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打着教育学生的幌子,行着体罚学生之实的事情。但这不能一叶障目,不能抹杀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良苦用心。而现在的实情是,教师一旦犯错,就是你师德出了问题,自己承担,学校不管,教育主管部门更是拒你于千里之外。教师从未感觉如此之孤独。
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么教师就只能独善其身。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也就只能点到为止,做到一个教师该有的职责就行了。至于有没有效果,效果怎样,那只有天知道。
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绝大多数的家长却没有改变。当面对这些家长时,班主任说得最多的就是:“你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这样的回答颇有中国的中庸之道,既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也使自己能够全身而退,不必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然而,当教师说出这句话时,我明白,你也不糊涂,只是不愿点破而已,最后皆大欢喜。
如今的教育,家长、教师各有心思,很多时候都不能做到开诚布公,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已足矣,至于学生能否成才,反而倒成其次了。究其原因,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家长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与其不能改变,不如静观其变,这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心态,毕竟自己也有家庭,自己也有子女,各扫门前雪才是当务之急。
这不能不说是现在学校教育的悲哀了。
让尊师重道的光芒重现,让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重拾宽容与惩罚并重的教育方式,让“你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这样的话不再成为教师的套路,才是教育之幸,才是未来之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