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和新课标语文教材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和新课标语文教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况涛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4》的作文部分,各自分别编排了四个专题。所以,我认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4》的教材编写,“阅读”板块与“表达”板块是脱节的,而且这种脱节又是致命的,它对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议论文该怎样去提出问题,怎样去分析问题,怎样得出结论。

况 涛

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4》的作文部分,各自分别编排了四个专题。都是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看上去倒也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将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可是,在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中,议论文单元少之又少、可怜兮兮,且无法与上述八个作文训练专题相对应。

关键词:新课标 教材 阅读 表达 脱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4》的作文部分,各自分别编排了四个专题。必修3编排的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记叙。必修4编排的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两册教材,八个专题,都是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看上去倒也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将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不言而喻,整个高二年级的作文训练就是议论文(高考作文的阅卷场中又常常以议论文容易得高分)。

可既然是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那么,作为范例的教材就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例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教材是例子,那么,作为教学生写作的范例,高二年级的课文就应该以议论文为主。

可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中,从必修1到必修4共4册教材的“阅读鉴赏”(课文)的16个单元(每册4个单元,每个单元3~4篇课文),除了必修4的第三单元有3篇文章是议论文体,必修3的第三单元是古代议论文体之外,其余14个单元都不是议论文。而且,这少之又少、可怜兮兮的3篇议论文,又无法与上述8个作文训练专题相对应。(www.daowen.com)

那么,学生该怎样去借鉴教材的例子?怎样去感性认识议论文?怎样去理性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既然对议论文的感性理性认识都不够,又怎么谈得上去“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乃至于“辩证分析”?教材不提供相应的例子,只是空谈训练,训练又该怎样落实到位?

当然,也应该看到,教材的编写者为了使训练落实到位,也煞费苦心,写作训练部分4个单元,每单元的编排都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个板块组成。编者的意图很明显:“话题探讨”是要解决学生“写什么”或者“怎样思考”的问题,“写法借鉴”重在解决“怎样写”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写作实践让学生学会写作。

然而,编者恰恰忽略了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写法借鉴”。由于整个高一年级并没有学习议论文,高二年级又没有提供相关的课文作为例子,学生到哪里去借鉴?借鉴些什么?怎样借鉴?学生的知识储备里,连什么是论点、什么是论据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什么论证过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教材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了“例子”,学生才有可以遵循的模板,才有可以借鉴的依据,也才谈得上“写法借鉴”,这样才有可能在写作练习中得到落实,才能学会议论文的写作。

所以,我认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4》的教材编写,“阅读”板块与“表达”板块是脱节的,而且这种脱节又是致命的,它对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议论文该怎样去提出问题,怎样去分析问题,怎样得出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